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市人代会传真丨于军:将海淀打造成为科学家和创业者的天堂

2018-01-30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1月28日,北京会议中心,市人大代表、海淀区委书记于军参加海淀团一组讨论。


今年将迎来改革开放和中关村创新发展40周年。“四十不惑”的中关村,已成为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符号,成为中国创新精神的一大象征。昨日,市人大代表、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海淀将构建新型城市形态,打造成为科学家、发明家、创业者的天堂。



在科学城北区规划建设创新发展新地标


中关村以及海淀的创新发展,目前有哪些不足?


于军:


目前,海淀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万亿元大关还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一产与二三产业之间融合度不高,产业内部结构还需深度调整优化;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很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优势还未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还不完善,跨区域布局还需加大探索力度;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和效率还有待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全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等等。


海淀为什么提出构建城市新形态?具体如何行动?


于军:


40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经历了从创新个体到群体、从体制机制创新到创新生态链构建、从低层次离散式个体创新到高层次有组织的协同创新运动轨迹,但我们努力的方向很大程度上聚焦在园区自身的管理体制和产业发展上,对园区发展与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要素的有机融合关注不足,目前需要的,正是从园区运动向创新型城市运动的重要转变。这是构建新型城市形态的基础。


构建新型城市形态,必须举区域之力统筹推进。必须树立国际视野,坚持国际一流标准,高端定位、超前谋划,结合世界高层次经济、科技、文化交往等不同需求,统筹研究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规划建设集论坛、沙龙、智库、会议为一体的创新发展新地标,把中关村论坛打造成为全球创新思想的汇聚地、追求卓越的风向标。另外,还要加快全面城市化进程、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要培育和涵养新时代“中关村精神图腾”,绘制海淀创新文化图谱等等。


未来中关村科学城将成为世界创新新引擎


未来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海淀和中关村将扮演什么角色?


于军:


2018年,将迎来改革开放和中关村创新发展40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中关村改革创新经验,加快建立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构建新型城市形态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要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初步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率先形成与雄安新区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格局,中关村科学城在京津冀地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要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全面提升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基本形成新型城市形态。2030年,将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我们要进一步叠加、升级、丰富中关村科学城新型城市形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大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跨越,为“第二个百年目标”作出更大贡献。2035年,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打造成为科学家、发明家、创业者的天堂,成为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家园。到那时,海淀将在追梦进程中真正走出一条更加宽广通达的“中关村之路”,走出一条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海淀之路”。


我们要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打造成为科学家、发明家、创业者的天堂,成为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家园。


文章来源:新京报


版权声明

本文系微信公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ID:zgc-mtb)”转载编辑文章,编辑后增加的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本公号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对其内容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快速审核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