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清明节:双鲸健康带您领略中国传统古诗词中的养生智慧

2017-04-04 双鲸健康

      寒食、清明已至,时逢阳春三月,春回大地,草青树绿,人们常常聚亲约友,扶老携幼,或祭祀祖先,或郊外踏青,或品尝寒食。清明节的习俗流传了千百年,每到清明时节,更是引得文人先贤思绪万千,他们创作的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都流传至今,这其中不仅体现了中国诗词文化的意蕴隽永,更蕴含了丰富的养生知识,今天双鲸健康就带您领略一下中国传统古诗词中的养生智慧。

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

——《寒食日》 唐 元稹



外出踏青不宜运动量过大


       踏青是清明的传统民间习俗。在清明期间,外出踏青对人体有许多好处。人们呼吸新鲜空气,可清肺健脾,增强心与肺的功能。在爬山的过程中,又可以舒筋活络,防止关节老化。特别是在远离城市的郊外或者是海边,山谷负氧离子较多,它不仅能杀死人体内的多种细菌,还可以调节大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清明节踏青时,不宜做运动量太大的活动。较少活动的人群,做运动需要量力而行,不应过大。老年人活动时心率控制在105次/分钟以内,呼吸控制在24次/分钟以内,中青年因人而异适当放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强登山。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唐 杜牧



1、勿久处湿地以防感受湿邪


       随着清明的到来,气温继续升高,雨量增多。此时应该早卧早起,以养脏气。同时,由于降水增多,湿气较重,容易感受湿邪,因此要注意防潮,切勿久处湿地以防感受湿邪,尤其是老人家,易出现关节疼痛等病症,更要做好保暖防湿的保健。老人一定要做好保暖,适当“春捂”,以利于阳气的生发。


       另外,春季调养应做到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即每天中午11:00-13:00的午觉和每天晚上23:00-凌晨1:00的晚觉),以利于肝气的生发,以防春困。此时是感冒的高发期,老年人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


2、养生喝点保健酒


       清明进补可以选用保健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适当地饮用保健酒、药酒,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虚弱体质,补充体力,抗衰防老,并可提高新陈代谢。


       酒本身即是“诸药之长”,有一定的防病治病功效,与药物结合以后,又可以行药势,使药力外达于表而上至于颠,使理气行血类药物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可以使滋补类药物补而不滞。老人可以购买已经泡制好的保健酒回去饮用,也可以根据身体状况自制保健酒来缓解疾病。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 唐 韩翃



清明并非一定要吃寒食


       清明节又被称“寒食节”。清明时期饮食方面,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予以避免。"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而人在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清明时期还适合进食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食品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不宜进食笋、鸡等,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例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轻红沾雨不胜衣,

才回倦眼又迷离。

情到伤心频无赖,

始信清明断肠期。

——《清明祭诗》



悲伤情绪不宜持续过久


       清明节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在凭吊先人的同时,应该注意自己的健康。清明节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同时也利于心理健康。但是在这段时期,对于失去至亲的人,清明节很容易触景伤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悲伤、抑郁的情绪,不宜持续得过久。这段时期是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高发期。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不宜过度伤心,要注意情绪的调节,需要找亲人、朋友陪伴,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