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可:关于《查理周刊》遇袭事件的观察与思考

2015-03-22 范可 人类学乾坤

共生共荣


※※※《查理周刊》事件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没有尊重和信任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在这样一个多文化、多族群的多元世界里,我们应当怎么把握好言论自由的尺度?文化相对主义在这样的时候,应该有其话语空间。无论决策者、普通民众还是媒体,都应当懂得对他人信仰的尊重——因为对于信仰者而言,这是他们心中不容玷污的神圣殿堂。只有如此,人类社会才可能永远万象共生,蓬勃向上。


作者简介】范可,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的漫画刊物《查理周刊》突然遭到了极端主义者的暴力恐怖袭击。在这次血腥的事件及其后续事件中,先后造成17人丧生。这次袭击在欧洲和世界引发了巨大的反应,人们纷纷愤怒地予以谴责。1月11日,巴黎举行了上百万人的反恐大游行,许多国家的政要手挽手行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显示出与恐怖主义坚决斗争到底的决心。在游行的队伍中,包括穆斯林在内的许多宗教界人士与信徒也高举各种标语行进其间。从许多迹象来看,这次游行意在推动有着不同宗教与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积极对话,那些试图从中发现十字军意义的种族主义者和极端民族主义者将感到失望。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应当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这样的暴力恐怖袭击。据报道,这些蒙面的恐怖分子在施暴之前曾一一问了受害者的姓名,以“验明正身”。这说明,此次恐怖袭击是有预谋并且有具体对象的杀戮行动。如此,使它与国际社会通常理解的恐怖主义活动有了一些不同。恐怖主义袭击通常是指那种制造大规模伤亡,却又未必以具体的个人为目标的屠杀行动。换言之,恐怖主义袭击是恐怖分子为了彰显其存在的震慑行为,它企图得到的是轰动效应,是一种“精神胜利法”。在这方面,恐怖主义者似乎达到了目的。因为每一次恐怖袭击事件,都吸引了世界各方的广泛关注。巴黎的这次暴力恐怖袭击也达到了同样的效果。而唯一的不同,就是袭击的明确针对性。它使得这次袭击看起来更像一次惩戒和报复事件。正因其针对性,我们于是要问,这一袭击是否不可避免?而我们又可以从这次事件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查理周刊》是法国一份通过漫画的讽刺形式来表达政治诉求与不满的刊物,非常激进。在该刊出版的多年里,讽刺的对象主要是各种政治人物和权威。在《查理周刊》看来,所有的宗教都钳制思想。因此,它对世界上的主要宗教都有过讽刺与挑衅。但正如《纽约时报》在其被暴恐袭击之后发表的“我不是查理”一文中指所出的那样,讽刺与侮辱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该文认为,《查理周刊》对伊斯兰教或其先知的讽刺实际上无异于对二者的侮辱与亵渎。这对全世界的穆斯林而言,都是难以接受的。从惨案发生之后见之于各类媒体的各种资讯以及所见的该周刊的漫画来看,《查理周刊》的确模糊了讽刺与侮辱的界限,将侮辱亵渎当作嘲讽。据此可以推论,如果没有那些亵渎伊斯兰教及其先知的漫画的话,《查理周刊》或许当不至于遭此横祸。在强烈谴责那些惨无人道的暴力恐怖活动的同时,这个社会也应该反思。人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恐怖袭击,因为它或许不可避免。但对于这样一场针对具体个人的有目标的杀戮,则或许可以避免。

有些观察者将这样的惨案归咎于所谓西方霸权。这不啻是把暴力恐怖主义当作一种弱者的武器,从而具有某种正义的成分。这种说法似是而非。无论如何,任何形式的暴力恐怖活动都是不可接受的。恐怖主义者进行袭击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在被袭击者当中是否有共同的信仰者。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人心,制造恐惧,为自己获得一些精神胜利的满足感。恐怖主义袭击的主因是政治而非其他。而策划恐怖袭击的也并不只有宗教极端主义者,因意识形态不同而进行的政权争夺中,也有恐怖活动。例如,泰米尔猛虎组织的一些行动,等等。

准确而言,“恐怖主义”一词频繁出现在国际政治话语里,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1970年,三架分属于美、英、瑞士三国的民航飞机被劫持到约旦首都安曼。1972年,巴勒斯坦“黑九月”组织袭击慕尼黑奥运村,枪杀10多位正在参加奥运会的以色列运动员,震惊了世界。这一事件之后,伊斯兰激进组织开始受到关注。之后,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袭击,包括自杀式恐怖主义袭击不绝如缕。最为严重者,当属2001年9月11日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策划的对美国的恐怖袭击。来自中东的恐怖主义者还被世界各地的反政府组织和极端民族主义者所效仿,北爱尔兰和西班牙境内的恐怖主义活动就也受其所影响。然而,如果说中东的恐怖主义都是因宗教而起,那就错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来自中东的恐怖主义者对他们之所作所为目的明确:他们是为了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伊斯兰。如果说恐怖主义是伊斯兰的专利,那就大错特错了。并且,中东的恐怖主义者当中,有相当部分是基督徒。我们不能因为近些年来的暴恐活动多为伊斯兰极端主义者所为,就把恐怖主义与伊斯兰划等号。正如不少伊斯兰宗教领袖所指出的那样,伊斯兰反对杀戮,因此,不能认为那些从事恐怖袭击的极端主义者是真正的穆斯林!我们必须切记,不能用特定的宗教为恐怖主义定标签。广大穆斯林不是恐怖主义者,许多穆斯林也是恐怖活动的无辜受害者。

《查理周刊》杀戮事件发生之后,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许多舆论坚持认为,人们有言论的绝对自由,以暴力对付言论自由是对文明社会的反动。是的,以言获罪绝非文明之法,必遭全世界所唾弃,更何况仅仅因为言论而夺人生命!真正有着强大内心信仰的人,是不会用暴力恐怖来对待侮辱自己信仰的人。只有那些内心十分脆弱的家伙,才会如此泯灭人性地杀戮。然而,与此同时,言论自由是必须有边界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漠视与自己有着不同文化或者宗教背景者的尊严。人类学强调,研究者应该懂得站在对方立场上来设身处地地进行观察和思考。因此,我们也要深深理解《查理周刊》那些亵渎伊斯兰教的漫画可能对穆斯林带来的伤害。人们不能忘记,自由的价值还包括对他人权利与尊严的尊重和理解。1月15日,针对抗议情绪的高涨,法国总理和德国总统都公开要求公众认识到,言论自由有边界以及对他人宗教信仰的尊重。同时间,罗马教宗方济各也发表了有关言论自由的看法。他认为,言论自由要有限制,而侮辱宗教信仰,拿别人的信仰开玩笑就是挑衅行为。法国四位伊斯兰领袖也联名发表声明,谴责对《查理周刊》的恐怖袭击,同时敦促媒体要尊重不同的宗教。

此前,丹麦的一家刊物也曾刊登过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引起了伊斯兰世界的愤怒。遗憾的是,《查理周刊》不仅没有接受教训反倒变本加厉。联想到前些年法国出现的街头动乱和挪威的枪杀事件,似乎都在提醒人们:欧洲处理好与穆斯林的关系非常重要,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历史上的冲突早该终结。可能有人会觉得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某些时候是正确的诊断,然而,在欧洲乃至世界的许多地方,我们更多地看到了穆斯林移民与当地人和睦相处的情景。欧洲已然为多元的欧洲。来自各大洲各种宗教的元素都杂揉其间,正在共同铸造一个新的欧洲。这才是欧洲的未来。欧洲人以及所有对欧洲文明的倾慕者,没有必要因此而为欧洲文明唱挽歌。我们也许正在经历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节点也未可知。它并不说明哪一种文明必须占据上风,而很可能是世界在走向多元的同时,也创造着一种为全人类所共同接受的文明。其实,这就是全球化的世界的未来——在共享一种全人类的文明的同时,具体的“地方性”表征却有增无减。

勿庸讳言,今天的欧洲依然有人把19世纪的“欧洲文明中心说”视为理所当然。因此,正如人类学家阿萨德(Talal Asad)早在本世纪初年便已指出的那样:建构中的欧洲认同是通过对穆斯林的整体性排斥而显现出来的。其实,法国属于欧洲接纳移民和对外来文化最为宽容的国度之一。里昂高等师范的一位学者曾经告诉我,在当前的法国社会,甚至都不提所谓的“法兰西认同”。因为今天的法国已经是多元并存的法国。在法国的任何城市,我们都能遇到大量来自北非、西非和东南亚的移民。因此,在一个日益世界化(cosmopolitan)的法国,“法兰西认同”这样的提法仅出现在保守的极右翼政客的话语和政治宣传里,它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对移民和外来文化的排斥。道理很简单,建构认同意味着树立“他者”。而从发行量剧增的最新一期《查理周刊》的内容来看,要让那些貌似激进、强调所谓“自由言论”,但骨子却充满傲慢与偏见的人士反思自我看来还不容易。甚至,他们实际上已经与法国的极右翼势力殊途同归。极右翼势力希望外来移民要么从法国消失,要么彻底法兰西化。而《查理周刊》所代表的思潮,则是要把自己那种没有限度的言论自由的理念强加到所有人的身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难道他们比中世纪基督教世界对思想的禁锢更为高明?

《查理周刊》事件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没有尊重和信任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在这样一个多文化、多族群的多元世界里,我们应当怎么把握好言论自由的尺度?文化相对主义在这样的时候,应该有其话语空间。无论决策者、普通民众还是媒体,都应当懂得对他人信仰的尊重——因为对于信仰者而言,这是他们心中不容玷污的神圣殿堂。只有如此,人类社会才可能永远万象共生,蓬勃向上。

来源:中国民族》,2015,02:66-67.



星云大师:共生共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