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隋炀帝:梦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2017-05-28 徐飞 读史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文:徐飞 读史(dushi818)特约作家 

与其说隋朝是唐朝的序幕,莫如说唐朝是隋朝的继续。


唐朝承接了隋朝较多的政治成果,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李渊还是杨广的嫡亲表哥。


并且隋炀帝杨广疏浚开通的大运河成为了贯串中国东部的黄金水道,至今仍有效发挥着功用。


功在当时,利在千秋。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成为千古一帝。


万里长城究竟是个什么东东?


秦始皇的初衷,是想靠它防范北方少数民族的铁骑,可又防住了谁?


刘邦被匈奴人围得团团转,后来武帝刘彻及卫青、霍去病为他出了气,报了仇。


突厥人把杨广困在雁门,杨广的表侄十六岁的李世民一鸣惊人,率先赶来救驾、勤王解了围。


蒙古人长驱直入,横扫金国、南宋,逼得陆秀夫背着小皇帝只有跳海的份。


明朝将元顺帝赶至漠北,可时间不长,明英宗居然成为蒙古人的俘虏。


1644年,清军南下,消灭了大顺、大西、南明,入主中原。


在此前,皇太极数次南下,攻城掠地,崇祯噤若寒蝉。


万里长城基本上防不住谁。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防御功能,并且它现在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杨广尽管开通大运河,还是被后世指责抨击。


这样一比较,隋炀帝杨广确实有点冤。


老舍之子舒乙就曾撰文《仅凭大运河就应为隋炀帝平反》。


让我们拨开迷雾,走近也曾经雄才大略、文韬武略的隋炀帝杨广。


杨广在兄弟五个中最聪明、最英俊,并且少年老成,从小就在赞叹中长大。


他最终成为皇帝,靠的当然不是面相,而是自身不懈的努力奋斗。


一次,他与老爹杨坚一起外出打猎,突然下起了大雨,手下的人忙不迭地给他递上雨衣。


杨广却拒绝了,任飘泼大雨往头上浇去。


他说,士兵们都淋湿了,我怎能独自穿着雨衣呢?


士兵们都很感动,杨广在杨坚心目中树立了仁者形象。


杨广十三岁时被封为晋王,赴太原上任,开始了他三十七年的政治生涯。


皇帝老爹为他配备了文将王韶、武将李彻,对少年杨广精心辅佐,教育栽培,影响很大。


杨广后来当上皇帝多次说:“没有王韶,就没有我的今天。”


他把太原经营得很好,只是做梦也没想到,太原后来成了他表哥李渊反隋的“基地”。


五年后,杨广被任命为内史令,参与制订灭陈方案。


后又任行军元帅,统率五十一万兵马,负责全线军事行动,“百万雄师过大江”,成功统一江南。


平陈之后,杨广一直镇守扬州。


他勤政爱民,百姓安居乐业。

如果不是太子杨勇翻船,杨广肯定是个成功的藩王。


偏偏太子杨勇不注意小节、礼数,开始走下坡路。


杨广在一次偶然进京向母亲独孤皇后“述职”时,母亲流露出对太子杨勇强烈的不满,让他知晓了母亲的心思。


并且杨坚是个不折不扣的“妻管严”,独孤皇后俨然“垂帘听政”,说话很顶用。


杨广知道鸡蛋有缝了,便暗下决心,要从太子哥哥手上夺取皇位继续权。


一回扬州,就与幕僚密谋,将杨素之弟杨约作为突破口。


经过三年的运作,杨广与权臣杨素联手,取得了皇帝老爹和独孤皇后足够的信任。


加之杨勇自己不争气,与杨坚、独孤皇后的隔阂越来越深。


杨广终被扶正为太子。


杨坚期望地对新太子说:“吾以大兴,公成帝业”。


这话说得杨广心潮澎湃。


他憧憬着未来——是的,我要做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


又过了四年,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最初的几年,他踌躇满志,也很上路。


刚刚加冕,就营建东都洛阳,启动大运河工程。


工程专家宇文恺与心腹大臣皇甫议不辱使命,成就了隋炀帝的伟业。

东京洛阳好似一颗璀璨的钻石。


大运河则是一根银色的项链,贯通南北,促进融合,泽被后世。


运河开通后,中国经济重心从此由西部向东部转移,一直影响至今。


同时,由于漕运,运河两岸聚集着众多繁华的城市群。


隋炀帝还安抚突厥纷争,扩大西域疆土。

正是他的异想天开,隋朝人还成功探险琉求(今台湾)。


隋炀帝梦想威服四方,是个狂热的旅游迷。


他在位十四年,在西安、洛阳的时间不超过五年,其他时间都在巡游。这其中包括三下扬州、巡视北疆、西域。


在生活中,他与萧皇后夫妻恩爱,情投意合。


为此,还写过多首诗,展示了较高的文学素养。


大业五年,隋炀帝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烈日当空便是日落西山的开始。


隋炀帝穷兵黩武,三征高丽,每次都出动一百多万部队,提供后勤保障的还有一百多万人。


由于指挥不当,均以失败告终,弄得民怨沸腾。


又逢大旱,瘟疫流行,杨玄感兵变,雁门之围等。


民不聊生,纷争四起,隋末的起义多达128起,真正是“群魔乱舞”。


各种打击重重挫伤了隋炀帝的自信心,千古一帝可望而不可及。


他开始整日把酒浇愁,沉湎优游,错杀贤臣。


他重用“大业五贵”,尤其依赖虞世基、裴蕴这两个贪赃枉法的小人。

稀里糊涂中,他做出了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三下扬州,把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隋炀帝在扬州待了一年零七个月,采取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鸵鸟”政策,最终被哗变的宇文化及所害。


隋炀帝死的时候,倒有几分英雄形象。


士兵要砍他,他“大义凛然”地说,皇帝自有皇帝的死法,怎能让尔等将我砍死?


他优雅地解下自己的汗巾,交给士兵,被缢身亡。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水,流恶难尽”。牛角挂书的李密有点才气,他发布的檄文使隋炀帝光辉形象一落千丈。

隋炀帝有千古骂名,并与“罄竹难书”这个成语紧密相联,李密实“功不可没”。


野史添油加醋,说他伪装朴素,贿赂宫人,骗取父母信任。


还说他生活作风严重有问题,与老爹的妃子有是是非非,并且残忍地弑兄杀父。


这些都对隋炀帝形象有着破坏性的负面影响,使后人看不清、看不到真实的他。


魏徵曾与李世民探讨过隋炀帝,说隋炀帝希望天下太平,国家长治久安,并非故意要推行暴政。但他自恃强大而不顾及后患,自以为是而不集思广益。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隋炀帝杨广算是个暴君,但不是昏君。他在努力,想成为比肩汉武帝的一代名君。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他被绊倒了。

梦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我们设想一下,当隋炀帝读到李密的檄文,他肯定沉重地叹息与哀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作者简介: 徐飞,男,1972年出生,现供职于盐城中行。在《金融时报》、《国际金融》等国家级载体发表文稿近300篇。


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