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分钟解读《布达佩斯大饭店》叙事中的“板块式”与“层套式”结构

2017-04-07 编剧圈

2014年上半年在北美上映的韦斯·安德森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群星云集,大到男主小到龙套均由好莱坞巨星参演,就算只看它精致华丽的以粉色建筑居中的预告海报也足以激发人们关于一段浪漫传奇的想象。



《布达佩斯大饭店》在形式上极端追求画面对称和十字方向运动,单个镜头内的各种元素包括构图、色彩、隐喻都十分考究;


四种画幅尺寸呈现出四个嵌套在一起的叙事时空,且最具故事性的一层时空采用目录标题的方式加以分割,产生阅读小说章节的效果;



为主人公设计的台词充满个性,絮叨不绝的语言不但反映出人物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烘托了电影幽默、戏谑的氛围。


《布达佩斯大饭店》除了追求画面、镜头上的极端形式化,在叙事时空的建构上也是十分任性。



影片的主线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欧洲,围绕着一位带着传奇般色彩的酒店礼宾员古斯塔夫和他的年轻门生Zero展开。



在远近闻名、宾客络绎不绝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礼宾员古斯塔夫先生经历了不少声色犬马。然而随着他的众多情妇之一D夫人的离奇死亡,发生了因此而展开的其财产纷争的荒谬轶事;不仅如此,古斯塔夫还跟这家豪华酒店一起见证了欧洲半个世纪间的战火硝烟(影片当中映射二战),沧海桑田。



虽然导演为此设计了一个四层结构的套层故事,但其设置并不复杂。


导演和摄影师罗伯特•约曼还采用了不同的画面比例拍摄不同的年代。


六十年代 使用16:9宽荧幕


三十年代 用当时盛行的1.37:1的标准比例


八十年代 使用1.85:1学院宽银幕拍摄


比例的转换,带来对四个时代直观的不同感受。在占篇幅最大的三十年代,画面纵横感更强,空间更舒展,人物在其中游刃有余。



第一个时空


开始是一位女性捧着一本硬纸壳书,前去了“old lutz cemetery”(女性所崇拜的作家的公墓),中间遇见了一个吸烟的男子,三个黑衣男子,然后把一把钥匙挂在了一座雕像上。 这座雕像是为作家本人,曾经写了一本书叫做《布达佩斯大饭店》,然后女子打开了这本书。 


第二个时空


时间是1985年,作家优雅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份以及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人们以为作家靠想象写作,但其实会有人主动找到作家,提供故事灵感。 中间说了一半,有个小男生拿了枪射击他,并走过去道歉,但是枪口依然指着观众。


第三个时空


年轻时的作家住进了酒店,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人,而且还是欧洲非常有钱的家伙Mr.zero moustafa(即“门童”男主),他邀请他进餐,然后中间跟他说了一个故事,按照作家的理解,他告诉他这一切是为了让他把这一切写成故事。 


第四个时空


又被分成了五部分,分别安插了五个封面,如同小说的章节阅读。


第一部分:M.Gustave


相当于主人公古斯塔夫的简介。

比如对酒店非常忠心,拘泥于细节,喜欢诗歌,在任何状态下都要保持优雅的身段,他记得每一个顾客的喜好,跟每个老女人顾客都有过一腿,老女人普遍都是金发的,疑似双性恋等。


第二部分:Madame c.v.d.u.t. 


古斯塔夫的女顾客,也是他众多贵妇情人中的一个,D夫人死了,古斯塔夫去祭拜她。

D夫人留了一份遗嘱,要把《男孩与苹果》留给他,这幅画价值不菲,这引起了女顾客儿子的不满,他的儿子是个法西斯主义,派了一个变态杀手四处意图谋杀。


第三部分:

Check-point 19 criminal internment camp


古斯塔夫被起诉谋杀了D夫人家仆的姐姐,展开监狱和逃亡生涯。


第四部分:The socity of the crossed keys 


古斯塔夫在十字钥匙结社(众多兄弟酒店)的帮助下顺利逃亡。


第五部分:The second copy of second will 


第二份遗嘱公布,古斯塔夫得到D夫人的所有遗产,却在与Zero、阿加莎出行的路上被法西斯暴军杀害。 


三个时代,三个叙事人,层层倒叙,头尾相接 。主要故事发生在第四层,偶尔切回第三层,并且其他层的故事不推进也不发展,只是作为讲故事的视角切入。


THE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