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朴树哭唱《送别》,谁不是一边长大,一边学会离别!

2017-12-20 读史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作者:粉墨

首发于:冰点八卦(bdbg818)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


当我看到朴树演唱《送别》时哭泣的视频时,其实内心真的非常有感触的。

一曲《送别》,不仅仅是李叔同惜别挚友,还有朴树在感怀自己的前半生。很多人都说朴树是一个人到中年却活的还像一个少年,其实对于朴树来说,自己一直都想回到少年,不舍得离开少年的心态。


十年前,一首《生如夏花》,你要诉说生如夏花一般绚烂;

十年后,一首《平凡之路》,你说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这十多年来,虽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初衷,却在保持初衷的路上经历了太多的离别。



曾经,他也是意气风发,红遍大街小巷,《那些花儿》成了人人口中时不时都哼唱的歌曲。



突然而至的名利让这个害羞含蓄的大男孩不知所措了。因为他只想安安静静的写歌唱曲。而外界对他的关注度让他越来越觉得这不是原本的自己了。所以他选择在人群中沉默、寂寞下来……


这次的成名让朴树告别了少年无忧的自己,成了一个追着自己跑的人。


2011年年底,他的吉他手程鑫被诊断患上了胰腺癌,朴树开始带着他四处治疗,看过各大医院,回天乏术。

朴树的经纪人曾告诉朴树:你要想清楚了,你卡里的钱根本不够,还要带着他治病吗?

朴树回答:“治!不够我们就去签公司,合同嘛,跟救人比起来,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又算什么。”

三天后程鑫去世,朴树答应他,会好好照顾他的妈妈,帮他养着。

时至今日,所得到的报酬中,一直有一份是留给程鑫妈妈。

留不住的好友,只能分离……



巴勃罗·聂鲁达曾说过“为什么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长大,却只是为了分离?”

分离有时候是为了让自己独立,就像我们从母亲肚子里出来,剪断与母亲相连的脐带的一刹那;

分离有时候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就像我们离开父母,出门求学、工作,真正的离开父母的怀抱时;

分离有时候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就像我们在世界各地奔波,他乡遇故知时,久违的欢颜笑语;

但分离有时候真的成了最后的告别……



七年磨一剑,朴树的第三张专辑终于发布了。七年里,无数次的开始、无数次的重来……


对于今年44的朴树来说,自己不再是当年那个无忧的自己了,这一路走来,留下了太多岁月的痕迹。


当他唱起《送别》时,往事的一幕一幕就会电影的片段回放起来,“知交半零落”、“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我们都不知道什么回忆让这个归来仍是少年的他痛哭起来。


记得在《追风筝的人》里面有一句话“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己爬上来”。对啊,往事是有手脚的,会随着你一直存在你身边,有可能你会淡忘,但是哪一天一不小心,触碰到这个许久未到的角落,回忆就膨胀了起来。


有时候是一张过去的照片;

一首共同唱过的歌;

一个相似的场景;

一句简单的问候……


不知道在哪个时候,回忆就涌出来了~


人随风飘荡

天各自一方

在风尘中遗忘的清白脸庞

此生多勉强

此身越重洋

轻描时光漫长低唱语嫣不详


有人说,细腻敏感的人,能在千疮百孔的生活中读出万般种滋味,还拼尽全力从中发现残存的美好。太认真了,可痛苦也会放大一百倍,哪怕笑的再灿烂,内心总会包裹着一个孤独的灵魂。


纯净、简单大概就是很多人对朴树的印象,十几年来,朴树褪色了,像一张老照片,经历岁月沉淀和风霜侵蚀,更有质感。而他站在那里,就是一个标杆,他符合少年时代的我们对于青春的定义,叛逆,抑郁,与世界格格不入,像消失的空气,偶尔能吹过山岗,拥抱阳光。


而对比之前的自己,是不是离之前初识朴树完全变了样,朴树仍然是那个朴树。我们和他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在追过去的自己,而我们朝着陌生、不同甚至相反的自己追去。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路收获,有欢笑、有痛苦、有相聚、也有分离……

最大的期望莫过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