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风谈谈在硅谷工作生活7年的感受

euclid 水木社区 2019-05-20

ID | euclid


看到几天前那个移民西雅图的帖子,有一些感触,所以就写了这一篇。我是水木十几年的老人,这是个新注册的马甲,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是个新帐号就觉得不可信。


事实部分我保证准确(为了不被人肉出来,加了些没有实质影响的小改动),观点部分当然都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写这个帖子主要是为了提供另外一个数据点,补充一点西雅图帖子里没有涉及但其实也挺重要的方面。我姑妄言之,您姑妄听之。


我只对硅谷的情况比较熟悉,只对码农这个行业比较熟悉,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差别还是挺大的。这边习惯称硅谷为“湾区”,我后文中可能会夹杂着说,见谅。 
  
本人85后,是六七年前工作签证(H1B)身份到的美国。来美国前刚硕士毕业不久,在北京一线大厂做码农。县城贫民家庭,想在北京买房在当时是远在天边的事情。阴差阳错拿到了硅谷一线大厂的offer,从一个基层码农的角度,不论是工资数额还是技术学习上都是巨大的提升,所以当时没什么犹豫就过来了。来的这些年,苦乐参半,有一些事情是没来美国以前很难想象的。下面我也分主题讨论一下在硅谷的生活感受。 
  
日常收支:(以下的收入数字都是税前,税按32%~35%估算吧) 
  
我刚去的时候和应届生的待遇没大差别,基本工资十一二万,加上股票每年总数一般是15~18万间。我老婆是H4签证,按照法律不能工作(她在国内是互联网行业非码农职位,就算法律允许,工作也远不如码农好找)。


一开始和别人合租,也没孩子,感觉还挺轻松。后来有了小孩,需要父母过来照顾,再加上我后来辗转在未上市的创业公司间跳槽,股票期权都是不能套现的纸,现金流压力非常大。


最惨的时候,我基本工资15万,家里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老婆肚子里还有一个,四个大人,不敢存401K(美国版养老金,你自己决定每月存多少),保险买最低额度,每月才能勉强收支平衡。我不知道版友能不能理解,在硅谷的朋友们一定能明白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事。


直到最近一两年,拿了绿卡后老婆可以工作了(严格来讲是申请绿卡到某一步之后就可以了),一开始工资很低,辗转几次找到了年薪十万出头的工作,我的基本工资也涨到了二十万左右,现在待的公司也上了市,如果股价能稳住的话,最近这几年每年还能有三十来万的股票收入。这样总算才没有了收入的压力。 
  
支出方面有几个大头:房贷和房产税,每月三千多;两孩子上学,最屌丝私校,每人每年两万多,现在老二还在上托儿所,一个月一千出头,以后也要去同个私校(为什么非咬牙上私校后文会说),剩下的日常开销就是正常花,不会刻意买超市打折商品(老婆买衣服还是要看打折的),也不会刻意去买贵的Whole Foods有机食品之类。 
  
总的来说,收入上湾区这边还是有优势的,但是也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收入不能简单直接按汇率换算,因为这边的物价水平还是比国内要高的。我以前非常粗略的估算过,在湾区1美元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在北京的3块人民币(很可能不准,我日子过得糙,没仔细比较过超市卖的东西分别多少钱什么的,请大家指正)。


当然有很多东西是难以直接比的,比如车在美国极便宜,房子在美国相对便宜,而人工、医疗、大学学费则在中国极便宜。另外就是对于资历比较深的,工资的差异会变小,再加上年纪大了拖家带口,迁移成本越来越大,所以至少在码农这个领域,像我现在这个年龄再从国内过来的已经不多见了,我的朋友同事里海归的倒是越来越多。 
  
我是有自知之明的,国内的朋友同事多数都工作得比我辛苦,技术上比我厉害的也多得是,然而收入比我高的却没那么多。像我这样的人,不过是抓住了因为全球码农市场暂时的非充分竞争而产生的套利机会。随着竞争越来越充分,套利空间会逐渐消失,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最近湾区有一家新的上市公司叫Zoom,做视频会议软件的,被大家非常看好,股价狂涨。公司创始人是中国山东人,成年以后才到美国工作,后来自己创业成功。他们公司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就是成本只有同体量公司的几分之一,为什么呢?因为它的绝大多数工程师都在中国,物美价廉。


再联想一下几年前有个挺搞笑的新闻,一个在美国工作的印度裔码农,把自己的工作外包给沈阳的一个小团队,他一个人工资养着好几个中国码农,自己还因为业绩非常出色被同事惊为天人,皆大欢喜。这样的不公平注定不能持久,早晚会回归均衡的,要有心理准备。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讲,欧美百姓为什么天天休假不用996还挣的比我们多,不过是因为仗着科技优势军事优势压榨第三世界,等第三世界崛起了,欧美就越来越不好过了。


我的看法是不要双标,有套利机会赶紧利用是人的本性,漏洞被人家堵上了实力被人家追上了就要老老实实地认;不要一面觉得欧美人的少劳多得是天经地义,一面觉得北上广中产的便利生活就是压榨底层劳动者就是罪大恶极。 
  
房子: 
  
我在2014年在东湾买了个房子,交通凑和,学区凑和,80万左右,把当时几乎所有积蓄加上岳父母的赞助凑了首付,月供加房产税每月三千出头。湾区租售比相比北京高得多(不过听说北京房租也大涨了?),同样的房子每月租金大概也要这些钱,所以能凑出首付就赶紧买了。更好的学区比如Mission San Jose买不起,更好的交通比如Sunnyvale也买不起,更好的学区+更好的交通比如Palo Alto更是绝对买不起。我这房子现在的价格大概一百一二十万,最近手头宽裕些了,打算看看第二套房,不过当年买不起的房现在涨幅更大,还是很吃力。 
  
总的来说,在湾区买房比在北京还是轻松一点。我以“应届码农在一线大厂多少年的年收入够首付”为标准衡量,发现北京还是比硅谷贵一些,别的地区不了解就不瞎说了。 
  
小孩教育: 
  
总有人说美国很吸引人的一点就是孩子的教育,对此我深深地不以为然。美国的大学教育也许还不错,但普通人能接触到的中小学公立教育实在是一塌糊涂,尤其在加州。我对比过美国的Common Core和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大纲,内容上美国大概落后两年,深度上也不可同日而语。


美国的教师工会势力非常强大,老师的工资待遇只看年头,完全不与教学成绩挂钩。好学区之所以成绩好,全靠中国和印度家长自己推。据说好学区的公校,老师经常上课就说,今天要讲的这个东西你们肯定在课外班早就学过了, 我们就自习吧。 
  
学校的硬件什么的我就不多吐槽了,毕竟这个地方啥建筑都像防震棚一样的。而且往往是越好的公校硬件越差,因为钱都更多发给差校了(当然,并没有什么卵用)。更让人不安的是他们给孩子灌输的价值观有时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比如前段时间争议非常大的激进性教育,小学开始讲intercourse的三种方式;初中开始教你可以在不通知父母的情况下去诊所打胎,告诉你法律规定诊所要保密且任何人不得干涉;讲人的性别绝非二元而是一个spectrum,等等等等。 
  
现在湾区这边越来越多如我这样的工程师阶层开始咬牙把孩子送私立中小学,对教会不排斥的就把孩子送教会学校,没办法都是被逼的。不得已送公校的,就要紧紧盯着看看别又出了什么幺蛾子,时不时收集签名组织家委会去校区抗议,时刻注意给孩子反洗脑。


抗议也很难奏效,因为他们铁了心就是要通过这些东西,把要开听证会的消息静悄悄地公布,时间定在下午两点让上班的家长难以参加,开听证会的时候优先把支持激进提案的LGBTQIA+团体放进去,把大批反对的家长晾在外边,实在反对声音太大了就暂时搁置,找个时间卷土重来。真心心累。 
  
治安: 
  
我现在的公司在旧金山城里。城里的情况非常差,游客聚集区还好些(但是要注意抢包和砸车),IT公司聚集区叫SOMA,历史上是工业区,居民房不多,都是些厂房库房改装成的办公室。空气中有香甜的大麻味,流浪汉的帐篷在人行道上排成一排,地上到处有大小便,时不时有针头,大白天当街大便和当街注射的我都见过。倒是有一点好,为了不踩大便,我走路刷手机的毛病被改过来了。从我们公司到轻轨站有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其实走路就能到,不过很多人尤其女生宁可多花时间和钱等着打车。 
  
郊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硅谷”)尤其是华人聚集区治安好不少,但最近这些年也是肉眼可见的恶化。因为监狱不够用,加州前几年出台了一个prop47,涉案金额在950美元以下的不再算作犯罪了。虽然理论上来说这个只针对偷窃,其他像是暴力抢劫之类的理论上不论金额大小都算犯罪的,但这个法案本身就释放出很不好的信号,现在警察对于抢包、砸车基本上就是做个记录了事,坏人越发肆无忌惮。


以前车里可见的地方尽量不放东西就行,现在已经发展到不管车里有没有财物人家先砸了再说。旧金山这个不到一百万人口的城市,2018年就有3万多起砸车事件,很多地方常年能看到路边几乎每个车位地上都有碎玻璃,连成一片。郊区的各种plaza也是重灾区,普通的趁车里没人砸车偷东西大家已经见怪不怪,强抢的情况才能让大家关注一下。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本地华人群里转发了两起华人女士大白天被抢的事件,都发生在5月9号,都在我家开车十五分钟距离内。一个是买完东西在停车场装后备箱时包被抢,车里的东西也被砸窗抢走,一个是等红灯的时候前车突然下来几个人砸窗抢包。这种小事件连本地新闻都不一定上,我也没办法提供个网址链接,我这个马甲积分不够也不能传图片,各位不信我也没办法。更严重些的能上新闻的外地事件,我随便找两个刚发生的吧,可能要科学上网: 
纽约华女遭入室强奸2次并抢走9800现金 

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5cd078247cd1ac4a7837a3e1 
洛杉矶橙郡女子遭抢包死不松手一路拖行碾压致死

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415622 
  
至于我自己,几年前意识到治安恶化的时候就买了枪,平时也时不时去靶场练练。长枪锁在枪柜,手枪放在床下保险箱里,保险箱是指纹锁,防止真出事的时候太慌了密码输不对。演练时我可以做到从惊醒到十秒钟之内手枪上膛,实战可能会慢些,当然我希望永远不需要实战。


加州这里持枪外出不合法,所以在外面如果遇到抢劫还真是没什么办法,有人建议带喷雾或电击枪,我没研究过。不少华人谈枪色变,还积极配合主党鼓吹禁枪,殊不知禁枪永远禁的都是守法良民的枪,坏人的枪就更加没有制约,美帝又不可能像天朝那样用铁腕手段严打。


有人觉得坏人过的刀头舔血的日子,自己有枪也不是坏人的对手,这也是极大的误解。一把好手枪就要上千美元还要经常维护,一发最普通的9mm子弹也要几十美分,而一个厉害的枪手是在靶场用成千上万发子弹练出来的,坏人才没有那么多精力毅力和钱训练这个。再说坏人去你家是为了财物,不是为了找刺激去和你枪战的,实际上在那些新闻或视频里会发现,如果坏人发现屋主有枪,第一反应肯定是四散奔逃而不是和你拼命。枪支是给本来体力不占优势的一方平等杀伤对方的机会,在美国这个丛林社会,华人是最应该拥枪的。 
  
族群政治: 
  
很多华人移民尤其是早年老移民对于政治活动总是退避三舍,我觉得这在美国是行不通的,把权利拱手让人,那就只能任人鱼肉。西方有句谚语:If you are not at the table, you are on the menu.  我能理解版规强调的尽量避免”宏观”的讨论,所以我尽量避免空对空的讨论,而是从我切实参与的事件里举几个例子谈一谈。 
  
不少人提起美国就想到那些高大上的名词,仿佛真的是人类灯塔昭昭天命了。其实事情远没那么简单,比如自由和平等其实就是矛盾的,而一人一票的民主其实是美国从建国之初就极力想避免的事(不过现在左派正要努力推翻代议制,喜闻乐见)。比如民主自由和富裕发达,到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除了欧美为什么就没有别的成功案例了?我不是专家就不敢大放厥词了,但我给大家推荐几本书可以看看,一个是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顺便说一下这个书现在被西方学界认为是大毒草),一个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以及他被现实打脸后又写的《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看看西方人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我对美国政治开始产生第一手的接触,始于SCA5事件。简单来说,在三五十年前美国还是货真价实的灯塔的时候,各州陆续出台了法律要求大学招生、单位招聘等等不得考虑种族因素,而现在他们要废除这个限制,转而要求学校招生按照各个种族的人口比例实行配额制,美其名曰保护少数族裔,实质上是为了打压学习好的亚裔,尽管之前在名校尤其是常青藤这样的私立大学早已经在打压了。


这个法案由墨西哥裔议员提出,民主党全票同意(包括华人议员),共和党全票反对。你要是问了,亚裔在占比最高的加州也不过百分之十几,不正是你要保护的少数族裔么?墨裔在加州比白人都多了,怎么还是少数族裔呢?人家回答,对不起,我们说的是under represented minority,你亚裔在名校已经over represented了,所以必须得比别人多考五百分才行。你又问了,那NBA里亚裔可是超级under represented啊,要不要搞一下?人家说,你说啥我没听清,我把NBA评为多元化做的最好的机构。 
  
扯远了,回来谈SCA5,你让我交高税养非法移民我忍了,你在好莱坞只给亚裔丑角我忍了,你不让我孩子上学这是动了亚裔尤其华裔的命根子啊。不知有多少华人和我一样,那是人生第一次走上街头走进市政厅。最后这个事因为华人反对声太强烈,他们只好暂时放弃。但是类似的提案从来没有消停过,最近华盛顿州通过了据说是更加全面的在招生招聘各领域全面解禁配额制的I1000法案,虽然不少有识之士极力反对但仍然寡不敌众通过了,西雅图的同胞们多保重吧。唇亡齿寒,新一波的配额运动可能又要来加州了,唉。 
  
再说说亚裔细分法案,这个其实是上面提案的续集。你如果去给孩子报名上托儿所,到医院看病,买医疗保险等等,通常需要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族裔”这一栏的选项会是这样的:白人,黑人,拉丁裔,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香港人,台湾人,西藏人,苗族人,越南人,菲律宾人,泰国人,老挝人。。


甚至我还见过,普通话人,广东话人,台山话人。有版友可能就问了,你这怎么一到亚洲人画风都变了呢?这也不是并列关系啊?怎么不分德国人匈牙利人肯尼亚人坦桑尼亚人呢?You got it. 这个东西的推动方有两个,一是东南亚裔议员(第一作者就是菲律宾裔民主党议员),因为他们不想跟中国人被划在一个类别里养蛊一样竞争那极少的配额,另一个推动者是各种分裂势力,正好借机推行这独那独。在大陆华人的反对下,最终以妥协了一部分(放弃在教育领域细分)的形式通过。 
  
看到这里不知各位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情况,墨裔议员菲裔议员都在提对自己族裔有利的提案,华裔议员怎么非但没有帮华人,反而总是背后捅刀子呢?You got it again. 华人在这边的政治诉求非常不一致,老移民一般对政治不敏感,因为信了民主党的宣传以为他们真心为少数族裔谋福利,通常无脑投民主党。


现有的华人政客都是从老移民社区出身,所以自然都是民主党,当党的政策和自己族群的利益相悖时,坚决跟党走,反正投票给自己的人还是无脑投。而近一二十年来的通过留学和工作签证过来的新移民支持共和党的占多数,但根基尚浅,很多人连绿卡都还没拿到,另外很多人拿了绿卡但不会考虑入籍(我就是),所以也就没有选票,人家也就不重视。 
  
有时候我想到这个就觉得心灰意冷,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中国日益崛起,一方面美国这边明里暗里对华人下绊子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有点抱负的新移民会越发不想入籍,在美华人政治上就越发不能形成合力。这个情况除非以后中美实力对比不再有悬念才会变化,不知我能不能看到那一天。那我在这里花费莫大精力进行这种无谓的抗争到底图啥? 
  
拉拉杂杂写了一大堆,本来想理中客一点,结果后面还是写成了吐槽集合。也不知道有几个版友能有耐心看完。总之,是不是移民美国这个事,并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结论。有人星夜赶科考,有人辞官归故里。美国和中国都不是天堂也都不是地狱,只要做判断时符合逻辑,标准一致,每个选择都有各自的道理。对于不能下决定的国内诸位,我建议如果有可能的话来美国居住较长一段时间,至少半年,最好是用L签证J签证这种可以停留更长时间但又相对灵活的方式过来体验一下,多跟不同时间不同身份来美的华人深入聊一聊,再仔细做决定。 
  
感谢您耐心看完这个帖子,我会护坑一段时间,如果您有什么想要质疑的,想要讨论的,我尽量回复。 


广而告之

你若有故事,欢迎前来倾诉,执笔成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