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老北京”地名回归公交站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1039调查团 Author 朱艳婷

导 读

故宫站改名为神武门站,龙潭路西口站变成了东四块玉站,“特”字头公交路号成为历史……本月6号开始,北京公交集团分批对全市1683处站位、843个站名和23条线路路号规范调整,这也是北京市第三次集中统一规范站名、路号,调整数量占全市站名总数的9%
北京交通广播记者近日跟随这些站名和路号调整的步伐,走访了多地,深入探究改名背后,承载了哪些对绿色出行的期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城市变迁的记录?即日起,北京交通广播推出6期“留住历史印记,记录城市变迁”北京公交站更名系列报道,为大家一一解读。

相关新闻链接请戳:取消“特”字头路号、“故宫”站更名、调整站位1683处!本周六开始,北京公交大规模调整!

北京公交站名、路号优化调整 / 北京公交集团官微


“老北京”地名回归公交站台,

        “新北京”最大限度留住传统

铁辘轳把、东四块玉、东晓市、打磨厂……提起这些地名,不少老北京人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亲切入耳。在北京公交集团这次的站名调整中,就把不少核心区现状站名指代相对模糊的,优先调整为传统地名,“最大限度留住历史印记”。

东晓市大街上北京历史最长的学校金台小学/北京公交集团官微

近年来,北京城市建设迅猛推进,部分道路条件、外部实体都发生了变化,一些公交站名已不能准确标识车站位置,给乘客辨识和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为方便乘客出行,北京公交集团继2005年、2014年之后,再次开展对所辖线路集中统一规范站名的工作。北京公交集团线网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宇石介绍,这次方案的形成经过了半年多的系统梳理和调研。

张宇石:“从去年7月份,我们对全部线路进行了梳理,梳理了1000多个站名变更需求,制定了初步的方案。去年12月开始,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3.2万市民参与讨论,并提出了6200余条意见建议,我们也从中采纳了近900条,白天研究讨论,夜里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现场踏勘,持续完善方案。最终的方案一共涉及站名843个,大约占集团公司总站名数的9%。”

调整中的铁辘轳把站牌/记者拍摄


早上10点左右,东花市大街上,原来的525路东花市大街站站牌,已经更换成了17路铁辘轳把站。对于在东花市居住了30多年的公交志愿者来亮来说,这个新站名充满了老情怀。

来亮:“我小时候就有这个地名,叫铁辘轳把,这附近有一个明朝的古迹,一口古井,古井上面有一个铁做的辘轳把,柄手、转头都是铁的,所以就管它叫铁辘轳把,就以这个命名地名了。”

公交站西侧的铁辘轳把古迹/来自网络



站名的变化也吸引了

       不少常在这儿坐车的乘客们的关注。

乘客: “对于老北京的居民来说肯定是很亲切的,原来的东花市大街(站名),它的地点不明确。”“有利于孩子去了解传统的这些东西。”“改得对,把北京的这些历史文化找回来,(市民乘客)不方便也是暂时的。”


东四块玉站公交站台/记者拍摄

同步调整为传统地名的还有天坛公园东门外的“龙潭路西口”公交站,更名为“东四块玉”站。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客运分公司电车13队运营服务队长曹冬梅讲述了这个新站名的由来。

曹冬梅: “四块玉这个地名,相传是永乐年间修建天坛的时候,剩下了4块汉白玉,一直没有用,放在天坛东门外,因此得名的。这次咱们也是本着尊重历史,将四块玉改成这个公交站名。对四块玉周边的老百姓进行了调研,老百姓感觉东四块玉更体现老北京文化。”

东四块玉站西南侧的东四块玉南街/记者拍摄

在附近居住了50多年的老街坊赵师傅说起“东四块玉”这个地名如数家珍。

赵师傅: “最早就叫东四块玉这里,这条道原来就没有,修了龙潭路了以后改的(龙潭路西口站)。要外地人多知道知道北京古老的这个城市的地方代表什么?为什么起这名?多有意义。”

同样在旁边小区居住的来自东北的“新北京人”方阿姨对这样的调整十分认可。

方阿姨:“(新站名)还原北京原貌,京腔京味的。”

记者:“会觉得有点不习惯吗?”

方阿姨:“也没有,就慢慢接受,可是传统的东西它会慢慢流失,留着老北京的味道还是好的。”

原祈年大街南口站调整为东晓市站/公交集团供图

北京公交集团线网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宇石表示,这次调整中对于核心区内传统地名周边站位,现状站名指代相对模糊的,优先调整为传统地名,“最大限度留住历史印记”

张宇石: “我们团队成员一方面通过查阅北京市地名志,各区县的地方志,来寻找这些区域的历史印记。同时,我们也是走访社区,跟当地的老居民座谈,来确定、核实这些老地名在当地居民中的认知程度。对于指代准确的,考虑到居民的认知习惯,我们依然予以保留。

基本上当地的居民对老的地名的恢复是非常认可,对于新北京人可能他对以前的名称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公交站名,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乘客的识别,另外,它作为城市文化的一个载体,也为城市留下历史的记忆。”


记 者 | 朱艳婷

编 辑 | 朱艳婷

主 编 | 程   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