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财“天一阁”,探秘一座不寻常的私家“图书馆”

宝藏满满的 南京财经大学 2023-02-21


你见过一整个家都是书的地方吗❓

没见过❓

没关系

今天,小编就带你见识见识



一万多册的藏书

从玄关到墙壁

从隔断到桌案

甚至是每一处转角

都能看到书的身影

卷帙浩繁与烟火气映衬交融在一起

俨然是一个洞天世界



一楼还只是小case

阁楼上才是重头戏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

在一层吊灯的暖光下

闯入眼帘的便是这一方匾额

甲骨文的书写更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下意识地看向屋主(此次采访对象)

只见他笑着解说道:

“这四个字就是书房的名字:何足道斋。”




啊啊啊啊啊!

书房太美,一时竟忘了介绍它的主人

那么,斋主究竟是何方人物呢?

别着急~

小编这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何卫东,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从事过编辑、记者、教师等职业,入选江苏省“三三三人才工程”梯队,现为南京财经大学广告学老师,先后任公关文秘专业主任、广告学系主任。曾指导学生参与各类专业比赛,屡获大奖。两度获评南京财经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出版专著《谭嗣同评传》、艺术评论《我许丹青》(合著)、读书随笔《智慧的蜘蛛》、诗集《远方》;参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参编国家级教材一部;有数十篇论文发表于《光明日报》《南京大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新闻潮》《华东经济管理》《编辑学刊》等,其中多篇被权威文摘刊物转载;另有百余篇各类文章刊载于《南方周末》《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评论》《东方文化周刊》《读者报》等,亦有多篇被相关报刊转载。有多篇新闻作品获国家级、省市级好新闻奖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

果然,高格调的书房,只配优秀的主人

赶紧走进书房

近距离感受这位斋主的独特魅力吧!


书房名字由来——叹一声:何足道哉!



何老师的书房坐北朝南,一方书案更是挨着阳台放置,从此处往外望,刚好能看到到紫金山的主峰头陀岭。偶尔掩卷休憩,起身看看窗外风景,也是别有一番韵致。



转角的桌案上摆着笔墨纸砚的文房清供,是从前何老师专为女儿所设,偶尔兴起时,他也会自娱自乐地写上几笔。从楷书到狂草或是胡乱临摹,他写时不讲什么法度,只求开心就好。

说起书房名字的由来,何老师坦言:“我当记者那会儿,有时候写的新闻很难发出去,便将笔名取为‘何足道’,然而领导不大同意。后来,我干脆把它变成了自己的书房名——何足道斋。我知道这名儿并不好,显得有点刻意,还没啥新意。但既是现成‘货’,且早已顺了口,也就无所谓新旧了。”他言语间倒是透着几分洒脱。


书房陈设——“微型图书馆”实锤



阅读可以说是我的一种生活状态。从重庆到南京,无论是千里迁居,还是就地的几度换房,何老师都会将所有图书一件不落地带到新处。“我记得搬到南京来的时候,我去火车站托运,托慢件,一共19箱书,衣服只有一箱家具就不要了。”据何老师回忆,那会儿他到南京后先住在锁金村,再住的是湖北路。不知不觉间,每到一处书房都会扩张,进而渐次形成了今天这一万多册的规模。



广告、新闻、公共关系、杂史、饮食文化、近代思想史、经典文学......种类繁多的书籍在这里被安排得妥妥当当,拥有各自的编目记录并被斋主珍重地摆放在书架上。何老师在随笔中写道:

“在我的这间屋子里,我珍视着那些或精心或随意或顺手淘来的书籍们——无论是供正襟危坐、道貌岸然阅读的高头讲章、皇皇巨制;还是供横卧顺躺、进餐如厕阅读的旁门左道、闲花野草。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书屋才有了存在下去的理由和价值。这些书籍便也自然而然地和它们的拥有者一起,成为书屋另一个意义上的主人。”


读书写作——无知常常是一种动力



除了这些藏书,何老师还有许多自己的优秀作品。每每谈起这些作品,他脸上丝毫不见骄傲的神色,而总是流露出谦逊、温和的笑容。

何老师说他打小在成都长大,父亲是一名飞行员,母亲则学习飞机制造。这样的家庭本该让他有一个富足的童年,然而由于突遭变故,他只能跟着父母举家搬到了海拔三千多米的阿坝藏羌族自治州的一座林场。

当时,父亲在林场工作,所幸那里有子弟学校,他便也跟着囫囵念了好几年书。很难读到书的他对知识的渴求也犹如枯苗望雨,实在无书可读,甚至连《赤脚医生手册》都要一字一句地读一遍。“有一次,我在火堆里捡了一本书,那书的封面和封底都烧掉了,拿起来一看是《烈火中永生》,也就是《红岩》。”这份令人狂喜的巧合,他记了好多年。



对于何老师而言,1977年发生的几件事似乎是冥冥中的安排。那年秋天,初中毕业的他刚做好下乡的准备,突然就接到了政策变化的通知:“17岁以上的当知青,17岁以下的上高中”。未满17岁的何老师,便恰逢其会地进了高中学堂。中途他曾觉得前途渺茫,为了多掌握一门谋生技能,在假期和空余时间里到一家企业做大卡车司机,日日翻越着二郎山、鹧鸪山等地。幸运的是,1977年底又宣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在年龄不限的“绿灯”下,1979年,他一举考上了西南师大的汉语言文学系,这一待便是十六年。

大学里,开放的图书馆和优秀的师资力量让何老师着实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他开始恶补式地阅读,不仅如此,他还持续性地买书。他笑谈道:“有一天,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发行了,那会儿最近的书店也在三十公里之外,八毛钱的公车钱,要坐两个多小时的车,我和哥们儿俩虽没钱,但还是东拼西凑了些路费。为了多买些书,公车到达重庆市区后,我一咬牙就去把手表当掉了,当了60块钱。那会儿书也便宜,一般是一块多钱一本,我买完了就打上包背回学校。”虽说那时也不富裕,但唯独在买书这件事上他向来大方。



“阅读使人清醒,使人知晓自己的无知”,这种无知常常又是一种动力,促使他去发现去探索去求知,时刻保持着谦卑与感恩。


书香浸润——走出哈佛才女


梁实秋说:“我有一几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不复他求。”何老师这一家子似乎也有着同样的心境。


何老师女儿翻译的两部著作


阅读是他们家独特的家庭文化。妻子闲暇在家时,总爱抽出一本书来独坐捧读,而何老师也将大多时间投入到书案间伏首翻卷,至于女儿则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何老师的女儿,本科在一所被称为女子长青藤的学校就读,申请研究生时更是被港大、哈佛、牛津争先抛出橄榄枝,现在哈佛大学读研。在高二和大二的时候,女儿还分别翻译了《城市生活》和《帝国的边缘》两部作品。



谈及女儿,何老师无不自豪:“阅读和写作是这孩子最能拿出手的强项,我作过一些纵向、横向比较,她的超前性和深厚度,是切实且丰富的。”受家风熏染,女儿从小便对阅读有极大的热情。三年级上学期,她便将《隋唐演义》《水浒传》和《三侠五义》读得欢天喜地,到了下学期首次翻阅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便爱不释手,初中之后更是恨不得将高阳、董桥、林达、毛尖、王小波等人的著作都一一涉猎。

渐渐地,女儿更多地是独自沉入阅读,阅读的喜好也倾向于国外读物,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雨果、萨特、加谬、伍尔芙、契柯夫、乔伊斯、纳波科夫、卡夫卡、海明威、房龙、欧文·斯通、蒙田、杜拉斯、托马斯·曼、叶芝、毛姆、米兰·昆德拉……她读得杂而广还重且深。那间藏书近万册的书屋任她自由出入、随意翻检,广收博采中,她也慢慢清晰了人生的目标与方向,形成了自己对于世界独特的认知和思想。

教子莫如言传身教,清贵莫如书香世家,书房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成了气质养成的地方。


书房之外——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


麻婆豆腐

豆腐茄子煲


干煎土豆

啤酒鸭


毛血旺

回锅肉


酸菜鱼

油焖茄子



烹饪是何老师的拿手好戏,尤其川菜更是一绝:酸菜鱼、啤酒鸭、毛血旺、回锅肉、麻婆豆腐、豆腐茄子煲、水煮鳝鱼、油焖茄子、干煎土豆……这些统统不在话下,还吸引了一众食客。已经毕业的学生们极喜欢到他家中去玩儿,通常他们在去的路上便已经馋得不行,总是一顿电话打来催促着何老师快些做菜。

对于烹饪,何老师是这样描述的:“就本人而言,为厨显然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环节,但也并不妨碍骨子里的那份喜好。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是,我便于生活中得其小道:爱家常、喜寻常。每有新品行市,必偷而验之;每得新鲜想法,必放胆试之。这便得其所乐了,趣亦存于其中。


来自何卫东老师的诗集《远方》


厨房之外,何大厨年轻时还是个在足球场上叱咤风云的少年呢。西南师大教工足球队正式组建取名时,有人提议挪用他的绰号“闷墩儿”为队名,结果众人一致通过,队标则直接取为“MD”。队标虽然直接、简洁,其意项却多有歧义,后来总被人戏称是“毛肚”,闹了不少笑话。



时至今日,当年带着足球队去各学院“化缘经费的队长小何,同样凭借着“闷墩儿”般平实幽默的教学风格广受好评,两度成为南京财经大学学生心目中“我最喜爱的老师”。


学生视角——我们眼中的忘年之交


何老师与学生聚餐


韩瀚的儿子与何老师的合照


“记得毕业答辩那天,我突然有非常紧急的事情要处理。何老师知道后,立马开车将我送到了专业楼,还和负责毕业答辩的老师说明了是特殊情况,拜托他们让我尽早答辩。当时,我真的非常感谢他。在他和我之间,这样暖心的事情还有很多。

我和我的老婆都是何老师的学生,之前还带着儿子一起去他家做客,他亲自下厨招待我们。何老师是四川人,他川菜做得极其地道,当时在他家吃的那道水煮肉片至今还令我回味无穷,我觉得他的厨艺绝对不输专业的大厨!!此外,他的生活味儿也特别浓,每天的朋友圈更新的频率不亚于现在的00后,他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非常快。

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个人魅力非常强······说起何老师,大家总是这样描述他,但我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感触:假如时间可以穿越,让我和何老师成为同学的话,那我俩一定是非常好的兄弟!

——南财08级韩瀚





“‘博览群书,诲人不倦’,这两个成语用在何老师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何老师非常热心,我们当中任何人有问题要请教他,他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过来了解具体情况,然后给出建议。他幽默风趣,上课时喜欢和学生互动,课堂氛围很轻松,我们都喜欢听他上课,听他讲他的见闻,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一场分享会。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我考研复试之前,我请他帮我写一份推荐信(当时不知道他生病了即将住院),他二话不说,赶在入院之前帮我写好了推荐信,并且提醒我在复试中要注意的事项。他对我说:“你复试那几天我就要入院了,所以我现在就把注意事项都跟你嘱咐到位。”当时,我一下子就泪目了,发誓要努力通过复试,不然对不起他的良苦用心。

我们和何老师之间有过很多难忘的互动。有一次,我们专业的人相约去黄山采风,在黄山顶上,他还和同学们一起挑战了挑八十公斤的扁担。何老师的厨艺非常棒,考研期间,他还亲自下厨请我们吃过两次饭。我们都开玩笑说,让他退休了一定要开个私厨,到时候我们都去捧场。”

 ——南财16级朱颖亮




斋主寄语:


读书在任何时候都有意义,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做到视野和实操能力同步,在书籍中得到思想的纵深。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房之中,是一星一星的功成印记

我们还在疑惑生活所向:

做何,为何,何以,何为

而这一切,鸿鹄早已安于其心

(感谢受访者提供相关素材)

往期精选

南财“打工人”们,走起!
藏不住了!这些网红打卡点拍照美出天际~~
燃爆!“速度与激情”在财大上演!


采编:唐诗 白子仪 赵思睿

美编:颜静纯

责编:唐诗

审核:冲默 高敏

制作:新媒体中心

欢迎投稿:xcbxmt@126.com

这样的书房,你钟意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