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07·人类学访谈】郑艳姬: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访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蒋炳钊教授

2017-01-15 郑艳姬 人类学乾坤

蒋炳钊教授

(拍摄于2009年,张先清教授提供)


作者按我国著名民族学、人类学家,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人类学研究所原所长蒋炳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7年1月14日上午8时在厦门去世,享年87岁。此文为笔者三年前访先生所得,在与先生的接触过程中,先生陆续赠与笔者《东南民族研究》、《中国东南民族关系史》、《林惠祥全集》等书籍,并鼓励青年人在人类学与民族学的道路上不畏艰难,一路前行。

先生昨日音容与风范犹在!重提此文以纪念!蒋先生千古!


 

初见蒋炳钊老教授,看到他是一位身材瘦高,精神健硕,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看到我们的到来,十分热情的将我们迎进了家中,招呼我们坐下,并给我们倒上了茶水。屋内摆设极为朴素,但却感觉得到各种物件的精简实用,作为学者,大量的藏书自然不在话下。蒋先生声音洪亮,行动迅速,思维敏捷,若不是他笑称自己也跟我们一样是80后,真的很难认为眼前这位慈祥安定的老人已年过八旬。是的,这就是这样一位老人,60年如一日教书育人,也是我国人类学考古学学科方面的杰出学者——蒋炳钊。 


早年师从林惠祥先生


蒋炳钊1932年出生于泉州,1956年经过厦门大学历史系4年的学习之后,师从中国人类学界的开山鼻祖林惠祥先生。林惠祥先生于192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后考进菲律宾大学研究院,1928年毕业,获人类学硕士学位。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特约编辑员,后参加该院民族学组研究工作。1931年任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主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人类博物馆馆长、南洋研究所副所长。当时的厦大,具有带研究生资格的导师只有两位,林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另一位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卢嘉锡。能够成为林先生的学生实属不易。蒋炳钊跟随林先生学习的专业为考古学,因林先生于1958年不幸病逝,他便成为林先生的关门弟子。


专注于学术


从1959年起,蒋先生一直留校工作,直至退休。他曾担任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副馆长,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会长。作为厦大人类学系历任掌门人之人,蒋先生对厦大人类学系的发张做出了巨大贡献。19947月,学校以人类学本科生难以找到对口单位为由撤销人类学系,不再招收本科生,计划中的本科生招生指标让给热门专业,考古专业归并于历史系,人类学专业的教学人员均转为人类博物馆与人类学研究所人员,继续从事人类学的研究和中国民族史和文化人类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在蒋先生等一批老教师的努力下,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于10年后得以复建。

先生学识宽广,熟谙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多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曾主编《百越民族文化》和《百越民族史》两部专著,后者获国家奖助。此外,他还发表了一系列很有见地的论文。蒋先生在畲族史研究方面尤有独到见解,其撰写的《畲族史稿》被誉为国内畲族史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同时,他在泉州回族、福建疍民和客家以及福建汉民族的来源与形成方面都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台湾著名人类学学者李亦园认为蒋先生的著作有四大特点:一、注重资料搜集。研究方法从收集资料入手,研究的基础比较扎实,这是研究工作者的好作风。二、选择最有争议的难点为研究为突破口。民族研究首先遇到的是民族来源与形成的问题,这是一个难点又往往是众说纷纭的学术公案。蒋先生在研究东南几个民族的来源方面都有过精辟的论述。三、深入实地调查。蒋先生1958年就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调查组工作,深入福建和浙江畲区进行调查,对闽西客家和泉州回族也进行多次考察,论文中都有不少田野资料。四、根据新资料修正旧观点。崇安汉城是福建考古的一大发现,曾引起学术界广泛重视。蒋先生1978年发表《福建崇安汉城的性质和时代的探讨》,根据出土的铁器进行论证,认为它不是闽越国时期铸造,判定该城时代为西汉中期到东汉初期,是汉王朝治闽的一处军事城堡。


潜心发挥余热


自退休之后,蒋先生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仍然不忘学术思考与科研工作,坚持从事人类学、考古学及民族史方面的研究,同时继续进行着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中的工作,因此先生获得了2004-2005年度人文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接着,先生3岁的小孙子开始上幼儿园了,儿子和儿媳工作都十分繁忙,每天下午6点才能下班,按照厦大幼儿园的规定,每天下午5点半就可以接孩子回家,因此,每天接送小孙子的任务便由先生承担下来。这样的生活维持了三年,直到小孙子升入了小学。

之后,厦门大学出版社计划出一套林惠祥先生的文集,在出版社的邀约之下,蒋先生承担起了大部分工作,先生说这样的举动,无论对于林惠祥先生,还是厦大,还是国内的人类学学界都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林先生的学生,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2011年正逢林惠祥先生诞辰110周年,如果能在这个时间以内完成,便可算是作为献礼。蒋先生随之开始了收集资料的过程,为了不要有任何遗漏,他查阅了林先生生前接触过的所有文献资料,并进一步核实每篇文章的精准出处和进行再次的校对工作。整个过程时间短、任务重,但蒋先生都亲力亲为,并与吴春明教授等的合作下完成了整条丛书的编纂工作,文集共分上中下三册,终于在2012年5月得以出版,总算是了了他的一大心愿,晚年能为自己的导师林先生的学术思想整理工作有所贡献,他觉得十分庆幸。


与病魔顽强抗争


2010年10月的一天早上,蒋先生正为《林惠祥文集》而四处奔忙,正好要到林先生女儿家收集资料,刚爬到她家那楼的三楼,他感觉身体突然一下子没有力气,无力支撑继续爬到原本应该爬的五楼。蒋先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在稍事休整之后,坚持爬到了林先生女儿家。按原定计划收集完资料之后,蒋炳钊回到家中,叫来了子女们,把情况告诉了他们,并怀疑这次的身体不适与自己近来左脚大脚趾颜色变化有脱不开的关系。他来到了医院,医生的诊断让他大吃一惊,平时一直注意饮食,血糖不高的他被医生认为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脚趾头坏死。这个结果意味着有可能要将趾头截去。但是如果只是直接把趾头截去就能解决问题,那么问题就简单多了。医生告诉蒋先生和他的家人,要截去趾头之前,必须进行穿刺手术,确定坏死的部分到底还有没有血液循环,如果有,那么截去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没有,那么截去则会有可能引起败血症,并会有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需要截肢。这样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医院里一位主任的丈夫就是因为同样的疾病,因为没有确定坏死的肢体末端已经没有了血液循环,先行截去了趾头,结果造成了截肢的严重后果。穿刺进行血液循环的鉴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次不行,有进行了第二次,结果还是没有明确的说法。蒋先生都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后来家人为蒋先生专门从北京请来一位专家,给了先生一味药,需要每日坚持涂在脚趾上,先生每日都记得涂药,慢慢的坏死的趾头开始萎缩,其他几个趾头也开始了坏死的症状。此时,已是2011年的3月份,离厦大4月份的90周年校庆只有10多天的时间,在厦大出版社工作的儿子正面临着十分繁重的出版任务,蒋先生希望自己能等熬过这段时间再由儿子照顾自己去住院,但是事与愿违,3月22日的早晨,脚趾便脱落,露出了骨头,这样的状况,只有进医院。就是在住院脚趾涂药期间,他还心系商务印书馆邀约他为即将出版的中国现代学术与名著丛书中林惠祥《文化人类学》一书撰写导读及叙述林先生学术贡献的工作,强忍病痛,每天晚上从1点工作到7点,历时一个星期,写完了这两篇文章。

经过半个月的住院治疗,伤口总算是顺利愈合,医生都觉得庆幸的是,愈合之后,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坏死的症状随着脚趾的脱落,而得到了根治,没有继续发展。只是蒋先生只剩下了两个完好无损的趾头。这给他的行走带来了很大不便,经过反复练习,子女们也给老人配上了拐杖,出门行走的问题才得到的解决。由于老伴身体也不好,尤其腿关节活动不灵光,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休养,现在每日买菜煮饭的工作就落到了他头上。每逢周末,儿女们会送很多生活必需品过来备用。提到儿女,蒋先生总是很高兴的跟我们说,他现在已经是四世同堂,重孙子正在念幼儿园,很小就已经开始学英语了。对于现在的生活状态,先生感到十分满意,有空时就继续写写文章,整理一些过往的资料,还可以养养花,种种草。 


后 记


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走访过程中,蒋炳钊毫无保留将他作为一名学人的宝贵人生经验与我们分享,纵观蒋先生的人生经历,他一直兢兢业业,不仅取得了瞩目的学术成就,在历任厦门大学各种行政职务期间为厦门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退休之后又毫不放松,继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在生病过程中积极乐观的与疾病做斗争。这一切,都让此行的每一位同学都备受洗礼,励志要努力向蒋先生学习,学习他踏实专注的学者风范,学习他不畏艰难与病魔抗争的顽强精神,学习他泰然处之的人生态度。


来源】本文为厦门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山大学医学人类学博士后郑艳姬授权推送。




讣告


厦门大学退休干部、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人类学系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会长、著名民族学家蒋炳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7114日上午8时在厦门去世,享年87岁。

蒋炳钊教授为福建泉州人,生于193272日。1952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1956年师从著名人类学家林惠祥教授,攻读人类学领域副博士研究生课程,1959年提前毕业并留校任教。1970年下放连城二年,1972年调回厦门大学工作。他先后在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历史系、人类学研究所、人类学系等学术组织机构担任人类学专业教授,长期在厦门大学从事考古学、民族学、民族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为考古学专业、历史学专业和人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秦汉考古”、“博物馆学概论”、“中国民族史”等课程、并招收培养中国少数民族史方面的研究生,桃李满天下,为培养人类学民族学方面的精英人才奉献了一生!

1980年代初,蒋炳钊教授与陈国强教授、叶文程教授、吴绵吉教授等同事及学术同仁共同创办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人类学研究所,并共同倡议创建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中国人类学学会,长期担任中国一级学会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会长、人类学研究所(我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并担任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他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重建人类学、民族学事业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积极推动和组织百越民族史学术研究,长期从事我国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尤其是畲族的社会历史文化调查与研究,堪称我国百越民族史学界、东南少数民族研究界权威,是东南人类学传统的重要代表人物,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著述丰厚,主要著作有《百越民族史》、《百越民族文化》、《百越民族史资料选编》、《畲族史稿》、《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畲族古代历史资料汇编》、《东南民族研究》、《中国东南民族关系史》等十余部,主编《林惠祥文集》以及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年会系列论文集,点校出版《鹿洲全集》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其学术论著曾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蒋炳钊教授是一位真君子、大丈夫、好前辈!他热爱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一往情深!其父亲和哥哥早年曾为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工作,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蒋先生受父兄的积极影响,一心向党,并于198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多次获得人文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退而不休,长期关心支持人类学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人类学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提携后进,关心支持年青人的成长!笔耕不辍,退休期间仍著书立说,推进学术!

呜呼!天风海涛寄哀思,五老鹭水遍愁云!

寿终德永在,人去范长存!

愿吾辈化悲痛为力量,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蒋炳钊先生千古!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2017115


延伸阅读

[1]【201701·人类学】高丙中:《元旦与春节:作为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

[2]【201702·人类学访谈】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徐杰舜谈即将出版的《汉民族史记》——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历史记忆

[3]【201703·人类学】赵旭东:朝向一种有自信的中国人类学

[4]【201704·人类学】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丨徐杰舜:《“奶啰呵!”:50年前在侗寨的田野体验》

[5]【201705·人类学】书海悦读丨Marjorie Shostak:《妮萨: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与心声》

[6]【201706·书海悦读】郇建立丨现代性的两种形态——解读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

[7]【20161217·人类学】人类学乾坤·2016年目录

[8]【20161215·人类学】赵旭东:一体多元的族群关系论要——基于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想的再思考

[9]【20161214·人类学】范可: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


※ 温 馨 提 示 ※

欢迎您访问“人类学乾坤网:www.ca101.cn”,微信公众号:ca101cn ,微信公众号投稿信箱:ca101@qq.com。

您可向公众号:ca101cn,分别回复关键词:费孝通,岑家梧,李亦园,乔健,王明珂,徐杰舜、周大鸣,彭兆荣,徐新建,范可,张小军,王铭铭,景军,陈志明,滕星,麻国庆,赵旭东,关凯,孙九霞,刘珩,段颖,等,将收到这些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