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学】田阡:《流域研究:人类学的张力和价值》

2016-05-28 田阡 人类学乾坤

作者简介】田阡,西南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




每个地方都有流域,流域和流域之间是结成网络关系的,人类文明其实可以说是一个一个的流域网,把流域和流域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了,整个人类文明各个民族之间关系的格局就弄清楚了。所以,流域人类学的张力和价值,集中到一点,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文化整体观的研究。

 

区域研究正在国际学术界方兴未艾。

 

早在2006年,科学家们在《地球科学进展》上发表《区域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途径》中指出:“人们从全球尺度关注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时,也愈来愈多的从观测事实中认识到,全球变化总是由一系列过程和现象各异的区域变化所构成,区域发生的初始变化会跨越区域扩展到更大尺度,甚至波及到全球环境变化。同时,很多区域正在受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与范围各不相同。因此,开展全球变化研究必须考虑区域过程。同时在国家层面上,由于各个国家的地域、面积大小、人口多寡、社会经济、历史文化、风土民情、管理政策等各不一样,这些差异决定了各个地区和国家对全球变化响应情况和适应能力的不同,并且各国的人类活动对区域及全球变化的贡献与影响也不一样。因此,开展区域及国家层面上的环境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对此,美国早就十分重视区域研究,如美国大学的区域研究始于20 世纪30 年代,经历了初步发展、立法、扩充三个发展阶段,是美国区域研究的主要力量。重要的是美国大学的区域研究是以国家政治军事利益为风向标的,它壮大了美国“ 智库”,为美国战略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培养了一批区域问题专门人才,为提升全球竞争力铸造人才“蓄水池”。如据《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所载美国学者D.L.桑顿的《美国区域研究的起源、性质和挑战》披露:1940年,美国大学培养的研究非西方世界的博士生大多是研究古代,研究现代的还不足60名。而今天,经常讲授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中东和前苏联的历史、文学、现状和国际关系课程的大学教员成千上万;课堂上使用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例子、读物、思想和个案资料。与此同时,美国大学每年接纳20多万名留学生和数万名海外访问学者。大批近些年来到美国的移民子女在美国高等院校中学习, 同时每年有数万名美国学生到海外留学或从事研究。国际研究项目、国际会议、出版计划和刊物数不胜数,而新的电子媒体更起着越来越大的推进作用。区域研究和面向国际的课程、研究与合作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许多大学都有促进其“国际化”的项目或计划。这就是区域研究的张力和价值。

 

人类学已关注到区域研究,2015年初,周大鸣等就在《民族研究》上发表《人类学区域研究的脉络与反思》一文,明确地指出:区域研究,在社会科学概念体系里,实质上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的概念,其假定在一个大的地理范围内的文化、历史、语言诸方面具有某种一致性。它在一种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将希望从本学科出发研究特定区域的学者(包括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及某些自然科学学科)集合在一起,跨越学科界限而形成一个多学科领域。虽说学科意义上的区域研究兴起于二战后的美国,为其推行世界战略提供了大量的世界各区域的资料和信息,但是在人类学视角下,全面研究某一地区文化的区域研究早就作为人类学的学科传统而存在,并且通过民族志的撰写极大丰富了区域研究的成果。可见,强调对某一区域文化进行全貌性了解并推崇区域间文化比较的区域研究,一直以来就是人类学相当重视的研究领域。区域研究和区域民族志成为人类学分类的一个重要项目,非洲、大洋洲、南美洲、东南亚、东亚、中国、日本等都是学界经常论及的区域及分类。国内人类学界,自人类学传人之始,就出现了“藏彝走廊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华北农村研究”、“珠江三角洲研究”等分类, 近来由历史人类学的跨界合作所产生的“华南研究”,以及近两年来刚刚兴起的“环南中国海研究”等都是人类学区域研究传统的彰显。这也是在中国人类学视野下区域研究的张力和价值的呈现。

 

在区域研究的启发下,人类学视阈中的流域人类学研究正在兴起,其张力和价值逐渐显现。



田野中的田阡教授(左二)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大河流域始终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需要大河流域的支撑。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四个区域——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流域台地附近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印度河、黄河,由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交通便捷且有险可守,成为人类最早的定居地,是孕育早期人类文明的源头。在人类与水的长期互动过程中,古代人类文明诞生的流域环境如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流域与当时当地的人类活动发生了何种关系?这种关系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何影响?这些问题的提出,成为流域人类学建构的思想之源。

 

这样,流域人类学来自两个方面研究的建构:一是流域与人类文明关系的整合;二是“人-水”关系的流域开发与保护。

 

第一,流域与人类文明关系的整合。流域,是以河流为中心的人-地-水相互作用的自然-社会综合体,以水为纽带,将上中下游和左右岸的自然体和人类群体连接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有特定意义的区域,在人类生活世界的本体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流域是群体单元,是世界本体的一部分。用地理学的说法,流域是一个一个点,一个流域就是一个点;从文化的发生角度看来,流域不仅是一个点,还是一条线,每一条流域都是一条通道;从文化整体观的视角,流域还是一个体系架构,既是点,也是线。从对象角度,流域是一个问题域,集结了诸如生态、人口、资源、民族、族群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从方法角度,流域又可以作为一种认知范式,从流域的角度看待问题,可能和过去泛泛的看待问题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能用流域的方法,从流域的角度看问题,肯定能够把世界整合得更和谐、更美好。

 

所以,以流域与人类文明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流域这个区域社会,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视角,有多种可行的切入点,如流域与环境、流域与农业、流域与交通、流域与商贸、流域与城市、流域与族群、流域与国家、流域与战争、流域与移民、流域与宗教、流域与文化等。这些切入点能够形成互相的支撑,为流域人类学的理论架构提供支持,从而体现了流域人类学的张力。

 

第二,“人-水”关系的流域开发与保护。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人对于自然界的作用逐渐多样化,导致流域规律发挥的作用机制也变得日益复杂化。根据人类发展的纵向历史经验和横向空间扩展路径,我们不难发现,流域事实上是一个包容甚大的“自然-文化”复合系统,理应作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管理和研究。由于流域天然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区段性、差异性、层次性、网络性、开放性、耗散性,使流域这一特殊的自然区域在人类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之后,面临着被人类开发与破坏、征服与改造的局面。随着这一过程的深入,流域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的流域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要解决这一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子孙后代幸福生活的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多学科入手,用跨学科的综合视野对其进行整体把握。要从新的视角分析流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解决流域环境问题的途径。因此,流域人类学的研究,应该使人类认识到,流域的开发与保护也必须具备统筹协调的战略思维。在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六七千年的时间阶段,人类对流域的开发已经到了一个程度,现今诸多的河流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人类文明摇篮的流域是否能继续适宜人类的生存,今后以江河为中心的流域系统是否能够持续发展?都需要流域人类学对人与流域关系的研究来进行回应,这就是流域人类学的价值。

 

因此,作为范式创新的一个出发点,流域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超越以往点状认识的局限性,超越现在人类学区域研究上一个个民族志点与点之间没有关系的局面,还可以超越边界中心论。每个地方都有流域,流域和流域之间是结成网络关系的,人类文明其实可以说是一个一个的流域网,把流域和流域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了,整个人类文明各个民族之间关系的格局也就清楚了。所以,流域人类学的张力和价值,集中到一点,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文化整体观的研究,有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辽河、松花江、淮河、澜沧江、怒江、塔里木河众流域的中国,流域人类学或许能够真正从某个层面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

 

来源】文汇学人 http://www.whb.cn/xueren/57771.htm


延伸阅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浏览全文



[1]黄春宇:《人类学成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张小军:《强国之学:人类学的学科使命》

[3]张先清:《作为大学通识教育基石的人类学》

[4]高丙中:《建设联接中国与世界的人类学》

[5]范  可:《与时俱进的美国人类学及其社会影响》

[6]张应强:《中国人类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的路向》

[7]陈  刚:《人类学应成为中国显学:应用人类学的视角》

[8]周大鸣:《社会转型与现实关怀:移民时代的人类学》

[9]乔  健: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

[10]石奕龙:人类学与民族学都应为一级学科

[11]周大鸣:关于人类学学科定位的思考

[12]范  可:人类学的问题及其学科体系

[13]徐杰舜/问,周大鸣/答:《人类学一定会在中国扎根——访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

[14]徐杰舜:人类学在中国的命运为何一波多折

[15]刘冰清,徐杰舜:《学科多样性与学科公平:人类学的中国命运》

[16]麻国庆:中国人类学的学术自觉与全球意识

[17]徐新建: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人类学需要的大视野

[18]王铭铭,等:《人类学的公众形象问题》

[19]赵旭东:《也谈人类学在中国的学科定位》

[20]王邦虎:《关于人类学学科定位的相关问题》

[21]马伟华、胡鸿保:《人类学的重建和自省——由<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说起》

[22]林敏霞:情怀•遭遇•反思:一位中国青年人类学学子的学科经历表述

[23]姜又春:《学科互动:论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地位》

[24]陈沛照:《中国人类学学科地位省思》



※ 温馨提示 ※

欢迎您访问“人类学乾坤网:www.ca101.cn”,微信公众号:ca101cn ,微信公众号投稿信箱:ca101@qq.com。

您可向公众号:ca101cn,分别回复关键词:费孝通,岑家梧,李亦园,乔健,王明珂,徐杰舜、周大鸣,彭兆荣,徐新建,范可,张小军,王铭铭,景军,陈志明,滕星,麻国庆,赵旭东,关凯,孙九霞,刘珩,段颖,等,将收到这些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