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2017-07-22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会带来哪些改变?


秦小刚  郑州科技学院院长


“互联网+教育”是改良不是颠覆

     


“互联网+教育”是技术与教育融合不是技术支配教育;是传承改良不是颠覆革命;是辅助补充不是削弱替代;是个性化服务不是系统化管束。


这几年互联网和教育正在紧密结合,曾经有一些学者和专家认为,MOOC会颠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到最后甚至会影响实体高校的存在。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大家已经认为,MOOC不可能颠覆教育发展


如何真正把互联网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当中,迄今为止还没有探讨出好的方法。


曾经很多互联网企业、在线教育公司雄心勃勃,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经过几年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多高校在优质资源课、MOOC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使用率并不高。我们意识到,在整个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有两个环节很重要:第一,教学管理如何用于教师管理;第二,如何用信息化的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有一个比喻是:互联网时代到来,教育资源无限丰富,我们拥有了很多选择,正如拥有了很多食物,但是我们的消化途径仍然是既有的一样,我仍然认为,互联网只是一个平台,它并不能改变教育规律。互联网教育不是技术支配教育或者颠覆教育,它只是辅助教育的模式。


曹培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


用互联网思维建设未来学校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孕育着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有属于自身的内在力量,技术的先进与否不能衡量教育信息化的水平高低。


“互联网+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就不能停留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缝缝补补,而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促进教育流程再造,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学校,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


今天,互联网给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影响,背后蕴含着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实践范式,它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所谓“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融合实践的新思维方式,具有跨界融合、平台开放、用户至上、免费为王、体验为核、大数据应用等六大特征。相对来说,传统的工业化思维是基于资源稀缺的一种线性思维模式,从A到B到C到D,其中存在天然的逻辑关系,其特点是追求效率、标准和规模。而互联网思维是基于资源丰饶的一种立体网状思维,从A开始即有多种选择,其特点是追求快速迭代、颠覆创新。


所以,“互联网+教育”不是在线教育,而是一种变革的思路,是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教学模式等,进而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教育生态体系。


用互联网思维建设未来学校,将会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突破校园的界限,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构建充满人文关怀、体现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求的教学体系;打破固化的学校组织形态,采用弹性的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为学生创设多元融合的育人空间。


曹志祥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


当前还未达到“互联网+教育”的程度 

     


教育的普及和落地需要装备和技术来支撑、辅助和促进。在“互联网+教育”的思维下,应有主次之分。


当今教育机构做的事情大多是基于“教育+互联网”而非“互联网+教育”,教育的本质没有变。在互联网下的教育,如果还只是面对电脑死板地学习,就不是教育而应叫做训练,教育和培训、训练有着本质的区别。


目前在中国需要的是“教育+互联网”,还没有达到“互联网+教育”的程度,应着重让互联网辅助的当今的教育,在教育本质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的扩展,让装备改变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网络


版权声明

本文系微信公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ID:zgc-mtb)”转载编辑文章,编辑后增加的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本公号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对其内容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快速审核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