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版“花呗”们的打法变了
东南亚市场,数字经济强势崛起,各类创投科技企业跑马圈地。从共享出行到电子支付,各条战线都有多家背靠巨头的独角兽奋力厮杀。在拥有2.7亿人口的印度尼西亚,电子钱包大战正在上演。
据报道,印尼电子钱包交易额在15亿美元左右,预计到2023年将升至250亿美元。目前,已有38个电子钱包获得了印尼的官方许可,而行业里的领跑者,非Go-Pay和Ovo莫属。
眼下,作为印尼数字支付领域的两大巨头,Go-Pay和Ovo在经历了疯狂的烧钱大战之后,已经进入了新一阶段的争夺:双方相继推出了类消费信贷服务,试图把“烧”出去的钱挣回来。
Go-Pay的母公司Go-Jek(印尼网约车服务初创企业)正在考虑首次公开募股(IPO),实现更大的盈利潜力对该公司显得更为重要。
对于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尼市场而言,大部分人既没有银行账户,也没有信用卡,这一转变对其消费金融增长也将有所影响。
▲印尼的实体商店中随处可见Go-Pay及Ovo的打折及补贴广告(Kosaku Mimura)
目前,印尼力宝集团(Lippo Group)旗下的数字支付平台Ovo及竞争对手Go-Pay,均推出了消费信贷服务——允许用户在月底一次性支付他们当月在平台上的消费。
这种“先买后付(pay later)”服务将收取一定的费用(实际上是利息),使得Go-Pay和Ovo获得比交易服务费更高的回报。
“Go-Pay的每月费用为25,000卢比(2美元),对应信用额度为500,000卢比。Ovo的该项服务目前为免费,但预计很快会开始收费。” Tokyo Century的印尼负责人Makoto Honda透露。Tokyo Century是Ovo的投资者之一。
“单纯的电子支付系统很难实现盈利,因此,这一转变有望帮助企业走出困局,”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Johan Sulaeman表示。先买后付的模式能够通过隐含的高利率(包含服务费及滞纳金)为平台带来额外收益,同时根据平台内的用户行为进行信用评分。
✎ 教授简介
Johan SULAEMAN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副教授
金融硕士(MSc in Finance)学术主任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金融学博士
研究领域:地理因素对经济决策和结果的影响、企业金融、共同基金和其他的机构投资者、股票分析师、劳动市场的歧视等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至少短期来看,这一服务还不足以让电子支付平台实现盈利。
印尼摩根士丹利证券分析师Mulya Chandra表示,对于通过大肆打折及补贴来争夺市场的Go-Pay和Ovo来说,这项信贷服务“有望帮助它们更快地收回投资,同时有利于长期发展。”
与Go-Jek同为印尼“独角兽”初创企业的在线旅行预订服务平台Traveloka目前估值超过10亿美元。早在去年6月,Traveloka已经推出了先买后付的服务。
Go-Pay随后于同年9月推出相似的服务,最初用于食品配送业务,后来逐步拓展至Go-Jek生态圈内的其他业务。到今年7月,用户已经可以通过Go-Pay平台在线下商店使用该服务。
Ovo于今年1月在其合作伙伴电子商务平台Tokopedia上推出了类似服务,并于5月把该功能拓展至线下商户。
此外,Ovo还计划拓展到其他垂直领域,比如Grab——Go-Jek在出行服务领域的竞争对手,也是Ovo的投资者之一。
▲印尼力宝集团旗下的数字支付平台Ovo(Mohammad Defrizal)
美国网约车巨头Uber及Lyft因经营亏损巨大,在首次公开募股后表现平平。观察人士表示, 如果Go-Jek希望上市,必须先向投资者展示其实现正向现金流、并证明盈利能力的清晰规划。
Go-Jek创始人Nadiem Makarim对该公司的电子支付业务寄予了厚望。他在接受《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n Review)采访时表示,“网约车业务在Go-Jek交易总额中占比不足25%,食物配送业务则高一些,支付业务更高。”
“尽管目前只有网约车业务实现收支平衡,但相信在上市之前,我们一定能实现盈利。” Nadiem Makarim补充说。
目前,印尼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没有银行账户,这使得他们缺乏可追踪的信用记录,从而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鉴于此,Go-Pay和Ovo也希望通过消费信贷服务,转型为成熟的金融平台。
两家电子支付平台已经积累了大量用户日常交易数据,包括打车服务、电商消费及公用事业支付等行为。它们希望从消费信贷服务中获取更多数据,从而为用户的信用评估提供更有效且精准的依据。
最终,无论用户是否拥有银行账户,他们都可以在平台上使用或购买合作银行供应的金融产品。这也将开启比平台目前的主流支付交易利润更高的业务。
▲印尼国有数字支付平台LinkAja 希望推进普惠金融让更多公民受惠(IC photo)
Go-Pay首席执行官Aldi Haryopratomo对《日经亚洲评论》说:“先买后付是我们向用户‘提供多种金融产品’的‘开端’,而这一领域还有待开发。”
“随着金融科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无银行账户及从未使用过金融服务的群体将有望建立自己的信用记录,从而改善经济状况,” Haryopratomo说,这些细化的数据最终将帮助我们“深入解析金融产品”。
Tokyo Century的本田表示,Ovo也有类似的战略计划。
“Ovo与共同基金投资平台Bareksa达成了合作,部分用户可以直接在平台内投资共同基金,”他说,“此外,我们还计划扩大产品种类,包括融资、贷款和资产管理等。支付业务能否盈利仍是未知数,但金融理财产品有望带来收益。”
Sulaeman教授认为,Go-Pay和Ovo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将来自监管部门。
“虽然平台内的社会信用评分有利于向用户提供更高价值的金融服务及其他辅助服务,但其中涉及的用户隐私及福利问题,可能会引起金融与经济监管机构的关注。”Sulaeman教授说。
根据《金融时报》的消息,中国的社会信用评分兴起于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腾讯控股的腾讯征信。自去年起,中国人民银行便叫停了民间机构信用评级服务,并要求所有个人信用评定都由百行征信进行统一管理。
Go-Pay及Ovo所收集的消费信用数据,无疑对于政府推进普惠金融具有重要作用。虽然中国的案例比较极端,印尼政府依然希望通过国有数字支付平台LinkAja,该平台有望获得监管方的支持,进一步跟上Go-Pay及Ovo的步伐。
文章英文版原载于《日经亚洲评论》,原题为Cash-burning Indonesian payment apps seek profit in credit
作者:SHOTARO TANI
翻译:谭瑞娇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观点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NUS金融硕士课程及申请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