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

2017-07-24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实则是把客观的数据资源和内容,转变为渗透着人类思维的知识和智慧,体现了从“学习即个体获得”的信息获得隐喻,到“学习即情境参与”的知识情境隐喻,再到“学习即知识创造”的智慧创生隐喻的嬗变。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全面观照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实践,是生态化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教育公平贯穿着机会均等的理念,瑞典教育家胡森将教育机会均等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阶段。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体现了“信息—知识—智慧”的转移逻辑。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实则是把客观的数据资源和内容,转变为渗透着人类思维的知识和智慧,体现了从“学习即个体获得”的信息获得隐喻,到“学习即情境参与”的知识情境隐喻,再到“学习即知识创造”的智慧创生隐喻的嬗变。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全面观照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实践,是生态化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一、起点阶段:信息技术保证数据可访问的接入性教育公平


教育起点公平旨在消除由地域、家庭、经济、性别、文化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确保每个个体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东西部之间、区域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教育失衡现象,教育起点存在差异成为社会常态。在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起点公平所关注的不是起点是否存在差异,而是如何对待起点差异的问题。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解决起点公平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信息技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切入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改善教育起点公平问题,符合我国现状,也是信息化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一)教育起点公平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教育起点公平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传统资源配置模式造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而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能够克服传统资源配置模式的弊端,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教育信息资源和优质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区域优势差异引发了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教育信息资源和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失衡是重要原因。传统的“校校建库”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使得薄弱学校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长期处于落后地位;传统的教师轮岗、支教和挂职等方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优质教师稀缺的问题,城乡师资水平差异仍然显著。以上两个因素构成了教育起点公平实现的主要障碍,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消除这一障碍开辟了新的思路。对于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资源已成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其开发和使用遵循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可以充分利用其非独占、可复制特性实现共建共享;对于教师资源,网络技术和媒体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教师远程同步授课,配合恰当的教学设计,教师资源也能够实现两地甚至多地共享,扩大优质师资的辐射面。因此,在教育起点公平阶段,应摈弃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传统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利用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创新优化配置策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信息时代的教育起点公平问题


  • (二)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途径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关键在于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教师资源的城乡一体化配置。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打破原有的地域和校际壁垒,变革经费投入方式和资源开发模式,激励资源的共享使用和质量改进;教师资源城乡一体化配置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支教和教研模式,通过网络将优质师资向薄弱学校辐射并开展教研活动。在该阶段,信息技术保证了数据可访问的接入性教育公平。


1.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


教育起点公平的实现需要从源头上对教育信息资源进行规划和生产,保证人人享有优质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需要遵循区域协作、共建共享、优化管理的原则,关注服务和效益,构建健康和谐的资源生态,以较低的配置成本取得较高的配置效益。应充分发挥政府资金保障和监督管理优势、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效率优势以及学校知识储备和使用反馈优势,实现互补多赢,确保教育信息资源产品的质量和使用率。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需融合公共服务外包理念,依据“应用驱动、政府主导、企业开发、主动服务”的建设思路,设计和采用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交换共享”的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在区域内,打破校际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一体化配置。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向资源开发企业购买资源服务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评价与结算;资源开发企业根据购买协议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并向区域内的用户提供服务;学校用户鼓励师生积极使用资源并向教育主管部门反馈资源质量。在区域间,突破区域限制,构建统一资源交流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换共享,即双方根据资源互用情况进行结算。在此资源配置模式下,资源建设主体明确,责、权、利分明,并能形成区域间的良性竞争,促进资源质量的提升。


创新运行机制是新型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发挥作用不可或缺的驱动力,需要关注经费使用效益、提高主体积极性、提升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质量。在顶层设计层面,加强整体规划,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共建共享策略,优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投资结构,分别发挥教师教学设计优势和企业技术研发优势,遵循合作共赢的原则,提升教育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在管理层面,实行“动态调控资源开发经费与环境建设经费比例”的资金投入策略,提升资源建设经费配置效益。实行“用户积分反馈决定资源购买支付费率”的资源结算策略,激励企业提升资源建设质量。实行“教育信息资源应用情况决定学校获取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经费”的经费划拨策略,激励学校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在评价层面,以用户的满意度和资源的使用率作为衡量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以用户评价作为改善资源质量的重要依据。总之,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需以人为本、合理规划、重点突出、有效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建设和利用的良性循环


2.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资源的城乡一体化配置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资源城乡一体化配置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师的教学辐射面,薄弱学校的学习者足不出校便能享受名校名师名课;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变革城乡教师教研方式,开展真实、同步、高效的异地网络教研活动。实施基于视频同步互动的教师资源城乡一体化配置是有效解决途径。视频同步互动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将重点学校师生、薄弱学校师生、点评专家、观摩教师有机连接起来。重点学校同步教室的优质教师能够通过视频同步互动网络教学平台同时向本地学生和薄弱学校同步互动教室的学生进行实时授课;薄弱学校同步互动教室的学生能够同重点学校同步互动教室的优质教师进行实时师生互动;两地同步互动教室的教师能够通过平台进行协同授课;两地同步互动教室的学生能够通过平台进行实时生生互动;点评专家能够通过该平台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表现细节进行实时点评;观摩教师能够通过该平台同步观摩异地教师网络授课并参与讨论。


网络支教和网络教研能有效地破解当前薄弱学校优质师资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该模式强调设计和构建能够真正达到班级面对面教学效果的网络支教环境。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更需要教师提供实时、面对面的指导,教学活动仍需要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实现答疑解惑、深入理解、启迪智慧的目的。因此,面向基础教育的网络支教环境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对师生交互和资源共享的支持,提高社会临场感、教学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另一方面,该模式强调搭建体现真实性、同步性和交流性的网络教研环境。优质教师授课不再是具有表演性质的短暂演示,而是教师日常上课的真实场景;观摩教师不再是无言的旁观者,而是能发表观点的参与者;专家点评不再是置于讲课结束的终结性评价,而是实时更新的过程性评价。授课教师的“本色出演”能够使观摩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专家的实时点评能够使授课教师和观摩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课堂的优劣之处,观摩人员通过在线交流互动能够加深理解,促进隐性知识的内化吸收。


二、过程阶段:信息技术保障信息到终端的可获得性教育公平


教育过程公平是回归到教育系统本身,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习者个体生命质量提升和发展。教育过程公平的实质是尊重和关注学生差异,让每个学生均能获得适合其个性和发展需求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挖掘,特长得到发挥。在教育过程中, 一是要平等对待学生,二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并予以区别对待。平等对待学生意味着赋予学习者平等的人格与自尊,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恒久的自信和持续的动力。尊重学习者的差异,意味着尊重学习者的禀赋差异和发展需求,尽量创造条件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差异,体现出对学习者人格的进一步尊重。可见,教育过程公平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之间寻求合理平衡


  • (一)教育过程公平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过程公平的研究并不多,虽有实践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但缺乏理论性指导,导致对学习者心理认知、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的关注不够,直接利用各种推送工具开展的信息强势营销,反而激起了学习者的抵触情绪。随着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持续开发,教育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激增,频繁的信息流动导致信息过载。表面上,学习者获取教育信息资源越来越容易,而实际上,随着教育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学习者要想从浩瀚的信息烟海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无异于大海捞针,学习迷航时有发生,出现了“资源越来越多,而获取越来越难”的信息悖论。海量教育信息资源导致的信息获取难题,信息素养差距导致的知识鸿沟,是信息时代教育公平问题呈现的新形态、新动向。信息技术在促进教育过程公平阶段具有较大的潜力,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利用个性化推荐系统为学习者提供物化的教育信息资源服务,针对学习者的需求提供精准的、针对性的学习资源服务,促使学习者能够从海量的教育信息资源中获得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利用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智能化的教师和学伴等知识服务,将优质的教师、助教、学伴等人力资源和服务提供给需要的学习者,以主动服务达到精准的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促使每个学习者能够获得全时的、在线的、联通的服务。


  • (二)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过程公平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逐步走向深度融合,可以设计精准的推送机制,实现面向泛在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主动服务,促使人人都能获得个性化教育信息与服务。按需推送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信息资源,自适应的辅导给学习者提供精准化的学习服务,促进了人人能享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和个性化、精准化的知识服务。学习分析技术和主动服务技术的结合,能够促使教师轻松实现一对一个别化辅导和精准化的学习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材施教的成本。可以说,在此阶段,信息技术保障了信息到终端的可获得性教育公平。


1.按需推送助力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主动服务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信息资源按需推送和精准服务主要以“人找资源、资源找人”为主要策略,通过在学习者和教育信息资源之间建立匹配映射关系,为学习者推送自适应的教育信息资源,为教育信息资源寻找适配的学习者。在学习者模块,主要对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行为风格、情境信息融合构建成学习者模型,进而分析预测学习者的需求,从而达到人找资源的目的;在教育信息资源模块,重点结合教育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描述、用户社会标注和适用情境等信息综合构建成教育信息资源模型,从而预测教育信息资源的适配学习者,进而达到资源找人的目的;在推荐引擎模块,主要是对传递过来的学习者模型中的信息和教育信息资源模型中的信息进行相关分析和关联规则挖掘,在学习者和教育信息资源之间建立匹配映射关系,从而依据自适应推送的规则和精准化服务的理念,为学习者推荐恰当的教育信息资源,为教育信息资源推荐适配的学习者。


通过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主动推送技术,资源和服务能主动、适时地推送给需要的学习者,促进学习者能平等获取个性化的教育信息资源,随时随地享有应时应景的教育服务。个性化推荐系统不仅为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也在挖掘和引导学习者的需求。借助个性化推荐系统,教育信息资源的曝光率大大提升,资源和学习者具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学习者与所接收的学习内容和符号载体产生认知互动,并重新感知、审视和激活自己的隐性需求,进而整合、具象化成显性的需求。个性化推荐系统引导学习者挖掘其隐性需求和潜在兴趣,将学习者模糊感性的需求上升为明确、显性的需求,比如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表征形式、难易程度、交互方式等方面非常具体的要求。


2.自适应辅导促进精准化的知识服务


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物化的支持,但学习离不开人的协作交流和互助服务。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习得的重要途径是相互协商和社会建构。教师、助教和学伴等构成学习共同体,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达到社群的知识交换和个体的知识转换,转换成集体智慧并促进个体发展。随着移动学习和无缝学习的兴起,可以结合学习分析和知识服务技术的学习支持系统,在大班教学的整体框架下开展个别化的学习辅导等学习服务支持,构建贯穿泛在学习全过程、连接虚实融合的学习空间、覆盖多学科领域的服务模式。借助各种数据获取技术,全面采集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数据,全面知晓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学习偏好、情感态度等信息和评价诊断信息,利用教育数据挖掘及学习分析工具形成可视化的全体学习监测数据和个体的学情状态信息,从而为个性化指导提供科学可靠的证据基础。


自适应的辅导和精准化的知识服务,要在精准化的知识服务过程中,融入“人—机”协同合作的理念,结合人的主观智慧和机器的存储计算优势,构建自适应的学习辅导和精准化的知识服务。人重点承担非程序性的、应急性的学习辅导,而机器则承担程序性的、常规性的咨询服务。在顶层设计层面,面对复杂的学习发生机制,探讨教育和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促进教育专家和数据挖掘专家跨领域合作,推动“人—机”协同的个性化教育资源主动服务开展。在操作层面,利用分布式学习环境打破学习时空限制,连接多元的学习主体,拓展互动渠道,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实现教师在线辅导和学习者协作探讨。通过发挥集体智慧,不论学习者遇到任何学习困扰和知识障碍,都能找到教师指导和同伴帮助等人力支持。


三、结果阶段:信息技术保证知识到智慧的可内化性教育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最终目标,让每个孩子获得个性化发展,充分发展每个孩子个人潜能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从历史经验看,教育结果公平更多地表现为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公平,指不同社会出身的社会成员都获得进步,进而获得平等的教育效果。]教育结果包含直接的教育产出和间接的教育影响,从广义的教育生态学来看,教育结果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对象这几个方面的影响,从狭义教育理论和实践来看,教育结果受学生个体、学校以及家庭因素影响。教育结果公平可以作为评价指标检验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的实施效果,因材施教是实现教育结果公平的有效途径。教育结果公平的目标是使各阶段受教育者能够达到与其自身潜能相应的预期发展。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结果公平主要涉及学习者对知识进行协作建构和内化吸收。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育结果公平的实现带来了新的曙光。


  • (一)教育结果公平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教育公平最终是要让每位学习者获得平等的学习参与机会和适配的发展空间,形成知识到智慧的转变。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盲目地将新技术和新媒体强加于课堂,教学将流于形式而缺少深度,学习的主体性也将丧失,结果是技术活跃了课堂,却未曾激发协作的知识建构。滥用技术可能造成学习情境脱离具体生活,学习的对话与生成失去成长土壤,阻塞学习者进行多元复合的社会意义建构。随着数字化资源的全面普及,学习者对信息应接不暇,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对信息的过度依赖变成了数字附庸,将独立思考的机会与能力拱手交给数字化工具,大脑变成了“不被启动”的容器,阻碍了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在教育质量与效果的评价中,依赖主观经验作判断,以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的结果性评价占主流,这样的评价不够客观、科学、精准,缺乏积极防治、有效干预的过程性评价。智慧学习时代,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建分布式学习环境,打破学习时空限制,拓展师生互动渠道,通过协作探讨产生思维碰撞和知识创新,促进知识建构与迁移。大数据时代,学习分析技术通过记录、分析学习者学习行为等相关数据,为每一个学习者构造适合个人需求、特点和目标的学习路径,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促进深度学习;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学评价伴随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精准,从而在整体上为学习者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促进深度学习。


  • (二)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结果公平的途径


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结果公平阶段,需重点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者知识迁移,同时利用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评价。以教学模式变革和社会协作知识建构为途径,将外在客观信息转化为内在主观知识,进而升华为个体智慧,解决学习者个性潜能发挥和高阶能力发展,使学习者能够将知识内化吸收和迁移,最终成为智慧。在这一阶段,信息技术保证了知识到智慧的可内化性教育水平。


1.信息技术促进协作知识建构与迁移


利用数字技术将信息世界与现实世界对接融合,构建跨时空的学习情境,促进学习者的知识默化与学习迁移。构建技术增强型学习过程,利用媒体创作工具对学习内容进行可视化表征和立体化呈现,增加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通过良好的感官体验唤起学习者的主体想象;利用各种新媒体,对知识的进化脉络和演变历程进行展示传播,促进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实时互动工具促进协作探究和深度学习,提升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构建分布式协作学习环境,利用分布式计算及信息融合技术,实现跨领域、跨学科的内容整合与协同服务,提供既能独立思考又能自由交流的协同创作空间,通过集体创作工具促进学习者协作知识创生,同时促进协作式自主学习;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社会临场感,丰富泛在学习体验,促进学习者主动参与深度学习和意义建构。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不仅可以通过基于资源的学习来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基于互动的学习方式来获取并习得知识。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表征工具和交互工具,能够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建立起知识的应用场域,促进知识的创造与再生,知识在获取、内化、应用、创新的过程中产生了循环流动。在知识的流动过程中,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间接或直接地参与了协作知识建构,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通过知识的协作建构和迁移,知识的数量得以扩充,知识的内容得以延展,促进从知识到智慧的升华,从而实现了资源的量变与质变,促进知识的价值增值。积极探索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加强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交流互动,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促进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依靠信息技术连接多元的学习主体,丰富学习内容的表征和内涵,塑造协作共享的学习环境,实现生活世界、信息世界和意义世界的联通,促进资源的消费和再生。


2.信息技术优化教育评价方式和过程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评价方式多元化。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数据挖掘注重分析学生特点与教学顺序的相关性,学生行为与更好的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学生行为指标与学生参与度、满意度的相关性,学习环境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以及学生成就预测相关因素。学习分析技术则关注学生与学习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定期、持续采集学业成就、体质状况、教学质量等教育数据,并对数据深度挖掘,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准确。同时通过云端存储的教师和学生的档案袋数据分析,使教师教学绩效和学生学习绩效更客观全面,开展持续性和终身性的智慧评价。建立电子学习档案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数据,分析学习者不同的学习方式,将评价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实现对学习者互动交流的情况、考试与学习作品情况以及课外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可以对教育云服务平台存储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大数据个性化评价层次塔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评价从模糊到精准。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评价从依据经验的评价转变为依据数据的过程性评价。依据经验的对学生的评价通常依靠感觉或者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评价结果比较模糊笼统,无法实现过程性精准和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下,能实现日常数据的采集,多维度评价。大数据技术使得教育研究领域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实现真正意义上全面细致的个性化教育。应用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的结果,及时发现问题,能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大数据环境下,由于能够及时、有效地收集和获取有关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过程、学习兴趣与知识能力水平等多种数据和信息,因此可以适应多维度评价的要求,从而实现较为精确的科学评价。”总之,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能够更科学全面地对学生、教师、环境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


四、结语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构成了三维一体的生态化体系。


如下表所示,起点公平阶段的资源共建共享和均衡配置是教育公平实现的基础;过程公平阶段的资源个性化推送和主动服务是关键的中间环节;结果公平阶段的个体知识内化和智慧提升是教育公平追求的最高境界。三者是内在融贯的统一体,全面和谐生态化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三个阶段都不可或缺。在起点阶段,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合创新,催生了全社会智力资源的广泛互联和优化配置,保证了数据可访问的接入性教育公平。在过程阶段,以大数据、学习分析、智能感知为代表的新技术能实时获取学习者兴趣偏好信息和学习行为数据,从而为学生提供定制式的学习服务,保障信息到终端的可获得性教育公平。在结果阶段,分布式学习环境突破了时空界限和数字鸿沟,城乡学生围绕共同的学习问题,分享智慧、交流探讨,每个学生均可获得施展才华和发挥潜能的机会,保证了知识到智慧的可内化性教育公平。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

作 者:熊才平 丁继红 葛军 胡萍

作者简介:熊才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版权声明

本文系微信公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ID:zgc-mtb)”转载编辑文章,编辑后增加的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本公号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对其内容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快速审核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