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王,交代你的事办完了,就不能回个话吗?

安徽司法 2022-04-20




我们为什么这么看重“事毕回复”?


一天上班后,我让小王给上级部门送一个材料。


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回复。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回复,直到中午我在楼道里看见了他。


我问他材料送到了吗,他说送到了,我问他怎么送的,他说我要他找的那个人不在,他就委托办公室的人转交了。


我一听,脑海里马上浮出了三个字:靠不住。此后,我不会轻易委托他去办重要的事了。


这么小的事,不回复就是“靠不住”了吗?


我想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别人交代我诸如此类的小事,我一般是不回复的。在我的意识里,认为做了就行了,还要回复吗?而且也没有人因为我没回复而质问我。


好多年以后,还是后来我委托别人办事的时候,才有这种强烈的感觉。原来那时很难得到他人的重托,跟我不主动回复有很大关系呢


《哈佛学不到的经营策略》的作者马克·麦考梅克曾经说:“谁经常向我汇报工作,谁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谁不经常汇报工作,谁就没有努力工作。”有人认为这句话过于武断。然而,我们通过总结许多管理问题,发现了其中的共性:多数时间内下属的汇报少于上司的期望。


亚里士多德曾说:“尽管人们思想不尽相同,但将适当部分相互叠加,相当于整个集体接纳了所有优点。”这句话点破了“事毕回复”的核心价值:信息汇集——这是团队效率和配合的关键所在。当承担不同分工的人能够将工作进度/成果透明化、实时化,团队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因此,能够做到“事毕回复”是激发团队效能的重要推力




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格


在我们周围,总能看到有的人办事特别靠谱,凡事会有交代,件件都有着落,事事均有回音。让你放心的人,但凡遇到重要的事,你一定就会想起他来。因为不用担心,你委托的事他一定会放在心上,尽心尽力,随时回复,绝不让你焦急等待。对这样的同事和朋友,你也会以礼相待,并以同样的重视对待对方托付的事。这就是共事双方的默契。


所谓事毕回复,说的是该回复就要及时回复。我们经常有一些应急的任务,比如一个干部临时受命赶赴目的地,到了吗?有什么情况?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一直到要返京了才想起回复。他自以为没有必要及时回复,却不知我们很期望得到他的消息。如果我追问,实际上就是批评他了,这个分寸不好把握。


实际上,工作中,往往不能等任务全部完成了再回复,阶段性的进展也要及时报告。一方面要让领导和同事放心,另一方面及时反馈情况能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有人说,回复不回复,要看领导的好恶,有的领导就不喜欢回复。我问怎么回事,原来领导让他去找另一个部门的领导,他回复说要找的人不在,被领导训斥“不要回复,找见再说”。找人没找到,这算回复吗?


还有人可能会说,有些事毕不回复的人,可能他的能力很强,只是不拘小节、不屑小事罢了。可是,小事都靠不住,大事还敢托付吗?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两种人当中只选一种,你会选择哪一种人呢?


现在的通信手段如此发达,以至于常常到了回复不过来的程度。但在工作上,只要是和你岗位职责有关的事,都要及时回复。设想一下,你给你的同事发了一个信息,如果对方没有回复,你是什么感觉?同样道理,他给你发的你不回,是你不想,还是不屑?这不是无所谓的问题。无论是谁,除非你确有原因,都应给予回复,这是一个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的问题。


既然“事毕回复”这件事情如此重要,为什么许多人都意识不到呢?因为我们的维度感不够强。


许多人对细碎工作抱有的态度是:我只不过送个文件,这能有什么用?所以在工作完成之后,就没有向上级“汇报”的欲望。这个时候不妨调整下自己的维度感:从低维来看,员工是在跑腿(或者打字、核对数据等等),似乎没什么价值;但从高维来看,你正在为项目决策打基础,这也是你不断积累信誉值的过程。转换自我的工作维度感,才能做到“事毕回复”,成为真正靠谱的人。


我们总在抱怨无法自证价值,仿佛生活都是被无意义的事情所支配的。但其实,我们还是要明白——事物的意义都是靠我们自我附会的。


俗话说:“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格。”从“事毕回复”这件事上,能看出来一个员工对于工作的态度。懂得"事毕回复““事必回复”的人,就是做到了尊重自己和对方的时间,让团队不在无用的环节上浪费一分一秒,同时也注重对细节的把控,懂得实时沟通的重要性。如果老板已经在这个问题上对你产生“怀疑”,那么就要及时调整。因为再多的成功学、价值观等五花八门的学问都拯救不了一个说不听的灵魂。


讲了这么多,我们只是想让你明白,“细节见人品”究竟有多重要。



为什么你永远是99%的工作进度?

当视频加载到99%,显示loading中时,你是否有些抓狂?其实这种“99%困境”也时刻困扰着得不到员工反馈的领导们。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形是叫下属送一份文件到一个部门,然后文件就跟消失一般毫无回音。几个小时忙完之后跟下属确认,对方表示:“早就送去了,不好意思,忘了跟你说。”


员工应当明确一个事实:工作进度最后的1%永远是由你的汇报完成的当老板来询问进度时,说明你已经缺失了这一重要环节。再次催问时,说明老板对你就不放心了。当你每次工作都有监督者出现催问的时候,你的这种“99%”工作习惯就已经影响了团队的效率。潜移默化之中,你可能就失去了成为一个靠谱的人的机会。


事毕不回复,就像任务完成了99%,只有这1% 没落实,虽然就差这么一丁点,事情却还是没有做到位。有人问,不同的领导可能要求不一样,怎么把握这个尺度呢?我想这和领导没有关系,而是职责范围内应该做的。该回复就回复,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出回复。等到上级催问了,说明你的回复已经不及时了,再次催问就已经表示对你不放心了。




阶段性的进展也要及时报告


职场中这个现象很常见:有的人主动承担了工作,却不懂及时汇报,于是这活儿揽下来也等于没有揽,因为没人知道你在苦哈哈地工作。有的人明明没做什么“大事”,但却懂得“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的道理,所以获得的认可和反馈有可能更加正面。


就员工自我发展来说,“职场能见度”是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给自己找存在感,找工作的意义。我们总是苦恼如何在职场中自证价值,有些时候可能并不是因为能力差,而是因为你的工作方式出了问题。阶段性进行工作汇报,一方面有助于领导进行决策方向的把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自己保持良好的工作节奏。


这里整理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汇报节点


❶ 工作计划制定完成


让上级了解计划的基本内容,执行流程与预期效果。获得反馈之后再根据领导的指示开展工作,这样至少能够保证你维持在正确的轨道上。


❷ 工作遇到困难,出现意外/或取得一定成果


工作进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为保证项目按计划实施,不受影响,就要学会及时汇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得到经验型领导的建议进而调整策略,另一方面也有效管理了部门的预期。


❸ 自己工作出错


许多人出于对职场绩效的维护,不敢向部门上报错误。但是却忽略了错误也是有弥补时效的,越拖越严重。


❹ 工作完成


许多人将以上所有步骤都压在完成时汇报,这个时候还是要考虑到每项任务的时间节点。能够在对的时间,把事情提前做好,就能省去后续不必要的麻烦。





来源:综合《秘书工作》杂志2016年第4期、南方日报、经纬创投

整理:艾法

编辑:艾法   小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