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学】高丙中:《建设联接中国与世界的人类学》

2016-05-23 高丙中 人类学乾坤

作者简介】高丙中,北京大学人类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的强国之路必须有人类学走在前面做世界范围的第一手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像是走在前面的工兵,用知识铺设中国与世界顺利联通的前提条件。

 

人类学是现代国家处身世界的一种基础设施,必须有,还必须先行,最能够代表一国学术整体发展的国际水准。如果人类学不发达,就意味着一国社会科学与世界沟通的基础设施不发达。人类学参与了现代世界的形构(configuration),是世界强国走进世界、按照自己的需要造就世界的桥梁和工具。这对西方国家来说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自然”过程。西方对于非西方世界的认识、介入、支配,是与人类学的调查研究、表述与关怀相伴而行的。但是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认识一国人类学与该国在世界的处境与新的机会,认识人类学对于改善国家与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作用,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个顿悟的契机。对于其中意欲追求强国地位的国家来说,人类学是支撑国家在世界的存在优势的基础设施,更是必须受到重视,必须大加发展。

 

在现代,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有卓越的社会科学帮助自己处理与世界的关系,其中,国际贸易学、国际法学、国际政治学固然有用,但是最最基础的还是人类学。中国要成为强国,当然要解决国内的问题,如公平教育、城乡差别、贫困人口,如社会建设、政治改革,但是现当代的世界强国不是在国内就建设起来的,而是在世界之中竞争与合作的产物,一定要在世界之中、在别人的国境之内占据某种或诸种位置,因为所谓“强国”本身就是在世界的存在状态。而这个需要学术先行,尤其需要人类学的海外社会调查先行。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我;以一种反思的自我去认识世界,在世界之中认识自我,这些是人类学的真功夫,能够为国家处身世界提供恰到好处的视野、境界、真知。一国之人民想象世界的方式、对于人类前途的憧憬必须有一个不断养成与优化的机制,保证行在人类文明的正道,行在时代主流的潮头,都需要人类学的专业作用。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支持人类学者到世界各地进行扎实的第一手调查。不了解对象国的真实生活,不能够把个别地区放置在世界之中做整体思考,我们就什么也不可能。英国这么成功过,美国接着也这么成功了。中国现在决心拥抱世界,走强国路,就要在学科建设上走人类学国际先行的路。这是一个现代国家建设必走的路子。

 

没有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实地调查的人类学,就不可能有一个在国际上强盛的社会科学,也就没有支持国家在世界谋求优势地位的思想学术条件。以人类学作为指标观察、评估,中国的社会科学在“世界”意义上还很局促,因为我们长期都只是一个在国内进行实地调查的知识圈。数十万社会科学工作者,守在国境线内做调查,关着门做学术,说是想带着这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恐怕不现实。“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要么是书呆子的自以为是,要么是做实事的人用反问语气对书呆子的嘲讽。我们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国家,我们必须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科学;我们的社会科学要全面提升,我们必须有真正在国际社会广泛扎根的人类学学科。

 

中国的强国之路必须有人类学走在前面做世界范围的第一手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研究固然是学者个人兴趣的产物,但是对于强国梦来说,人类学者像是走在前面的工兵,用知识铺设中国与世界顺利联通的前提条件。人类学在整体上为国家在世界的处世之道所提供的作用,就是一种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在近20年越来越多地用作社会科学的概念,而不再只是工程学的概念。“基础设施”是社会与技术的集合体(socio-technicalconstellation),包括技术和物质的构成,也包括制度的、文化的构成,是使一种现代专门体系能够运行的基础条件。从微观来看,基础设施归根到底是行动者之间互动的背后条件,使行动者之间互动的意义是其所是。基础设施是为公共体系的运作而准备的,因此是开放的、共享的公共品,通常是由公共部门和公益机构投入的,或者是社会长期积累的(如公共精神)。

 

对于世界的运转来说,道路、电力系统、网络设备是传统意义的基础设施,银行、法律与执法机构、对话与谈判机制等是基础设施,而生产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的人群能够互相了解、包容、合作的知识条件的人类学也是世界体系良性运转的基础设施。中国政府基于国家的发展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地谋求在世界的位置,先后设立亚投行,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计划,实际上是在打造支持自己在世界的新地位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一个系统运行的先行条件、基础条件。我们全面检视这些项目的先行基础条件,检视这些项目所支持的强国战略的基础条件,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本该先行却滞后的条件缺失,这就是人类学的基础作用的缺失。

 

中国要深度介入世界,一定要有能够深入世界的人类学提供知识生成的基础条件。人类学以扎根社区的思想投入实地调查,能够娴熟使用当地人的语言,能够理解他们的宗教,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和他们同吃同住,也就最有机会真正理解他们,最后把真切的理解用民族志文本、民族志电影传递给自己的社会,使自己的社会在细致入微的意义上认识异族他乡。人类学又有人类一家的情怀,擅长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调整不同人群之间的成见、偏见,培养人民之间“美人之美”的能力,最大可能地让世界强国成为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国家。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种功能的人类学,“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发展计划就可能有足够优秀的知识条件。

 

中国对于世界体系的参与要以建设者的身份发挥积极的作用并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所以中国的国际项目应该被看作一个整体的事业,没有什么项目是单纯、简单的。在别人拥有主权的国家建设一条道路,绝对不是一个工程项目而已。立项、规划、投资、拆迁、配套建设、用工,实际上是楔入了整个的社会与体制,全面地与当地人打交道。没有对于本地区的实地调查研究,不了解当地人,就极大地增加了项目的不确定性。项目的顺利完工是一个未知数,完工后的项目运营更是风险。

 

面对世界,中国要走出去,必须优先建设人类学这个现代国家在世界发挥作用的基础设施。显然,我们的这个基础设施建设还太滞后。看样子,人类学的同仁有奋起直追的志气,还需要国家教育与科研体制给予相应的制度空间。

 

对于人类学,不仅是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也同样需要。全球化的成就是惊人的,现在,世界上大多数人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对话(可能需要翻译),可以相约在24小时内跨越千山万水在一个城市见面。这是托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之福。没有道路、机场、互联网这些基础设施提供的便利,人们站在两个望得见的山头都难以听清对方讲话,多数人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不同的人存在,更别说如何克服空间距离去与他们约见。对外部世界有兴趣,能够安排行程去探访特定的目的地,这在古代社会是偶然出现的少数人的故事,而今天已经非常大众化了,仅中国公民的出境旅行,在一年已经突破一亿人次了。中国人的国际旅行给世界带来了收益,也引起了各种批评乃至谩骂。其中有偏见,也部分地反映了实情。国民确实有一个在异地与异族建设性沟通的素养问题。此类问题还是与人类学的不发达相关。在今天倡导人类学建设,算得上是一项大众的福利项目。

 

人类学是联接世界的知识工程,在整个世界的互联互通中发挥着一种基础设施的独特作用。这是人类学的学科史所彰显的启示。中国的世界发展战略蕴含着对于人类学的强劲需求,“一带一路”的建设已经作为一个急迫的需要向人类学同行发出了召唤,也许中国的人类学界可以在这里进行实验,建立学科的范例,创造支持中国与世界的积极关系的基础知识条件。

 

来源】文汇学人 / http://www.whb.cn/xueren/57774.htm



延伸阅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浏览全文



[1]黄春宇:《人类学成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张小军:《强国之学:人类学的学科使命》

[3]张先清:《作为大学通识教育基石的人类学》

[4]赵旭东:《也谈人类学在中国的学科定位》

[5]范 可:人类学的问题及其学科体系

[6]林敏霞:情怀•遭遇•反思:一位中国青年人类学学子的学科经历表述

[7]石奕龙:人类学与民族学都应为一级学科

[8]周大鸣:关于人类学学科定位的思考

※ 温馨提示 ※

欢迎您访问“人类学乾坤网:www.ca101.cn”,微信公众号:ca101cn ,微信公众号投稿信箱:ca101@qq.com。

您可向公众号:ca101cn,分别回复关键词:费孝通,岑家梧,李亦园,乔健,王明珂,徐杰舜、周大鸣,彭兆荣,徐新建,范可,张小军,王铭铭,景军,陈志明,滕星,麻国庆,赵旭东,关凯,孙九霞,刘珩,段颖,等,将收到这些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