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丨何以解忧,唯有跳槽

林隐丨LinYin 一心网 2019-04-08


一心网:对于多数职场人而言,工作三到五年会是一道不大不小的门槛。我们排除个别一年一换工作或者一年多次换工作的情况,多数人在职场的前三到五年,工作相对而言是一个由动荡向稳定,由迷茫到清晰的一个过程。当然,区别可能是有的人一上来就确定了某个行业,然后一以贯之地做下去;而有的人可能需要错上几次,最终才能得以找到正确答案。但无论怎么说,工作三到五年时,职场人的内心会有较大的起伏,这种起伏有关收入,职位,也关乎成长,发展,今天小心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般来说,多数人的大学阶段是从18~22岁,从22岁毕业开始工作到25岁正好是职场的三周年。这三年被很多职场相关的图书和媒体都形容得十分重要,甚至于上升到决定整个职场后半生的高度。这里我不对这种说法进行点评,而是从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22岁到25岁这个阶段,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属于精力非常旺盛的阶段。很多小公司非常喜欢录用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可以用非常少的薪资,获得一批战斗欲望非常强,一点就着的突击队员。虽然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在战术和战斗力上和老将相差较多,战略上就更是完全谈不到,但综合到性价比上来看,对不少企业来说都是一笔不错的买卖。尤其是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很少会被婚育、杂事所困扰,对工作也更能够一心一意,效率相应也会较高。

 

        所以在多数职场人22~25岁这三年,工作技能的学习和经验的累积都是非常多的,相应来说,收入的增幅也会比较大。当然,我们不能忽略收入基数这一重要因素。按照现在的中国一二线应届生平均收入在四千左右,工作三年后,顺利的小伙伴一般可以有翻一倍的提升。对于年轻人而言,八千和四千的收入差别是非常巨大的,这直接差出了一个社会阶层来。

 

        但是假使一个人工作三年后,收入从四千上升到了八千,职位也从最基础的员工上升到了部门主管。这个时候往往就面临一个比较大的职场问题,接下来的增长和晋升空间可能将受阻。按照中国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型公司为主,那么在这样的公司里,往往行政架构是非常简单的,老板,下面几个部门的负责人,接着就是基础的员工。那么在这样的一家公司里,如果已经成为部门负责人,那么基本上也就意味着职场的天花板摆在眼前。再晋升就是取代老板了,这显然是不可能。

 


        另外,25~28岁这个阶段,对于多数中国年轻人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婚恋这件事。就算是年轻人本身不着急,其父母也早已坐立不安,四处张罗给儿子女儿介绍对象了。婚恋这件事对于职场人的工作影响有多大呢?一心网(onexinwang)认为非常巨大,在此之前工作收入只要能够养活自己,干的还算开心可能就可以了,但一旦面临结婚,那么购房压力、装修压力、结婚压力甚至紧接着的生育压力,都可能对刚刚有些职场安全感的年轻人以巨大冲击。

 

        这时往往就会出现一种情况,焦虑。这种焦虑其实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职位和收入,只取决于社会整体的气氛。你看在当下的中国,无论是高收入群体还是低收入群体,只要一谈及结婚购房和养儿育女,无一不表现出压力山大的状态来。这就好像我们总是高喊社会阶层固化一样,我们的核心诉求并不是社会阶层不该固化,而是为什么我们本身还没被固化到上面那层。

 

        相比职场的第一个三年,第二个三年自然收入也会增长。但是由于基数的上升、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欲望的增加,这时的收入增长,显然再也无法满足职场人,像刚入社会菜鸟那样了。那个时候的年轻人,如果发了奖金或提成,可能马上就会吆五喝六地去喝酒唱歌去了,丝毫不会觉得钱有什么大用。而毕业三五年后,由于各种投资和消费行为,发下的钱可能只是经过一下银行卡,然后就被转入了各个缺口之中。

 

        收入上升不及预期,职位晋升已看到天花板,年纪增长生活琐事越来越多。这时的职场人,无论是精力、体力还是冲劲,都会打上一些折扣。但这时往往又会出现另外一种更大的诱惑声音,要不要创业?的确,年轻人的第一波创业高潮,往往就是出现在工作三五年后这一时期。因为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人脉,然后心高气傲,觉得老东家做的这点生意,貌似没什么秘密和难度可言。倒不如唤上三五好友,凑上一些银两,干他一票大的。

 

        就数据统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次创业经历,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因为项目本身就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的,有团队内部无法形成有效管理执行的,有资金运作不合理很快断裂的,当然也有更多更奇葩的原因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工作三到五年,现有的平台无法提供自己想要的未来和发展,而创业的话理智想想又实在觉得能力不足,那么究竟该怎么办?

 


        焦虑来焦虑去,思考来思考去,看来何以解忧,唯有跳槽了。

 

        关于跳槽这件事,一心网认为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情况,分别是横向跳槽和纵向跳槽。横向跳槽意义是,原有的行业和岗位对自己已经没有吸引力,所以打算借着跳槽的机会,调向其它行业和岗位,从而尝试和体验全新的生活。会选择横向跳槽的人,一般跳槽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做的不开心。

 

        另一种纵向跳槽则更为常见,就是行业和岗位的大方向保持不变,但往更大、更深、更广的平台去跳,从而获取更好的收入和发展空间。一般来说,这种跳槽可能就要涉及工作城市的变化。因为一般在同一城市内,同一行业同一岗位的薪资差别不会特别大,除非是中国人民都熟知的那几家知名企业。

 

        而关于跳槽这件事,其实和旅游有那么一点点的相似。我记得有一种说法是——什么叫旅游,就是离开自己呆烦了的地方,到别人呆烦了的地方去走走。那么其实跳槽这件事背后的本质,大概也就差不多——什么叫跳槽,就是离开自己不相干的公司,到别人不相干的公司去。换句高大上的话,就叫做人才流动。



        如果说投胎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的话,那么跳槽可能就是仅次于投胎第二重要的人生选择了。而且前者我们只能被动接受,而后者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主动选择了。这也就像是应届生时,我们多半只能等待被企业选择,而在三五年后,我们开始主动选择企业,或者说是我们互相选择了一样。

 

        很多人单纯把跳槽当作提升收入的方式,但是本质上,跳槽其实是一种药,和创业的药效相似,治疗的症状是同一种,职场焦虑。这种焦虑一般来自于社会层面和周边圈子,因为你天天都在听谁谁创业当老板挣大钱了,谁谁谁买多大房子多贵的车子了。时间一久,你哪里还有心思钻研业务和提升技能,心思全都被这些信息搞的乱七八糟。工作起来没精打彩,缺乏效率,甚至于吃不香,睡不好。

 

        到了这个阶段,其实最开始想的提升收入和改变未来的想法已经不那么重要的,因为现在你已经是个焦虑症的患者,当务之急是需要吃药治病了,而跳槽,显然就是你力所能及,又迅速见效的特效药。但是这个特效药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根治,药效有限。于是又过了几年后,你心思又活动了,投入到下一轮的焦虑和跳槽中。人生,就是如此。


作者:林隐丨LinYin

首发:一心网丨onexinwang

微信:93503565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