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学】王明珂:《许多个人如何构成社会——我对埃利亚斯与布迪厄的阅读》

2016-03-23 王明珂 人类学乾坤

作者简介】中研院院士、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大体不外是人与其社会、文化。因此一些基本因素与相互纠缠的问题,几乎是每一学科都要面对的。首先是“人”。人的思想、行为、群体认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构成整体社会及造成社会变迁?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大体不外是人与其社会、文化。因此一些基本因素与相互纠缠的问题,几乎是每一学科都要面对的。首先是“人”。人的思想、行为、群体认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构成整体社会及造成社会变迁?其次是“社会”或“文化”。它们都是一些研究概念,但却是社会学、人类学得以成立的基础——许多学者认为若社会、文化可全然由一个个“人”来理解,那也就没有社会学、人类学了。然而究竟什么是社会、文化?它们如何影响或规范人们的行为并因此让自己(某一社会或文化)存在及延续?或者,它们如何在人们的结群、区分与对抗行为中产生?第三,“变迁”。这是社会科学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之一;社会、文化如何变迁,为何变迁?在其间,个人与事件所扮的角色如何?

1980年代以前,虽然学者们多意识到 “个人”与“社会”(或事件与结构)间的纠结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大主题,然而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仍是社会、文化。无论是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或是象征人类学,探索的皆是一社会或文化整体的制度功能、内在结构、社会赋予某一物或事物的象征意义、文化中蕴藏的人观等等。可以说,所有这些理论皆容不下“个人”及“事件”。个人如文化与社会中的木偶,被种种制度、体系、结构、文化意识的丝线牵着活动,事件则如倏然起灭的浮光掠影,瞬间即过,无关紧要;社会科学研究的是较稳定的、整体的社会文化图像。这样的研究倾向,也很难对社会变迁作出很好的解释。如今虽然社会、文化仍是学术研究的焦点,但个人、事件、变迁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人的反思性(reflexivity)、能动性(agency)这一类的词经常出现在社会科学著作中。同时人类学及社会学者也愈来愈对历史感兴趣,表现在历史人类学及历史社会学的发展上。

近年来我自己的研究,多少受此学术潮流影响。虽然我坚定地认为现实人群社会是最丰富的一本书;我在知识上若有所得,那也主要得自对人类社会的观察研究。然而有几位西方学者,他们的研究著作皆尝试突破结构与个人(以及客观与主观)间的认知鸿沟,我在相关问题的思辨中深深受惠于他们的著作。以下我便介绍两位我最钦佩的学者,及他们的相关著作。


第一位是英国社会学家诺伯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早在1960年,埃利亚斯便对人与人之间的细微互动(如模仿、批评、敌对、冲突等等)很感兴趣。在他的《老居民与外来者》(The Established and the Outsiders)一书中,他说明一种普遍的人群区分、对抗与冲突模式:同一乡镇居处亲近的两个人群,一方自称是老本地人,而另一方则被视为外来者。老本地人在行为上遵循某些当地文化或生活习俗规范,透过闲言闲语来强调这些规范,并强调外来者对这些规范的破坏,以此维持两者间的区分,以及老本地人的优越地位。在这研究中,我们已看见埃利亚斯如何从微观的“个人”互动行为中来理解“社会”的构成。

在稍晚另一著作 《宫廷社会》(TheCourt Society)中,他更具宏图地探讨社会、个人与变迁之间的关系。他描述、说明,在宫廷(法国1718世纪)这样的小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与其他人以种种关系联结在一起,每个人都以有意图策略的行动响应他人,每个人都小心地观察他人的言行,也注意自己的言行;宫廷社会便如此形成及变迁。虽然书名为《宫廷社会》,但显然他认为社会(society)无法表达他所探讨的这个群体关系。因此他使用一个新词,figuration;我们可将之译为“社会圈”。他认为,只有透过分析由许多相互联结的个人所构成的“社会圈”,观察其中个人的行动与企图,我们才可能了解一个社会及其变迁。在这本书中,我认为作者最大的贡献,除了亲近人群构成的社会圈这样的概念外,是他指出“可见的”宫廷内之空间配置、朝廷礼仪的社会意义。他强调,对路易十四来说,朝廷礼仪的意义是:国王的权力是存在的,但人们若在国王的身体外观上看不见它,也就难确信它的存在——便是如此,朝廷礼仪的重要在于:它让权力看得见。

埃利亚斯在本书中对宫廷空间、朝廷礼仪及相关权力结构的论述,十分接近法国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所阐发的表相(representation)与本相(reality)之关系。


布迪厄有一部名著《区分:对于品味评鉴的社会批判》(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由此书名我们也可体认,本书的学术意义之一在于将社会研究的重心,由探索、描述“社会”转移到“社会群体间的界线区分”上来。他指出,一个社会阶级群体认同建立在与“他者”的区分上;透过权力来创造、操弄生活品味,藉此强调我群与他群的差别,一个阶级人群排斥、敌视最亲近但也最有威胁的另一群体。相对的,居于社会中阶级地位较次的人群,或居于社会下层的人,却常附和上层、主流群体所定义的品味。在本书及其另一名著《习行理论概要》(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之中,他最著名的学术概念便是“场域”(field)与“习性”(habitus);借着这些概念,他尝试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常面对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之对立——“社会”如何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种种制度、结构、规范之集结,另一方面又在许多个人主观意志、利益抉择与作为下延续、变迁。

关于场域,布迪厄常称一个社会中有艺术场域、学术场域、政治场域。显然与埃利亚斯相同,布迪厄认为“社会”(society)这词太空洞,而他所描述的“场域”也与埃利亚斯所称的“圈”(figuration)在概念上有些雷同。每个社会场域都有其特别的价值、原则、共同利益,和掌控价值、原则并竞夺利益的权力群体结构(如我们熟悉的“学术圈”中各学术领导、博导教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社会场域有其稳定性与延续性,那是因为每个在其中的个人都接受或养成一些习性(habitus),一种范式化的思考与行为倾向。习性将一些外在社会结构与现实“内化”于人们心中,因此在相关场域中,这些习性所产生的习惯性行为(practice)——我们且简称它为“习行”——也大约有其一致性,成为某种模式化行为。譬如,在阶级化的职业场域中,企业老板、指导教授、政府领导们,都因于特定“习性”而对其雇员、学生、下属有各种言行(特别是透过身体语言)。

他的这一套理论,更简单明白地表现在他所称的“本相的表相,以及表相的本相”(the representations of realityand the reality andrepresentation)一语中。举例来说,企业公司及大学研究所,其组织结构及其内部成员间的利益与权力关系,皆为种种社会现实“本相”;在这些现实本相下,雇员对老板,学生对导师,在特定的习性下常有模式化的言语、行为(如谦卑的言语)等,这是人们可观察到的社会“表相”。这些人们不用思考且常不经意流露的言语、行动与肢体语言等“表相”,反过来强化社会现实“本相”,也就是前面提及的企业公司与大学研究所中阶级化的结构、利益与权力关系。然而,这并不是说社会现实本相将在它与人们的习性、习行之循环相生中永不改变。相反地,布迪厄强调在特定社会场域(field)之权力与利益关系中,个人的情感、意图都影响其行为对“习性”的依违,也就是强调个人“可见的”社会行为在塑造(及改变)社会上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他的观点与埃利亚斯相同。

布迪厄与美国学者华康德合著的《反思社会学引言》(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也让我受惠良多。这本书可以说是布迪厄与一群研究其著作的芝加哥大学师生之间的对话,因此其结构并不完整、清晰。然而读过布迪厄其他著作的读者,却可以由这本书中了解其思想体系及其对学术与社会的关怀。在这本书中,他提醒学者(主要是社会学者)须努力避免三种认知偏见:因自身的社会身份(如自己的民族、性别与阶级身份认同等等)所产生的偏见;因学者自身的学科背景及个人在其间的地位所产生的偏见;因将知识视为纯学术问题(而非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学究偏见。也便是,他以其场域、习性、习行等概念,来反思学术与学者之所为,鼓励学者在研究中发掘社会中“难以察觉的思想范畴”(unthought categories of thought),以免人们因对社会缺乏真正的认知与反思而接受社会本相之宿命。

我之所以特别偏好某些学者——如埃利亚斯与布迪厄——的著作,不只是因为其书内容精深、说理清晰,而是我由自己所从事的羌、藏族社会田野考察中,以及基于这些研究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情境化解读中,体会其学说的奥妙之处。这样的读书认知过程更让我相信,对于人文社会学者来说,最值得深入阅读的一本书乃是人类社会本身——既有让人们依循的种种结构与文化,又处处可见个人对这些社会规范的选择与依违,如此在历史上人类社会有延续亦有变迁。而最难阅读的一本书也是人类社会——因为它由我们的常识所建构,我们生存其间,而现实又是如此真实,因此我们特别难以对其有反思性认知。

 

【来源】【南方週末報/2011-05-12/E26版】



※ 温馨提示 ※

欢迎您访问“人类学乾坤网:www.ca101.cn”,微信公众号:ca101cn ,微信公众号投稿信箱:ca101@qq.com。

您可向公众号:ca101cn,分别回复关键词:费孝通,岑家梧,李亦园,乔健,王明珂,徐杰舜、周大鸣,彭兆荣,徐新建,范可,张小军,王铭铭,景军,陈志明,滕星,麻国庆,赵旭东,关凯,孙九霞,刘珩,段颖,等,将收到这些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