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笑

安徽司法 安徽司法 2023-10-02




微 笑

蒙城县司法局  赵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父母工作关系,我家搬到皖北的一个小镇上居住。小镇很小,只有从东到西长约三里路的一条街。在那里,居然有一家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座落在大街的中部,和其他的商店没有什么两样,都是齐脊的三间房子。房子中间正上方有些泛黑的白底木板上“新华书店”四个字并不大,倒是旁边的百货店的招牌比它更醒目。房内是木质的发黑的柜台,柜台后面有两根高高的木柱子支撑着整个屋子。木柱后面是木质书架,齐整整地摆放着各种书籍。那时的新华书店远没有现在书店里品种丰富,都只是书,而且是平装的。这些都是很久之后,我带着好奇、带着激动、鼓起勇气踏进书店时的最初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时我刚读小学三年级。每天上学都会从新华书店门口经过。清晨的小镇笼罩在雾色之中,街上的店铺都还没开门,新华书店也是。我们几个孩子跑着玩着像鸟一样从大街掠过,很长时间我都没注意到这有一家书店。直到有一天,偶然间发现灰色房檐下的“新华书店”四个字。那时我有一本新华字典,厚厚的字典里面有那么多我不认识的字。我想,这个新华书店里该有多少我没见过的书呢?

此后,每当从这路过,我都会往里面瞅。店里的光线较暗,有时能看到里面模模糊糊的书架,有时只能看到里面高高的柜台,有时就只能看到站在柜台边看书的人。我仿佛被施了魔法一样,总想进去看看,小小的心里充满了向往和胆怯。

那是一个周日上午,我又想起了新华书店。于是缠着妈妈带我去,妈妈给了我五角钱让我自己去。带着钱我飞奔到书店门口,书店有一道对我来说很高的门槛,我站在门槛外探头往里看却迟迟不敢进去。

书店里没有其他人,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妈正在整理书架。可能感觉到门口有人,大妈转过身来。看到大妈转身,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我更加局促不安,不知道该进去还是该离开。

“小朋友,是想买书吗?进来呀。”大妈温和地说。稍显暗淡的书店里,我看到大妈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

因着这温和的微笑,我放松了很多,羞涩地跨进屋去。

柜台刚好到我的胸部。我双手扒在柜台上,便看清了柜台后面的整面墙的书架,看清了书架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书,看清了两根高高的木柱子和大妈仍然微笑的脸庞······

我仔细地看着书架上放的卡片:农业技术、历史地理、寓言童话、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果真和我想的一样,所有的书名没有一本是我知道的。我犹豫着,望着满架的书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想买哪一本,但又不想就这样空手离开。

大妈看出了我的窘迫,拿出一本连环画,问我是否喜欢看这样的图画书。我立马说是的,又结结巴巴地说“我买······”

我至今记得,那本图画书名叫《骗子们》,是一个外国寓言故事。从那以后,我的零花钱大部分都交给了新华书店,也源源不断地从新华书店买回了二百多本小人书、连环画。

此后,小镇上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慢慢地,我和大妈之间仿佛达成某种默契。每次我都会指着书架让大妈拿下来几本,然后边看边挑选,每次都是看了半天最后才买下一本。有时候一本看完了也不买,大妈再一一放回去,我一点也看不出她有什么不耐烦。时间久了,我便像得到了某种暗示,不再觉得自己这种只看不买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也不再不好意思。倒是大妈这种听之任之的随和态度在我幼年的心里埋下了“读书有理”狡黠念头。后来学到孔乙己,便觉得自己的“读书有理”和他的“窃书不是偷”简直如出一辙。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时,我已上初中。我迷上了《红楼梦》,每天一集根本满足不了我急切的心情,而且要上学也不能一集不拉地都看上。我早就看到过书店里有《红楼梦》这本书,比《新华字典》大也比《新华字典》厚。

一个傍晚,我来到书店,“要那本《红楼梦》”,我指着书架说。白色的封面上是宝玉和黛玉含情对视的画面,我直接翻到封底,8.5元!果然不出我所料的贵!我不得不把书还回去。

以后,我往书店跑得更勤了,等那本厚厚的《红楼梦》我差不多看完的时候,我终于买下了。大妈笑着把书递给我,笑着看着我跑出书店。我感到大妈的笑和目光一直跟了我很久很久。这本1987年岳麓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至今还摆在我的书架上。

高中三年离开小镇到县城,就没去过这个书店了。县城的新华书店比小镇的大很多、书也多很多,不只有平装书,还有精装书、光盘和学习辅导参考书。我每次去都是买辅导书,很少有时间去浏览那些“闲书”。看着那些我想看而又无暇看的书,就想起了小镇新华书店里那段温暖的时光和大妈温和的笑脸。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考后,我再次去小镇书店,却发现那三间齐脊房子的木门关着,“新华书店”的招牌已经不见。我有些怅然若失地站在那里,仿佛看到十年前那个小女孩捧着一本书跑出来,看到那个大妈慈爱的微笑,看到木质柜台后面书架上满满的书......

我没有打听新华书店搬到哪里去了,因为那个满脸微笑的大妈和陈旧而又温馨的新华书店早已成为我心中永远的记忆。它不会知道,它曾经陪伴一个孩子度过了一个怎样的童年;它不会知道,它的存在给一个孩子的一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它不会知道,它的消失已成为另一种永久存在。

但是,我知道。

END

原创征集


即日起,“安徽司法”推出特别策划【夜读】,原创文艺作品均可参与……


我们一直都在等

一颗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的心

一双善于观察 发现美好的眼

一支妙笔生辉 画龙点睛的笔

一篇行云流水 拍案叫绝的文


或许您是一位笔走龙蛇、力透纸背的60后

或许您是一位走南闯北、爱好摄影的70后

或许您是一位热爱写作、衔华佩实的80后

或许您是一位个性鲜明、打破常规的90后

或许您是一位桀骜大胆,勇于创新的00后


我们将在这里,为心怀星辰大海的您提供一个原创作品展示的平台

我们将在这里感受您最真的思想和最美的心灵

我们一直期待着您的加入 ……

作品要求:

  1. 原创作品,内容健康;

  2. 体裁、形式不限,散文、诗歌、摄影、绘画、朗诵、视频等均可。

投稿方式:

  1. 邮箱:sft7000@163.com,投稿按“姓名+作品”的方式命名;

  2. 邮件中请注明姓名、单位、作品主题内容及联系电话,作品以邮件附件的形式上传。


策 划

安徽省法治宣传和研究中心


推荐阅读

秋雨

正式开训!

生活如常 岁月绵长



编辑:章海燕

校对:阳阳

审核:徐春节

安徽省司法厅出品
投稿专用邮箱sft7000@163.com


看完记得点个“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