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第四届未来学校大会丨分论坛四深入探讨在线学习与在线评价的路径

2017-11-30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以“数据驱动的课堂革命”为主题,于11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海淀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大会主要聚焦于未来学校的课程构建,围绕“课堂改革”“前沿科技”“数据融合”“实践创新”展开交流探索。


其中,由南京师范大学数字化教育评价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承办的“在线学习与在线评价的路径探索”分论坛,于11月26日下午举行。共有百余人参加该分论坛的交流与研讨,共商未来学校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新模式与评价新思路。



第四分论坛由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朱雪梅教授主持并作主题报告。朱教授首先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预测的未来中国教育为导入,抛出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探讨问题与参会者互动交流,倡导未来的教学与评价走进数据分析云时代。朱教授指出未来的课堂需要采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师生互动+线上过程测评+线下实践体验+数据分析评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促进作用。朱教授运用博雅课程、数字化课堂观察、数字化校本教研评估、艺术学习与测评、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等五大研究成果为案例,与大家分享了研究中心在线学习与在线评价的最新探索。朱教授最后提出,大数据时代,教育、评价、管理的边界已经模糊,教育已经从“用经验说话”转向“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



博雅云课堂创始人朱红梅认为学校是教育的主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她首先阐明博雅教育的主旨与目标,其愿景是“把世界带给孩子,朝向最好的自己,具有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开放、联结博雅良师”。她倡导未来学校的教学应该是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大家认为博雅课程作为线上课程,从儿童的学习兴趣出发,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加强儿童的学习能力,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方法,能够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南师大数字化教育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潘竹娟教授向参会者介绍了课堂观察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她整理分析了“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平台中的大量数据,将数据转换成不同形式的图表,直观地向参会者呈现出我国目前课堂教学行为的共性特征和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潘教授以数据为基础,并结合教育教学相关理论和她自身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当下教学改革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潘教授字字珠玑,通过显性的数据分析图表带给参会者不一样的头脑风暴。



北京行知创新教育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睿就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大数据分析进行阐述,他借助知学360与艺术测评平台说明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业成绩采集、分析与应用的体系,强调大数据监测平台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意义。姜院长将教育评价转向艺术学科,让参会者领略到艺术测试的重要性。



上海财经大学刘国永教授围绕基于数据决策的教育绩效评估展开汇报,他用最精炼、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如何运用教育绩效评估平台改进学校、教育局的绩效管理机制的思路,让在场的专家老师们感受到教育绩效评估在学校教育中的关键地位。



思维火花碰撞的圆桌对话开始了,朱雪梅教授组织嘉宾们进行相关的对话讨论。朱教授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向每一位演讲嘉宾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嘉宾们也都依次给出了更加深刻的回复。


分论坛的最后,朱雪梅教授说,利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进行教育、教学、评价的改进一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个有情怀的教育人心之所往,如果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中国的教育在世界的舞台上一定可以实现弯道超车,未来的中国教育也才有可能稳稳地位居世界的中心。


近期,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公众号将相继推出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参会专家发言深度整理和专家专访,敬请期待。


第四届未来学校大会相关报道

第四届未来学校大会 | 未来教育,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版权声明

本文系微信公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ID:zgc-mtb)”原创文章,编辑后增加的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原创文章及原创图片版权归属本公号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转载请公号后台留言联系授权,并在转载文中注明作者及简介、来源公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ID:zgc-mtb)”、原文链接,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