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统编”语文教材使用指南来袭
导 读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其中,统编语文教材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这将是对既有语文教材的颠覆。
关于阅读
让学生真正“自读”起来
肖培东
统编语文教材最大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多读书,构建成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设计的3个原则是:学生自读,教师引导原则;课外为主,课内为辅原则;略读为主,略读精读相结合原则。自读课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是课内教读走向课外阅读的一座桥梁,教师教好自读课,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建议。
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自读课教学又极易被扭曲,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现象:一是自读课被精心雕琢成精读课。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教师面对许多东西难以割舍,课上经常字斟句酌。二是自读课文变成学生自己读课文。由于自读课文内容只要求学生“粗知课文大意”,方法则以学生自学自悟为主。于是,课堂上教师往往先让学生轻描淡写地读,再任其自由地交流以结束教学。表面上看,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也更加民主开放,似乎体现了自读课文的教学特色。其实,学生只是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读的过程走马观花,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懂”的结果。
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真正“自读”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单元整体意识,落实“自读”功能。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大都是以单元为主题,一个单元一个主题。自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续,不应该把二者割裂开来,应该看成一个整体,一脉相承进行教学设计。统编教材的单元导语潜藏着语文能力体系,展现了教材整体结构,引导着单元备课方向,教师要利用单元主题进行自读教学。
以初中课文《一棵小桃树》为例:
首先,我们要看一下课文所在单元的编排意图:“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人生的感悟。”由此,本课的教学就是在前面教读《紫藤萝瀑布》学习托物言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自己阅读《一棵小桃树》。这样,教师可以先问学生“这篇文章是自读课文还是教读课文”,以提醒学生关注这篇课文的类型,因为一旦确定是自读课文,学生对“怎么学”也就有了基本思路。
其次,自读课文的要义是学生“自读”,教师在其中穿针引线,鼓励学生自读,引导学生自读,绝不可越俎代庖。就整体而言,“了解自读学情”,让学生谈课前自读感受;“关注课文旁批”,引导学生自己解决旁批提问;“一个字读出‘不寻常的情感’”,让学生代贾平凹先生用一个字写出他对小桃树的情感,都是学生在读、在思考。
最后,“自读”不是教师不管不问,放任学生自己去读,并不能因为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而取消教师的教。而是要在学生疑难处进行引导,作出示范。比如,在“品读‘没出息’的小桃树”时,由于需要品读的点很多,教师不可能像教读课那样都能精读。所以,教师就可以对课文第四段描写小桃树姿态的句子进行示范品读,以点带面,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品读。
第二,强化统编语文教材编排意识,落实学生“自读”地位。统编语文教材关于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改革力度最大,由“注释”“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补白”等组成。每篇自读课文后都附有阅读提示,兼有助读和作业的双重功能。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重视教材编排的这一特点。
例如,在教《一棵小桃树》时,应注意到编者在文中标注的5处旁批。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你读出来了吗?于是,教师就可以利用文中5处旁批,巧妙整合、提炼、穿插,引导学生自主走进散文深处,思考小桃树中复杂多姿的人生感悟。第一条批注提醒我们,散文阅读要紧扣作者感情,从眼前的景色中读出作者的内心情感。第二条批注是散文阅读的方式,要关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细节,从中体会写作深意。后面3条批注都用问句形式暗示文本阅读要思考的内容,3个问句紧密联系小桃树和“我”,旁敲侧击地引导学生思考这株“野”的、“没出息”的、不美的小桃树与作者自己的特殊情感联系,感悟作者内心的隐秘世界,理解文章托物言志、明暗双线的写作手法。这实际是用批注完成了自读课的教学。这样,我们的教学思维就朝向了自读课,朝向了课本提供给我们的资源,课堂才能更好地回到语文教学的本真上去。
第三,强化语言本体意识,落实“自读”语文本位。自读课因为要强调学生的“自读”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相对弱化,学生对语言的品读可能浅尝辄止。其实,自读课也是语文课,只有强化语言本体意识,才能让学生亲密接触文本,在文字中行走。
教师们都在教《一棵小桃树》,都说是在赏析贾平凹对小桃树的描写。但一些教师只套语式地说“语言生动形象”就过去了。而语言品读不能这样贴标签,“生动形象”是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最细微处去感受的。语言品析要抓住关键的一个句子、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引领学生品味文字里的深沉情感。比如,“角落里拱出一点嫩绿”,这个“拱”字妙在何处?平时我们会用“长”,这里为什么用“拱”呢?这样一比较,才是真正进入文本细微处去感受语言的魅力。我们强调对语言品析鉴赏,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是细细品味,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
强化单元整体意识,把自读课融入整个单元体系来教;强化教材编排意识,把握教材呈现特点来教;强化语言本体意识,彰显语文本色来教。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自读”起来。
|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永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关于拼音
突出拼音学习的工具价值
打开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一个最直观的发现是开篇先识字再学拼音。教师让学生先认一些字再学拼音,而且是边识字边学拼音,这其实是一种传统语文教育理念的回归。
学生如果刚入学就学拼音,抽象的拼音字母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且容易与英语字母相混淆,极易引发学生的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但统编教材以识字单元为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天、地、人、你、我、他”6个汉字,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目的是让学生对语文的第一印象是汉字“天地人”,而不是抽象的字母。其背后的深意在于把汉字、汉语摆在第一位,强调拼音只是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而非目的,并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这种拼音与识字教学顺序的调整,其实就是在强调拼音的工具属性——汉语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就是通过给汉字注音帮助学生学习汉字,即帮助解决字音问题;通过拼写语音学习普通话。所以,统编语文教材紧紧抓住了这一点,做到了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的有机结合。统编语文教材倡导学用结合,在运用中学习。教材中安排了词语和儿歌,并结合词语和儿歌的学习再认识几个汉字。这些词语都是由学生学过的音节组成的常用词语,所选的儿歌也都包含本课新学的音节,每课的几个词语之间都存在内在逻辑关系。这些词语和儿歌为学生巩固拼音、复习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音节提供了语境,体现了拼音学习的工具价值,同时也达到了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的教学目的,形成初步的语感。
相比老教材,统编语文教材在拼音部分只要求认读37个汉字,看上去数量有所下降,但实质是降低了学生初学拼音的难度。这37个认读字都是学生可以自己拼读出来的,并且每个拼读词语都注上了汉字,这样就实现了拼音与汉字学习的双线并行。
统编语文教材重视学好拼音,但不只是在学习拼音,而是将拼音与识字学词、口头表达、思维培养等进行了整合设计,听、说、读、写齐头并进。统编语文教材每一课都配有插图,而且是整合情境图。这些图既表音又示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降低了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与单图相比,整合情境图功能更加丰富,因为它包含故事情境,可以将拼音学习融入学生熟悉的、喜爱的看图讲故事活动。学生借以观察图画、看图说话,将发展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与学习拼音有机整合在一起,使拼音学习与口语发展能够相结合。
在拼音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难点,相比老教材有4个复习课,统编语文教材只设计了两个语文园地。但这并不表示忽视复习,而是以更灵活的活动设计强化了对难点的练习,进而集中解决读音易错、字形易混的字母和音节。比如b-p、p-q、f-t的分辨,老教材只设计了抄写练习,而统编语文教材设计了一道“比一比,读一读”的题目,利用图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进行区分。统编语文教材在辅助学生学习和复习时加入了许多音节的拼读,这些拼读音节是基于使用的频率以及儿童常用口语词的调查,精心选择了使用频率高、与儿童口语联系最密切的生活常用音节作为学习内容。每课呈现的是全部可拼带声调音节,方便学生进行全面的拼读练习。统编语文教材不再呈现拼读过程,而是直接呈现音节,这样学生在拼读音节时注意到的是一个整体,可以充分利用视觉记忆来提高辨别音节的熟练程度。
统编语文教材给教师提供了许多好的教学思路和素材,想用好教材可以巧借各种情境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自编手指操、顺口溜、小儿歌等活动,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多次复现,借以强化记忆。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练习拼读音节时,要注意与具体的人、事、物进行对接,加强人文性、趣味性,帮助学生赋予抽象的字母和音节以具体生活的内容,进而更有效地学习汉字。
关于文本
巧用统编教材心得
使用统编教材,如何让语文教学倡简务实达到高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目标定位要简明。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确立的依据和评价可以用7个词概括:准确、简单、规范、有序、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文本处理要简约。“一堂课下来,要有把握得住的‘干货’”,这是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对语文教师多次提出的建议。什么是语文教学的“干货”?应该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一堂语文课,教师应以课文为例子,关注课文的语言现象,发掘其中的语文元素,为学生创设语言运用的契机和平台,让语文学习成为运用语言文字的最佳途径和有力载体。
处理文本时,如何把握住“干货”?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知识的干货。汉字中大部分都是形声字,掌握了形声字识记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识记更多的生字。学生有了这种知识的“干货”,在日后的阅读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以运用形声字的方法推断字义和字音。第二,能力的干货。即教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书写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在处理文本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的文体特征设计和组织各个教学环节,也就是说,要有文体定位的意识。
过程设计要简洁。重视阅读教学无可厚非,因为这样学生可以巩固识字,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为写作打下基础,培养读书的习惯和兴趣。阅读教学可以概括为5个环节: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完成字词句训练,掌握文章结构;训练朗读、默读、速读技巧;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发;学习语言及表达方法并能迁移运用。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板块式教学过程,“直奔主题,争分夺秒”完成教学任务。
方法选择要简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读整本的书。”对课外阅读作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为此,“整本书阅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推动经典阅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当前语文课改应研究的新指向。
如何才能提升“整本书阅读”成效,养成学生阅读的习惯?首先,以激趣法指导整本书阅读 (适合低学段)。其次,以迁移法指导整本书阅读(适合中学段)。最后,以探究法指导整本书阅读(适合高学段)。
言语实践要简要。教师要成就一节好课应从多方面思考,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以生为本。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学得主动,情真意切;要能看得见学生明显的提升,哪怕只是一小步,而这都取决于教师在课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
比如,《秦兵马俑》(五年级下册)是一篇说明文。为了让学生把握住文章体式,教师从说明的对象、特点、顺序、方法、语言等方面入手,借助表格简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简便地与课文对话。一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了4个板块:初读导序(把握主要信息)——研读导法(了解说明方法)——迁移导能(学习语言表达)——拓展导向(提升阅读能力),体现了阅读的4个层次。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想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方法最合适,从而作出恰当而有价值的选择和处理。
关于识字
统编教材初体验
学期伊始,伴随着一年级学生天真烂漫的笑容,统编语文教材也如期而至。我在实施统编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的几个特点。
学生天性的科学发掘。翻阅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文目录,发现课文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起步阶段的统编语文教材,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保护学生天性。学生对语言学习有着天然的热爱,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听故事、讲故事、看图说话等学前阶段的重要语言活动形式,在一年级得以延续,借助学生的口语优势实现向书面语言的过渡。统编语文教材保护了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采用游戏、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实现幼小衔接,平稳过渡。
自主学习兴趣的内部激发。统编语文教材设置了不同栏目,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激发学习动力。
比如识字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识字量减少了,也适当降低了识字教学的难度。上册只要求识字300个,写字量100个。除了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的教学策略外,我们支持并倡导有能力的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写字在低年级教学中也是第一学段的重点,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写字的指导和练习,各年级要强化对学生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识字规律进行指导:写独体字时,要让学生掌握笔画笔顺,关注主笔的占位;写合体字时,要注意部首、比例、占位、相邻部位的交叉等;还要注意学生写字时坐的姿势、执笔的姿势,注意笔顺和结构;要记住,指导学生书写时观察、范写、描红试写、讲评、再写巩固提升5个环节必不可少。
德学兼修的育人坚持。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统编语文教材的育人因素,依托语文课程的育人优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受到精神的滋养,培养他们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
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我们要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
内容来源 | 中国教师报
微信编辑 | 冬慈
微信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中师君
(微信号zgjsbhh)
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