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未来学校大会思想盛宴(四)

2017-12-23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1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至今余温犹浓。本届大会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海淀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承办。


大会设置了2场主论坛和4场专题分论坛。其中,11月26日下午举办的“课堂革命校长论剑”主题分论坛上,全国各地的教育局领导、学校校长共同聚焦课堂革命,分享实践中带来的启示。小编精心整理了嘉宾的精彩发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坛现场


在上半场的主题发言中,济南市槐荫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卫东提出,课堂革命首先是为教师而革命。课堂是教师的战场也是教师的舞台,而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是改革成败最关键的力量。有了老师高水平的“教”,学生才能高水平的“学” 他以济南槐荫区实践为例谈到教师队伍建设经验,第一阶段,从敬业到专业——教师要不断的接受打磨,并且参加各种教师技能竞赛;第二阶段,从单一到跨界——现在教育需要培养的是跨界人才,而教师自身要具备这种跨界能力;第三阶段,从兴趣到志趣——兴趣关注的是自身,而志趣是关注别人。


济南市槐荫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卫东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研研究中心余耀贤在会上介绍,南山区是广东省的一个教改区,也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的实验区。近年来,南山区在未来学校的探索道路上主要做了三个方面工作:第一,未来的学习;第二,未来的教学;第三,未来课堂。他提出,面向未来的教学,既要丰富发展学生的个体,让他们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又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吸取文化的养分。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研研究中心余耀贤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校长李华在发言中谈到,要实现一个全方位、多功能的智慧校园平台,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管理数据化;二是学生行为数据化;三是教学行为数据化;四是E兰课程学习4A化;五是E兰教学思维可视化。学校致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思维可视化技术,分析学生新的认知标准,从而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校长李华


在上半场主题发言的最后,中国教科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正福进行了“课堂的变与不变:新的课堂观与教学价值观”主题演讲。他谈到,课堂教学观是教育教学展开过程当中的根本理念,其主要是指教育工作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基础等的看法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课堂教学观与其他的教育教学理念一起作用于教学实际,为教育工作者行为手段和思想进行指导和限定。他讲到,技术对课堂有四个方面改变:第一扩大了覆盖面,第二增加了互动性,第三更加智能化,第四提高了融合度。


中国教科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正福


下半场的主题发言环节,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兼职研究员林家锐担任会议主席。天津和平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卢冬梅首先分享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采集与利用”的经验。她提出信息化工作的三原则:第一,帮忙不添乱;第二,优化不革命;第三,引领不指挥。目前,天津市在实践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通过腾讯的开发,将教育模块化的内容直接放在了微信企业号中,不需要重复地下载多个APP,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未来这个模块应用比较完善、成熟的时候,会免费让更多人使用。


天津和平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卢冬梅


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发表了以“共享数据,助力课堂”为主题的演讲。她谈到,互联网+驱动着我们整个世界的变化,我们应该接受改变,顺势而为。第一,数据和学校关系——我们与大数据同行;第二——数据和师生的关系,我们用画像来定类;第三,数据和课堂的关系——我们用共享来推进。在分析学生的画像这部分,成都市实验小学开发了校园APP,唤醒伴随的数据,关联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和环节;再者通过学业管理系统,进行期初配置、期中关注、期末反馈,同时关注多平台沉淀的数据,关注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


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


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校长姚丹分享了“从传统课堂到数据驱动的课堂转变的思考”。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上她主要倡导三大方面:第一,在协同教育理念下做小班课堂,减少每个班的人数;第二,创建导师制,学校自我发展课堂模式;第三,展开教师精讲和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拥有独立掌握知识的能力。


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校长姚丹


成都市青羊区泡桐树小学副校长刘钊在以“学校,不止于校园——基于空间和数据的学校变革之路”为主题的发言中讲到,学校一直怀揣着教育至上的教育信仰,坚持着和谐教育、自主发展、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的理想追求。对于未来学校建设,学校创建了学习空间、评价空间和管理空间,从这三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推进和研究。他认为,在未来教育中通过教学信息化深入推进和网络空间不断重组和再造,我们能够看到教师真正从知识劳动者转向专业创造者。


成都市青羊区泡桐树小学副校长刘钊


会议最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兼职研究员林家锐表述了他眼中的“未来学校”,是一群教育从业者朝着未来的方向去创造和遇见最美的教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兼职研究员林家锐



第四届未来学校大会相关报道

新闻报道↓↓↓

第四届未来学校大会 | 未来教育,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品读未来学校大会思想盛宴(一)

品读未来学校大会思想盛宴(二)

品读未来学校大会思想盛宴,聆听国际的声音(三)


专家干货↓↓↓

谈松华: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形态

陆云泉海淀区教育为例——面向未来的区域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

王素:数据驱动的中国未来学校课堂变革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人工智能与科技教育

曹培杰: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转型


未来学校示范校↓↓↓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使用清洁能源 保护绿水青山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创新 融合 发展

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龙樾未来小镇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面向未来的五一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改变学习、改变成长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班组群:重新设计学校生活

北京市八一学校:品质八一 品质人生

北京市日坛中学实验学校:课堂创新•学习变革•人工智能•文化传承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技术融入课堂,传统遇见未来

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分享团队科研成果,传递学校实践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系微信公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ID:zgc-mtb)”原创文章,编辑后增加的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原创文章及原创图片版权归属本公号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转载请公号后台留言联系授权,并在转载文中注明作者及简介、来源公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ID:zgc-mtb)”、原文链接,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