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家“隐形冠军”企业“泰酷辣”!

“隐形冠军”企业

是指在产业细分市场份额领先且公众知名度较低的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推动高科技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打造更多“隐形冠军”,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在厦门自贸片区

有这样一家“隐形冠军”企业

它以智能制造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铝焊的“隐形冠军”

下面一起了解它的成功之道

↓↓↓

智能制造、新能源是国家大力提倡创新的领域。厦门锋元机器人有限公司就积极奔跑在这几条热门赛道上。



眼前正在挥舞的机械手臂是厦门锋元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铝焊机器人。据介绍,铝焊机器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焊缝进行实时跟踪,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自主调控,与人工焊接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稳定等优势。而如何将铝焊机器人训练成经验老道的“铝焊专家”,是企业一直研发的目标。



焊其实就是一个强度,一个变形,所以我们基本上就围绕这两个核心,去开展我们的工艺研究。

厦门锋元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钦锋


新能源汽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风口,在新能源汽车设计和材料应用上,车体轻量化成为不少车企首先考虑的问题,采用铝合金代替钢板材料焊接,能够使车身重量减轻50%以上。而铝合金是非常敏感的,只要跟空气接触就会形成氧化,熔点熔深不容易掌握,搞不好就烧穿了或者没焊接牢固,这就对机器人的焊接精度和焊接速度提出更高要求。



为此,企业建立焊接工艺数据库,采用工装反变形等技术,与传统手工焊接相比,铝焊机器人可以减少焊接过程形变量35%,产能提升3到5倍。



焊接就怕传热快,到下一个点,你还没有焊的时候,它的热量已经快到熔点了,每个节点用不同的输入量,每个都去把它计算出来,研究出来。

厦门锋元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钦锋



凭借先进的技术装备

锋元机器人与比亚迪、上汽、宁德时代、

中创新航等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和

汽车配套厂建立合作关系

在全国新能源汽车铝焊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



沈钦锋表示,别看现在企业做得红红火火,其实在创业初期,他却经历过一次失败。时间回到十几年前,企业只是一般工业铝焊集成商,工业用品、运动器材、婴儿车等都是企业的业务范畴。看似业务很多,却没有积攒下可以在市场上打得响的技术、产品和声誉。没过几年,公司就沦落到负债1000多万元。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看到国内焊接设备供应商力量偏弱的契机,沈钦锋决定抓住新能源汽车这个大风口,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最终,企业也从之前的负债状态,发展成年营收超亿元。



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新能源车都有用我们的设备去参与生产,我们还会深耕汽车的轻量化,然后把AI给它做进去,通过我们的积累,就是参数我们积累多一点,大数据分析完了,跟软件开发去合作,再升级。

厦门锋元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钦锋



厦门锋元机器人有限公司是

厦门自贸片区15个重点平台之一

厦门机电设备展示交易平台的入驻企业

(以下简称:机电平台)

一直以来

平台结合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及区叠加政策优势

实施“平台+基地”战略和

“放水养鱼”政策

引入行业龙头企业、标杆企业入驻展厅

带动产业平台集聚


厦门自贸片区机电平台

平台于2017年9月正式运营,是厦门自贸片区重点打造的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平台。平台定位为智能制造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集机电产品展示看样、订货交易、技术培训、生产方案定制解决、物流通关、商务办公、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机电产业公共服务。


平台整合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科技、智能制造等产业市场资源,致力于推动两岸智能制造深入应用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厦门及海西地区高端制造产业技术和竞争力。


数据显示

截至2023年5月底

平台累计注册企业345家

累计服务工业企业超5000家

累计签约入驻459个国内外知名企业

业务规模累计营收超150亿元

其中2023年1-5月平台营收22亿元


未来,厦门自贸片区

继续发挥机电平台优势

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

积极对接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企业

开展产业延伸业务

不断推动厦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语冰

▌部分来源:厦门广电


▌审核:吴晓菁▌转载请注明:厦门自贸区

推荐阅读

全国首批!两岸高校联合培养台湾大学生在厦完成邮轮人才培训

厦门-芝加哥跨境电商空运专线正式开通!

突破100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