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食一碗人间烟火

安徽司法 安徽司法 2024-05-02

食一碗人间烟火

■郑珑

省庐江监狱

前几日,在合肥街头闲逛时遇到炸串子的三轮车,一时馋虫作怪,点了些年糕、火腿肠等。随着食材下锅的滋滋声,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小学时候,从家里出发要穿过望江路进入市三院的小巷才能到学校。小巷狭窄的小路两旁几乎每天都有卖炸串的三轮车,上面用廉价的胶带贴着“炸串”“好吃不贵”等标签。放学后,一大帮同学就冲到车前,争相购买炸串。那个时候炸一串年糕只要贰角,臭干子三角,就连火腿肠、鱼干这些“高档货”也就五角。对于那个时候的我而言吸引力是极大的,甚至有时下午最后一节课就在计划放学以后买点什么解馋。

图片来源于网路

再长大了一点,味蕾的变化追求更加刺激。手表厂生活区隔壁有一家“张师傅牛肉拉面”的小店,刚开业的门店只有几平米,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只要三元钱。张师傅的牛肉面是很有特色的,面条全是手工拉的,有韧劲吃起来有嚼劲,而且牛肉足,一碗面至少都有几块厚牛肉,一天只卖200碗面,多了不做。从一大早开始,就有居民开始拿着搪瓷缸排队等候,也有“大老板”开着车过来排队。有一段时间我几乎对张师傅牛肉面上瘾,只要手里有余钱都会想着法子去吃碗面,编着借口不在家里吃饭。那时的梦想就是啥时候能天天早上起来吃碗面。不知道张师傅牛肉面今天是否还在?

其实,感觉最好吃的还是父母烧的饭菜。小时候总以为和朋友们在大排档或饭店吃饭才上档次,殊不知还是家里的饭菜香。父亲以前说过,做一桌好饭看你们吃得满心欢喜,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前段时间,央视高分广告讲述的是一个罹患老年痴呆的老人什么都记不住了,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认识长大的儿子。有次儿子带他出去吃饭,老人用手把桌上的饺子往口袋里塞,面对儿子的阻拦,老人却轻轻地说“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我想这一句话打动过无数人的内心深处。诚然,就像结尾广告词写得那样“他什么都忘记了,唯独没有忘记爱你”。画龙点睛,直击人心。现在不论多远,只要能赶上饭点,我都会尽量回去吃饭,陪父母唠唠。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爱,不只是说说而已,有的时候停下奔波的脚步,尽可能多陪陪他们。某一天,突然发现父母双鬓的白发,发现父母做的饭菜并不那么可口了,因为他们在慢慢变老。说来惭愧,到现在我还未做过一桌饭菜来孝敬他们,一直想学烹饪,可惜一直未能如愿,我什么时候也能做上满满的一桌饭菜来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这些感情,我决定用一些原文摘抄《舌尖上的中国》语录来表达:中国人,对于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回忆、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认清的味道。所有由美食纪录片引起的垂涎之心皆可从这里找到最好的出口,没有复杂的技法、炫目的配料、精致的器皿,只有与纪录片一脉相承本身的质感和美味。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盛、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




END



原创征集


即日起,“安徽司法”推出特别策划【夜读】,原创文艺作品均可参与……


我们一直都在等

一颗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的心

一双善于观察 发现美好的眼

一支妙笔生辉 画龙点睛的笔

一篇行云流水 拍案叫绝的文


或许您是一位笔走龙蛇、力透纸背的60后

或许您是一位走南闯北、爱好摄影的70后

或许您是一位热爱写作、衔华佩实的80后

或许您是一位个性鲜明、打破常规的90后

或许您是一位桀骜大胆,勇于创新的00后


我们将在这里,为心怀星辰大海的您提供一个原创作品展示的平台

我们将在这里感受您最真的思想和最美的心灵

我们一直期待着您的加入 ……

作品要求:

  1. 原创作品,内容健康;

  2. 体裁、形式不限,散文、诗歌、摄影、绘画、朗诵、视频等均可。

投稿方式:

  1. 邮箱:sft7000@163.com,投稿按“姓名+作品”的方式命名;

  2. 邮件中请注明姓名、单位、作品主题内容及联系电话,作品以邮件附件的形式上传。


策 划

安徽省法治宣传和研究中心


推荐阅读

人在草木间

水萩粑

清明即事


编辑:胡威、方航

校对:阳阳、辛文

审核:徐春节

安徽省司法厅出品
投稿专用邮箱sft7000@163.com


看完记得点个“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