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 | 致敬榜样——武姗姗:初心如灯照亮为民之路
为大力弘扬英模精神,持续推进吴秋瑾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即日起,“安徽司法”微信公众号等省厅新媒体平台开设《致敬榜样》专栏,通过微访谈形式集中宣传2023安徽司法行政年度榜样人物事迹,以此发挥身边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力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热情和干劲。
微访谈
致敬榜样
法律援助是惠民生解民忧的民心工程。您从事法律援助工作近20年,是如何推动法律援助这件民生实事走进群众心坎里的?
武姗姗:
我从2005年参加工作,就来到埇桥区法律援助中心,“让法律之光照耀漫山遍野”是我从事法律援助的初心。用热情温暖群众,用真心传递真情,是我和同事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面对来访群众,我们提供“一个微笑、一声问好、一个座位、一杯热水、一个答复”的“五个一”服务,以“热心、用心、贴心、耐心、爱心”的“五心”举措,帮助群众解决一件又一件烦心事、闹心事、揪心事。
记得那是在2020年,一位女同志哭喊着找到我们,我一边安抚一边了解情况。她的11岁侄女圆圆(化名)在家门口被一辆拖拉机撞成重伤,飞来横祸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家人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我告诉她,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赔偿款问题。我为圆圆开通“绿色通道”,指派经验丰富的援助律师承办案件,并联系鉴定机构,最终为圆圆争取到30余万元赔偿款。拿到赔偿款后,圆圆的姑姑第一时间给我发来微信表示感谢。案件虽然终结了,但对这个小姑娘我始终放心不下,连续几次登门看望,看到孩子逐步恢复并回到校园学习时,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十余年来,我先后受理指派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0000余件、解答咨询8000余人次、为经济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法律援助的温暖。
法律援助虽是无偿服务,但对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不能打折扣。请问您是如何牢牢守住法律援助工作质量“生命线”的?
武姗姗: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我们在“快”字上下功夫。推行“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延时服务”以及经济困难“承诺制”等便民举措,确保每位群众来访来电事项当天办理完毕,认真服务群众“每分钟”。在“联”字上动脑筋,在埇桥区法律援助中心设立“妇联执委工作室”“政协委员工作室”,联合埇桥区检察院出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公益律师团工作章程》,组建“法律专业团队志愿者”队伍,通过群众“点单”、工作室“认领”的方式,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我始终坚持法援和普法“齐步走”策略,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宣传推广工作,充分利用文娱活动创新普法形式和内容。精心制作法律援助文艺巡演节目,依托新媒体,打造法援宣传“移动风景线”,在全市400辆公交车的750台车载电视上播放《法律援助法》宣传片,有效提高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2024年开年之际,您当选“2023安徽司法行政十大年度榜样人物”。近日,您所在的埇桥区法律援助中心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这一项项荣誉,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武姗姗:
一份执着、一路跋涉,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这些荣誉是对我们法律援助人倾情付出的肯定,也是鞭策与激励。
法律援助是一份助弱维权的事业,帮农民工讨回血汗钱,让妇女儿童权益得到保障,让弱势群体有说理的地方。当事人往往是哭着找到我们,或者是带着怨气、怒意来到这儿,在我们的帮助下,笑容又重新回到他们的脸上,法律援助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此,这份工作让我收获满满。
爱相随,法相伴。我愿在助弱维权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进每一个人的心里,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安徽省司法厅宣传教育处
安徽省法治宣传和研究中心
编辑:阳阳
校对:方航、辛文
审核:徐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