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原真实女皇武则天 |原创

2017-03-20 木木 读史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文:木木(微信公号读史专栏作家)


她是皇帝后宫妃子,也是女皇,


而且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登基称帝过的女子,


她就是武则天。


1.出身尊贵,并非逆袭

现代人喜欢说“逆袭”,所以有人说武媚娘也是逆袭,成了武则天。


但是,逆袭包含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的飞跃,而武则天,她不是,她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从底层到了最高一层。


她本来就是唐朝显贵重臣的女儿,只不过不是那么显赫的氏族世家,所以,武家二姑娘入宫不是做宫女,甚至也不是做最低等的嫔妃,她是被唐太宗点名召入宫中的,而且一进宫就受封五品“才人”。


2.武士彟豪赌李家得天下

武则天的故事,要从她的父亲武士彟讲起。


武士彟又名武信,祖上为官,曾官至尚书,封为晋阳公,世居并州,但是到了武士彟这一代,他仅仅是个幼年丧母、成年丧父的平民。


好在武士彟人品不错,有个好名声,所以被隋文帝杨坚最宠爱的第五个儿子、也就是幼子汉王杨谅推荐为官。


隋文帝次子杨广设计令太子兄长杨勇被废,又设计让四弟蜀王杨秀也被废,自己当上了太子,进而当上了皇帝——隋炀帝。


隋文帝幼子汉王杨谅想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兵讨伐,结果杨谅完全不是宰相杨素的对手,只有挨打的份儿,被打得投了降,被降为庶人。杨谅率领的并州官民则遭了殃,或被处死,或被流放。


武士彟作为杨谅的人,差点也被咔嚓了,但是他命好,居然逃出来了,躲进了深山老林里,逃避朝廷的追杀。


进了山林就得靠山吃饭养活自己,武士彟做起了木材买卖,没想到生意越做越大,成了巨富。


但是,武士彟是一个有追求的人,自然不会满足于就做一个成功的木材商人,所以他一边卖木材,一边研读兵书,等待机会。


武士彟读兵书可不是读来玩玩,是真正在钻研,他将上至黄帝下至当时的战事谋略及成败缘由辑录成书,写出了共计三十卷的《古今兵要》。


机会始终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话不假。


钱财丰厚,兵法也有了,财才兼备的武士彟决定重出江湖了,他放眼四顾,觉得时任并州留守的隋王朝外戚重臣唐国公李渊不错,应该是个能成事的,就下注在他身上。


就这样,武士彟带着他的钱财,带着他的兵法,跟着李渊混了,这样的支持自然很受李渊的待见,武士彟很快成了李渊离不开的左膀右臂,也是最早劝李渊起兵的那一小撮人里面很起劲的一个。


起兵之后,武士彟表现优异,被封为寿阳县开国公;后又加封光禄大夫。


李渊登基建立唐王朝后,武士彟连连加封,官至工部尚书,成为从一品的应国公,连同他的两个哥哥:武士梭和武士逸也同时被封,一个是司农少卿、宣城县公,一个是行台左丞相、六安县公。

3.武家二姑娘入宫做才人

这时,很应景的“升官发财死老婆”,武士彟的原配相里氏病逝,因为当时的风气是很看重门第和出身,尤其海内第一等高门、“清流五大姓”(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牛得不要不要的。


再娶的武士彟自然希望通过娶妻来抬高自己家的门第,于是李渊亲自为他选择了出身大贵族的杨氏为妻,并亲为主婚。


这一年,武士彟45岁,而杨氏已经43岁了,据说是隋王朝宗室杨达的女儿,如果不是为了她的出身和门第,武士彟吃错了药会找一个这么大年纪的续弦。


高龄的杨氏还是很厉害的,先后为武士彟生下了三个女儿,其中二姑娘就是未来的女皇武则天。


但是当时,没有人能想得到这个女孩子将来会有那么大的造化,老夫妻俩甚至还为没有能够生下一个儿子,生的都是女儿而很有些遗憾,虽然相里氏之前已经为武士彟生了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但是武士彟总觉得这哥俩血统不够高贵。


因为李渊的信任,武士彟被李渊派去接管刚刚被李靖平定了叛乱的江南,好让他多出些政绩。没成想,武士彟这一走,从此就告别了唐王朝的权力中枢,因为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事变”,皇太子变了人选,李渊提前养老去了。


武士彟是李渊党,不是太子党,也不是秦王党,从此成了地方官员,不被重用。


武士彟的风光到这里基本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武家二姑娘唱主角了。


武则天不同于常人,所以那些产房神光照耀、生母梦中月亮入怀之类的,她压根不稀罕玩,她玩的是相面,成都道士袁天纲见到还是幼儿的、男孩打扮的武家二姑娘时大惊失色: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为女,当作天子。


武士彟有没有将这件事情当真,不得而知,唐高祖李渊病逝后,武士彟悲痛万分,重病不起,且拒绝看病吃药,很快就病逝了。


开国功臣恋主弃世,唐太宗李世民大为感动,下令追赠礼部尚书,谥“忠孝公”。


这时武家二姑娘刚满十一岁,和母亲兄姐一起送葬返乡。


这之后的日子并不算好过,继承了武士彟财产的武元庆、武元爽兄弟俩对继母杨氏和三个妹妹一点都不好,母女四人过得很是憋屈。


武家三年守孝期满,这一年,遥远的长安城里,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病逝了。


十四岁的武二姑娘被人(应该是杨氏一族,或者与武才人母女关系要好的表姐燕德妃)推荐给唐太宗李世民,从而以“美容止”应召入宫,成了武才人。


武才人很快就被李世民召幸,而且李世民也赞她确实美貌并赐名“媚”,武才人从此有了一个新名字——武媚娘。


4.武媚娘与李治的姐弟恋

中年男人或许会喜欢年轻女孩的美貌,但仅仅是喜欢和宠爱而已,并不会真正放在心上,能走进他们心里的,还是有才有阅历,与自己有共同语言,能够和自己性情相投有话说的女子。


所以当时最受李世民宠爱的不是武媚娘这样鲜妍妩媚的美女,而是才女徐蕙,传言说就是她教会武媚娘:以色侍君短,以才侍君长。


武媚娘很受启发,因为李世民喜欢书法,武媚娘就苦练书法,而且把自己练成了书法大家;此外,她还博览群书,在诗文方面独树一帜,颇有造诣。


能有这么多的时间看书和练书法,可以想见,在李世民的后宫,武媚娘并不得宠,是失落和失望的,甚至还有些绝望。


在这样的心境下,武媚娘与比她小四岁的、李世明第九子、太子李治有了接触。


太子李治一边和武媚娘姐弟恋,另一边东宫里已经有了太子妃“太原王家”出身的王氏(李世民亲口赞誉“佳妇”),最得宠的良娣萧氏,以及一大群姬妾。


在李治做太子的时间里,就已经有了四子二女(其中一子二女为萧氏所出),王氏无所出。


这些都说明了太子李治好忙:要忙政事,忙着做一个好太子;要忙家事,忙着东宫里多生孩子;还要忙着跟武媚娘偷情。


李世民是在行宫翠微宫突然发病去世的,这地儿远离长安城的皇宫,二十一岁的太子李治有点懵,一切事情全凭舅舅长孙无忌做主。


姜还是老的辣,长孙无忌说:这事儿弄不好你的皇位就被别的皇子抢走了,尤其是你的二哥李泰,所以咱们先秘不发丧,你先赶回长安,我再带着“皇上”回宫,等都回去了,咱们就好办了。


就这样,做好了准备之后,长孙无忌宣布:皇上驾崩了,太子继位,李泰不得进京奔丧。


新皇继位,武才人和其他李世民的嫔妃一样,必须得离开后宫,到感业寺去出家为尼。


这个时候忙着巩固皇权的李治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优柔寡断又自视甚高,有情有义又精悍辣狠,太多的人和事都需要他瞬间从太子思维切换到皇帝思维,和才人姐姐的情深意长压根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况且这时候一切都是舅舅长孙无忌说了算,李治就算想到了,也没有办法留下武才人。

5.武媚娘再次入宫成侍女

感业寺的日子并不好过,武媚娘在漫长的仿佛看不到尽头的期盼中,一天天渺茫了心底微弱的期盼,写出了那首哀怨的《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三年里,武媚娘在感业寺辛苦度日,李治在皇宫里一边巩固皇权一边大肆收集美女,将妃嫔之位所有名额都用掉了,一个名额都没有留给武媚娘。


这样的新闻对于其他人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对于已 37 41046 37 15535 0 0 2567 0 0:00:15 0:00:06 0:00:09 3023年华渐去的武媚娘是沉重的打击:这一生,难道真的要在这凄凉寺庙中过去了吗?


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从太子东宫争宠争到了整个后宫,而且愈演愈烈,萧淑妃所生的李素节是李治的第四个儿子,最得李治的宠爱。


无儿无女的王皇后得有多着急:这小子要是成了太子,以后这皇宫里还有我的地儿吗?


一向自持门第无比清高的王皇后坐不住了,挖空了心思想要讨好李治打压萧淑妃,当她听说李治在感业寺“意外”重逢武媚娘,两人相对竟无语泪眼凝噎,王皇后感到机会来了:将武媚娘接进皇宫来与萧淑妃争宠。


在王皇后的安排下,在李治的授意下,年已二十八岁的武媚娘重新回到了后宫,以王皇后侍女的身份暂居王皇后宫中。


6.武昭仪成为武皇后

武媚娘的身上流淌着父亲武士彟凝结于血脉中的:认清形势、老谋深算、豪赌和孤注一掷,二十八岁入宫的她和当年十四岁入宫的她,已经前生后世的两个人。


这个时候的熟女武媚娘一边利用自己的年龄、阅历和懂事明理的优势占据高宗李治的内心,一边利用自己的忍耐、卑微、奉承和懂分寸、知进退取得了王皇后的信任和不妒忌,一步一个脚印地、小心翼翼地在后宫中生存。


出于对王皇后的“报答”,李治将王皇后的养子陈王李忠立为太子,萧淑妃落败,王皇后凭借着武媚娘胜了一局。


很快,武媚娘为李治生下了儿子李弘,这是李治继位四年来,皇宫中出生的第一个孩子(之前那些孩子都是在李治当太子时出生的),而且还是个儿子,李治的高兴程度可想而知。


紧接着,暂时还是没有身份和名分的武媚娘又为李治生下了一个女儿,并终于获封“昭仪”,后宫中除了皇后和四夫人,就是“昭仪”了,从一个不能见光到侍女一步飞升为九嫔之首,李治是有多宠爱武媚娘。


武昭仪的欲望满足了吗?


远远还没有,她的目标是后宫之首,是皇后。


因为她的两世后宫生涯教育了她:皇帝的宠爱不持久、不稳固也不可靠,一定要到达那个最高的位置,才能保住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们。


因为当时的唐王朝,刚刚发生了高阳公主谋反事件,李世民的儿子吴王李恪和一堆皇室宗亲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庶出皇子的悲哀,武昭仪看得胆战心惊,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儿女们,她也要拼了。


更何况,这个时候,反应过来的王皇后调转枪头,联合从前的死敌萧淑妃一起对付她,这已经不是普通的争宠,而是你死我活的局面,武昭仪要么落败死在这两位劲敌手中,要么胜利灭了她们。


可是,想要扳倒王皇后太难了,她的出身,她的教养,她的品行,她的太子养子,她的舅父丞相,她背后的世族和重臣,这些都是障碍,想尽了办法却毫无办法的武昭仪不肯放弃,一定要找到办法让李治废了王皇后。


武昭仪为李治所生的安定公主是李治当时的心头肉,却突然莫名其妙死了,李治彻查,查到是王皇后掐死了小公主,当即要废后,但是被群臣阻拦,王皇后的舅父丞相柳奭背了黑锅被贬,王皇后彻底失宠,迁居冷宫。


武昭仪又为李治生下了第三个孩子:皇子李贤(传言中李贤不是武昭仪亲生,而是她的寡妇姐姐韩国夫人为李治生下来的,为了遮丑,对外说是武昭仪生的),这又是功劳一件,李治想在皇后之下,四夫人之上增加一个“宸妃”的名额给武昭仪,被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们阻止了。


惹不起老舅舅,李治忍了,武昭仪也忍了,这个时候,对于自己只能做个“实习”皇帝,李治已经很有些忍无可忍了,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做一个凡事都可以自己做主的真正的皇帝?


奸臣李义府出场了,他叩阁上表,请求废王皇后立武昭仪。


真是瞌睡来了盼枕头,李治连夜召见了李义府,升官发财后的李义府继续为更换皇后之事卖力奔走。


这个时候,后宫之争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治与长孙无忌谁掌朝政大权,李治再也不想做摆设皇帝,再也听那些重臣们整天念叨:你要感谢你舅舅,你的皇位是他帮你保下来的。


小孩子才愿意听这种话,这表示有人护着自己,可是你让一个成年的皇帝天天听这个,弄得他一个嫡皇子跟没资格继承皇位非要靠别人帮忙拉扯来似的,让人心里怎么想?


一开始,李治是来软的:求舅舅答应自己换皇后,被拒;亲自上门送了十几车金银珠宝,外加提拔长孙家几个儿子,长孙无忌礼照收,但就是不同意外甥换皇后;许敬宗和李义府上跳下窜提议高宗换皇后,长孙无忌一次次斥喝。


这些都更加坚定了李治废掉王皇后以及夺回皇帝实权的决心。


很快,冷宫中的活死人王皇后被武昭仪告发:王皇后和她母亲魏国夫人柳氏施行巫蛊之术,妄图祸殃皇帝,李治迅速处理了柳家,柳奭继续连连被贬,废后之事又被提上日程。


一次又一次,李治召集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四相商议废后之事,褚遂良一次又一次旗帜鲜明地反对,甚至说出了武昭仪曾经侍奉过先帝的话,差点被恼羞成怒的李治和武昭仪当场砍了,死是没死,被贬了。


掌管军权的司空李勣(就是《隋唐英雄传》中的徐茂公,在唐廷中,他属于山东派的主事人,另一派就是山西派,以长孙无忌为首)表态了:这是皇帝的家事,外人掺和个什么劲儿。


李治一听心里踏实了,直接下旨:王皇后和萧淑妃一起被废为庶人,王家河萧家流放岭南。


同时册立武昭仪为皇后,盛大的立后大典昭示着武皇后的胜利,更是昭示着唐高宗李治从此成了真正的唐王朝皇帝。

7.武皇后专宠后宫

李治的内心终究还是有柔弱的一面,他有一天无意中走进了囚禁被废的王氏和萧氏的地方,王氏和萧氏的哭求让李治心软了,他当场答应改善她们的处境。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武皇后那里,她暗自惊心:皇后的废立就在皇帝的一念之间,自己这个皇后又能做多久?王氏和萧氏会不会翻身?


好在李治很快清醒过来:好不容易扳倒了这帮自持功高的顾命老臣,一旦自己改善王氏和萧氏的处境,他们就会死灰复燃,自己好不容易弄到手的皇权又要被他们抢走了,不行,必须狠下心来,处死那两个女人。


两口子各怀心事,倒是在处死两个可怜女人的事情上一拍即合,就这样,满怀期待的王氏和萧氏被赐死。


王氏到底是世家女,临死前按照礼仪拜谢李治和武后,淡然赴死;萧氏则是破口大骂,发誓来世为猫报复武后。


传言说两人死的过程及其悲惨,而且其家族受到残酷打击。被流放的王氏家族被改姓蟒氏,萧氏家族被改姓枭氏,柳氏家族则落至贱民。这是从精神上打击这些所谓的清流大姓世族,对于重视门阀胜于性命的士族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武后确实手段了得,而且这也暴露出,她其实是很计较自己的出身和侍奉过两代帝王的经历的。


紧接着,太子李忠被废,四岁的李弘被立为太子。很快,武后生下了她的第四个孩子:三子李显。


专宠武后的同时,李治也宠幸那些朝廷新贵、在废王立武的过程中出了力的许敬宗和李义府等人,因为李治还要借助他们将长孙无忌一党连根拔起,才能将皇位坐地更加踏实。


最终,武后告发长孙无忌谋反,李治彻查,长孙无忌被贬,整个长孙家族迅速崩坍。


从此,高枕无忧的李治加强科举取士,从前那种靠着血统就可以做官,靠着出身就可以藐视皇权的光景消失了,皇帝的实权更加集中了,这才叫——君临天下,让那些高门大户的世家都看看,天下终究是天子的天下。(编者注:开科取士虽起于隋文帝,但直到武则天朝,才真正得以大力实施。其中,隋炀帝杨广的迅速覆灭,就与他大力打击世族豪门,推广开科取士有关。其后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很大程度上与原世族豪门达成一定的妥协,继续魏晋以来的皇族与世族豪门共治天下的模式。)


8.武皇后临朝听政

为了培养接班人,年仅八岁的李弘就行了成人冠礼,有了代父亲监国理政的权力。


武后业已83岁的母亲杨氏封为荣国夫人,品第一,位在王公母妻之上,成为天下仅次于皇后的贵妇人,而当年不待见杨氏母女的武元庆和武元爽,以及武后的堂弟武惟良等武家人,都封了官。


结果武家那俩兄弟丝毫不觉得自己是沾了武后的光,面对杨氏的沾沾自喜和居功自傲,他们毫不留情地直接说:我们是靠了我们的爹,又不是靠了你的女儿。


武后和杨氏心里那个郁闷啊,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于是,武后建议高宗:外戚容易生事,我要为陛下分忧,还是把他们贬了吧。


就这样,武家兄弟们都被贬了,武后既报复了自家人又在高宗心目中再加分:既然你这么无私地为我着想,皇权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武后越来越多地参与政事——“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决之。”


这是武后掌控朝政的第一步,后来因为李治的风疾加重,越来越多的事情由武后来处理,但这个时候,真正的权力还是掌握在李治手里的,李治想培养的也不是武后,而是他们的儿子李弘。


在这样的一起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武后以38岁的高龄为李治生下了第五个孩子:四子“旭轮”,后来改名为(李)旦。随着这个儿子的降生,武后的权力欲望越来越膨胀。


武后的亲信有许敬宗和李义府,但在关键时候,武后也不敢逆着李治偏向他们,所以李义府卖官卖到居然敢把官位卖给长孙家,被李治贬了;宰相上官仪则是李治的人,夹在许敬宗和李义府之间,倒也还能平衡。


如今李义府一倒,平衡破坏了,加上平时的一些这个那个事,李治和武后之间也不免产生了一些隔膜,李治在一次很生武后的气之时,秘密召见上官仪并让上官仪草拟废后诏。


武后的耳报神撒开腿就去给武后报了信,武后赶过来时,废后诏书刚刚拟好,武后又哭又闹,耳根子软的李治马上气也消了,也不废后了,害苦了上官仪,被李治牵来当了替罪羊:这事不赖我,都是上官仪的主意。


上官仪就这么着被李治给坑了,以暗中勾结废太子李忠图谋不轨的罪名入狱被杀,李忠被赐死,与上官仪关系好的臣属都被流放。


皇后之位是保住了,有着极其敏感的触觉的武后发现仅仅掌管了后宫是不够的,还得想办法控制前面的朝堂。


这之后,无论什么政事,武后都要参与,帝后共同临朝听政的旷古奇观出现了,“二圣临朝”的时代开始了。

9.武皇后收拾武家人

前途是光明的,但是武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次冒出来给她添堵的是她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和外甥女贺兰氏。


韩国夫人与李治之间说不清楚的事情就不说了,而且她不久就死了,倒是贺兰氏年轻貌美“有殊色”,也被李治收了,封为魏国夫人,李治还打算正式将她纳入后宫给予九嫔之一的名分。


本来武后心里就不舒服,加上年轻气盛的魏国夫人对自己的亲姨娘武后很是敌对痛恨,完全拿她当情敌,仗着自己年轻有美貌,有李治宠爱就对武后不尊不敬还咄咄逼人“姨娘年长色衰不如我”。


这就很有些自己找死了,果然魏国夫人死在了武惟良、武怀运宴请李治和武后的宴席上,而且李治认定了是武氏兄弟想要毒害武后,而魏国夫人是因为巧合而被毒死的,武惟良、武怀运被处死,改武姓为“蝮”姓。


武后这一招实在是高,既除去了魏国夫人,也除去了早年对自己母女不好的武家人,但是武家不能就这么绝了后,所以武后将姐姐韩国夫人的儿子贺兰敏之改为武姓,做了父亲武士彟的后嗣。


武敏之虽然受了武后很多恩惠,不但承袭了武士彟的周国公爵位还一路升官,但是他对于姐姐魏国夫人的死始终不能释怀,而且一直疑心姨娘武后,所以不但不思报答,反而胡做妄为,处处与武后作对。


碍于老母亲荣国夫人杨氏的偏袒与庇护,武后一直容忍着他,等到杨氏一死,武后还没腾出手来收拾他,武敏之自己一味作死起来,其他的暂且不说,他连太子李弘的未婚妻、未来太子妃杨小姐都敢下手玷污。为了皇家颜面,不能声张,李弘只能将夺妻之恨埋在心底,换了太子妃,另娶了裴居道之女。


武后不想处置武敏之?


当然不是,但是她没有在事发时及时出手,使得她和自己的亲儿子李弘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本来母子间就已经因为权力之争,关系已经很微妙了。


让武后下定决心处置武敏之的,是她的宝贝女儿太平公主,武后在年过四旬之后生下她,这也是武后的最后一个孩子,而且还是她一直朝思暮想的女儿,所以格外疼爱。


武敏之作死作到了太平公主头上,当时太平公主才六七岁,武敏之太平公主和把随着太平公主进出武宅宫人女官都玷污了。武后气得再也不想忍了,将他流放并改回原名姓贺兰敏之,最终死在了流放途中。


10.武皇后失去第一个儿子李弘

随着李弘的成年与成长,他与武后母子间矛盾越来越深,而李治当然是站在自己儿子这一边,武后以退为进,自请退位,将了太子一军。李治当然不会同意皇后退位,太子也被她这一招逼得很是被动。


矛盾的爆发在于已死的萧淑妃之女义阳公主、宣城公主。两位公主被武后幽禁没出嫁,李弘很是同情,上书请求李治将两位姐姐许配夫婿,李治答应了,可是武后心里很不舒服,李弘这么做,一来是向自己这个做母亲的挑战,二来是在收买人心。


武后很快将两位公主分别许配皇宫大殿轮值的卫士权毅和王勖,算是完成了李弘的请求,给了他面子,但是母子亲情已经彻底没戏了。


武后还得继续为武家操心,她将流放岭南的武家人召回,选了武元爽的一个儿子袭了武元彟的爵位,改名武承嗣,加官晋爵。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治突发奇想,自封“天皇”,封武后为“天后”。然而,天后之尊得到的第一个礼物却是李治下诏追复武后的死对头长孙晟、长孙无忌官爵,以无忌曾孙翼袭爵赵公,迎归长孙无忌的棺木并归葬昭陵——很显然,李治要开始制衡自己的皇后了。


果不然,恢复身份的长孙家族成为太子李弘的得力助手,在朝堂上处处制衡武则天。


武后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威胁,母子之间势同水火,又是一番你死我活的局面。


这一幕也是是李治乐见的,因为病重,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特意制造出妻子和儿子互相制衡的局面,不让他们其中一方坐大,从而将皇权继续控制在自己手中。


然而,李治终究还是轻估了武后,年仅24岁、还没有儿女的监国太子李弘突然病逝,李治悲痛之余,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

11.武皇后失去第二个儿子李贤

传言说是武后为了权力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究竟是不是事实,无从得知,李弘死后,武后的次子雍王李贤被立为太子。


李贤才华出众,接替李弘监国,但是他只是一个刚刚晋封的太子,不比李弘做了十多年太子,所以他没有李弘的影响力和势力,此消彼长,武后的势力迅速扩大,59岁的她已经成为大唐王朝权力的中心。


这一对母子之间,也是矛盾深重,而武后的新晋亲信明崇俨的死间接促成了太子李贤的被废。


明崇俨出身名门士族,被李治召入宫中为他治疗风疾,治疗效果还不错,很受李治宠信。


明崇俨向李治和武后谏言:英王李显面相生得好,太子李贤不好,不堪承继大位。


李贤躺枪,写下了他唯一传世的诗篇《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原本他是希望唤起母亲的舐犊之情,结果反而更加惹恼了武后,加上明崇俨被杀,矛头直指李贤。又加上在太子府中搜出了超出定制的铠甲等物,在武后的坚持下,李贤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后自杀身死。


12.武皇后独揽朝政大权

武后的第三子英王李显成了太子。


一件接一件的糟心事,可算是来了一件喜事——太平公主出嫁,驸马是光禄卿薛曜与太宗女城阳公主之子薛绍。


忙完了女儿的婚事,李治又病倒了,这一次,他自知无治,留下了一封很长的遗诏,主要内容就是:我死了之后太子继位当皇帝,遇到难以决断的军国大事,才考虑听取武后的意见。


李治病逝了,李显并没有如遗诏所说立即登基,而是由武后执掌了大权,然后才继位为唐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很显然,这是一位傀儡皇帝。


一边是武后把持朝政不放权,一边是李显想要夺回属于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力。


可是李显手里没人,能用的只有自己妻子韦氏的家族,他着急忙慌地想让自己的老丈人直接升为宰相,被宰相裴炎反对后,口不择言说:我就算把天下都送给我老丈人,又能咋地?


武后随即就把李显废为庐陵王,立了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所有政事都由武后亲自处理,李旦甚至连皇宫都没有入主,住在“别殿”天天养鸽子。


大权独揽的武后追封武士彟为魏王,武承嗣自然而然就成了活的魏王。


群臣和李氏宗亲们都选择了沉默,只有当年间接支持了废王立武的李勣,他的孙子李敬业以匡复庐陵王李显为名起兵造反,讨伐武后,其幕僚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文采斐然,连武后看了都赞叹不已。


虽然李氏宗亲不吱声,但是武家的武承嗣和武三思(武元庆之子)却在挑事,他们建议武后除掉李唐宗室中最有声望的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因为宰相裴炎的坚持,两位王爷逃得了性命。


加上裴炎劝武后归政给皇帝李旦,武后更加容不得他,找个了由头,将他以谋反罪名丢进了监狱,并且不顾众臣的求情处斩了。


徐敬业(也就是李敬业,他们本来姓徐,造反后恢复本姓)的造反也失败了。


为了平息众人,武后主动提出归政给儿子李旦,但是李旦太知道自己母亲的厉害了,连忙坚决推辞,恭请武后继续理政。


心里不踏实的武后推行告密之法,四方告密者蜂拥而至,酷吏索元礼、来俊臣与周兴留名史册。

13.武则天称帝做女皇

武后以告密这样的方式为自己清除异己,进一步为自己的称帝扫清障碍,李唐宗室旧臣几乎被诛杀殆尽,连武后最心爱的太平公主的驸马薛绍也被牵连其中,死在狱中。


太平公主成了寡妇,武后让武李两家亲上加亲,把太平公主改嫁给了侄儿武攸暨。至于武攸暨原来的妻子,直接赐死。


随着明堂建成,武后颁诏:追尊武士彟为周忠孝太皇,杨氏被追为忠孝太后,坟墓改称曰“陵”。


这个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朝堂之上却是一片平静,武后随后改名“武曌”(“日月当空”的意思),每天一堆请求太后改国号为“周”的奏折呈上来,大家你追我赶,生怕自己慢了半拍,傀儡皇帝李旦也不得不上表请求改姓武。


终于,67岁的武后改国号为周,降皇帝李旦为“皇太子”,改姓武氏,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封赏新鲜出炉,新朝一片新气象。


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登基时年龄最长的皇帝。


14.武则天还皇位给李家

通向帝位的这一条路,是用无数屈死的冤魂铺就的,武则天心里不是不明白,她下手收拾了之前为她铺路的那些酷吏。


接下来武则天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接班人该选谁,是自己的儿子李家人,还是自己的侄子武家人?


一边是继续让李旦当皇太子,一边又是宠信武家的侄子,这种宠爱给了那些攻击李唐的人以可乘之机。


在武三思的指使下,李旦的嫡妃刘氏、德妃窦氏被诬陷私行厌胜术诅咒女皇,死得尸骨无存,就连李旦自己,也差点被以谋反罪给害死了。


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焚毁了明堂,太平公主替武则天处理了他。这时武则天最著名的男宠莫过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一时之间,张家兄弟俩横行霸道,连李、武二氏皇族都得让着他们。


武承嗣、武三思这哥俩想当太子的心思就没停止过,而且眼看着武则天年纪越来越大了,他们越来越着急了。


可是着急也没有用,因为宰相狄仁杰为武则天解梦:


武则天问:我梦见一只大鹦鹉折断了双翅,无法飞翔,当做何解?


狄仁杰说:鹦鹉代表陛下,双翅则是陛下的两个儿子,只有陛下的两个儿子好了,陛下自然就能飞了。


同时狄仁杰也告诉武则天:母子比姑侄更亲近,儿子接班,你死后和天皇(李治)一起入太庙得享祭祀;倘若是侄子接班,还真没听说过为姑父姑母立庙的事情。


这些话,终于让武则天下定决心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加上张家兄弟俩为了保命,也向武则天进言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


武则天秘密派人接回了庐陵王李显一家,李显的回归让武承嗣彻底绝望,病死了。


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李旦改封相王。


李显作为高宗李治的儿子,出征突厥,应者云集,大获全胜,这也让武则天不得不承认武周王朝只有自己这一朝,这天下还是要还给李家。

15.武则天退位后逝世

现在后继有人,武则天最担心的是自己身死之后,李家皇族对付武家,于是她想出了联姻的法子,把李显的庶女永泰郡主嫁给了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嫡出女儿安乐郡主则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


李显与韦氏的嫡出儿子李重润和妹夫武延基也天天玩在一起,年轻人不免逞一时口舌之快,一次发生了争执之后,话赶话的,就把对方私下议论武则天和张家兄弟俩的那些话都给抖出来了,然后这些话又被有心人传给了张家兄弟俩。


祸从口出,武则天把他们交给李显处置,李显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得罪母亲,再被流放出去,所以逼着李重润、武延基和怀着身孕的永泰郡主都自尽了,李显这太子当得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武则天颁下诏书,废止周历,重新起用唐历,这之后就有人开始劝武则天退位,武则天不怒也不表态。


82岁那年,武则天病重,不见儿女不见臣属,所有政令都由张家兄弟俩传出,宰相张柬之唯恐张家兄弟趁机谋害太子李显,主张带兵入宫斩杀了张氏兄弟,并请李显主持政变。


多年前就吓破了胆子的李显不敢,被大家连劝带拉地弄到了武则天面前,武则天问:你怎么来了,那哥俩你要杀就杀了吧,杀完你可以回东宫去了。


李显吓得不敢吱声,差一点掉头就走了,旁边的众人说:“请陛下传位太子!”


武则天的一纸传位诏书通过太平公主的手送到了李显面前,49岁的李显再次登基为帝,相王李旦封太尉,太平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主。


武则天移居上阳宫,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不久逝世。


临终时,武则天留下遗诏:以高宗皇后名义下葬,同时赦免了她从前的那些死敌们:王皇后萧淑妃家族,为褚遂良、韩瑗、柳奭等人的家族恢复了名誉和身份。


电视剧《武则天》的主题曲唱:且莫说,人之初,是善还是恶,善恶留与后人说;莫说人好做,莫说人难做,好做、难做都得做,做得人上人,滋味又如何?


武则天这一生,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难以评说,至于人上人的滋味,真是只有她自己才知道:滋味又如何?


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