查看原文
其他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交通巨变 “黔”力无限

贵州日报 2021-10-17


交通巨变,使“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成为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刚刚过去的“十三五”,贵州把夯实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作为经济腾飞的支点,以攻坚克难、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书写了跨越发展的精彩篇章。


数据最有说服力,“十三五”时期是贵州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时期,交通实现了投资完成最多、建设速度最快、支撑保障最优、发展成效最好的历史性跨越,仅全省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就累计完成7197亿元,居全国第一方阵,占全省综合交通投资的81%,较“十二五”时期增长62.4%。


坝陵河大桥


6月28日,贵州高速公路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单体工程——都安高速全线正式通车运营,不仅完善了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还夯实了贵州从西南地理枢纽转变为西南陆路交通枢纽地位。其中的云雾大桥成为“十四五”期间贵州通车的第一座高速公路特大桥,且100余项质量安全微创新、BIM技术应用斩获全国和全省多项大奖。


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基石。贵州交通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各地的发展条件,成为过去五年全省老百姓获得感最多的行业之一。俯瞰贵州广袤大地,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在大山间延伸交错,与民航、水运互联互通,一幅快速立体大交通的壮阔画卷不断呈现。


如今,交通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贵州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组组通”,加上“市市通”民航、“市市通”高铁的深入推进,让贵州与全国实现畅通联结,创造了交通建设后发赶超的时代奇迹,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最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有力推动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建设,为贵州融入新发展格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条件。


贵遵复线


公路建设大跨越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以贵阳为中心的“一日往返生活圈”越来越快。交通问题解决了,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就来了,引入微软、西门子、阿里巴巴、富士康、修正等一批大企业入驻。全省7个5A级景区和123个4A级景区实现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


在此基础上,贵州竭力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从江县加勉乡真由村村民潘春桥如今开着小汽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以前的摩托车早已不知去向。他说:“自从泥巴路硬化后,村里买小车的人越来越多,我买得算晚的了。”


凭借“十三五”时期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7.87万公里,惠及近4万个村寨1200万农村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3万人),新增4130个建制村通客运,广大农民正享受着“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便利,一条条农村公路把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扶贫开发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农村活力,新村、新貌、新气象。


铁路建设猛推进。贵广、沪昆高铁让贵州速达华北、华中、华南地区;2018年渝贵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标志着以贵阳为中心的“十”字形高铁网已经形成;2019年成贵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贵阳与成都两个省会城市最快2小时58分可达,拉近了贵州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距离;正在建设的贵阳至南宁高铁也能让贵州更快抵达出海口。


民航建设展翅高。目前,贵州与全国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及重要客源地城市实现全覆盖,贵阳机场累计执飞航线超过250条,航线网络通达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重要旅游城市及部分三、四线城市,国际航线总数超过20条。


水运建设创新高。“十三五”期间,我省共完成水运固定资产投资88.20亿元,创历史新高。先后建成都柳江从江、大融、郎洞、温寨四座航电枢纽顺利实现并网发电;建成西部山区内河第一批通航设施——乌江思林、沙沱500吨级升船机,使断航13年的乌江实现复航;建成湄江、锦江、格凸河等旅游航运项目,实现贵州“航运+旅游”产业有效探索。


交通基础设施翻天覆地的历史性突破,让贵州与发达地区实现了畅通联结,让贵州经济加快融入“双循环”,为全省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详细报道如下:



群山万壑铺大道 畅通联结展通途


都安高速公路云雾大桥。通讯员 刘叶琳 摄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自2015年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后,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发展齐头并进,正在以超常速度建立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不仅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支撑,更使贵州加快聚集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成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基础支撑。


回首“十三五”,是贵州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时期。贵州交通实现了投资完成最多、建设速度最快、支撑保障最优、发展成效最好的历史性跨越,仅全省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就累计完成7197亿元,居全国第一方阵,占全省综合交通投资的81%,较“十二五”时期增长62.4%,使贵州从西南地理枢纽转变为西南陆路交通枢纽,建设了通江达海的“高速平原”。


高速公路拉动 工业经济腾飞


6月24日,记者走进黔南州长顺县威远工业园威远片区看到,一排排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一辆辆运输车来回穿梭。企业车间内,工人们一派忙碌。


在园区内的贵州长通装配式建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现代化生产线有条不紊运行。硅砂、水泥,经过配料、浇注、静养、切割等多道工序后,一块块长度相当的ALC墙板最终成型。随后,成品将会随着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被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


从江县刚边乡三联村板农寨的乡村公路。罗京来 摄(贵州图片库发)


“原来四五个小时的运输路程,现在只需要两个小时就可以了。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为公司节约生产运营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客户满意度。”贵州长通装配式建材有限公司朱洪涛说,今年公司一季度已经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预计今年实现年产ALC板材30万立方,产值2亿元。


在创意电器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生产加工取暖电器。该公司2019年正式落户投产,2020年销量达到了3万多台,吸纳附近200多人就业。同时,公司建立有淘宝、京东网店,并与京东物流形成长期合作,高速路网的建设开通提高了该公司线下出货的效率。


6月22日,500吨货船“航电1号”正在位于余庆县境内的乌江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内进行试运行。贺春雨 摄(贵州图片库发)


园区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是长顺县四通八达的大交通带来产业活力。交通变化所带来的是产业的聚集和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汇集。


2013年,全长200多公里的惠兴高速建成通车,结束了长顺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惠兴高速、花安高速、都香高速路网的建成,打通了长顺的外联“大动脉”。交通的改变让企业、群众尝到了物流降本增效的甜头,高矿重工、一均电器、中邦电缆等一大批企业纷纷落户长顺。


交通路网的建设完善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还极大改善了长顺的投资环境,促进了长顺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提升了区域竞争力。据悉,“十三五”期间,长顺县威远工业园区共入驻企业194家,规模以上企业66家,实现税收3.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4000多个。


高铁“半日来回” 开启“省域同城”


贵州的高铁时代已经来临。如今,高铁已经覆盖全省8个市州,从省城贵阳到边界县市实现“半日来回”,全省开启“省域同城”模式。


2018年1月25日,渝贵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将贵阳、重庆、成都这个中国“西三角”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区域经济联动更加紧密。渝贵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后,全省已建成贵阳至广州、昆明、长沙、重庆高铁,标志着以贵阳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铁网已经形成。


行驶中的贵广高铁列车。贵景网发


高铁带来的便利,遵义人李学琳最有感受。两年前,她到贵阳工作,一个月只能回一两趟家,“坐火车要三四个小时,时间不允许啊!”。她是家里独生女,期盼能常常陪伴在父母身边。如今,渝贵铁路已成为她与家之间的一趟“公交车”。“最快的一趟车只要40分钟。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往返都很方便。”李学琳说。


“早上去遵义吃羊肉粉,下午可回贵阳吃晚饭。”在贵阳上班的遵义人李学琳开心地说,上大学时,每周五她会坐3个小时40分钟的火车回遵义,星期天再返回贵阳。


D1702次列车从贵阳到西安,途经遵义、桐梓、重庆等站。列车长刘良毅告诉记者,渝贵铁路高速列车开通后,重庆到贵阳的时间从10多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极大地节约了经济和时间成本。而对于那些贵阳遵义两城跑的企业家来说,高铁让企业经营版图扩大竞争力更强,高铁太方便了!


刚到贵州工作的徐先生是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早上乘坐D1702次列车到桐梓县出差。他说,乘坐高铁时间一个多小时就能到桐梓,车票价格也合适,比开车还快,性价比高,当天办完事就可以回贵阳。在他以往的印象中贵州山多,到贵阳后发现贵阳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都很快,交通发达,高铁对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组组通筑“小康路” 县域经济上台阶


曾经,“出行靠走,通信靠吼”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断头路、死角路”让大山里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望而止步。


而今,在安龙县四通八达的“小康路”上,摩托车、农用车、小轿车穿梭其间,笑容绽放在群众脸上,构成了乡间最动人的旋律和美丽的画卷,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让这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在我们赶场方便了,以往走路到场坝需要2个小时,现在赶场直接坐车去!”村民罗正坤感慨万千地说,农用物资的运送终于告别了人挑马驮,这是过去不敢想的。


修通一条路,盘活一个村。安龙县万峰湖镇纳赖村,一条蜿蜒的通村路从山顶盘旋而下,连通着纳赖村802户人家的新希望。


安龙县钱相街道乡村路


“枇杷大王”王万江说,以前种的枇杷很难卖出去,老板们说路不好,运输成本高,价钱压得很低。自从大路修到家门口以后,来这里买枇杷的老板也多了,直接把车子开到果树地里装好后上车拉走,大家都很轻松。现在,王万江家种植枇杷和沃柑60多亩,来年还准备扩大种植规模。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县域经济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引发了安龙县域特色产业的崛起和产业群的聚集,成为安龙连接外界的“大动脉”。


“十三五”期间,安龙县新改扩建农村公路2929.87公里,累计投资14.31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同比增长83.92%,路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95公里,基本实现通村通组串户路硬化全覆盖。


同时,安龙县还实现了建制村客运站点覆盖率100%,不断加大“村村通”出行服务平台APP推广应用,提供“门到门”“点对点”服务,让农民群众能够顺利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精准解决边远山村群众出行难问题。







交通巨变筑牢发展之基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手段,是地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目标的坚实基础。完善的交通,对于没有平原支撑的贵州显得更为重要,是贵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


重重大山阻碍着贵州发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苦干实干的贵州人民,充分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全面打通了对外大通道。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07公里,位居全国第五位;贵阳成为全国高铁枢纽之一,形成了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川渝滇等地区的高铁通道;9个市州均有机场;率先实现村村通、组组通。如今的贵州,天堑变通途。


从受制于路到受益于路,贵州交通的巨变,为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书就“黄金十年”的精彩篇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1.78万亿元。今天的贵州,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正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


交通的巨变、经济的发展,来自于世世代代贵州儿女血液里流淌的红色基因所汇聚起的磅礴伟力。贵州是中国革命的圣地、福地、转折地,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为我们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百年来,红色血脉一直在贵州大地赓续传承,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始终激励着贵州各族儿女坚守初心使命,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行。


交通的巨变、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亲临贵州视察指导,为贵州发展把脉定向。总书记的关心关爱,激励着全省人民,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起笔着墨“十四五”,交通巨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的感召下,全省人民将充分发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数据


● 2017年率先在西部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运”,提前三年完成交通脱贫攻坚兜底性任务,2019年率先在西部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硬化路,畅通了农村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 5年来(“十三五”),全省公路里程从18.6万公里增至20.7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从3037公里增至386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从701公里增至1527公里;机场从10个增至11个;水运通航里程从3660公里增至3957公里。


● 5年来(“十三五”),新增高速公路2486公里,2020年底总里程突破7600公里,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改造普通国省道4664公里,通车里程2.63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6万公里,建成“组组通”硬化路7.87万公里,惠及近4万个村寨1200万农村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3万。


● 5年来(“十三五”),建成世界级桥梁18座,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50座、前10名中有5座在贵州,实现从“地无三里平”到“桥梁博物馆”的华丽转身。建成航道298公里,千里乌江全面复航,全省通航里程达3957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突破1000公里,位居全国14个非水网省份第一。


● 在全国率先完成ETC推广发行目标,ETC车道覆盖率达100%。2019年完成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较2015年分别增长4.5%、11.5%、28.8%和61.9%,公路货运周转量增速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撰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沈长志 杨静 刘朝富 范力 通讯员 田华华 蒯华扬
编辑:喻辉 胡蓉
统筹:王迟
编审:王璐瑶

更多新闻

· 《贵州日报》刊登乾兴平文章: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 贵州两地任免多名干部

· 贵州省委省政府扶贫专线更名公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