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智慧城市!
在我国,多年以前,智慧城市就是项目建设最大增长极,过年以后,依旧如此。只不过在市场、技术、模式、生态等方面出现诸多变化。
显然,在这个领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进入质变时代。于是,与以往大而不同的智慧城市,新蓝海在哪,新意何在,如何乘风破浪迎战质变时代,仿佛在这次洗礼中,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新与旧本身就是对立面,千行百业构成城市,那千行百业的新变化形成一个缩影,就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全新样貌。2020,新型智慧城市绕不开的话题之一,必有新基建。资本热捧、媒体热潮,新基建的关注度在每个行业都处于最显眼的位置,这与多年前的与计算、大数据和AI技术风潮无异。各个科技巨头在押注这些新技术同时,智慧城市则成了新技术能够落地的最大场景。新基建中的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四大技术是这场建设的前沿技术,倚借这些技术新基建的建设目的是服务于数字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而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本身就是发展数字经济。所以,无论是从应用场景和技术路径来看,新基建与智慧城市建设多处不谋而合。所以,新基建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如何乘新基建之风,破浪前行,值得安防行业深思。有了最强技术为底座,那新型智慧城市从项目本身又有什么新变化,建设方向又该何去何从?2019年底,《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19)》新鲜出炉,如何在顶层设计层规划新型智慧城市,具体来看。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现阶段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重心正逐渐从整体谋划、全面建设向营造优质环境、设计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转变,全面创新组织管理、建设运营、互动参与等机制。新型智慧城市更强调云网端融合的新型智能设施泛在部署,更强化数据智能、信息模型等共性赋能支撑和平台整合,更注重实现数据驱动、智慧生态、智能治理等应用服务发展。新技术创新、新标准规范、新安全配套也在同步突破和不断完善,为新型智慧城市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新型智慧城市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引领和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是形成智慧高效、充满活力、精准治理安全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新形态和新模式。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来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脉络,逐渐清晰。其一,新基建的东风之下,智慧城市的智能基础设施是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战略性设施,是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基建,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基石。随着传统“铁公基”基础设施建设的边际效益和人口红利降低,支撑产业和社会智能化升级的智能设施将成为未来增长点。尤其是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应用场景。举个例子,去年深圳高交会智慧杆就成为智慧城市新的入口。不久前记者去深圳市粤大明智慧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智慧杆俨然成为综合承载平台的建设热点,其是通信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源共建共享的集中体现,通过集成智慧照明、WIFI(无线局域网)、微基站、城市监测、电桩等多种功能,突破了传统杆塔边界,融入智能网关、边缘计算等功能模块,实现数据集成和智慧管理。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智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进智慧杆的建设。其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从技术驱动向刚性需求驱动转变,后期在改进大数据系统、城市积累数据、数据共享机制等方面更多会以需求为驱动。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政府、城市、企业、中小规模方案商等的深度融合将越来越普遍,智慧城市将由政府或有限参与方主导变为多方共同构建互相融合的产业链和立体化的生态圈。其三,智慧城市发展对智能提出更高要求,模型复杂度逐步提升,这就要求更全面、更一体的技术体系,如算力融合、城市云中心或城市云脑等形态。因此,以城市管理需求为服务主体的一整套“云+大数据+AI”新一代信息系统,将是城市新兴基础设施统筹布局的主流形式。同时,形成数据枢纽与赋能中心。随着城市物联感知数据不断汇聚累积,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各类技术的深度应用,强化关键共性能力整合和统一赋能,成为消除数据孤岛、支撑上层业务条块联动的必然选择。智慧城市业务层共性能力单元逐步下沉,支撑平台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时空信息平台等)逐步扩张,聚合成为城市大数据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共性技术赋能与应用支撑平台,形成强大的数据资源枢纽和能力赋能中心,成为向下统接智能基础设施、向上驱动行业应用的智能运行中枢。智慧中台、城市大脑、城市信息模型等平台正在全面重塑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其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省市、县域多级并进的态势,一批小而精的数字产业突破点,同样能在全国数字产业版图中赢得一席之地。因地制宜、策略部署将成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常态。我们还可以看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进入服务为内核、成效为标尺的新阶段,触手可及的惠民便企服务成为新型智慧城市近年来发展重点,超级应用崛起成为服务触达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新型线上基础设施不断出现,公共服务供给侧市场进一步拓展,跨界融合开放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其五,从安防视角来看,新型智慧城市已经从管控到治理开始转变,需要技术赋能支撑智能精准治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和创新应用,大幅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动智慧城市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更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同时,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与信息技术手段相互融合、适配,治理架构和治理过程更加扁平化、协同化、社会化。智慧治理在互联网+监管、网格化管理、视频安防等领域形成一批新亮点,智慧治理服务从城市向社区、村镇等基层延伸,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呈现全要素网格化发展态势,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网格员开展全业务工作提供了新手段,在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智慧城市管理服务效能,加快构建完善智慧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治理格局。记者在今年参加新华三领航者峰会期间了解到,该企业智慧城市治理之道可以简化为视觉中枢“四引擎”。要做框架和感知,紫光华智需要精准把脉犹如毛细血管繁多复杂的城市治理需求。新型智慧城市治理对象是城市运行过程中的公共危害与风险,这些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消防应急、活动聚集、道路交通、食药安全、环境公害、治安维稳、疫病卫生等。围绕城市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不断地识别人员、车辆、地点、道路、组织、事件、环境等风险目标。简单点看该企业的“四引擎”即:全面采集数据——构建城市立体管控圈;精准感知信息——多维特征融合定位疑似患者;快速认知知识——强化管控能力;智慧预测预知——区域风险转化。不难发现,这“四引擎”凸显了城市视觉中枢框架的大脑中枢和感知的经脉网络,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防范流程,推进全要素、全链条、全覆盖的风险预测,防微杜渐、追根溯源。记者在对上海闪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垚专访中得知,智慧城市,万物感知也万物互联,最终形成万物智能,这是共识。闪马认为经过安防行业多年征战,城市间视频感知已经星罗密布,海量视频数据堆积,怎么去发现问题,找到问题所在,这就是属于视频理解范畴。闪马做的,就是视频理解。相较于人工智能中的人脸识别、内容识别、语音识别等,视频理解对算法站的研究探索,要求更高,技术也更前沿。因为,一个视频,要去理解就有很多数据内容,各有各的理解方法,也各有各的数据内容需求。闪马做的视频理解,就是视频的异常行为分析,至于原因,如之前所提。视频是对空间内容感知的核心数据表示方法,它能极大地记录所在空间的各种事件,人物,事物,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看一个视频的时候,理解的内容都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人看几遍视频,每一遍都可以看到不同“新内容”。彭垚补充道,智慧城市中纯感知的前端像是一个神经系统,抓取到视频。闪马视频异常行为事件平台(Vision Mind)就犹如淋巴系统,找到问题所在,通过神经系统抓取的视频图像,去分析,得到异常内容,再给到大脑或者循环系统去解决这些问题。其实,类似于利亚德、洲明、雷曼、艾比森的 “后端军”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独好风景。在艾比森记者了解到,该企业2005年就布局海外,在杨帆海外广获成功后,艾比森看到中国是全球LED显示终端的最大市场,尤其是小间距LED产品应用,占据全球近百分之五十市场份额。LED应用从户外广告开始,从室外走向室内,从户外走向商显、展会、租赁、活动,再到控制室,会议室等。海外市场偏重在户外广告,演唱会,商演,商场、比赛等商用领域,而中国是偏重政府建设。目前中国因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商机,在民生和政府层面LED显示屏市场开始抬头,并成为市场宠儿,尤其98寸以上大屏采购,LCD市场大幅萎缩,LED渐成主角之势不可阻挡,因为技术迭代与演进,在这个尺寸以上的LED产品价格已经与LCD相差无几。因此,艾比森在智慧城市中的电力、交通等细分市场都有大规模产品应用。当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门道,远不止这些,以上主要是从安防行业来解读,也让从业企业真正读懂——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还是那句老话,从旧到新,就是变革,智慧城市是一个城市的体系变革。在这个偌大的战场上,有做顶层设计的大佬们,如:华为、阿里、百度、腾讯、思科等,以平台+生态来合纵连横。2015年腾讯就发布了互联网+智慧城市战略,这个互联网巨头在智慧城市多年建设中尽管有诸多调整,但基因未变,依旧是贯彻执行互联网+智慧城市,只是与时俱进罢了。目前,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腾讯拥有微信10.4亿用户、QQ 8.05亿用户、微信支付8亿用户、日均600亿次的全球定位请求。所以,他们的智慧城市旨在消除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连接更多城市信息,腾讯云的超级大脑所代表的技术体系,在各个具体场景上构建人联网、物联网和智联网,让AI in All,同时,在微信、QQ、支付、位置数据等应用上连接民众、政府和企业,比如车联网支付方面,百分之九十都是微信支付;安防企业也在做融合性的视频云平台,也在积极探讨与腾讯的广泛合作。也有安防企业直接纳入腾讯智慧城市体系,比如记者采访深圳市微看宝宝科技有限公司时了解到,该企业打破了安防行业固有产品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以“微信 视频 生活”为出发点,搭载时下最流行的微信平台,以解决幼儿园安全问题为目标,打造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幼儿园可视化微信服务系统。也有海康、大华从物联和互联曾为抓手,结合行业化深耕多年的积累来做细分场景解决方案,也渐渐在平台的大数据、AI、云计算方面发力,举例来看,大华HOC城市之心战略,在全感知、全智能、全计算、全生态能力支撑下,为城市、行业和消费者市场提供面向实战的系列化解决方案与产品。大华认为,在未来将统筹技术创新、顶层设计、业务架构、应急预警及运营服务等全流程的能力,构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物联网等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闭环,全面推进智慧城市从量变到质变方向的发展,让城市的运转更加智慧,满足高品质、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蓝图。AI“四小龙”(商汤、旷视、云从、依图),从算法到平台到端侧再到场景,有从城市视觉中枢入手,比如商汤,去年记者采访该企业智慧城市事业群副总裁张果琲了解到,商汤认为单路摄像头单日人像抓拍的数据量大概在3000张左右,那么千路摄像头单日的数据量就达到300万。城市安全管理者往往最短需保存约一百天的视频,这个数据量就达到惊人的三亿。与此同时,除了人像分析,智慧城市还需诸多全结构化的数据,比如行人、车辆、非机动车和相关行为等……可以肯定,超大规模、综合性、城市级分析场景,将会成为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从行业应用与智慧城市接轨,比如:依图在智慧医疗大获成功,对于智慧城市也有自己布局。他们布局智慧城市的安防业务核心思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就是记录功能,没有任何的识别能力;第二级是可识别,比如说摄像头能识别人脸;到第三级可关联,不同的摄像头之间识别出来信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么判断?这是有关联性;第四个是可预测、可预判;第五个是可规划。因此,依图的智慧城市规划中,智能摄像机从最简单的代替人记录、可追溯,到可检索,可关联,再到代替人的推理,代替人决策,最后到代替人统筹。总之,新型智慧城市是新的战场,各路“玩家”云集于此,谁胜谁败?冲寒已觉东风暖!2020年4月,尽管当时仍在疫情的寒风中,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出台。将该方案浓缩,可以归纳为:一图全面感知:建成全面感知城市安全、交通、环境、网络空间的感知网络体系,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社会运行态势。一号走遍深圳:建成电子公共服务体系,个人通过身份证号+生物识别、企业通过社会信用代码+数字证书可办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一键可知全局:建成基于大数据、信息共享和人工智能的决策辅助体系,操作鼠标即可获取所需的来自全市各部门、各系统的所有数据,以及各类定制化决策支撑报告。一体运行联动:在公共安全、城市运行管理的各领域通过信息化手段建成反应快速、预测预判、综合协调的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实现市区联动、部门联动、军地联动。一站创新创业:通过数据开放平台和大数据交易平台,释放数据红利,打造成基于开源数据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升数字化产业经济活力。一屏智享生活:融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的与市民生活相关的各类服务,建设一体化市民服务平台,市民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可方便快捷获得高品质生活服务。“六个一”的目标,盘活了未来深圳新型智慧城市的“一盘棋”。
宁波的政治经济地位在浙江,仅次于相隔不远的杭州,宁波港一度风靡海内外。该市今年5月份明确了宁波市今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确保累计建成5G基站超6000个,力争达到1万个;探索形成城市智慧治理新模式,推动市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基础设施智能互联度、城市大数据共享利用度、社会治理精准度、服务高效便捷度及数字经济创新融合度,让城市更加智慧。从两个方面分解:5G为核心的新基建方面,该市将推进5G精品网络建设,加快主城区、重点产业园区、港口、重点旅游区等区域的5G网络场景化按需部署,推动5G网络规模商用;加强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重点推进政务、教育、媒体、金融等领域的IPv6规模应用;拓展北斗卫星网络设施部署,加快推进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浙江(宁波)数据中心建设。城市大脑建设方面,将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基层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经济运行、市场监管、安全防控等领域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应用,大幅提升城市治理各领域业务的智能化、协同化水平,探索形成城市智慧治理新模式,推动市域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此同时,加快推进政务服务“零次跑”,政务服务办件网上受理率超过80%,政务“网上办、掌上办”服务质量大幅提升,由“可办”转为“好办、易办”;力争初步建成市大数据中心,政务云计算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共数据目录项达2万项,“证照分离”改革、政务办事、城市公共服务等数据有效归集共享。其实在记者多年的采访中,对于智慧城市也很难有个精准把握。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关系?智能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区别?不过,有一点是行业共识,新型智慧城市,一定是一个会思考的城市体,有中枢指挥的大脑,有无处不在的经脉网络作为传输层,也有如同四肢的感知端,这也形成了一个新型智慧城市流程,感知端侧数据采集,经脉来传输并发送至大脑,并有大脑通过分析、决策来发出指令,游刃有余来操控四肢做千行百业的智能应用。一言以蔽之,与以往大而不同的智慧城市在推陈出新,借新基建东风,正是进入质变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