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1101·旅游人类学】孙九霞,王学基,粟红蕾:学科无界限,跨学科凸显学术张力——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孙九霞教授访谈

2016-11-01 王学基 粟红蕾 人类学乾坤


孙九霞教授



作者简介】王学基,山东泰安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旅游流动、旅游与社区发展;粟红蕾,女,广西桂林人,《社会科学家》杂志社编辑,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论、教育学、编辑学研究。



摘要】“学科无界限,跨学科突显学术张力”,孙九霞教授基于自身的学科背景与研究经验,从学术研究、理论指导实践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她的学术主张和研究理念,并对旅游学科的前沿问题表达了个人见解。她认为,真正的跨学科研究能够实现不同学科的优势嫁接,更加全面地回答学术问题以解读社会现实,同时能够有助于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到新的临界点并挖掘新的有价值的研究领域;旅游研究便需要研究者具备跨学科的视野,关注问题的多个面向,而未来的旅游研究也具备无限可能,同时在旅游实践中以跨学科的视角关注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方能实现社区的有效发展;同样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怀着追求学术的情怀,培养广泛的研究兴趣,学术之路才能有所进益。

关键词】跨学科;旅游研究;旅游人类学;社区参与;学术情怀





嘉宾简介

孙九霞,女,山东潍坊人,1992 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1997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文化人类学硕士,2004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首席专家。被聘为天津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兼任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金钟山旅游研究院副院长、人类学高级论坛青年学术委员会主席、广东省民族研究会理事、广东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副秘书长。被列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五批校级培养对象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省级培养对象。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研究课题,社科基金获全国社科基金项目“优秀”结项。在旅游人类学、旅游与族群变迁、旅游规划及开发、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社区与旅游发展等方面已经有相当的研究成果,在《民族研究》、《地理学报》、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SSCI)、《旅游学刊》、《思想战线》、《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杂志共发表论文80 余篇,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专著两部,两部专著均获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评奖专著类一等奖(2011 年和2014 年),其他论著也多次获省部级奖励。曾主持或参与新疆喀纳斯、香格里拉、吐鲁番市、桂林市、黄山市、张家界、林芝鲁朗、蕉岭、南京秦淮河、河源万绿等著名旅游地旅游发展规划。


 

○王学基、粟红蕾:

孙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社会科学家》杂志的访谈,本次访谈主要围绕“跨学科的旅游研究”这一主题展开,近年来您一直比较主张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您自身的知识背景是跨学科的,人类学、旅游学、管理学等均有涉及,所做的诸多研究也都采用了跨学科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能否先谈一下您对这一学术主张的看法。

●孙九霞:

很高兴能够和《社会科学家》的各位读者分享一些个人体会。就我自己的背景来说,是从人类学跨到旅游学的研究中,也即是在旅游人类学研究领域,这是两个学科的嫁接地带形成的一个分支学科。这样一个分支学科既有别于人类学者的关注,又有别于旅游学者的关注,其不同点就在于它把两个学科结合起来了。人类学核心的诉求,比如文化的相对主义,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文化不分高低,并且在研究中特别关注研究对象的观点,还有地方性的知识及其社会价值,这些东西在应对现代化进程中有很强的生命力。旅游学里面,我们更加偏重的是旅游管理,是大旅游的概念,也就是对旅游各个要素的管理,其中也涉及到旅游规划,在规划中我们能够用人类学中的观念来指导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把社区拉到旅游的轨道上来,而是真正地让社区本身获得发展,这就是旅游学的优势。这种学科优势下的学术主张,便是既要使旅游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也要使当地人获得全面发展,而并不是仅仅指经济,居民的价值观以及社区的传统等都能够获得永续的发展,这也是跨学科的学术诉求在指导实践中的应用。

王学基、粟红蕾:

实际上旅游就是一个综合性科学,那您认为旅游研究是否更加应该体现跨学科或者更加契合这一学术主张?

孙九霞:

是的,其实有些学科是不容易实现“跨”的,因为他们的专业性很强,专业边界很清晰。比如说历史学,倘若你没有历史学的基础和历史学的训练,没有对整个历史的把握,是很难“跨”进去的,中文和哲学就更加是了。而旅游不一样,其内部的多元性十分复杂,内容多元就需要很多学科来解决,恰恰不是单一学科能解决的。比如对旅游资源的判断,对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消费者行为、目的地和中间交通系统的把握,不可能是哪一个学科能完全覆盖的。即使现在有的人说学规划、学设计、学建筑,是不是就能把握核心呢?也不是,因为这样的专业背景仍然是只能看到局部,你可以判断一个建筑是否美观、是否牢固,但可能无法判断这个建筑是不是适合当地的文化,适不适合当地的生态。你说的很对,旅游研究恰恰是更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但是,跨学科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轻言跨学科,我们需要既真正地懂得A 学科,又要很懂得B 学科,才能形成A 学科加B 学科的融合,否则A 学科还是A 学科,B 学科还是B 学科,这种学科的“跨越”就是夹生的,其研究就既不能影响当地的发展,也并没有推动学科的进步。

王学基、粟红蕾:

跨学科的研究的确具有很强的学术张力和开放性,您最早也是从人类学视角出发研究旅游中的社区参与、族群关系等议题,跨学科研究的优势在您的这些研究领域中是如何体现的?

●孙九霞:

在以往的研究中,比如说旅游对族群文化、族群关系、族群认同的影响等研究中,往往是批判性的思维,人类学喜欢反思和批判性,这也是这个学科值得肯定的特点,并带着一种反思的眼光来寻求发展。而当你真正了解了旅游之后,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现实之后,你就会从各个利益主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往我们更加喜欢站在社区居民的角度为其发声,而旅游学者加上人类学的背景之后,可能就会站在多个立场上思考:政府的初衷是什么?开发商对地方做出的贡献在哪里?有了这样的基本判断后再去评估影响可能就会相对客观。举个例子,三亚的回族村我们跟踪了好多年,从一开始没有搞旅游的时候,族群关系处在很紧张的状态之下,不断地有冲突发生,而当旅游进来过后,各个主体的开发行动带动了发展,使得族群分工出现了交叉性的发展,此时,族群中经济方面的合作代替了以往的冲突,这种交往也使得回族的自我认同更加强化。对于这样的案例,跨学科的视野让我们可以对其中的复杂关系了解得更清楚、更客观。

王学基、粟红蕾:

您最初的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地的社区参与,在规划实践中也十分注重这一理念的实现,这一议题在旅游研究中也比较成熟,相关研究是否有些过时?未来的研究前景或者拓展的方向是什么?

孙九霞

旅游人类学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整个过程中的第一个进展就是这个学科被人们充分认知。大家都意识到人类学还可以在旅游中大有作为,同时还成为一个学科,获得学者的认可就是一个发展。在此之下,很多主流的人类学学者也开始关注到旅游学,旅游学学者也开始关注到人类学,这是真正地交叉的开始。继而就是关注的目光多了,做研究的人多了,也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出现。就像刚才提到的,这样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很多成果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跨学科。不少研究者只是看到这个话题之下比较容易出成果,容易有发展便予以关注,而研究的质和量却是不匹配的。此外,脚踏实地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同时,研究规范还有待确立。没有一些基础规范的话,即使做出了一些自认为尚可的研究成果,但可能不被正统人类学所认可,缺乏规范性的成果是无法被接纳的。所以,旅游人类学接下来的发展需要在实现真正地跨学科上下功夫,建构自身的学术规范。

对于研究的主题,如果往大的方面说可能是“无所不能研究”。以往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旅游系统中的目的地系统,而缺乏对客源地系统和中间通道系统的研究。游客的相关研究也放到目的地系统中研究,因为游客离开客源地之后在目的地消费。对客源地的研究和关注是缺乏的。一方面是什么样的客源地,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客源地是没有关注的;另一方面,游客的旅游行为对其在客源地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也是缺乏关注的。另外,对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通道的关注不足。我们原先关注的是旅游交通的技术工具,而对通道上的行为、人们的体验以及通道与客源地、目的地之间的关系关注不够,这些也是未来值得大家去关注和探讨的。

其实现在对于旅游目的地关注较多也只是相对的多,目的地仍有很多值得深挖的东西,在旅游人类学这一块依然是很欠缺的,量和质都还不够。另外,在研究的结构和内容的很多环节上也存在不足。过去的旅游六要素没有探讨完全,又有人提出了新的六要素,如此多的要素中我们给予足够关注的还是很少。

王学基、粟红蕾:

在社区参与的相关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社区增权”问题进行讨论,对于这个话题您的观点是什么?

孙九霞:

早期我的博士论文也是做的社区参与,你提到的社区增权的确是一个争议话题,对于这个话题以前从未关注过的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话题,关注过的人中有一部分觉得社区参与已经不够了,应该跨越到社区增权上来。我个人认为这可能不是一个概念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所有的研究都应该扎根于中国现实的土壤中,给出一些真正切实有效的理论模型。我早期提出来的社区参与模式——“社区主体+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第三方力量的介入+法制规范”,这样的模型目前为止还是非常有解释力的,但是为什么没有推广呢?现在缺乏的是能够制约各主体的约束力,什么样的力量能够把几个主体加在一起,现在是缺这个的。这是社会发展所要面对的,也是很难跨越的。那么,这里最关键的实际上不是社区参与也不是社区增权,而是社区能力建设,我希望的是从内而外地真正使他们获得能力的增长,能够自己主导整个社区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是关注自己的私利,而是要关注整个社区的共同利益,形成一个多方位的共同体。这样的话才能在应对现代化的旅游业中实现真正的发展,而不像现在出现的空心化、利益导向、贫富分化等现象。由此看来,社区增权不一定比社区参与前进了一步,因为真正的社区参与也要建立在社区增权的前提下,实现一种真正的全面参与。增权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社区的发展,社区参与也是,所以对这两方面并不存在谁高谁低,或者是哪个阶段。研究者倡导社区增权,那么到底是谁来增权?依赖于外界的从上而下的“赋”权可能性还是不大。可喜的是,目前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参与模式出现在不同的旅游地,它们各自有其成功之处。目前还比较缺乏的是企业与社区结合的参与模式。我说的企业不是集体企业或村办企业,而是未来企业和大企业。企业在旅游开发的时候便把社区力量联合在一起共同开发、共同持有股份、共同发展的这种模式依旧很少,这也是一个未来的方向。

王学基、粟红蕾:

您现阶段的研究虽然还在旅游人类学的范畴内,但研究兴趣也一直是多元的,对于您近期关注的领域能否做个简单的介绍?

孙九霞:

从早期旅游人类学的社区参与,到前一阶段关注社会空间的生产,再到现在正在关注的流动性及传统村落的话题,我们的关注点最重要的是要结合社会现实的发展。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现代性的力量作用到旅游地之后出现的一系列现象便会激发你的思考,思考之后要明确须关注什么。比如说对社会空间的关注,其实就是采用了跨学科的视野,因为跨学科视野可能更容易捕捉到一些新的临界点。我们关注到了社会学的空间转向、人类学的实践转向、地理学的文化转向等,之后我们就可以在人文地理的研究中贡献出带有特色理论背景的旅游人类学的讨论。再比如流动性,中国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传统社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交通不具有绝对的通达性,但通讯无处不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旅游的流动好像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这可能就是旅游学者应该把握的。同样的,对人类学来说,也会给这个学科以挑战。原来人类学者关注的是一个稳定的、边界清晰的社区,现在边界变得越来越不清晰了,从旅游者到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清晰了,未来的不清晰可能会带来更复杂、更多元的现象与问题,不仅仅是人或物。

王学基、粟红蕾:

前面谈到跨学科的研究体现了知识的广度,您也常鼓励学生要有广泛的研究兴趣,您认为这样对于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又有怎样的益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当做到什么?

孙九霞:

你说的其实是很本质的,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研究生还处在学习和研究的成长和起步阶段,我希望同学们要做的就是扎扎实实地去认识社会、认识现实。这里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文献,另外一个就是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两种途径都需要同学们俯下身来,看懂社会的基本状况。只有认识了基本现实才会有基本的感悟和思考,才会有自己发现和研究的成果。现在很多同学也会尝试着用不同方式去认识社会,但是往往只认识其一不认识其二,不知道一和二是什么关系。因为知识体系可能仍然是零散而不系统的,再加上调研的时候可能不够扎实。在新一辈的培养中,经常会存在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的现象,这样的态度必然会导致认识上的肤浅。在旅游学科中尤其明显,这样一个新学科中有很多人是从旅游管理到旅游管理,在没有更深入的学科背景下自己的新知识又没能补充完备,所做的研究可能就只能是过眼云烟,没有学术继承的价值,也就不能够为学术进步做出贡献。

王学基、粟红蕾:

最后,根据您的经验,您认为旅游专业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应当如何在丰富的旅游现象中发现并挖掘出一座“学术金矿”?

孙九霞:

是的,要想去挖“金矿”的话就必须配备工具。所谓的工具除了你的努力和投入,还要带着对研究十足的热爱,带着追求学术、探索未知的情怀才可能挖到金矿,否则可能挖到一半甚至只剩一步之隔的时候就放弃挖掘,最终不能达到目的,见诸成果。坚持不懈是做学问需要秉持的,尤其是对博士生而言,更要有一种追求、一种热情,才可能实现学术的进步。

 

来源】社会科学家,2015,11:3-6.

 


延伸阅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浏览全文



[1]【20160901·学术资讯】人类学乾坤·2016年·8月号

[2]【20161001·人类学】人类学乾坤·2016年9月号

[3]【20161024·人类学】人类学乾坤·2016年10月号

[4]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

[5]孙九霞:《旅游中的主客交往与文化传播》

[6]孙九霞:《旅游拯救民族与文化?》

[7]孙九霞:旅游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选择

[8]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

※ 温馨提示 ※

欢迎您访问“人类学乾坤网:www.ca101.cn”,微信公众号:ca101cn ,微信公众号投稿信箱:ca101@qq.com。

您可向公众号:ca101cn,分别回复关键词:费孝通,岑家梧,李亦园,乔健,王明珂,徐杰舜、周大鸣,彭兆荣,徐新建,范可,张小军,王铭铭,景军,陈志明,滕星,麻国庆,赵旭东,关凯,孙九霞,刘珩,段颖,等,将收到这些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