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学】巫达:《从中德合作研究看人类学的国际视野》

2016-05-29 巫达 人类学乾坤

作者简介】巫达,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教授。




人类学是一门具有全球视野、全人类视野的学科,是需要时时刻刻加强国际合作的学科。中国人类学的源头是欧美人类学,从一开始便是跟国际人类学同步的。国外人类学者把中国作为“他者”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研究反观我们的文化。

 

人类学自二战以后成功地完成了从研究简单社会向研究复杂社会的学术转型,人类学在西方囯家成为一门显学。如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宗教与族群多样性研究所(以下简称“马普所”)就是欧洲著名的人类学研究所。2012年以来,中央民族大学与马普所进行了深度合作,感触颇多。

 

马普所是德国马普学会(Max Planck Society)旗下83个研究所之一。马普学会的前身是德国的威廉皇帝研究院,是德国联邦和州政府支持的一个非营利性研究机构。马普学会旗下研究所的研究领域涵盖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研究成果享誉世界,名列前茅,已经产生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综合研究实力仅次于哈佛大学。马普宗教与族群多样性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11月, 聘请了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著名的人类学家范笔德(Peter van der Veer)教授担任其所长至今,可见马普所的国际化程度。

 

马普所作为人类学研究所,致力于多样性社会的历时与共时的多学科协作研究,特别是关于族群、宗教的构成及其动态的研究。目前,其引导性研究主题有两项:一是宗教的世俗化和宗教活动的定位;二是全球化如何同时影响世俗的治理和宗教活动及其网络。而范笔德院士挂帅进行课题“超大城市的都市憧憬的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of urban aspirations in mega-cities),就选择了中国上海、印度孟买、新加坡和韩国首尔四个超大城市进行比较研究。这个课题的国际视野不言而喻。

 

就是在这个国际比较的视野下,我才有幸参加他的上海子项目“上海的都市憧憬”(Urban aspirations in Shanghai)的研究。自2010年起,范院士开始与笔者当时所主持的上海大学族群研究中心合作,邀请笔者担任上海子项目的中方负责人和协调人。笔者曾先后四次受邀到马普所访问,2015年被聘为该所客座研究员与高级合作伙伴。范笔德院士也曾先后三次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到中央民族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举办暑期班、讲授人类学课程,并在笔者的陪同下到四川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田野调查。从这个国际合作和交流中,让我切实感受到了西方人类学研究的国际视野和大手笔。

 

其一,2012年11月,笔者被引进到中央民族大学,范笔德院士为了项目的连续性,继而决定跟中央民族大学合作。为此,中央民族大学成立了以笔者任中心主任,范院士任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中心”,以加强同马普所的学术合作。中德双方议定的研究项目包括以下三个主题:一是中国四川、云南和越南的彝族与苗族关系研究;二是中国西南向东南亚的开放对少数民族的影响的研究;三是超越族群的社会网络:中央民族大学同学与校友的个案研究。

 

其二,多样性中心成立之后,范院士随即决定中德合作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就双方议定的主题展开学术研究。为此,马普所为博士研究生提供3至4年的全额奖学金,为博士后研究员提供1至2年的薪金和研究经费。博士论文和博士后研究须与多样性中心合作完成。

 

其三,在合作中,马普所非常务实。2014年7月7-11日,多样性中心和马普所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了面向全球的首届全英文授课的暑期班。暑期班主题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共有来自海内外名校的学员39名参加,涵盖了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宗教学、社会学、政治学、性别研究等社会人文学科研究领域。范院士和笔者为暑期班学员上课,另请了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的林舟(Joseph Bosco)教授前来为暑期班授课。通过这次暑期班顺利招到两名博士后研究员和两名博士生。

 

其四,2014年,中德双方协商决定由马普所提供专项资金,设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中心‘马普奖学金’”。在参加暑期班的学员中选拔优秀的研究计划予以资助。奖学金额度每名20000元。经中德双方仔细审阅和讨论之后,共选定七名“马普奖学金”获得者。这些获奖者分别来自中央民族大学(4名)、云南大学(1名)、香港中文大学(1名)、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名)。同时,在2014年暑假期间,资助部分博士生和硕士生到四川、云南等地去做田野调查。

 

其五,马普所和多样性中心合作编辑期刊Cultural Diversity in China(《中国的文化多样性》),由德国柏林De Gruyter出版社出版。该期刊由范笔德院士担任主编,笔者担任编委,为英汉双语期刊。自2015年1月起,每年出版两期。

 

其六,多样性中心和马普所共同组织出版编辑一套系列丛书“文化多样性与族群研究系列丛书”,展示上述合作课题的研究成果。由笔者与范笔德院士担任丛书主编,在民族出版社出版。丛书稿源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马普所及其他相关合作单位。目前已签订三部出版合同,其中包括范笔德院士的成名作《宗教民族主义》一书。

 

其七,2014年,开通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中心”网站(网址http://cd.muc.edu.cn),为中英双语网站,是中央民族大学与马普所合作的国内外交流平台,也是国内外学界了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窗口。网站的目的是发布研究信息和研究团队成员信息,刊登成员的研究成果、研究心得、会议论文、田野图片等内容,提供研究所需的学术资料支持等。

 

西方人类学研究的国际视野和大手笔,不仅表现在合作研究的运作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呈现在合作研究的理论关怀上。

 

我们的合作,主旨是通过文化的比较探讨认同理论、全球化理论和族群理论等国际人类学热门议题。认同理论包括国家认同、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等诸多身份问题。全球化理论讨论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及其适应策略,讨论不同区域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族群理论是关于族群互动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民族概念、民族区域自治、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治理与被治理的族群关系等等。

 

人类学这门学科传统上是一门研究“他者”的学科,但当代人类学不仅提倡研究异文化,还鼓励研究自己的文化,很重视从“他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文化。人类学学科强调文化的“比较观”和“整体观”,其目标之一是把某个特定文化放置于整个人类文化的视野之下,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从而探讨和发现适用于整个人类文化的通则。同时,在文化比较过程中,通过民族志呈现不同文化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这是人类学的另一个目标。因此,人类学是一门具有全球视野、全人类视野的学科,是需要时时刻刻加强国际合作的学科。中国人类学的源头是欧美人类学,从一开始便是跟国际人类学同步的。1935年,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拉德克里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应燕京大学吴文藻教授的邀请来华讲学,对中国人类学有重要影响。1936年,吴文藻的学生费孝通到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师从现代人类学创始人之一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费孝通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是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1964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中国文化的著名的人类学家施坚雅(William G. Skinner) 针对当时西方学界“汉学已亡,中国研究永存!”(Sinology is dead,long live Chinesestudies!)的呼声,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题为“中国研究能为社会科学做什么?”强调中国研究对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特别是强调中国文化对于理解人类学意义的文化的重要性。国外人类学者把中国作为“他者”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研究反观我们的文化。

 

同时,国外人类学者希望通过中国人类学者对自己的研究来审视他们的研究成果。反之亦然,当中国人类学者走出国门到国外去做“海外民族志”的时候,需要跟国外的学者合作,了解他们做到什么程度,从而调整自己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国外的人类学者也希望能够借鉴中国学者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因此,人类学的国际合作研究是常态,是这个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

 

中国的“一带一路”顶层战略,提出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建设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已经带动国际人类学界更加深入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研究动力。国际人类学界合作研究是学科所需、大势所趋,正是人类学大显身手的时候。只要充分认识到人类学的价值和意义,充分重视人类学的学科地位,那么,人类学将会对“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做出学科所要求的应有贡献。

 

来源】文汇学人 / http://www.whb.cn/xueren/57779.htm



延伸阅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浏览全文



[1]黄春宇:《人类学成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张小军:《强国之学:人类学的学科使命》

[3]张先清:《作为大学通识教育基石的人类学》

[4]高丙中:《建设联接中国与世界的人类学》

[5]范  可:《与时俱进的美国人类学及其社会影响》

[6]张应强:《中国人类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的路向》

[7]陈  刚:《人类学应成为中国显学:应用人类学的视角》

[8]周大鸣:《社会转型与现实关怀:移民时代的人类学》

[9]田阡:《流域研究:人类学的张力和价值》

[10]乔  健: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

[11]石奕龙:人类学与民族学都应为一级学科

[12]周大鸣:关于人类学学科定位的思考

[13]范  可:人类学的问题及其学科体系

[14]徐杰舜/问,周大鸣/答:《人类学一定会在中国扎根——访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

[15]徐杰舜:人类学在中国的命运为何一波多折

[16]刘冰清,徐杰舜:《学科多样性与学科公平:人类学的中国命运》

[17]麻国庆:中国人类学的学术自觉与全球意识

[18]徐新建: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人类学需要的大视野

[19]王铭铭,等:《人类学的公众形象问题》

[20]赵旭东:《也谈人类学在中国的学科定位》

[21]王邦虎:《关于人类学学科定位的相关问题》

[22]马伟华、胡鸿保:《人类学的重建和自省——由<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说起》

[23]林敏霞:情怀•遭遇•反思:一位中国青年人类学学子的学科经历表述

[24]姜又春:《学科互动:论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地位》

[25]陈沛照:《中国人类学学科地位省思》

[26]王建民、王铭铭等:《中国人类学基本阅读书目问题》


※ 温馨提示 ※

欢迎您访问“人类学乾坤网:www.ca101.cn”,微信公众号:ca101cn ,微信公众号投稿信箱:ca101@qq.com。

您可向公众号:ca101cn,分别回复关键词:费孝通,岑家梧,李亦园,乔健,王明珂,徐杰舜、周大鸣,彭兆荣,徐新建,范可,张小军,王铭铭,景军,陈志明,滕星,麻国庆,赵旭东,关凯,孙九霞,刘珩,段颖,等,将收到这些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