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微幸福”,感受“小美好”,总院积极参与上海青年美好空间“社计赛”

 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的城市天际线绚丽夺目,围绕民生的重要“短板”也未被忽略,社区要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而创意与设计,可以让空间注入新鲜与活力,改变社区的面貌、改善居民的居住感受。

在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主办了“创意进社区”上海青年美好空间“社计赛”,大赛从16个区甄选了20个更新点作为征集点位,总院共有12支青年设计团队提交了方案。

更新点分布图


1


更新点 瑞金二路街道渔阳里小巷社区

设计者:童泽南、陈旭玫、陈烨、田晓晴、杨欣辉

设计理念:针对渔阳里弄堂的局促空间与众多限制,有体系地将渔阳里打造成多个愿景共融的生活场所。

人文关怀方面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生活品质;环境上利用旧物改造,增添绿色生机;创造活动方面打造活力空间,促进交流;交通上则改善设施,实现停车分区。从上述四方面互相促进,兼顾实用性与景观美化。

本次设计既尊重并保护弄堂和空间尺度,同时凸显红色文化特色。加强了街道空间精细化管理和弄堂的环境治理,整理交通,打造更多的公共环境和绿化敞开空间。


2


更新点: 漪园新村景观步道

设计者:芮丽丽、熊程、车成业、李武学、许超然、张珊珊

设计理念:设计依托优美的滨河景观,以“旋律”为主题贯穿场地,让场地更加“灵动”起来。

通过标线、灯光、形状、色彩和科技元素的加入,营造动感、活跃的氛围,形成“律动”的理念。

同时,注重“借景手法”的应用,与“休闲社区空间”的打造,为场地注入活力,聚焦人气。


3


更新点: 崮四小区垃圾厢房

设计者:华洪亮、安学鹏、刘思思、叶舟航、刘蔚然

设计理念:精致小作坊,创意微生活,本次设计从崮山小区以及整个上海类似小区活动空间少,利用粗放,缺少趣味的共性问题出发,将上海“精致”和“创意”的城市性格融入旧小区垃圾箱房等废弃空间的改造更新。

以“新”拥抱“旧”的模式,将原有坡道改造为以外廊茶室、儿童房、卫生间为主要功能的L型灰空间,拥抱作为活动室主体的原厢房空间,扩大使用面积。

平面功能的叠加最后自然形成整个立面设计,平面和立面完成统一,形式美和功能紧密结合。


4


更新点: 复襄居委邻里小汇

设计者:陈杰

设计理念:交织共生,相融相长。打开门,划破边界,让光和人进来。通过结构交织与建筑共生,让这个被称作“邻里小汇”的房子能有更多可能相遇、相聚的空间。 除了基本功能,或许更要思考如何通过空间改善居民的相处模式,甚至是邻里关系。

新老建筑有机结合,在“微调”下使老建筑重新焕发出生机,满足当下需求,达到“社区触媒点”的效果。融入人的感情与习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让人着迷,结构与建筑的融合令人兴奋。


5


更新点: 百花村沿街小院

设计者:徐文力、常秀子、张晨悦、胡之歆

设计理念:此次设计旨在为百花村居民提供一个交流休息的社区微花园,营造和谐气氛,打造一个有温度的社区。

保留小院现有的建筑文化特色,采用了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建筑元素,辅之以钢板、玻璃等现代设计元素,打造一个碰撞的光影纵横的长廊;红砖采用不同的堆砌手法,形成变化莫测的光影效果。

重构小院的功能、界面和流线,激活小院空间氛围,形成丰富有序的的空间序列;设置错落有致的玻璃窗和取景框,打破原有围墙隔断墙内墙外空间的弊处。

围墙内外的生活、景色互相渗透,小院与街道空间产生联系,激发居民们与外界交流的热情。


6


更新点: 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笵北小区

设计者:徐海捷、朱英、韩迅亮

设计理念:本次设计基于“社融+”的理念,即“社区”、“交融”概念的集成。强调空间融合、功能融入、邻里融洽、和谐共融的社造模式。

本项目选取铁路意向的线形构建整体场地空间,细节上采用地面浮雕的形式融入文化元素。场地内原有建筑较为老旧,且空间使用单一;取集装箱组合形式重构社区活动室,整体构架轻盈灵巧,功能用途多样复合。

在户外活动场地上,布置耐候钢板“小舞台”、整形绿化、休憩坐凳等,有效增加场地融入感,并防止干扰因素的入侵。总体上,本方案力图将场地空间打造成为有温度、有烟火气、有归属感的社区之家。


7


更新点: 新沪小区景观围墙

设计者:王铭嘉、黄唯翔

设计理念:本次设计利用简单的曲线和大气的颜色,营造舒适的小区环境,为居民提供便利。

材料采用钢板,出彩却不跳脱,考虑美观的同时,降低造价。


8


更新点: 新沪小区景观围墙

设计者:义丝梅、陈磊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以现状条件为依据,做好大环境的小配角,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加强社区文化获得感,增补缺失功能,延续共享精神和增补现代功能。

通过设计,短短的巷子里功能齐全,流线丰富,权属关系明确,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9


更新点: 定海·渡边码头

设计者:王启亮、史从兵、孙乾、沈书伊、王佳盛、龚梦婷

设计理念:本方案将老厂房与周边绿地改造成了一个以服务老人和小孩为主、以增强社区活力为导向的公共空间。

在设计上,本方案结合居民对微苗圃的需求以及周边生态绿地严重缺失的现状,将户外景观引入室内,打造一个亲生物性的室内外活动场所,营造出时刻接触大自然的趣味空间。

厂房立面延续“红砖”元素,与社区周边建筑风格融合,并融合借鉴了杨浦区地标建筑——上海时尚中心,古朴而不失现代感。在户外绿意盎然间,方案复合设计了运动活动空间和开放式小广场,可灵活满足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10


更新点: 静安区宝山路街道天吉小区社区

设计者:赵文瑜、朱海林、李博禹

设计理念:本次设计以“活力、社享、家园”的立意出发,设计优化更新社区健身花园,包括景观铺装、展示墙、栏杆、休憩设施、健身器材、果树园等内容的合理规划设计,还给居民一个共享舒适的场地花园。


11


更新点: 金山枫泾镇上下塘街区

设计者:李夏、夏亮、许可、柴春红、谢文宜、余尚文

设计理念:立足于上下塘的老街格局,充分结合老街的文化与历史底蕴,通过对街道的小空间的梳理与设计,塑造友好的空间、友好的文化、友好的功能,友好的社区,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友好”上下塘老街,重新激活老街的生命力,并能够在今后持续良性发展,是我们这次设计的最终目标和愿景。

友好功能:导入延续传统的创新要素:一方面,将老街历史文化的内容得以重现,另一方面,结合现代的社会要求,导入新的产业、功能,将原有的历史得以延续和发展;

友好文化:重塑水乡街区的历史记忆,通过对老街历史文脉的挖掘,重拾老街的往昔辉煌岁月,并将之融合与老街的生活中;

友好空间:营造弹性复合的和谐空间,正视社区生活的功能与文化旅游的矛盾与冲突,通过空间的灵活设计与可变设计,通过时间的合理规划,协调两者的使用要求,形成独特的空间体验。

友好邻里:启动持续动态的社区更新:规划设计不是一次性的成果,老街的设计更新也同样如此,通过政府、社会、居民的共同参与互动,通过在生活中的不断调整与更新,形成富有生命力的街区,老街也具有了自身的发展精神动力。


12


更新点: 奥园3、4号码头

设计者:樊晨、肖玉玲、凌雨、孔薇、丁一

设计理念:整合重塑,奥运圆环。

利用现有门卫和景观墙墙体,通过2片相呼应的奥运圆环,重塑地块活力,同时解决人,车,非机动车分流的问题,设计也同样呼应了一号门的形象,可以用于节日悬挂。

          

设计“微幸福”,感受“小美好”!

动动手为总院青年设计师攒攒人气!

快点击“阅读原文”为1、4、7号作品投票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