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您投票!安徽省2023年度群众和企业最满意、2024年度群众和企业最期待的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投票活动开始啦~
法治为民办实事
项目投票活动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落实省委“民声呼应”工作机制,健全“企呼政应、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全面总结2023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成效,积极宣传推广工作中好经验好做法,更好地回应2024年度群众和企业的法治新需求新期待,省委依法治省办在各地各部门推荐的基础上,共征集了2023年度群众和企业最满意的“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58件,2024年度群众和企业最期待的“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89件。
为充分反映群众和企业的关切和意愿,现组织对候选项目进行投票,诚邀您对您最满意的2023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最期待的2024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投票。请您阅读项目介绍,并通过投票一起来选择……
2024年3月14日0时至2024年3月18日24时
“安徽司法”微信公众号
对2023年度群众和企业最满意
2024年度群众和企业最期待的
“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进行推广展示
公众可通过投票通道
对您最满意的安徽省2023年度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和最期待的安徽省2024年度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分别进行投票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
2024年3月14日0时至2024年3月18日24时
活动规则
每个微信号每天最多可为10个项目投票,同一项目每天最多可以投一票。
参与方式
方式一:关注“安徽司法”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法治为民”参与投票;
方式二: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参与投票。
安徽省2023年度群众和企业最满意的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投票
安徽省2024年度群众和企业最期待的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投票
安徽省2023年度群众和企业最满意的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候选名单
上下滑动查看
▽
01
构建全方位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体系
2023年,全省坚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多个环节入手,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修订《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制定《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办法》,深入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省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95个,近48万名学生参加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组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成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视频监控系统。
02
持续深入实施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
省委、省政府将“兑现公共政策”“政府履约践诺”作为重点任务事项,专门作出部署,致力打造法治政府、诚信政府。2023年,全省持续实施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3.0版,设立“12345”营商环境监督分线政策兑现专席,加大问题线索归集,实行清单化闭环管理。推动惠企政策制定、发布、兑现全程上网,搭建公共政策兑现应用系统,建立公共政策资金“一键送达”长效机制,实现政企双方履约情况在线监管、全程可视,摸排新增存量问题631件,推动解决557件、兑现资金18.3亿元;当期兑现惠企政策9804项、资金99.7亿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营商环境“法治含金量”持续提升。
03
全面构建“一站式”安徽特色解纷体系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2023年以来,我省在合肥、淮南等5市试点打造“一站式”解纷体系。坚持“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利用综治、信访、公共法律服务等实体站点,不断拓展实体平台服务功能,基层化解矛盾能力全面提升。运用平台大数据集成功能,推进平台扩容,变“多点分析”为“一网研判”。全省通过“一站式”安徽特色解纷体系共调处矛盾纠纷15.13万件,调解成功率97%,获得人民群众广泛好评。
04
组织开展“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主题普法活动
普法“大礼包”,护航促发展。2023年,全省深入组织开展“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主题普法活动,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和普法宣传,分类别、分行业、分时段为企业宣传平等保护、公平竞争、防范风险等方面法律法规,通过问需于企、答疑助企、送法入企,帮助企业提升依法治企能力与信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础。主题普法活动已走进5278家企业,开展专题活动2300余场次,撰写法治体检报告1500余份,梳理法律风险点4300余个,提出法律意见建议5700余条。
05
开展诉源治理提升年活动
2023年,我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诉源治理提升年活动,推动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省审判机关诉前调解案件85.47万件,超过一审民事、行政立案总数的9.6%,同比增长10.47%;诉前调解成功案件64.6万件,同比增长3.41%;全省基层治理单位前端化解矛盾8.49万件,化解案件数量居全国第四。人民群众诉讼服务业务满意率居全国第一,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质效居全国第二。
06
开展“检察蓝”专项行动助力农民工讨薪问题长效化治理
2018年以来,我省连续6年开展“检察蓝”助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综合运用刑事打击、民事支持起诉、诉讼监督、执行监督等形式,办理一批农民工有获得感的监督案件。全省检察机关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提起公诉805件884人;办理涉追索劳动报酬民事监督案件4277件,其中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437件、提出执行监督检察建议573件;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支持起诉12833件,其中支持农民工起诉讨薪9849件,涉及金额近3亿元,专项工作成效居全国前列。
07
开展涉企经济犯罪挂案专项清理
2023年,我省以涉企经济犯罪案件积案化解工作为抓手,建立常态化清理和预防涉经济犯罪(涉企)刑事诉讼“挂案”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全省公安系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商护企创一流营商环境”活动,出台服务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1项举措和《企业上市“体检”工作指引》《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柔性执法指导意见》《办理涉企案件限时办结指导意见》,对涉企案件侦办进度实时监督、动态管控,为民营企业(家)营造安心经营、专心创新、用心发展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年排查的513起涉企“挂案”全部动态清零。
08
开展集体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难安置”问题专项治理
2023年,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集体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逾期“难安置”问题,我省坚持以积存量大、历史遗留问题多的地区为重点,对逾期未安置涉及的1802个项目、34.57万户、55.28万套房屋开展专项治理。截至年底,全省累计完成治理项目1641个,涉及33.33万户,房屋53.39万套,面积5169万m²,分别占总任务数的91.07%、96.41%、96.58%、96.78%。通过专项治理,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09
打造环评审批“快车道”助力项目加速落地
2023年,我省充分发挥环评审批保障经济发展服务支撑作用,在深化改革、主动服务上做“加法”,在审批时限、审批流程上做“减法”,有序下放审批权限,分级开展重点项目环评服务,开放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平台,推进环境影响区域评估,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全省环评审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到法定时限的40%,1061个建设项目运用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成果,平均节约环评编制费用15%。
10
探索开展大件运输申请人信用分类监管
为进一步创优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大件运输许可信用分类监管,加快构建“1+8”信用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并动态调整大件运输企业信用档案,送达AA级、A级、B级信用告知单4.1万件,办理调级申请132起、降为C级55家,免于核查车辆1.4万台次,实现了信用评价与许可办理、事后监管的有机融合,年办件量达25.7万余件、群众满意度100%。
11
开展国产小客车(私家车)注册登记生产企业预查验试点
合肥市主动争取公安部、工信部工作试点任务,联合蔚来汽车,探索开展国产小客车(私家车)注册登记生产企业预查验模式。开发全自动预查验系统,实现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在生产线上完成预查验工作。目前,全国已有3.1万名蔚来汽车车主,实现网上购车、网上登记、网上选号、邮寄牌照全程网办。预查验销售车辆20.93万台,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资金300余万元。目前,合肥正在江淮汽车、长安汽车拓展这一便民举措。
12
探索“两免一减一评估”柔性执法体系改革
合肥市经开区积极探索“两免一减一评估”柔性执法体系改革,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4个领域推行“两免一减”清单,明确(配合)落实的免处罚事项300项、免强制事项30项、减轻处罚事项46项。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明确6种评估情形、4类评估人员、4项评估内容。
13
开展防性侵教育进校园活动
2023年,合肥市密织未成年人预防性侵教育和保护的“金刚网”,公开遴选5家社会机构,组建20支讲师团,开展防性侵教育进校园活动,举办活动600余场,参与学生7.4万人,发放调查问卷1200余份。活动区分不同宣讲内容,采取分年龄、分性别、分群体施教方式,通过情景、互动、案例等模式与学生交流,提升安全法治意识和自护技能。
14
建设交通基层执法站所法治便民服务点
为实现执法为民零距离服务,淮北市探索建立交通基层执法站所法治便民服务点,设置饮水机、应急药箱、充电插座、免费Wi-Fi等便民设施和普法宣传电视、报刊栏、便民咨询台,给过往驾驶员提供停车休息、医疗救助,以站点为圆心辐射提供法律宣传及咨询。同时,定期举办站所开放日活动,邀请群众代表参与体验交通运输执法全过程,观摩执法工作,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树立交通运输执法良好形象。
15
推行遗产管理人办理不动产登记制度
淮北市出台《关于推行不动产登记遗产管理人制度操作规范的通知》,在继承开始后,涉及不动产遗产处理且需要以非公证形式申请不动产继承登记的,由遗产管理人和取得不动产的权利人作为申请主体,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在材料核验、公告无异议后,依法予以登记。为确保依法依规合理审慎开展业务,同步建立健全了对遗产管理人的失信惩戒机制。
16
为“红色物业”注入法治力量
淮北市以“红色物业”为载体,推动法治建设与物业管理深度融合,打通社区治理和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成立网格党支部,构建四级网格治理体系。法律顾问和辖区司法所协助社区和物业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引导物业增强法治观念。推行“小区共治”工作法,建立健全多方联席会议机制,推动相关单位联动解决居民小区突出问题。以东山街道为例,2023年,多方协调解决路灯改造、下水道疏通等关键小事6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
17
《法治药都》传播普法宣传更强音
亳州市在全市应急广播《村村通广播》中开设《法治药都》栏目,依托覆盖全市各乡镇、村的近4万个广播喇叭,将法治声音传播至田间地头。24家单位结合普法宣传需要,在重要节点制作各具特色的宣传节目,目前已完成录制28期,播放时长150余小时,300万村民受到普法教育。
18
“一键申报”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和满意度
亳州市以数据调取、电子证照、电子表单、电子签章“一键申报”,代替企业群众提交纸质表格、实体证照、现场签章,以数据“一键核查”赋能人工核验审批,以数据“一键直达”推进政务服务零距离,实现政务服务办理零材料、群众零跑腿、审批零风险、寻租零空间。市县两级3177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键申报”。
19
持续深化“5+N”矛盾化解会商机制
蒙城县建立以党委政法委、法院、公安局、信访局、司法局5个单位为主,属事属地主体参与配合的“5+N”矛盾化解会商机制。通过整合调解资源,完善“推送、会商、交办、督办、反馈、兑现”工作闭环,实行预警研判、联调会商、闭环管理等机制,做到问题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办、有人督,变“单兵作战”为“合成作战”。2023年,全县共召开“5+N”会商会议840次,研判会商事项804件次,已化解772件次。
20
开展“惠民助企”专项执行行动
宿州市强化“府院联动”,推进失信信息共享,推动271家市县单位通过信用平台查询失信信息636万次。开展“执行公告进社区”,被执行人主动还债57.35万元;开设“抖音刷老赖”曝光台,9名被执行人主动还债。集中执行常态化,执结涉企涉民生案件15354件,执行财产2.17亿元。加大拖欠企业债务案件执行力度,举办“6.18”“11.11”司法网拍节,加快厂房设备等财产查控处置进度,为企业盘活变现资产4.66亿元。探索信用承诺、修复机制,为11家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21
安全规范用基金,守好人民“看病钱”
宿州市医保局通过点亮城市C位屏幕、城市公交宣传点、自制医保宣传情景剧、“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月等方式开展宣传,多平台播放视频资料,持续扩大工作影响力。在医保局官网开设“定点医药机构信用承诺签订”专栏,共签订信用承诺书15645份。对全市定点医药机构进行双通道和慢性病药店等专项检查,共现场检查2220家,覆盖率100%,处理违法违规机构1571家,作出行政处罚252起,暂停医保协议或医保结算6家,曝光典型案例18起,真正守好人民“看病钱”。灵璧县医保工作获2023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
22
公益诉讼服务保障乡村振兴
砀山县聚焦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小专项为发力点,依托“梨乡公益”政协委员工作室,邀请政协委员参与监督办案。对全县近3年高标准农田的设计、建设、验收等材料予以评估研判,并向农业、水利、审计等相关部门咨询专门意见。围绕项目实施、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单项工程等对砀山县14个乡镇进行实地排查,共摸排高标准农田管护、非法占地整治等案件线索45件,立案20件,组织检察听证15次,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5件,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件。
23
打造“全球一小时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助力外向型企业扬帆远航
为维护企业家群体海外合法权益,2023年3月,蚌埠市成立“全球一小时涉外法律服务圈”分中心。该中心整合涉外公证、国际仲裁、涉外司法鉴定、涉外金融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以“盈科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平台”为依托,形成覆盖97个国家、167个国际城市的全球法律服务网络,为外向型企业提供15大类、158个子项“全时段、一小时、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至今已经为在美国、法国以及东南亚等国投资的50多家企业提供了精准、快捷法律服务。
24
建设乡镇(街道)信访超市, “一站式”调解矛盾纠纷
针对基层矛盾纠纷调解部门设置分散,化解矛盾合力不强、质效不高的问题,蚌埠市依托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整合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场所和力量,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超市),对人民群众关于矛盾纠纷方面的求助和信访事项“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418件。全市重复信访事项同比下降32.88%,致国家信访局初次信访的求决类信访事项同比下降22.88%,群众致省以上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0.11%。
25
打造诉源治理新路径,助力构建多元解纷模式
近年来,怀远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主动与蚌埠仲裁委员会合作,深化司法服务改革,打造“调解+仲裁+诉讼”多元解纷机制,让司法为民更高效、更精准、更惠民。2023年帮助1200余名群众“零成本”化解纠纷,仲裁化解涉企纠纷883件,为建设平安怀远、法治怀远蓄力赋能。
26
出台《阜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为解决营商环境领域存在的痛点、堵点问题,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2023年阜阳市制定《阜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共六章五十条,对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等进行了规定。在制度设计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把握地方性法规的基础性、稳定性与改革创新性之间的关系,结合改革实践,着力突出地域特色。
27
“随机查餐厅”保障“舌尖安全”
阜阳市通过打造直播类节目“随机查餐厅”,着力疏通食品安全堵点,将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和执法检查有机融合,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关。利用新媒体平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市民代表一同对被检查单位进行不定期、不打招呼检查,直击餐饮后厨,进行全程直播,制成短视频投放到阜阳广播电视台、“今日阜阳”客户端等媒体平台循环播放。
28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高效办成企业登记“一件事”
界首市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获批第九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围绕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全生命周期,多维发力推进企业登记“一件事”高效集成办理,率先推出“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实现28个高频行业“一业一证一码”高效准入,16类证照变更、24类证照注销“一件事一次办”。
29
“订单式”司法服务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淮南市设立驻市工商联法官工作室,全面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开设企业司法需求受理“绿色通道”,推深做实企业家约见法院院长机制,走访企业300余家,解决问题25个(次),解决困难事项12个,成功调解案件300余件。健全涉企案件审判执行管理机制,采取“预查封、预处罚、活封、活扣”等方式,开展“江淮风暴”惠民暖企执行行动9次,执结案件542件,到位资金4.49亿元。
30
开展说理式执法教科书式执法柔性执法工作
淮南市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行柔性执法的通知》,将17项违法行为、11项违法行为、4项违法行为分别纳入“首违警告”“轻微免罚”“电动自行车免罚”清单。外地来淮旅行的违停等轻微交通违法不予采集处罚。推行“处罚明白单”制度,纠正违章“一先、一开、四讲清”。加大执法视音频材料抽查,深入现场开展“体验式检查”,评选十佳执法案例。
31
开展整治三轮四轮电动车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寿县制定三轮四轮电动车整治工作方案,召开“三轮四轮电动车集中整治”会议,查处各项违法行为5260余起,发布《关于加强三轮四轮电动车管理的通告》《致三轮四轮电动车车主(驾驶人)的一封信》等图文稿和音视频,发放宣传彩页6820余份,面对面播放视频教育1820人次,发布警示视频60余次。劝导非法运营三轮、四轮车394余辆,拆除人力三轮车电动装置20余辆。
32
建设劳动人事争议“智慧仲裁”信息化系统
滁州市创新建设覆盖市县两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数据管理与业务调度集成信息系统,形成三线上(办案、移送、监督)、三实时(庭审调阅、分析统计、风险预警)、两互联(庭审互联、基层互联)、一公开(文书公开)、一评价(诚信评价)的“33211”工作格局。2023年全市线上办案4426件,累计挽回经济损失2.51亿元,有力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为加快融入“数字长三角”,实现“跨区域维权”夯实基础。
33
以提升“法治体检”质效,助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
滁州市以“法治体检”活动为载体,建立法律服务“5+N”机制,推动律协11个专业委员会服务产业链全覆盖、服务企业法律需求全覆盖。组织392名律师开展“法治体检”565场次,梳理风险点825个,撰写体检报告565份,提出意见建议996条,协助企业依法依规申请政策支持103件。出台支持律师行业发展若干措施,建立企业身边的综合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滁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企业评价4个季度居全省第一。
34
建设“小、精、近”便民法治宣传教育阵地
凤阳县倾力实施“1+9+N”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小、精、近”法治便民服务圈,将法治元素融入文化建设。小岗村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与“大包干纪念馆”同台绽放,全年接待参观群众55万人次。建设宪法主题公园等7个法治主题阵地,创作《非遗凤画助力“护苗”》等30余部法治文艺作品,打造十里“鼓娃说法”景观路,让法治文化浸润市民生活。
35
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
六安市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优势,以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聚焦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11个重点领域,推进日常监管与执法办案无缝衔接。全年市场监管部门查结各类违法案件4837件,罚没款3018.09万元。
36
“马上办”办公室构建“一站式”信访解决渠道
为深入治理房地产行业问题乱象,六安市有序开展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系列活动,指导20个房地产开发交付楼盘项目做好综合查验。成立现场信访维稳小组,围绕信访受理、登记、办理、回复等各个环节,简化工作流程,加快办理进度。对城区存在交房隐患较大的项目,成立“保交楼”工作专班。“马上办”办公室成立以来,进行房地产执法稽查192次,稽查楼盘67个,下达整改通知书13份,妥善处理信访投诉2307起。
37
成立“映山红”诉调对接中心
金寨县成立邮政法务外包调解工作室和县“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中心、县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县城市管理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县金融纠纷调解委员会,形成“1总+4专”的调解团队模式。通过建立健全衍生诉讼案件预防机制,完善调解协议履行保障机制,全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开展诉前调解案件2454件,调解成功案件1335件,调解成功率达54.4%。
38
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现“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马鞍山市会同南京市共建“江宁—博望”“浦口—和县”毗邻地区“两省一街”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首批提供“户籍类、居住证类、证明类、业务咨询类”4大类12项公安政务服务,着力解决跨省异地办事痛点难题。全年办理各项业务2610件,减少群众跑动时长430余小时。
39
多维“联动”助力,啃下涉法涉诉“硬骨头”
马鞍山市坚持“如我在访”情怀,通过打造“两线一中心”诉讼服务新体系,建立首次涉诉信访登记交办、案访比质效分析管理等制度机制,强化“府院联动”,形成“三维联动”工作格局,依法解决了一批群众涉诉信访诉求。全市法院存量信访化解率99.15%、增量信访化解率100%,总量同比下降42.88%。
40
设立为民服务中心,实现矛盾化解只进“一扇门”
2023年10月,马鞍山市雨山区为民服务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整合公共法律服务等八大功能平台、九大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和十家轮驻单位及社会组织等资源,形成“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纠纷化解“只跑一趟路、只进一扇门”。运行以来,接待受理并妥善化解信访案件、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936件。
41
率先实施“畅通普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工程
芜湖市实施畅通普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工程,围绕普法内容、阵地、平台、活动、队伍、产品等,推出“法治文化基层行、普法进书房、智慧普法”等20条新招实招,将普法理念从“我要干什么”转变为“群众需要什么”,普法方式从“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互动”,普法目标从“面面俱到”转变为“细微精准”。2023年全市成立“普法讲师团”9个,志愿普法队伍30余个,《公民与法—芜湖普法之声》节目播出92期,开展各类主题活动3200余场次。
42
以精准化法律援助服务“零距离”对接群众多样化法律需求
芜湖市全面构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法律专家门诊、花君律师法律援助工作室、拥军维权工作站、助残联盟等各类服务平台,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023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444件,涉及受援人8783人次,提供各类法律咨询20239人次,举办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宣传活动百余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7679.59万元。
43
送法暖企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芜湖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以案释法”环境违法案例解析会、“环企精准云普法”平台、实施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座谈交流、定点帮扶等方式,深入开展“送法暖企”系列活动。2023年对首次违法、危害较轻、积极整改的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免罚金额达78.6058万元。
44
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公益法律服务
为有效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4月,宣城市举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安徽南宣律师事务所与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义务法律服务协议,制定公益法律服务工作方案,安排专职律师固定值班,解答企业法律问题,开展法治体检、法律培训研讨等。全年共安排值班34次,接待咨询78人次,提供法律服务137人次,举办法治讲座2次,惠及企业员工120余人次,对6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45
开展“‘典’亮宣州 法润万家”志愿服务活动
宣城市宣州区通过分类编制宣传计划,实施“六大行动”,常态化开展民法典“六进”活动。依托皖南皮影戏博物馆创作一批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在全区巡演,把民法典融入法治广场、文化长廊等阵地。在交通广播、公交移动电视等投放民法典公益广告,实现宣传教育效果最大化。
46
构建“1+1+N”企业法律服务管家服务体系
2023年,泾县建立律师(公证员)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着力构建“1+1+N”企业法律服务管家服务体系。组建企业法律服务队,提供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服务。设立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站,开通为企服务热线,创新公证处调解委员会参与涉企纠纷调解。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交流机制,提供涉企法律咨询200余人次,为53名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开展主题活动20余场次,惠及企业150余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47
开展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工作
为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助力纾困解难提速,激活发展内生动力,2023年,铜陵市持续加强信用政策宣传和信用修复服务,推进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落实,积极创新线上信用修复举措,依托“信用中国”信用修复模块“一键申请”递交材料,实现信用修复“网上办”“掌上办”,做到市场主体信用修复“零跑腿”。全年聚焦交通运输、税收管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领域主动提醒到期修复企业383家,完成信用修复561条。
48
推广实施“网上警民议事厅”
2023年,铜陵市坚持“防为主、防为上,查隐患、除隐患,不出事、再出彩”理念,广泛开展警民互动,不断深化群防群治,搭建“网上警民议事厅”平台,打造群众“指尖上的警务室”“家门口的派出所”。通过整合基层党组织、综治部门、社会团体、重点企业等各类社会力量,全力构建“全员覆盖、全警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警民互动平台,铜陵公安为群众办实事2.84万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900余起,成功帮助搜寻走失群众百余人,抓获嫌疑人41人。
49
打造“小铜帮你办”帮办代办服务品牌
2023年,铜陵市首批在铜官区试点推出“小铜帮你办”帮办代办服务,通过设立服务专窗、公布联系电话、深入重点场所、发挥社区网格员作用,广泛宣传、系统收集帮办代办服务需求信息,对因客观原因不能前往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事项的老弱病残军等特殊群体实行帮办代办服务,变“群众找”为“自己跑”,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现已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共2000余件次。
50
打造“建‘五免’之城,赢‘池久’满意”营商环境品牌
池州市深入打造“五免之城”,系统集成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行证明免交,精简优化各类证明,对可通过数据共享、部门协查获取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推行证照免带,将电子证照与事项、材料、结果关联,2173个事项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推行政策免申,梳理“免申即享”项目1040项,累计拨付资金1.18亿元、惠及企业953户。推行办事免跑,在皖事通、皖政通等平台创新推出“五免助手”,公布免跑负面清单177项,提供“全程网办”事项8872项。推行轻微免罚,发布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2.0版),减免市场主体经济负担1100余万元。
51
开辟“公安面对面”警民互动云平台
池州市在本地人气高的论坛开通“公安面对面”平台,搭建警民联系“直通车”,利用“网上警民议事厅”等平台开发“码上办”二维码、“池州公安面对面”微信小程序,全量、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得更扎实。目前收集信息4721条,回应、办结率达双100%。
52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皖赣边界司法协作共享
池州市东至县依托与江西省鄱阳县两地边界接壤的区位优势,在东至县人民法院昭潭法庭与鄱阳县人民法院石门街法庭联合成立“皖赣边界司法联动共享法庭”“皖赣边界家事联调中心”,创新皖赣跨域家庭矛盾纠纷“红黄蓝”三色调处法,同时两地互设联络员、信息员及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联合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和家事案件判后回访工作。2023年昭潭人民法庭案件调撤率达75%。
53
积极推动小微民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
小微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小微民营企业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有利于化解工伤风险,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保障企业职工的工伤保险权益。安庆市积极构建多层次工伤保险防护体系,制定补充工伤保险制度,新增工伤保险参保企业3700家,新增参保人数1.27万人,完成工伤认定2622件,劳动能力鉴定2198件。
54
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建设
安庆市紧扣“交通安全法治文化”主题,党政主导、部门主责、交警主力、群众主体,传承“六尺巷”礼让、和谐精神,建设“尊法、礼让、共建、和谐”的地域特色交通安全文化。全市建成交通安全主题公园11个,刷写“墙体字”“墙绘”1729处,制作交通安全黄梅小戏等交通安全文化作品近百个,邀请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拍摄公益广告、两位“两院院士”为交通安全文化代言。
55
长江禁渔脚踏“湿”地,群众互动呵护生态
安庆市大观区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高位推进长江禁捕工作,深化“专防+技防+群防”,网格化水域巡查24小时“不打烊”。近年来,全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长江江豚等珍稀物种数量有所回升,湿地生态系统逐步修复。如今,长江大观段、皖河七里湖、西江江豚保护基地均成为市民心中生态优良的“打卡”地。
56
推动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
为进一步推进惠企政策精准便捷直达,黄山市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搭建“免申即享”综合惠企平台,通过建立“政策条件库”“市场主体画像库”,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辅助等,精准匹配符合条件的对象,同时平台与省皖企通、财政涉企项目资金管理系统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政策发布、项目申报、信息审核、资金兑付、结果反馈的全过程数据互联共享和全流程闭环运行。2023年平台累计兑现奖补资金7241万元,惠及企业935家。
57
依法推进野猪防控工作
黄山市持续优化补偿政策,为挽回野猪肇事损失提供坚实保障。其中,休宁县将最低免赔额和赔付面积从500元2亩降低至50元0.2亩,歙县从300元1亩降低至100元0.3亩。对未达到最低赔付额度的,采取相邻农田地块合并理赔或定期理赔方式,进一步扩大理赔范围。2023年全市野生动物致害保险保费合计206.89万元,较2021年保费提升了27.5%,已补偿金额累计173.44万元。
58
“爱企日”畅通为企服务双向渠道
黄山市歙县公安局牢固树立“企业之事无小事”服务理念,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将每月27日设立为“爱企日”,构建“企业约见公安局长”“公安局长赴现场办公”为企服务双向渠道。通过固化公安牵头,法院、检察院、开发区管委会、营商环境办共同参与、共同落实机制,解决100家企业问题诉求119件。
安徽省2024年度群众和企业最期待的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候选名单
上下滑动查看
▽
01
建立法治建设民声观察制度,回应群众和企业法治建设新期待
为持续完善省委“民声呼应”工作机制,健全“企呼政应、接诉即办”工作机制,2024年,我省将建立法治建设民声观察制度,打造覆盖全省各地的基层法治观测点网络,全方位收集法治领域社情民意,反映各行各业法治呼声,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多个维度,推动解决群众和企业普遍关注的法治问题。
02
修改《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
为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妇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2024年,我省将修改《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解决妇女权益保障领域存在的问题不足,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03
制定《安徽省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规范管理全省应急避难资源,发挥应急避难场所在转移避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2024年,我省将制定《安徽省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
04
修订《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推行法律援助申请个人诚信承诺,加强法律援助经费保障,2024年我省将启动《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修订工作,为我省法律援助工作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05
加强地方立法,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调解仲裁工作提出的新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更好满足用人单位和职工对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2024年,我省将积极推进《安徽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条例》立法进程,以高质量地方立法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高质量发展。
06
制定取消人防专用设备跨省域销售、安装限制后的配套政策
在取消人民防空专用设备跨省域销售、安装限制及相关备案要求基础上,2024年,我省将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规范防护设备定点生产和安装资格的企业、防化设备生产安装企业、警报设备生产安装企业开展跨区域销售、安装经营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推动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优胜劣汰的从业环境。
07
依法全面实施《安徽省土地征收及补偿安置办法》
《安徽省土地征收及补偿安置办法》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程序、规范政府及部门土地征收实施行为、多元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等多个方面对我省土地征收及补偿安置工作作出具体规定。2024年5月1日起,我省将全面实施办法,依法保障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以及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08
深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为高效服务市场主体,提振企业发展信心,2024年,我省将创新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拓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兑现覆盖面,搭建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平台,进一步拓展兑现覆盖面,高效服务市场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09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减少多头重复执法
2024年,我省将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部门行政执法主体责任,除中央明确的7个领域执法队伍外,市、县其他行政执法队伍不再保留。设区的市本级和市辖区原则上只设一个执法层级,将市本级有关领域执法队伍下沉至市辖区。
10
建立长三角区域船舶通检互认机制
截至2023年底,我省各类在检营运船舶2.4万余艘,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约三分之二在沪苏浙等地营运。为解决船东船民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我省将针对船舶检验的痛点难点,探索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合作机制,进一步实行高效便民举措,保证船舶安全航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防止水域环境污染。
11
依法设立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2024年,我省将依法规范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成立、命名,建立救助公示和备案制度,推进防止返贫帮扶政策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发展社区慈善、发挥社会力量、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实践场景,力争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覆盖率达到100%,筹集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12
持续推进“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减证便民”,2024年,我省将在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市开展“无证明城市”创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持续推动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届时,各级行政机关政务服务工作机构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无需申请人再到本地相关单位开具证明,而是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引用、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
13
打造“无证明(材料)办事”公安机关
2024年,我省将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持续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全面清理公安机关办事窗口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部门核验、告知承诺、帮办代办等方式实现证明免提交,逐步实现公安办事事项由本级公安机关出具的纸质证明材料基本取消,政府类纸质证明材料取消50%以上。
14
依法护航海外项目境外企业
2024年,我省将出台海外利益保护“跟进一步”便利举措,由公安机关为出海开展重大投资和项目的我省企业做好行前培训,协助制定安保方案并联络境外有资质安保公司,加强对接走访,夯实海外利益保护基础信息,摸排海外安全高风险地区我省企业人员,开展海外安全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15
依法规范涉企犯罪接报案
2024年,我省将依托全省已建成的市县两级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进一步拓展涉企案件受理范围,完善涉企犯罪案件受办、流转全流程运行机制,在接报案中心设立涉企案件受理专窗,实现涉企犯罪案件“一站式”受理,着力破解涉企案件受案难、立案难问题。
16
加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用法治守护房屋“养老金”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对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和需求日益增大,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活动中也遇到了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2024年,我省将积极推进《安徽省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重新修订工作,进一步规范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归集,简化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流程,提升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应急使用效率,完善资金使用过程监管,着力解决当前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交存、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为消除物业安全隐患、维护业主合法权益提供依据。
17
组织开展“家门口”环境问题整治,依法保障群众环境权益和身体健康
当前,餐饮油烟、噪声扰民和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易发多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相关投诉举报数量居高不下。2024年,我省将开展“家门口”环境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问题治理长效机制,依法保障群众环境权益和身体健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
18
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解决重点省属企业突出问题
2024年,我省将重点关注有关企业信访举报问题、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及工作推进中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年度审计查处重大问题整改情况等,进一步夯实督促整改政治责任,促进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企业领导人员依法守纪、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努力实现“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目标要求。
19
开展“信用助企行”活动,营造“知信、守信、用信、增信”的社会氛围
为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我省将开展“信用助企行”活动,加强经营主体信用培育和信用服务,完善信用修复联动机制,依法实施守信激励措施,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诚信意识和信用合规能力,提高信用修复效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20
依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为健全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2024年,我省将采取组织修订《安徽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年活动、全面推进三级公立医院法治建设省级示范创建等举措,全面提升医疗治疗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强对医疗机构的保障及监督管理,进一步巩固基础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21
完善宗教工作三级网络和两级责任制,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精神,2024年,我省将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和乡村两级责任制,推进基层宗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巩固全省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22
“府院联动”加强商品房预售监管防范行业系统风险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一号司法建议”,解决房地产及建工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加强我省商品房预售监管,2024年,我省将就加强商品房预售监管,结合建筑房地产审判、保交楼专项工作,形成“府院联动”,协调推动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落实落细,防范发生房地产企业“爆雷”风险,推动我省建筑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23
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为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进一步做实做优检察为民,2024年,我省将组织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府检联动”机制优势,围绕民生热点以及重点人群,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社会治理难点堵点,综合运用监督纠正、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方式,办理并发布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涉民生案件,充分运用法治“力度”,切实提升民生“温度”。
24
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整治强化医保基金监管
为打击涉医疗保障基金违法犯罪活动,2024年,我省将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整治工作,高质效办理好涉医保欺诈类案件,落实“一案一策”制度,强化行刑衔接,做好追赃挽损,对办案中发现的医保领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发检察建议并督促落实,切实做好个案预防和行业预防,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25
深化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检察监督守护百姓出行安全
为切实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执法突出问题,2024年,我省将在去年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检察监督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协作配合、加强办案指导、强化监督办案、推进行刑反向衔接工作,通过办理一批整治道交领域执法突出问题的典型性、引领性行政检察监督案件,推动构建公正、高效、规范、文明的道路交通运输领域行政执法体系。
26
实施检察科技创新工程,完善“民声呼应”工作机制
为运用好法治观察点,深入开展法治建设民声观察活动,2024年,我省将实施“检察科技创新工程”,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规模化办案为主要抓手,同时注重坚持模型创新工作,纵深推进大数据规模化办案,开展递进式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创新专项竞赛,探索检察信息化智能化工具扩大创新应用,推动检察信息化在服务大局和为民护企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27
全面构建“一站式”安徽特色解纷体系
在2023年试点基础上,2024年,我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开“一站式”安徽特色解纷体系构建工作,推动建成更高质量的“大调解”工作格局。通过完善沟通衔接机制、线上线下平台阵地建设、调解员队伍建设、解纷品牌建设等途径,逐步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28
构建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生产经营“帮教管”一体化保障机制
为依法保障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合法生产经营权,主动服务和保障全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局,2024年,我省将健全完善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便捷办理、困难主动帮扶、外出灵活监管的一体化运行机制,简化涉企对象外出申请办理程序,压缩审批时限;畅通涉企对象诉求渠道,整合各方资源帮助化解纠纷、规避风险;灵活运用监管方式,方便涉企对象外出正常工作。
29
开展全省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攻坚行动
为深入排查、稳妥化解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2024年,我省将在全省农业农村领域开展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按照“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要求,在各县深入开展拉网式大排查,依法依规开展纠纷化解,做到分类处置,不搞“一刀切”,同时完善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30
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2024年,我省将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逐步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合作机制,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和村(居)“两委”委员身份的“法律明白人”结对子;加强业务培训,指导“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实践;推动“法律明白人”充分履职,加强对“法律明白人”履职情况的考核和动态管理。
31
开展全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
2024年,我省将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和普法宣传,组织开展“典亮企业 助力发展”民法典专场宣传活动和“送法进万企”集中宣讲活动,举办企业合规专题培训,发布企业主题普法宣传优秀案例,汇编发布企业依法合规管理应知应会法律法规知识和典型案例,帮助企业积极培育法治文化建设品牌。
32
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提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能力
为更好预防和减少劳动纠纷,促进和谐健康的劳动关系,培养一支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2024年,我省将通过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加强劳动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普及,进一步提升企业劳动关系工作能力,规范劳动用工水平,不断深化和谐劳动关系。
33
组织开展“阳光采购、普法惠企”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策普法宣传活动
2024年,我省将进一步整顿政府采购市场秩序,加大政府采购普法宣传力度,打通政府采购惠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推动采购人专业能力和代理机构执业水平显著提升,切实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34
为企业量身打造“海关普法服务包”
2024年,我省将实行海关业务门类分类管理,单元式推出“普法服务包”。通过打造单个“普法服务包”清单式管理模式,建立正面、负面、典型案例“三张清单”,提供精准普法“点单式服务”,清晰呈现相关海关业务企业的权利义务范围、权利救济方式和法律风险防范等内容,让企业看得懂、用得好。
35
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企业专题普法活动
为强化企业法治宣传、深化依法治企,2024年,我省将组织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园区、企业,创新开展各种类型的企业普法活动,突出企业合规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动能。
36
开展医保基金法治宣传,全力守好人民群众看病钱
为强化医保基金安全监管,守护好人民群众看病钱,2024年,我省将开展医保基金法治宣传专项活动,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医保APP、微信公众号、广播电台等线上媒体,解读医保政策、曝光典型案例,同时线下举办现场政策咨询、发放政策解读材料和纪念品,不断提高医疗保障监管法治水平,继续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
37
开展“守好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2024年,我省将以“守好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为主题,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解读《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对打着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旗号,以及利用元宇宙、NFT、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网上跨境证券交易”等新概念的新型非法集资,加强风险预警提示,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
38
开展“法治文化进万村”活动
2024年,我省将大力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结合“送戏进万村”活动,创作推出一批贴合百姓生活、反映现实题材的优秀法治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走上舞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接受法治熏陶,引导人民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9
组织开展安徽省水法宣传月专项普法宣传活动
为增强公众开发和保护水资源意识,构建水生态、水安全保护良好局面,促进经济民生良性发展,2024年,我省计划依托“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组织各市水利(水务)局、省水利厅直属单位,主动开展水利普法送法。届时,综合运用专题宣传、讲座释法、网络解法、活动送法、以案普法等法治宣传“工具包”,向个人、法人、其他组织普及水法规,提供水利政策法规咨询服务。
40
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法律服务下基层”活动
2024年,我省将组织专业法律服务力量深入法律服务资源相对短缺的地方,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案件分析指导和诉讼代理、争议调解、法律政策宣传等服务,指导帮助基层解决退役军人身边的疑难法律问题,依法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1
开展媒体公益普法进校园活动
2024年,我省将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力量,推动新闻媒体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组建普法宣传队伍,走进校园,送法普法,关爱未成年人,通过构建纸媒、网络、短视频相结合的全媒体宣传矩阵,走进中小学,上好法治课,形成拥有品牌效应、普法效应、联动效应的宣传成效。
42
建设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打造高端法律服务集聚新高地
建成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带动全省法律服务业发展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2024年,启用“法务服务大厅”,建成“一站式”为民为企法务服务平台,组织法务机构入驻运营,提供律师、仲裁、知识产权、国际商事、域外法查明、破产管理、会计、审计等服务,举办法商对接推介等场景应用,推进法商融合。
43
聚焦为民为企服务,开展重点领域靶向普法
为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众关心关切,2024年,合肥市将在市场监管、乡村振兴、城市管理和零工市场四大领域开展全市重点领域专项普法宣传活动,着重宣传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努力做到普法内容为群众所需、普法方式为群众所喜、普法成效为群众所赞。
44
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一体化
养老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了法律遵循。2024年,合肥市计划建成10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全托、日托、助餐、助浴、康复护理、心理慰藉和居家上门等综合性养老服务,有效提升居家养老社会保障水平。
45
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
2024年,淮北市将继续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将该项目列入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引导群众多渠道深度参与,及时公开“你点我检”结果,开展科普知识解读,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确保老百姓的 “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安全。
46
拓展自助式普法,彰显便民执法温度
2024年,淮北市将整合资源,聚焦企业和办事群众需求,将闲置设备更新为普法执法终端一体机,匹配“交通运输违法案件信息查询系统”,设置普法宣传、便民查询、业务办理三大职能,拓展增加自助式普法,让普法宣传“动”起来,满足办事人员的多元化需求。
47
企业合规改革助力营商环境创建
2024年,淮北市将稳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健全完善相关机制,探索在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环节“全流程适用”合规整改,探索建立合规整改行刑互认机制,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48
“周末村居法庭”便民为民解民忧
2024年,亳州市将探索“党建+周末村居法庭”创新品牌,致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法庭”,将法庭搬到乡村、社区、屋场。建立“一村(居)一法官”工作模式,建立法官包保联系村居制度,择优选聘驻庭调解员,组建“法官+法官助理+驻庭调解员”团队,由包保联系法官带队下沉村居、网格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49
“和美乡村 普法先行”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
2024年,亳州市将组织实施“和美乡村 普法先行”专项活动,探索分众式、菜单式、沉浸式普法新模式,举办法治文化宣传“三巡”活动,开展优秀“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评选,对特色“百姓评理说事点”进行通报表扬,不断提升普法与司法、执法、法律服务融合度,以高质量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提高乡村建设法治化水平。
50
“零接触文明执法”破解共享单车管理难题
2024年,亳州市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自主研发的“电子执法系统”,创新研发“共享单车管理和执法模块”,启用电子印章、签名等技术,执法人员不用离开现场即可完成管理对象信息确认、立案审批和打印送达法律文书等工作。通过系统存储“电子证据”,无需“先行登记保存”,实现“零接触取证”。系统还将存储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违法行为、性质、量次、处理情况和执法全过程记录等,有效避免任性执法和选择性执法。
51
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修改后的《立法法》,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2024年,宿州将大力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指导联系点完善工作程序,加强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规范法规征询和宣传工作,拓展基层治理、法治宣传等功能,充分发挥“民意直通车”作用,有效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宿州实践。
52
开展“安薪护商”专项执行行动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新春第一会”精神,创建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宿州市将开展“安薪护商”专项执行行动,聚焦拖欠劳动报酬、企业账款案件,综合运用财产查控措施、人身强制措施、信用惩戒措施、网络司法拍卖等推动案结款清,探索适用信用承诺、修复机制,建立涉企诉求审查专班,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不断提升群众、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53
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
为进一步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降低行政执法对企业的负面影响,2024年,宿州市将探索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明确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的程序、内容和结果应用,进一步规范各级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平等保护,最大限度降低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
54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推行说理式执法“123”模式
为推进公正严格文明执法,2024年,蚌埠市将推行实施“说理式”执法123模式,即“一个中心”(以管理服务对象为中心)、“两度执法”(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三项举措”(事前、事中、事后说理),旨在通过以案释法、现场释法,让执法更透明、更有温度、更具说服力。
55
深入推进释明中心建设回应群众多元诉求
为从源头上减少上诉、申诉、执行和信访案件,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2024年,蚌埠市将打造蚌埠法院司法释明中心,通过做实前端分流引导、中端诉中辅导、后端诉后疏导、全程法治宣传,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全链条司法释明服务。
56
深化规范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优势,不断释放司法红利,更好推动企业依法守规经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蚌埠市将持续深化规范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加大第三方机制适用力度,深化行刑衔接和检法衔接,推动实现企业合规案件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通过完善机制、精准办案、促进治理,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57
出台《阜阳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
为回应群众的热切需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理念,阜阳将《阜阳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列入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电梯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58
开展“政务服务改革攻坚年”行动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大力推进改革创新,2024年,阜阳市将开展“政务服务改革攻坚年”行动。通过推进“15210”改革攻坚任务,推动政务服务体系更加完备、综窗服务更加高效、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着力打造有温度的市民中心,提供有温情的政务服务,创建满意“阜”务营商环境品牌。
59
建立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
为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经济犯罪案件报案难、受案难等突出问题,2024年,阜阳市将建立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对全市城区范围内的经济犯罪案件统一进行接报案处理。通过优化经侦部门警力配置,有序分流经济犯罪案件警情,有效提升经侦执法规范化水平,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60
建设“枫桥式司法所”,彰显基层法治新担当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24年,淮南市将全面开展“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工作,以化解纠纷固和谐、法治建设促发展、春风化雨塑新生、法治文化润民心等举措,放大基层司法所的集约、纽带、叠加效应,满足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
61
依法开展专项行动打造“为民城市管理”
为依法推动共建共治共享,2024年,淮南市将开展城市管理“安家”行动、“暖心”行动、“护学”行动、“排雷”行动,通过依法管理、“送法上门”、柔性执法、“首违不罚”等举措,让群众安心、企业暖心、学生放心、人车省心,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62
倾心打造“8212328”,构建为民服务新平台
为深入践行执法为民理念,2024年,淮南市将倾心打造“8212328”交通司乘纠纷调解处、交通失物找寻处等服务平台,依据视频证据还原事实真相,进行普法式调解,有效保障乘客和出租车驾驶员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化解交通运输矛盾纠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63
创新“三极服务”,实现不动产“亭(挺)好登”
2024年,滁州市将深化不动产登记“放管服”改革,创新打造“三极服务”(极简登记、极优服务、极速出证),实现“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次办结”,服务“全天候、零距离、一站式”,做到不动产“亭(挺)好登”,工作质效达到全国标杆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64
推行涉企行政执法“微改革”,打造环保护企优商新高地
为打造更高层次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使企业成为利企发展政策红利获得者,2024年,滁州市将聚焦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等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环节,在生态环保领域实施更为精准的法治“微改革”,构建“监管+改革+服务”新路径,切实将包容审慎的执法导向和护企优商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以“小切口”改革,求“大成效”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65
深化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打造“亭解忧”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提升法律为民服务能力,2024年,滁州市将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打造“亭解忧”公共法律服务品牌,推进法律援助、公证、仲裁、司法鉴定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提高,着力解决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为群众提供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高效率高品质公共法律服务。
66
深化“云窗口”远程导办服务
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六安市将探索人工智能与“云窗口”深度融合,上线云端课堂,打造7×24小时智能客服系统、AI预检系统,实现系统智能审核、“AI云坐席”辅助办事,推动“云窗口”远程导办由人力服务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实现全天候服务解答、指导办事,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与线下窗口同质同效服务体验。
67
“皋举利剑、六地平安”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春第一会”精神、省委政法委《关于全省政法机关协同化机制化常态化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指示要求,2024年,六安市将出台贯彻落实《关于全省政法机关协同化机制化常态化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任务清单,制定《关于2024年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方案》,以“皋举利剑、六地平安”品牌为引领,有效提供政法力量和法治保障,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68
开展行政复议质效提升行动
2024年,六安市将开展行政复议质效提升行动,让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更多的选择用行政复议途径解决行政争议。通过整合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组织力量,加强行政复议案件调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同时,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执法问题,开展分区域、分行业治理,指导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满意度。
69
规范现制现售饮用水卫生监管秩序
现制现售饮用水是新生业态。为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2024年,马鞍山市将对全市现制现售饮用水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定期水质抽检,定期公示出水水质检测报告,以及自动售水机清洁、更换或维护记录。参加现制现售饮用水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加强生产销售者培训,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70
开展“企声响应”专项行动
为更好地满足企业法治需求,2024年,马鞍山市将持续开展“企声响应”专项行动,坚持每周开展采石会客厅、产业链对接、“数智马鞍山”见行动等活动,面向全市所有类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企一策”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为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71
整治住宅小区飞线充电暨无水消防栓,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强化住宅小区安全管理,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4年,马鞍山市将开展住宅小区“飞线充电”和“消防栓无水”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隐患排查,建立属地为主、部门联动、全民共管的整治模式,健全疏堵结合和联防联动的长效管控机制,全面消除住宅小区电动车“飞线充电”和消防栓无水等问题,努力创造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72
数字赋能有效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质效
为解决社会反映强烈、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执法难题,2024年,芜湖市将以司法部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合作机制试点工作为契机,打造“芜湖智慧督”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一站式平台,通过精准识别群众诉求、多维度“智能化”研判、“网上督办”问题整改,切实推动行政执法工作质效显著提升。
73
开展“东风行动”专项执行活动,以真金白银兑现胜诉权益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新春第一会”精神,2024年,芜湖市将一体开展涉民营企业、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规范公正适用失信惩戒制度,积极落实信用修复及激励机制,通过深入一家一户、田间地头,面对面促调促执,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在执行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74
建设“一轴五线九片区”芜湖长江法治文化长廊集群
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法治文化,2024年,芜湖市将聚力建设“芜湖长江法治文化长廊”,建成一批主题鲜明的法治文化基地,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精品,同步开展数字芜湖长江法治文化长廊建设,营造“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浓厚氛围,打造八百里皖江法治文化带芜湖样板。
75
制定民宿促进条例,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有效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宣城市将制定《宣城市民宿促进条例》,持续优化民宿管理、促进发展机制,为民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76
推行“宣传+评议+回访”全流程执法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为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市场秩序,2024年,宣城市将建立入企宣传政策、案件公开评议、案件回访全流程执法机制,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持续将普法宣传贯穿于执法全过程,不断引导交通运输企业规范合法经营,有效提升治理效能。
77
开展全市旅游市场餐饮行业明码标价专项治理
为有效解决旅游市场餐饮行业价格纠纷,推动旅游市场长期健康高质量发展,2024年,宣城市将坚持问题导向、源头治理防范、监管服务并重,通过开展旅游市场餐饮行业明码标价专项治理活动,持续巩固提升明码标价率及价格公示质量,规范餐饮行业明码标价行为,提升价格信息透明度,不断营造良好的餐饮消费环境,有效保障旅游者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78
建立物业纠纷诉源治理新机制
2024年,铜陵市将设立物业工作对接站,推广“驻点法官+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社区”调解模式,在物业纠纷数量集中的小区驻点办公、示范调解。一方面,主动引导起诉到法院的物业纠纷当事人先行申请调解,建立诉前调解与速裁审理衔接机制。另一方面,及时总结诉前摸排、诉中审判等环节掌握的类型化、高发性物业纠纷成因,发送司法建议,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79
信用承诺办实事,便民服务上台阶
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一流服务,2024年,铜陵市将创新实施道路、水路经营许可“信用承诺即换证”,建立“当场决定、立等可取”“先换证、后核查”和“网上办、邮寄办”等三项服务机制,在事前事中事后环节分别制定具体办理标准和程序,减少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80
开展“源头执法”专项行动
为从源头解决执法办案突出问题,夯实执法监督管理责任,筑牢规范执法管理防线,2024年,铜陵市将围绕受立案、接处警、案件办理等开展执法办案源头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的接报案推诿扯皮,立而不侦、侦而不破、破而不结、超期办案,有案不受(立)、降格处理等问题,教育引导、监督促进公安民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81
推深做实“五免之城” ,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
2024年,池州市将以“五免之城”建设为支点,系统集成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系统谋划、一体推进“证明免交、证照免带、办事免跑、政策免申、轻微免罚”,通过科技赋能最大限度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82
科技赋能打造“一站式+一线式+一环式”解纷体系,推进“警源”“访源”“诉源”体系化治理
2024年,池州市将积极整合线上线下解纷资源,健全制度机制,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做好“12345”、信访、公安、法院等部门信息系统对接,打通贯通融通各系统,接入城市大脑,利用大数据精准监测,实现对苗头性问题的动态感知、预测预警,对矛盾纠纷形势进行综合研判、精准分析,构建“一站式+一线式+一环式”解纷体系。
83
小切口“把脉问诊”,提升为民办事质效
为深化民意感知回应体系建设,2024年,池州市将牢固树立“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理念,多渠道、全量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健全完善“全量感知、统一归口、分类办理、跟踪问效、闭环运行”工作机制,通过联审会审“把脉问诊”,确保“群众有呼声、公安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用真心换真情,以社区民意“小切口”推动警务工作“大提升”,着力形成“收集一个建议、解决一类问题”的工作格局。
84
全面建设工程建设领域“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
2024年,安庆市将全力推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全面建设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参与共同治理,集服务、管理和应急处置等功能于一身、线上线下二元共融的“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让农民工能迅速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农民工维权服务机构,实现“零距离”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
85
法治护航“中标贷”,融资纾困助企业
2024年,安庆市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推行“中标贷”政策,帮助中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渡过资金“空档期”,为中标企业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贷款服务,全力打造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
86
开展“六尺巷”法治文化建设专项行动
2024年,安庆市将把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注入基层治理,升级打造“六尺巷”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增强法治文化联动力、辐射力、影响力,加大法治文艺作品创作力度,开展“六尺巷”法治文艺作品巡演活动,努力在深耕传统文化赋能社会治理方面探索更多安庆实践。
87
以地方立法引领护航,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着力解决茶园基础相对薄弱、资源保护偏弱、生产标准化程度偏低、假冒黄山传统名茶屡禁不止等问题,2024年,黄山市将制定《黄山市传统名茶保护管理条例》,通过立法完善传统名茶保护管理体系,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助力黄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88
创新“解纷码+诉讼服务中心”模式,打通基层解纷“新脉络”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深做实“法治为民办实事”,2024年,黄山市将推动“解纷码”入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开展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做到“一案一编码、一码管到底、全程可追溯”,广聚多方联动合力,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有力减轻群众诉累,实现“一站式”多元解纷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89
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为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发挥地名的地理标识功能,推动乡村地名元素和地名文化内涵与乡村特色产业品牌有机融合,培育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公共品牌,2024年,黄山市将选取部分乡镇作为试点,通过“乡村著名行动”进一步开拓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进村、山货进城新局面,依法保护地理标志,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安徽省2023年度群众和企业最满意
2024年度群众和企业最期待的
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期待您的投票
推荐阅读
评选公告!省司法厅发布2023年全省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典型案例(三)
监狱上空发现无人机?
安徽省司法厅出品
欢迎投稿到邮箱sft7000@163.com
看完记得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