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集】人类学到底研究什么?

2016-10-05 顽童小逗豆 人类学乾坤

Photo by 简庆福

1.

 

一次,跟哲学家聊天,他质疑人类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资格,问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中有什么是其他学科没有的?

 

我说,人类学有一个步骤是从民族志走向人类学,探讨时代、社会和人类的一些基本论题:“基于一个人群或地方的内部视野,从内向外,看到他们所处时代,区域与全球,进而理解时代和社会中的人。”

 

哲学家很失望:“人类学没救了,你们这样做,不就把自己变成一个科学的分支,缺少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迟早会被其他学科蚕食!”

 

我心中一惊,忙问为什么。

 

哲学家说:“每个学科都研究人的某个层面,社会学研究社会人,经济学研究经济人 ...人的所有层面几乎都被各学科瓜分完了。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十年来,几乎见不到一个独立新学科的出现 ...”

 

确实,新学科必须发现人的某个不同侧面,有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论。

 

我不禁多想了一下,人类学的独特研究对象和方法论是什么呢?我回答哲学家的方式是否就是他说的,把人类学变成了科学的一个分支?

 

这位哲学家很资深,对人类学感兴趣,也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他给了我好长时间来想。

 

见我一直没回应,哲学家说:“你陷在里面了。人类学研究人的个体性,而非某个侧面,这点跟所有其他学科不同! 这是我认为你们人类学最独特的一点。”

 

我很受震动。所谓当局者迷,就是执迷于框架,看不到它在更大世界中的样子。

 

回顾人类学史,我们不就一直在寻求人的整体性/个体性吗?

 

人类学很早就宣称要研究人的整体,其学科性质介于科学与人文之间。早在1887年,美国人类学创始人Franz Boas 在Science 上发表The Study of Geography一文提出人类学需整合物理学等硬性科学的方法,探讨物种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文学艺术宇宙观式的方法,理解个体之为生命的意味。

 

在根本理念上,人类学和哲学殊途同归,都理解人的整体,但方法不同。哲学将一切建立在思维的体系上,秉持内心以化万物人类学立足人类和生命个体的经历穷尽万物以求归一。

 

更有激进如法国哲学家Bruno Latour 要以人类学取代哲学:哲学衍生于西方世界的认知方式,人类学立足人类所有可能的文化创造,人类学更彰显人对万物母题的追求。

 

带着这种视野,我们看到历史上每个人类学理论都在阐释人的整体性的不同意味。早期,人类学研究社会文化,后现代以来,加入了个体的生活与生命,今天,人类学与生命和认知科学一同探讨人在社会-自然协同进化中的发展。人不只社会文化的人,也是生活生命中鲜活的个体,更是自然万物中的一个独特物种。

 

在物种的层面上,人的整体性体现为,人受制于生态和进化的法则,但以认知和想象创造出社会文化体系,以之适应甚至微调进化规则。在个体层面上,人类学展现生命完整的质感。

 

人类学探讨人之为人的意味,即人类之学。

 

人类学因此不是抽离的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或生物学、心理学, 也不是投入的文学和艺术。学人类学, 既不能陷在文化和意义里面, 也不能只考虑进化和生态既要读点文学艺术, 也要看看Nature和Science,培养跨界的感觉和思维

 

Nature 和Science上有精美配图,挑战我们日常认知的极限。Nature有科幻小说而科幻是实验之外探索世界的方式。Science上常有大家写给大众最新进展报道,还有各学科专家之间通俗易懂的跨界交流。

 

特别的,人类学需要文学艺术。人类学的学生多困于经典民族志的晦涩,在丰富得让人发狂的民族志细节前落荒而逃。但读出经典民族志意味的人却惊叹其中精致的社会文化体系。经典民族志内容精致,表述方式却简单粗暴。人类学家需要动情的表达。

 

每年上课,我都给学生推荐《爱因斯坦毕加索时间,空间与动人心魄的美一书。爱因斯坦是物理天才,毕加索艺术天才爱因斯坦除留下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具体理论外,更带来研究理论物理的新方式,结合美学原则和科学定律。毕加索的绘画革新借鉴了当时几何学的发展。艺术背后是科学,科学之后审美按理,科学讲求到处一样,是普世的,不存在个人风格但研究做到境界后,我们发现,每次科学伟大进展都和艺术相连。建议学生开学之初通读全书感受科学与艺术如何相连,期末再读,理解人类学游走于科学和艺术之间,寻求二者的连接

 

人类学家的问题在于,我们得到关于人的整体存在的框架,但没有血肉,血肉都在其他学科那。学人类学需同时辅修一两门其他专业,填入骨架使之血肉丰满。在美国,多数人类学生都有两个专业。

 

人类学就像一张网, 网到什么及能否知其价值,取决于人类学之外的知识和经验民族志做得怎么样, 取决于作者的胸怀和气度, 生命经验

 

历史上,人类学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与其他学科相关。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马林诺夫斯基本学物理。他身上感性理性矛盾统一。开讲座,他让一部分人热情拥护,另一部分人极度反感,引发激烈争论。他的研究注重宗教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却想尽办法不让女儿接触宗教。这些矛盾也体现在他的理论中:民族志写作细腻精致,但理论讨论漏洞百出。

 

美国人类学的创始人Boas也学物理,到极地研究海水颜色与阳光的关系,遭遇爱斯基摩人后,转向人类学。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人类学介于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学者。此后,美国人类学的物质和心智主义之争,四个领域的人类学系设置(社会文化,考古,语言和考古)及内部的分化(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曾分裂为两系,近些年才又合并),科学与人文之争(NSF与Wenner-Gren两基金会各自代表两个取向),都跟Boas人类学理念中矛盾统一的特质相关。因为,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人容易偏向一端。

 

后来,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和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一个学哲学,一个学文学,分别在法兰西学院和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任职,是人类学在整个人文社科中的代言人。他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所有人文社科,让人类学成为知识探索的领头羊。

 

跟我景颇研究最密切的,有英国人类学家Edmond Leach 研究缅甸克钦(在中国叫景颇),他原学机械工程,我学物理。我博士导师本科学数学,其人类学研究始于与Leach 的对话。

 

于是,每年,我都建议新生至少多学一个专业。有人从人类学出发,慢慢离开,进入丰富多彩的生命和社会;也有人一脸嫌弃:“读几个专业好累啊,还费钱。”一副白眼看白痴的样子。

 

我多少有点生气。

 

如我从容应对,不再情绪波动,能接受别人的原本,而非我认为别人应是什么,人类学就上我身了。从个人世界出来,接受他者,我的世界会开始完整。

 

(未完待续)

 

推荐:人类学介于科学与人文艺术之间的文献

1.  Franz Boas, “The Study of Geography,” Science 9 (210): 137-141, 1887年;

2. Stephen P. Reyna, Connections: Brain, Mind, and Culture in a Social Anthropology. London: Routledge, 2002年;

3. Pamela L. Geller, “Bodyscapes, Biology, and Heteronormativit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11 (4): 504–516, 2009年;

4. Tim Ingold and Gisli Palsson, eds., Biosocial Becomings: Integrating Social and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年.

 

2.

 

历史上,至少出现了五种对人的整体性/个体性的不同诠释。在给本科生开的人类学理论课上,我总结了下面这张ppt,希望学生记住。理论以不同方式诠释人的整体,整个学期就讲这张ppt。我希望学生在多样整体性和理论阐释中找到自己感兴趣,有切身体会的像第一节课所说找到自己在学科上的精神血统。

 

 

 

七八十年代之前的四个主要理论(结构-功能,意义,结构主义,和政治经济)告诉我们人的整体是社会文化的整体人是社会文化的结果,或傀儡。理解了社会文化,就理解了人。

 

社会文化是什么?

 

功能-结构理论说社会一系列制度构成,制度有特定结构,满足人或社会的某一需求。

 

诠释理论认为社会所有东西都可视为符号。符号有意义,人类学需要明白他者的想法。

 

政治经济学派认为,政治经济地位和资源分配决定一切。父母的阶层结构塑造子女的品味,无形中决定了他们对伴侣的选择。文学家眼中的爱情,是政治经济学家眼中的阶层,是生物学家眼中的荷尔蒙。

 

结构主义比较抽象,探讨什么样人类心智造成如此多样却相通社会文化 

 

这四个理论中都没有人,只有社会或文化的整体。

 

之后,人类学讨论人的另一种整体性: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结合。人一方面是动物,一方面是社会人人类学研究这两面的结合。

 

例如美国中产阶层一般不会很胖,如大学教授。多数胖人不属于中产阶层,是working class肥胖,有基因方面的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的生活方式。如果每天吃三高食品收入不支持更健康的食品),吃完坐办公室处理文件或开车,晚上回家变身沙发土豆看电视。周末,没有精力,也没钱游玩更无保险支付健身。长此以往,身体自然变胖。阶层,表面是经济收入和政治地位,背后是文化品味和生活方式,是饮食、工作、健身休息旅游。这些社会因素反映到生物层面成为体形和健康,进一步束缚或强化生活方式。

 

这种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结合构成今天美国人类学的一个主要部分。在欧洲,人的体质/生物与社会文化研究分属不同学科,但近些年来也开始慢慢结合。

 

第三种人的整体性关乎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因为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结合,社会与自然协同进化,共同塑造了人。

 

德国犹太人聪明绝顶,但多有基因病与其聪明才智紧密相联。从1800年前后开始,因社会隔绝,犹太人被迫从事金融等高智商职业,刺激其神经鞘脂类结构的变化,促进智商发育,并因犹太教内部通婚而世代传承。同时,鞘脂类结构的变异又引发多种Tay-Sachs遗传病。高智商和遗传病是社会和生物协同进化的结果。

 

第四种人的整体性关乎个体的生活与生命,回到个体不可化约的生命质感。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既必然也偶然。阶层信仰基因结构等影响人一生但生命随处遭遇偶然,导致个体生命轨迹的细微转变,逐步偏离先天生物和社会条件为个体定下的轨迹。几十年下来,个体慢慢变成社会期待之外的独特个体。因此,个体的生命,部分化约为社会规范与历史过程,部分无法用社会来理解,有个体的独特性。个体生命是必然与偶然的结果。

 

例如,同卵双胞胎基因结构是一样的,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成长,按理说成年后各方面都非常相似。但神经学家发现,同卵双胞胎在完成同一个任务时,大脑皮层的反应区域不一样。双胞胎在各自的生活中,必然的部分相同,但遭遇不同的偶然。几十年下来,偶然改变了必然的轨迹。

 

当代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探讨鲜活个体如何整合规律独特人类学家既需要科学的严谨,也需要艺术的敏感,看到必然与偶然间不可言说微妙结合。

 

本体论转向视野下还有人的另一种整体性: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九十年代人类学强调理性,当下,我们在理性基础上整合感性寻找交织点。

 

如食物既good to think可被赋予意义,区分阶层族群、历史,这是理性层面的也good to eat首先用来吃,在触觉、嗅觉、味觉上刺激主观对食物的感性认识影响我们的理性判断。二者交织,食物变得good to act:我们把食物吃尽肚子,吃进思想,改变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的感觉。

 

2001年,五位当代著名人类学家在American Anthropologist 上发表WHEN: A Conversation about Culture 一文,探讨文化这一概念在何种程度上不再能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代名词。文化是人类家讨论生活和生命的一个元素,而非全部。我们在情境中使用文化,不再把文化作为人类学的标签。

 

第五个整体性关于人类学的表达。民族志研究,既包括作者想说的,也包括读者的反馈二者形成整体。民族志是人类学家、读者、我们时代共同构成的整体。如哲学家所说,什么是柏拉图的思想? 柏拉图著作加上不同时代所有柏拉图注释组成的整体。人类学从后现代思潮中接受了这一点。民族志作者要清醒意识到自己的立场和预设读者会直接间接影响其论点,且每个读者理解的论点,都是读者、作者和别的读者碰撞交流的结果。

 

 

3.

 

学人类学视野下人的整体,需从民族志读理论,做田野,及在自己生命中体会人的整体性。

 

读完整民族志才能感受人类学的整个过程从当代民族志开始,习以为常到麻木的日常生活中看不同寻常在自己的生活生命中寻找人类学感。阅读传统民族志立足自己生命经验中的人类学感,体悟从琐碎乏味的细节到悟精致的社会文化体系的过程

 

由此,透过民族志看人类学理论。每个理论都是一套操作方案,把来自田野的地方社会的鸡毛蒜皮转换为一个体系

 

例如,人类学早期依赖博物馆展品如何分类,以什么顺序摆放,怎么分配展厅,展厅间顺序如何,背后就是一个理论。

 

依据进化论,世界各社会的展品将被排在进化序列上。我国很多自然社会博物馆多少依据这思路。

 

按功能结构理论每种社会制度和物质都有特定功能及与之相配的结构,展品按功能分类,如满足食物需求的一个展厅,满足性和婚姻需求的一个...

 

诠释学派把一切视为文化符号,有文化意义。展厅可按意义分布,而意义随情境和诠释者而变。如中大的建筑,按历史意味,中山像、中山楼、进士牌坊、小礼堂、马丁堂、永芳堂等可归于一类;但按民间鬼故事意味排,中山像-马丁堂(中山先生的手势是镇压马丁堂的鬼魂)、永芳堂、文科楼会成为一类。

 

因此,本科生的理论课,要解决理论以什么方式田野中的碎片组织成整体,建立世界和理论间的关联。学科史的理论脉络,如谁在谁的影响下提出了什么想法,又影响了谁,形成什么流派等,放到博士课即可。

 

第二做田野感受一个完整的世界,身体力行,把鸡毛蒜皮连接成一个体系田野既需理性的体系,也要感性的生活。读民族志是别人完成这过程,做田野要自己完成。

 

田野中写两个文本,一个分门别类记录当代社会事实,从中推演当地社会文化体系,另一个记录触动人心的故事和调查者与当地的交织过程。人类学的田野,其特殊之处在于观察本身蕴含着观察者。

 

学生需体悟到,个体的生活和生命,一方面是质感的,鲜活的,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冷酷的。课堂书本呈现后者,田野经历。整合两个文本,我们讲好故事,探讨背后的结构意味看到人性与社会的交织,既体会到理解和信任,也获得信息和调查,经历浪漫温情的同时感受残酷真实。


第三,建立人类学与个体生命的关联。结合人类学对社会文化体系的理解,以及本体论转向对个体成为独特个体的探索,学生需从传统民族志反观自己所处社会的构成和运转,从当代人类学看个体与社会体系交织在每个人身上体现

 

社会文化的整体理论和本体论转向的关系有如投入抽离。课堂教育抽离,田野投入。田野中活生生的人和事,情境和案例,到了课堂,没有情感的文字因为,知识和体验,逻辑和感性,如不能结合,就不是学习,学到的一切也跟学习者无关。

 

找到知识和情感,生命和结构的关联,你就找到了人类学。找不到也没什么,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热情和兴趣,放掉人类学就好了。

 

自己就是别人,就是社会。张开慧眼看世界,看见众生,就看到人类和社会的整体,如能看到自己也是众生之一就进入了投入而抽离的人类学状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