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联网”构建无边界的未来教室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是一个技术的飞跃,从“物联网”到“室联网”则是一次由技术向教育主题和意义的回归。信息化只有到了“室联网”时代,才能标准化,才会促进教育变革。“室联网”是推动教育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通向未来教育的桥梁,是融合传统与未来教育的纽带,打开了全新教育世界的无限可能。“室联网”是“未来教育”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代表未来教育探索的趋势和方向。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社区书记党建培训在位于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的智慧党员活动室召开,培训通过室联网空间站的远程同步联通技术,实现了会场与社区会议室的智能联动和实时交流。
室联网空间站是“室联网”理论的主要技术支撑和呈现形态,构建了横向、纵向各层次、各要素的联通:同一教室之内,实现人人互联、设备互联;同时,可通过大屏幕互动实现跨区域大课堂场景化,打破社区、班级、地域的局限。
“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著名的“乔布斯之问”,其实道出了一个重大教育技术问题: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该如何发挥变革教育的潜能。
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主任王涛介绍,互联网对购物、管理等有逻辑关系的行业,几乎都进行了重构,但教育面向人,不是简单线性式逻辑关系,互联网应用模式难以对教育产生巨大效果。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再到“室联网”是由技术向教育主题和意义的回归,“室联网”理论及其技术体系,正是为了破解困扰教育信息化的“效果差、低效率、无效益、无标准”之难题,从而建立融合传统与未来教育的纽带。
“室联网”是指以学校教室、会议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实现整个系统各要素各环节互联互通互动的教学、学习、培训网络,由超大屏幕、手写板等专用教学设备和室联网操作系统组成。
王涛告诉记者:“K12相关的培训辅导班表面上解决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焦虑问题,实际上加速了焦虑环境的形成,造成了恶性循环。‘室联网’将教育、培训、家庭学习场景打通,把‘室联网’建设到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上,如果可以提供政府层面的公共服务,就可以有效遏制没有资质的培训班的发展,起到监管的作用。”同时,聘请名校名师进行内容讲解,接入这一平台的人都可以看到,放学回家后或节假日,学生们可以在线听名师讲课、进行个性化测评和解疑答惑,偏远山区的学生们用手写板可以实现与老师的实时互动,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有效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模式。
据介绍,室联网空间站是基于“室联网”的高度集成的智慧教室新生态,提供开源开放的MPOC(多用途操作员控制台)平台,支持互联网无线投屏、互联网视频实时互动、AR互动、智慧纸笔交互等多样化交互手段。
“原来教学模式的互动,只存在一个课堂上,其余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信息输入,室联网技术可以通过手写端的连接,实现全平台的互动,学生们只需要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老师在交互式触控投影屏幕或设备端可以看到所有接入端口的学生们实时的学习状态,在北京呈现偏远地区学生的书写内容。”王涛介绍。
手写端指的是手写板,通过普通的纸、普通的笔,对自然书写痕迹进行采集、识别、分析、传输、储存,与电子显示屏连接,实现纸屏同步、异地共享等实时交互功能,还可以通过分析捕捉笔迹,识别出学生的书写状态。
王涛介绍,每个“室联网空间站”都有“三板斧”:小屏板——手机,联通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中慧板——新维慧板,用户使用普通的纸、笔,就可实现数字化转换与联通;大海板——新维海板,具备传统黑板的全景和大视野,又兼具有数字化、多屏互动。
2019年初,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也引入了最新的智慧教育产品应用方案——“新维海板&室联网空间站”,对教育学院的报告厅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使该教室具备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基本特征。
室联网空间站作为“室联网”的操作系统,其应用场景可由教室、学校的正规教育场所,扩展到企业会议室、公共图书馆、社区场馆以及家庭客厅等各类空间,在未来教育、职业教育、党建培训、社区学习等方面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室联网空间站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进智慧党建,“传统的党课学习如果想邀请专家学者讲课,要协调时间,还可能各地奔波。通过室联网技术,学者在家就可以讲党课,所有党员都可以接入这个系统,在线提问互动。”王涛介绍。
智慧党员活动室全景课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全景学习馆,将课程内容立体化展现出来,让课程具有沉浸感和代入感,将专家网络讲解的内容与现场讲解的内容深度融合,开创了党课新模式,同时,通过“三板斧”等互动工具实现了讲师与学员之间的深度互动,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对学习和活动过程的表情分析、行为分析和动作分析;智慧党员笔记本系统,实现对活动记录的自动上传和统计分析。
目前,基于“室联网”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室联网系空间站已在全国多地落地建成。“室联网变革教育的模式,不是让毛毛虫变胖或变快,是让它真正破茧为蝶,在所有环境下都能释放信息化建设的效能。”室联网空间站是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的深度支持下发展起来的,起点在海淀区,也必将更好地服务于海淀。未来,室联网这种多领域多空间的联通和重构,将在融合传统与未来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系微信公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ID:zgc-mtb)”原创文章,编辑后增加的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原创文章及原创图片版权归属本公号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转载请公号后台留言联系授权,并在转载文中注明作者及简介、来源公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ID:zgc-mtb)”、原文链接,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