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李镇西:基础教育改革浪潮涌动,但他们弄懂什么是“真课改”了吗?
精彩观点
➨ 课改的初始缘由应该来自师生,来自他们的不满意——学生对课堂不满意,上课只想睡觉;教师对课堂不满意,课堂死气沉沉,讲得口干舌燥却没有成就感。
➨ 教师支持学校课改并不难,方法就是要尊重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自主权,把选择课堂教学方式的权利还给教师,尊重教师的课改创新精神。
➨ 课改的核心问题不是课程,也不是教材,更不是教法,而是教师。或者说,课程、教材和教法,最后都取决于教师的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就是课程,是教材,也是教法。
30多年来,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从来没有停止过课改。从上世纪80年代上海育才学校的“茶馆式教学”到90年代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再到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中国基础教育的课堂一直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改革浪潮。虽然各学校课改的热情依然未减,但不少人却越来越迷惑,甚至有人发问:课改究竟能取得多大的成功?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句话可以说明中国教育的困局: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所以回答这一疑问,我们应该回到起点,重新审视课改。
第一,为什么要课改?
这个问题很原始、很朴素,也很简单,但并不是所有课改人都明白。在一些学校,教师参与课改是因为校长的要求,校长探索课改是因为教育局长的指示,教育局长推行课改则是落实相关文件。还有一种情况是跟着潮流走,看见其他学校课改轰轰烈烈便有些着急,于是选择“时髦”的课题或课改成功校的经验照着做。这样的课改并没有原动力,教师校长做起来自然乏力,而后难免中途熄火。
我认为,课改的初始缘由应该来自师生,来自他们的不满意——学生对课堂不满意,上课只想睡觉;教师对课堂不满意,课堂死气沉沉,讲得口干舌燥却没有成就感。当师生有了这样的愿望,课改就不是“上面”的要求,而是师生源自内心的迫切愿望。内驱力这一问题解决了,教师的创造性便可以迸发出来:怎么教、怎么上、怎么改,教师自然会与学生商量,然后付诸实践。这样的课改,才是真课改。
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孩子,问问他们:你们对课堂满意吗?你们觉得哪些需要改?什么样的教法让你们快乐而且有收获……对这些问题的调研和回答,才是课改的起点。
第二,课改应该怎么改?
课改实施多年,各种理念层出不穷,但有一个理念已成为共识,即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平台,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学”。
如今,课堂教学模式看似五花八门,大多不外乎自学、展示、检测等环节的组合与变形。我们应该允许“学生主体”教学理念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是洋思式、杜郎口式,也可以是北京十一学校式。我们特别提倡,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这些方式可以是在借鉴别人模式基础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本校的原创。
其实,教师支持学校课改并不难,方法就是要尊重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自主权,把选择课堂教学方式的权利还给教师,尊重教师的课改创新精神。
第三,课改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课改的核心问题不是课程,也不是教材,更不是教法,而是教师。或者说,课程、教材和教法,最后都取决于教师的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就是课程,是教材,也是教法。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够举重若轻地驾驭课程,还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发课程;不仅能够科学地使用教材,还能够信手拈来地编写教材;不仅能够博采众家选择合适的教法,更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课改的核心是教师,而教师素养源自其丰富的阅读经历,以及由此形成的渊博的学识积淀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一句话,教师要有“学问”。我越来越觉得,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是阅读。教师站在讲台,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更多地来自于专业阅读。我理解的专业阅读是这样一种结构:学科教学、教育心理、人文科技。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教师,一定要读所教学科领域优秀教师的专著,一定要读苏霍姆林斯基这样世界级教育大师的著作,一定要涉猎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著作。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他的每一句话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都能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都能引爆学生创新的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真正优秀的教师,就没有真正有效的课改。
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同样的道理对课堂教学而言,不改是相对的,改是绝对的。所以,课改不能停,必须科学地推进。我们要追求真课改——“以人(孩子)为本”“实事求是”“因人(地区、学校、学科)而异”。如果我们的课改能够体现这些朴素的“套话”,那或许就是真课改了。
(作者系中学特级教师、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文章来源 | 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有删减。原文可在“镇西茶馆”收看,原标题《真课改的三个问题》
微信编辑 | 冬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