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知乎的出版实验
9月13日,刚刚入秋的北京,美术馆后街77号的时差空间被满脑袋问号的出版从业者挤爆了,大家来到这里都是为了一窥知乎出版团队的“庐山真面目”。
在过去1年多时间里,60多期《知乎周刊》、20本“盐系列”电子书攻占了各大电子书排行榜。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人在驾驭这匹出版界的“黑马”?互联网闯入的“野蛮人”会颠覆传统出版业的模式吗?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是一次发现的旅程,发现一场几百万人参与的出版实验,发现“零试错成本”的电子书的无限可能性,发现被我们遗忘已久的出版的本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文字实录:
秦俟全:今天是“做書”的第二场线下活动,主题是“知乎的出版实验”,那么我现在就介绍一下来自知乎团队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是我知乎的早起团队成员之一成远老师。第二位是我们来自西域的美女——湖玛,湖湖老师,她是知乎电子书业务负责人。最后介绍一下自己,我是秦俟全,在亚马逊 kindle 部门工作,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好,那我们就切入正题吧!
知乎为什么要做出版?
湖玛:大家好。因为知乎是一个问答社区,所以今天主体的内容也是用问答的形式来串起来。我们想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知乎为什么要涉足到数字出版领域?因为我自己主要是负责电子出版这块儿,所以我先回答吧。
从用户角度来讲,知乎的内容生产是在社区,过去,大量的内容消费也是在社区。但社区的使用是有成本的,我们用户日常内容消费的场景也不止是在网上、线上,他们也需要线下的内容消费形式。
比如我们早期要做电子书的时候,网络上已经有某些用户的精华回答的合集,用户会自发地去做这样的东西,在网上传播。那么,我们知乎官方用同样的形式来推出这些好的内容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还有,我们的作者觉得能够被选入《知乎周刊》,或者能入选“盐系列”电子书,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他们会受到鼓励,会促进更多好内容的产生,这也是我们做电子书出版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远:谈到这个问题,大概要从知乎最早期的用户群讲起。知乎最早期的用户来自于科技博客 Apple4us ,其中很多人后来参与到科技创业中。知乎建立以后, Apple4us 的一些作者,我们早期的投资方创新工场投资的很多项目的创业者,共同形成了一个 200 多人的用户圈子,他们当中大部分在做科技创业。
另外一方面,“创业”这个话题本身比较适合于做成一个树形目录的结构,某一个创业者很难遇到创业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坎儿,所有的难题,所有的困惑。但如果聚集上百个创业者,他们分别在不同的行业创业,遇到的问题有差异,把他们的问题汇总起来基本上就能看清楚创业的一个基本路径。我们就把这些创业者的回答汇合起来,觉得它适合做成一本书,这是最早期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最早一批用户的支持,这就是我们想把它变成纸书,做《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的初衷。
秦俟全:我稍微补充一下,简单介绍一下知乎现在和出版有关的基本的架构。大家对知乎日报已经非常熟悉了,它每天会有更新,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团队在运营。湖玛负责的电子书业务分为两块,一个就是我们看到的《知乎周刊》,全部都是免费的,每周会出一期精华的内容;还有一个叫做“盐系列”,“盐系列”,顾名思义,就是比较精华的内容,是把知乎上某一位作者在某一领域的精华回答集合成一本电子书。
知乎还和中信出版社联合推出过一本在业内引起轰动的书《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这是知乎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首次接触纸质书出版,取得了很不错的销售业绩,中信出版社内部也是把它作为一个很好的案例探讨和分析。大概就是这么的一个架构,我们随着这么一条线索请二位接着跟我们讲。
湖玛:我看到大家在报名时在后台的一些反馈,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就是知乎电子书的销售数据。我可以分享一组数据给大家:截止 9 月 11 日,我们累计发布了 51 期知乎周刊以及 13 期的号外,大概 60 多本的免费电子书,在过去 1 年多的时间里,所有平台的累计下载量是 700 多万次,平均每期11 到 12 万次。其中有 6 期的知乎周刊是涉及到经济、金融领域,单是在这一个领域的下载量就 100 多万,这个数据为什么要单拎出来说呢?这意味着我们触及了到了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 100 万人,这是提升我们在这个领域影响力的一个途径。
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我们挣到了多少钱。收费的“盐系列”电子书从今年四月份到现在发布了 20 本,这 20 本里面涉及心理、艺术、经济、金融、电影等领域。由于上个月最新四本的数据我还没有完全地拿到,所以我只能告诉大家前十六本的数据,从四月到七月的这 16 本销售额是 20 万多一点。
现场的很多同学可能会熟悉我们的一本明星产品——《硬派健身》,发布到现在差不多两个月多一点,销售额超过 6 万元。我们的作者其实对销售量这个事情不是太关心,他们可能觉得有一本可以称为 “书”的东西发布就已经非常好了,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成就感。
秦俟全:我记得《知乎周刊》刚上线的时候,正好也是穷游旅行攻略免费版上线,两者私下在暗暗较劲,竞争非常激烈。总的来说,知乎在亚马逊上,尤其是免费排行榜上一直相当有竞争力,排名相当靠前。很多 kindle 读者看到每周最新的知乎周刊,一定会下载来读,这后来也带动了“盐系列”的销售,是一个很好的铺垫。顺带聊一下,刚刚讲到这么受欢迎,到底是什么样的用户在买?什么样的用户在读知乎的电子书?
湖玛:知乎上上个月刚刚做了一个用户调查,我们可以分享一下知乎主流的用户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知乎电子阅读的用户。大家可能很关心他们的收入情况,参与调查的用户里面,有 50% 的上班族月收入是在 8000 元以上,另外呢,有 88% 的活跃用户学历在本科或者本科以上,然后,用户所学的专业排名前三的是工学,文学和理学,其中,工学占 41% 。
还有一个是,现场的同学可能也比较关心,就是他们的信息获取习惯。我们可能会认为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其实接受调查的这些人里面,有 84% 以上的用户每周都会读书,更极端的是, 85% 以上的用户 “每天都会读书”。
成远:这次调查的样本数是 21000 人,调查填写率是 78% 。
秦俟全:这个是很诡异的一个事情。刚刚讲到那些工科男,他们给社会传递的信号好像是说:大家别看书了,大家去刷微信,刷微博吧。私底下他们每天在非常勤奋地读书,而且很可能还是在读纸质书,而且他们的收入要比文科生都要高,所以大家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读书还是致富的正道。
湖玛:《知乎周刊》的用户跟知乎的用户有多大的重合率呢?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定程度上,是高度重合的。尤其是每一期《知乎周刊》刚刚上架的时候,以及“盐系列”第一批刚刚上架的时候,我们在知乎内部会给很多的推荐资源,可以看到它在亚马逊畅销排行榜上飙升,在这个阶段,它们的重合率是非常高的。但是等它飙升到销售榜前列的时候,这些平台又会吸引到很多第一次接触到知乎的用户,大概的过程就是这样的。
知乎出版团队:一个人+数百万用户
湖玛:我们在报名表里看到还有很多人关注知乎的出版团队是什么样的?大家可能会揣测知乎有一个二三十人的编辑团队来处理各个领域的专业内容。知乎周刊出了五十多期,基本上知乎上常见到的话题都已经涉及到了,从公司上市这种很专业的话题一直到心理学、阅读等相对大众的话题,我们的这个电子出版的团队究竟是什么样的?
我们电子出版团队其实全职员工只有我一个人,还有一个实习生,我们两个人一个月会出四本“盐系列”的书,同时还会做四本《知乎周刊》,总的文字处理的量大概是在40万字上下。大家可能会好奇这么小的编辑团队是怎么来做这件事情的。这其实是和知乎社区的性质是有关系的,很多编辑的工作在我们看到这篇内容之前就已经在进行甚至已经完成了。
知乎上有一个形态叫做公共编辑,一个问题在提出之后,它就已经被一些志愿者或普通用户编辑过了,他们会去修改错别字甚至是措辞。经过几轮修改之后,一个可能看上去很一般,让人没有回答欲望的问题会变成一个很好的问题。然后会有人来回答,回答的过程也是讨论的过程,一个专业领域的问题有几个人在回答之后,他们互相之间会相互评论和讨论,甚至会激烈地争论。经过了这样的过程之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充分讨论,各方面的意见可能会达成一定的共识,到了这个程度我们的出版工作才会介入。
所以我们拿到的不是作者自己一个人苦思冥想写出的一篇文章,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完整的讨论过程。尤其是《知乎周刊》,它会很重视去呈现讨论的过程,我们也会偶尔出现一个叫“争论”的栏目,把两个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观点同时呈现出来,我们的目的不是去呈现正确答案,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是更希望能够呈现讨论的过程。
成远:我补充一下背景,知乎社区每天产生的几百字以上的回答,大概是两万篇以上,其中得到三票以上赞同的,大概占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这样子,所以知乎的内容产生量是极大的,这里面还不包括评论等碎片的东西。
湖玛:所以,我们在筛选之前,这些内容的专业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保证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需要一个专门经管类的编辑,不需要一个专门的自然科学编辑,也不需要其他领域的编辑,我们只需要把用户自发筛选出来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秦俟全:所以说,虽然你们部门现在只有一个人,但是实际上可能有上千个月收入过万的工科生在在帮你做编辑工作。
湖玛:对,在这些过程完成了之后,我们两个人的小团队的工作才开始。可以谈一下“盐系列”的流程。“盐系列”因为是作者的自选集,所以我们会把他自己选好的内容打包,用文档的形式发给他,然后他再做一些增补或处理,因为作者自己也会判断——毕竟答案是写在网上的,要根据书的规范做一定的修改。
比如我们的一位作者袁牧老师,他那本《建筑迷城》是我见过修改痕迹最多的,他拿回去了之后,五六万字他每一句话都有修改,他真的很认真,很重视这件事。
秦俟全:我比较好奇的就是“盐系列”挑选作者的过程,还有,你去选好这些作者然后联系他们,大部分人是什么态度?
湖玛:选作者的过程也很自然,比如说心理学领域的一位作者,我们开始做“盐系列”的时候,他已经积累了大概三年左右,他本身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他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样的人是我们选择邀请的第一批用户。然后,第二批的话,会是这些人他们认可的一些专业领域的专业用户,我们会继续再邀请他们,有点类似同行评议,他们会进入到我们的备选名单里面。
秦俟全:也就是说,你们首选的第一批作者会像客座编辑一样,给你们提供新的建议,找到更多、更好的作者。
湖玛:对,他们长时间在知乎上的积累使大家都很信任他们,其中有些人完全是“知乎红人”,比如李松蔚老师,他们会进入我们第一批的名单,他们接收到邀请之后当然很高兴。虽然是知乎上的红人,但是他们如果想出书,去找出版社可能不会有什么优势,我们提供给他们这样一个机会,以电子书的形式把他们积累的内容收集起来,然后再分享给更多人,他们是很高兴的。
成远:知乎大量的用户既是写作者,也是读者。这是一个有 800 万(现在 900 万)用户的“阅读—写作”生态系统。知乎建立了一个公共讨论的平台,再现或者说还原了这样一种写作生态,让这样的一群人能够建立联系,让好的作者浮现出来,然后我们就顺势而为去帮他们把书出版出来。
秦俟全:有点感动,因为传统出版业的很多同行做书做着做着就会遇到这些困扰,好像永远在扑最热点的话题,去扑畅销的选题,或者扑很有名的作家。但是,倒过去想想,出版的原点到底是什么?出版的原点不过是某个人有话要说,他说的不错,值得让别人来听一听。这就是我们出版安身立命的本质。在知乎这个平台上,我们回归了出版的本质。
我要引出一个例子,就是我们会前讨论过的有一本知乎周刊叫做《建什么筑》,应该是一个建筑领域的专家铭蔚来做的这期,他差不多客座主编了这一期的《知乎周刊》,所以也想请湖湖和成远给我们介绍这一期的工作流程。
湖玛:那期有一点点特殊,我们确实是希望用户可以更多地参与到我们出版的过程里面,他自己是主动找过来的。我们就对他说:你可以随便地选,不要害怕太专业,让人看不懂,这些都没有关系,你只要把知乎上关于建筑最好的回答选出来就行。他选了大概三四万字,所有选稿、编排工作都是他来做的,包括最后封页的图片也是他自己来选的。这一期在传播的时候,就永远有他的名字,这也是带给用户成就感很重要的一个方式。
秦俟全:你好意思让人家义务劳动吗?
湖玛:这个真的是这样的,知乎也会有人觉得他们那么积极地在上面回答问题,但是没有人给他们钱。真的不是为了钱,你真的要给他钱的话,他反而不至于这么用心,你要给他多少钱你才能雇得起他啊!
知乎为什么敢于做各种出版实验
秦俟全:我也听说,一些出版社的编辑会私下给一些作者发约稿的私信,有一位编辑甚至因为群发私信被知乎系统自动识别为垃圾邮件。这说明了出版界已经关注到了知乎这一优质内容的来源,对于出版社的介入,二位有什么样的看法?持什么样的态度?
湖玛:我们真的很感谢出版界对我们的关心,但是用这样骚扰的方式是不太合适的,我们还是希望出版行业的朋友可以找到我们,通过我们来做纸书出版的工作。包括联系作者,中间选题的过程,甚至包括之后的营销,如果跟我们合作的话,可以得到官方的支持,这将是双赢的事情。
秦俟全:我们这边正好也有一位“模范生”,知乎的首本纸质书的合作方——中信出版社,成远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和中信出版社是怎么合作的?
成远:就像刚才提到的,在知乎早期用户中,财经、金融领域背景的用户占了很高的比例,无论是从用户匹配度还是品牌定位上来看,我们和中信出版社的重合度都是很高的。我们认为传统出版社的专业性和常年积累的线下渠道是知乎所不具备的,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我们决定和中信出版社合作。
成远:其实是我们中间谈过好几家,最后接触到中信以后呢,中信这边是一拍即合。
湖玛:我看到大家在报名的时候,有位同学问到知乎做电子书的选题方式跟纸书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我非常喜欢,想来讲一下。
大家都知道电子书不可控的成本比较少,就算做坏了也不会有一万本废纸堆在库房里,所以我们会比较勇敢地试错,免费电子书当然可以更勇敢地试错了。有一些知乎周刊,在选题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本书应该没有太多人下载,比如说《概率的概率》,它真的是在讲一些只有数学专业的人才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不太会有人下,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做。感兴趣的用户看到会说:哦,知乎上有这样的内容,他可能会因此参与进来,或者至少留下了“知乎是很专业认真的社区”的这种印象,我们会做很多这样的事情,在选题上会有一些这样特殊的考虑。
秦俟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电子书和纸书在成本结构上的差别是非常要命的,讲一个小段子,某国营大型出版社是这样惩罚编辑的:年底会有一个仪式,把这个编辑带到库房去,让他把这一年他编的印出来而没卖出去的书从这一边搬到另一边,让他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这会导致什么呢?就是纸书编辑明明觉得这个话题是不错的,但是它的受众可能是两千人或三千人,他就会很纠结:明明是好的东西,他却不敢做,或者选题被毙掉了,他没法试错,因为他试错的门槛很高。
电子书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你觉得这个内容确实值得做,哪怕让十个人知道你都可以做,因为你手头有文档,把它转成电子书格式,给它一个封面就可以了。
湖玛:对,由于成本完全可控,我们敢做的事情就非常多。甚至带有一点点小小的恶意,我之前做过一期《知乎周刊》叫《枯燥无味的心理学》,因为我在排行榜上面见太多心理学鸡汤和伪科学的东西在传播,然后就恶狠狠地跟心理学领域的用户丁若水说:我们来做这样的一个东西吧!
讨论心理科学本身,心理学研究方法等一般人不太关心甚至是看不懂的那种,我们把它拿出来然后集结成册,放到亚马逊上面。结果,它的下载量非常大,我自己都觉得不好读,但它一直冲到了免费排行榜很靠前的位置。如果当时做决定的时候考虑库房里那么多书需要搬走的书的话,可能就错过了这本会很火的书。
成远:科技创业公司都知道一个概念:精益创业,因为你没有库存,你就可以把尝试的周期,实验的周期缩到足够短,然后去更多地尝试,然后从这里面找到那些成功的经验。
湖玛:然后就会产生出更多新的可能性。
秦俟全:好,现在进入问答的环节,大家可以直接发问。
问答部分
提问:我是刚刚说的 41% 里面的工科女,我想问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出电子书会对知乎起到一个推广的作用,但是这种的推广我觉得会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正面效应就是社区用户量提升了,反面效应就是社区的定位会迷失。本来知乎的定位刚开始时是一个小众社区,不是特别广泛、大众化。在大范围推广之后,就会涌现一批段子手,一批起哄的人。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一些“高手”对这个社区失去信心,导致用户的流失,必然会导致你们出版内容的缺失。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个危机,如何应对这种危机?
成远:先回答第一个问题,知乎用户量现在超过了八百万,应该很快能到一千万,年底可能更多,再来看活跃用户数。每天在知乎上阅读、查询内容的有两三百万吧,积累起来每个月有六千万以上,他们不一定是注册用户。每天,注册用户里参与讨论的有几十万人,你大概能够想象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
我们按照城市的一些设计原则去考虑它,其实人类历史上大规模城市管理,已经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最近半年就最紧迫的事其实是城市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系统,卫生系统,然后包括治安的机构都在做。这样的一些基础的东西搭建好以后,它就能很有希望成为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城市。
你提到的那些问题其实是需要我们在这么样一个规模下,及时去系统化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说“系统”呢?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问题。复杂问题的处理方式就不像科学实验,不是在封闭条件下,给定一定的条件,一定能出一定的结果,而是参与人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现在知乎的管理者以及信任我们的用户就是其中的参与者,我们进行的是一种社会化管理,就是能让大家参与进来,在建立一些共识的基础上,做一些不仅治标而且治本的事情,后续的很多措施会体现出来。比方说具体到您刚才讲的营销类的内容,营销类的内容我们的大的原则还是不变的,就是不问动机,只看质量,当用户有一些商业化诉求的时候,我们会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来满足、激励,其实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解决方法。
提问:我问一个特别具体的问题,据我所知,知乎的电子书是在几个不同的平台发布的,你们是怎么处理不同格式的问题?还有就是我之前也一直研究这方面的东西,我看到很多电子书会有很精美的排版,很灵活的设置,但是似乎在知乎的电子书中这种东西是很少见的,请问就是你们有没有利用电子书本身的一些技术做更加创新的东西?障碍是在平台方这边,还是在内容制作这边?
湖玛:我们确实会遇到一些技术上面的问题,不同平台的话,亚马逊当然是要求 mobi 的格式了,其他的平台对 ePub 格式支持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这些东西是让人挺痛苦的,但是平台对我们支持的力度比较大,虽然说格式上面有一些不兼容的地方,但是他们都会帮忙去解决。
至于说要不要用这些格式再做更 fancy 的东西,这个其实是我的一个困惑——到底读者对一本电子书精美程度的要求会到什么样的程度?必须要有五颜六色的色块,好几种字体,分非常多的层级,有一个看上去很精美排版界面你才愿意来看?还是说我只要保证没有错别字,保证排版清晰,保证阅读上不会有障碍,你就愿意来看?这个是我自己做这件事情里面的一个困惑。
就是我们电子书的格式都是非常简单的,我可能只能保证做到 75 分或者最多你对我印象好一点,你愿意给我 80 分的这样的一个程度,就是你可以顺畅地阅读下来,但这里面跟内容不太相关的东西是很少的,因为一方面技术上面做不到,另外一方面我们怀疑这对读者到底有多大的好处。所以,现阶段的话,我们会保持一个相对简单的状态。
提问:有人说知乎是一种新媒体,我想听下两位老师对新媒体的理解,新媒体有哪些特征?
湖玛:知乎在这些概念的定义上面已经有很多讨论,知乎上这个关键字有过比较充分的讨论的。
秦俟全:我们kindle内部也有一个新媒体团队,我们对新媒体的理解是:首先它是原生的,它不是从纸质书直接翻转成电子版的;其次,在阅读内容的分类上面,可能会比较偏重网络化的内容,就和我们原来讲的纯文史类内容有一点点不一样。但确实新媒体的定义很难固化,但是新的成本结构可以呈现出新的内容给我们大家。其实我们的需求一直存在,无非是现在的技术把我们原来满足不了的需求满足了。人性和需求是很难被发明的,它就一直在,技术出来之后,可以有新的东西来满足原有的欲望。
成远:您刚刚提到一方面,因为形式新,载体新,比如说移动阅读的渠道,因为渠道变了,载体变了,产生的内容也会变,比如知乎这种问答体。还有,内容的传播渠道其实也在变,就是载体、内容、内容的传播的渠道,比如说通过微信、微博,这种人际链条的传播的改变。
提问:下面我要帮上海的热心听众来问一个问题,她是来自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她想问传统学术类出版社有很多很好的内容资源,但限于专业性,印数可能只有1000到 3000 册,如果找到知乎这样专业的团队来合作来做这些学术书,是不是可行?你们有没有这个计划或打算?
秦俟全:直接找kindle!
成远:我觉得今天交流的目的也是希望听到大家有什么新的需求可以合作的,大家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者合作需要我们可以下去交流。
秦俟全:学术类出版社的内容直接在 kindle 这边做当然没有问题,清华、北大出版社的就很多的书都可以在 kindle 上找到,包括那些经典教材。同时,如果大学出版社可以和知乎跨界合作,把非常学术的东西和知乎一起,重新包装,重选,重组,带上知乎的品牌,带上某个大学社的品牌,在 kindle 这边独家发布,我觉得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事情!
提问:我也是做专业书的,可能我做的书读者更少,在全世界也就在卖到五百本的样子,但是因为定价非常高,所以两百本也可以赚钱。所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式,我们的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定价是一样的,电子书定价可能会更高,一般的情况下是纸质书的1.2、1.5倍,所以电子书会更贵。我有一个问题是:电子书和纸质书的销量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印象中应该是2012年前后,亚马逊电子书的销量已经超过纸质书了,但后来好像就没有更多的消息了,我想了解一下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秦俟全:您果然是专业出版社,问的问题也非常专业。
成远:您刚开始说到专业出版,我觉得它肯定是未来一个方向,知乎上面各种专业的用户聚集到一起,很可能就是对您出的这些书有需求的群体。以前在互联网上找不到这些人,知乎这个平台建立以后,能够很容易地找到这些人。而且,专业出版我不觉得是一个小众市场,通过知乎的用户群体就能看到,他们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追求专业化的动力很强,专业化学习、咨询会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市场,这个回来我们可以再去聊。至于纸书和电子书的关系。我可以举一个例子。
知乎上有一个年纪轻轻就去世的用户,叫程浩,他的那本书不是知乎官方帮他出版的,而是介绍到出版社帮他出版的,对作者回报其实是挺高的,已经卖了超过十万本,对作者的家庭有很好的一个回报。我们后面会有专门的同事负责纸质书出版,我们和中信会有继续的合作,出一本财务、金融方面的书,这也是结合知乎用户群的特点,这一本是实体书。后面可能还会有一系列的纸质书出版计划,给作者带来的回报应该是比电子书大的。
秦俟全:目前,大部分的图书品种,可能电子版本的收益还没有纸质版本的高,但是这个比例不断地在变,现在,在亚马逊上每卖出 100 本纸质书,电子书已经要卖出了 110 多本了,数据已经发生了逆转,电子书不是一个补充了,而是平起平坐。中国不过比美国和英国晚了那么几年,从现在我们的追踪曲线来看的话,这种转换也正在慢慢地发生。
大家也可以回看自己以及身边朋友的阅读习惯,一旦开始使用电子阅读器或者手机阅读,这个习惯就比较难以抛掉,很难倒回去了。假以时日,这种过渡就会自然而然地完成。我们把纸质书和电子书当成一盘棋来考虑,它们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在和许多对手在竞争,我们必须和网游、手游、电影、电视竞争,这个时候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完全可以形成一种合力,去把我们觉得确实有价值的东西呈现给大家,大家在打游戏之余也可以看一些知乎的优质内容。
提问:我自己是一名自由译者,也是知乎用户,我想了解的大概有两个方面。第一个,你们对于自己在整个出版过程中的一个角色是怎么定位的?知乎的出版流程和传统出版社的流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然后你们是不是会考虑一直保持这种轻运营的模式?将来如何维持它的可持续性?未来你们怎么能够持续地让用户来帮助你们?
湖玛:先说我们出版团队在整个出版流程中的角色吧!我的位置是很靠后的,刚才我也有解释,选内容这部分工作,包括专业性这块的甄别实际上是用户在完成,至于会不会受大众欢迎也已经经过了知乎社区的检验,因为一个10票的回答肯定不如一个1万票的回答受欢迎,所以这个判断是我们的用户在帮我们完成。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只要知乎的社区存在,我们的出版工作就是可持续的,我们本来就是知乎社区内容的生产、消费的一个环节。
提问:所以,可以说你们认为自己的角色设定跟传统出版社的那种策划编辑或营销编辑是完全不一样的角色,对吗?
湖玛:我们更靠后。
提问: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你们几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内容输出的中介角色?不会对内容本身发挥多大的影响,单纯帮他们做平台发行?
湖玛:没有那么弱,但是确实是这个方向,我们对内容的修改是非常少的,毕竟写给网页的读者和写给阅读器的读者是不一样的,我们会针对这样的差别做一些修改,作者自己也会做修改,但是很少,非常少。
提问: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对于知乎来说,电子书的出版仅仅是作为它内容产出的一个副产品,不是刻意为之的。我想知道电子出版在知乎整个平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包括你们对这个项目到底寄予了多大的期许?
湖玛:我们把知乎解决的需求分为两类,一类是输出的需求,我去回答问题,我去发表我的知识、经验、见解;另外还有一个用户比例更大的需求,是阅读的需求。
无论是电子出版还是纸质出版,解决的都是阅读需求,是其中的一个形式,比如说知乎日报也是。读者对一些新内容快速阅读的需求是日报在满足,更多的沉淀下来的专业的、深度的内容则由《知乎周刊》和“盐系列”电子书来满足。
提问:三位老师好,我现在还是一个在学校里就读的学生,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知乎社区的问题,刚才也听到成远先生讲,现在知乎正在进行着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但除了基础设施之外,市政方面呢?我倒不是说审查机制,我只是想说,比如说如果某一个版块它的发声太大的话,盖过了其他版块,那可能其他版块新进来的人可能就会变少,大家可能就会觉得知乎变成那样的一个状态,不是我们的群体了。
第二个是关于出版的问题,就说跟刚才的问题有一点相关,就是每一期《知乎周刊》的主题是怎么确定的?还有一个就是您刚才说知乎没有专业的编辑,但是我在知乎招聘的网页上看到之前是有招聘过财经版的编辑的,后来为什么放弃了这种模式?
成远:知乎从用户总量上已经超过了八百万,而经济类用户不过占5%,没有哪个领域的用户盖过其他用户。在早期用户很少的时候,互联网创业圈的用户甚至达到过50%以上,随着知乎用户超过一百万以后,比例将就降到10%以下了。等过了一百万,过了几百万,必然就引进来其他大的行业,金融、房地产、物流等等。
哪些行业在知乎上比较活跃?其实是看行业内的信息流动速度,行业内部之间交换信息的速度,这种信息流动越开放,比如说金融行业在13年受到互联网金融、比特币等的冲击,这个行业的人对信息非常敏感,他们就会去看各种信息,搜集哪些信息对这个行业会有影响,他们自然就要去讨论这些新的话题。
我们能从数据上看到用户注册行业的变化,这个其实是自然发生的,我们没有特别地去扩展某个领域,我们觉得目前这种方式还不错。
另外,你看到的那个招聘启事。我们内部其实有内容运营的岗位,跟编辑的职责范围完全不一样,我们对外也不会称之为编辑。我们运营团队有几个同事在做,他们基本上是每个人负责一个大的领域,包括科技、金融、财务、电影等,他们主要做的工作其实是激励用户去产生内容,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讨论。
湖玛:《知乎周刊》的选题,我确实会反其道而行之,因为我们想呈现一种讨论的状态,那如果说这个话题太热了,比如比特币,知乎上的讨论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插一脚、出一期,就没有办法完整地呈现它。
电子书虽然相对于纸质书可以有一个内容增补的过程,但仍然是一个相对固化、沉淀的形式。所以在选题的时候我们会避开那些正在讨论、非常热门的话题,先把它凉一凉,等它沉淀一下。
比较极端的情况是,曼德拉去世的那天,每当有名人去世,知乎上就会有“如何评价这个人的一生”这样的问题,当天晚上我们就做了一本叫《光辉岁月》的电子书,只有八千字的样子,都是当天产生的内容,但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现象,我们不会把这种操作作为常规操作来做。
我们在选内容的时候,更关注它的专业性,是不是受到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跟站内火不火或者是外面的市场是不是特别欢迎,没有必然的联系。
提问:《知乎周刊》刚刚改版,由原来比较专业的册子变成一个更综合、大众的杂志类产品,想问你们改版的初衷是什么?这个东西和知乎日报是不是同质化?
湖玛:我们在最开始做的时候,是希望它可以对以往的那些老的内容有非常好的梳理,所以《知乎周刊》前四十多期的形态就是两三万字围绕一个话题来进行,从各种不同的维度,不好的地方就是一些大的话题很快就枯竭了,比如心理学,除了刚才提到的《枯燥无味心理学》,我们还做了《生而有幸》、《心的问题》,读者就会在下面抱怨说你是不是话题已经用完了?你每天都在讲心理学的东西。
职场也是,我们从职场生存到跳槽,话题会越来越细化,受众越来越小。过去我们主要是梳理沉淀的内容,现在,我们更多是展示新的东西。
这也是《知乎周刊》改版的一个原因,因为梳理的话会越梳越细,越梳越细之后读者不太喜欢,我刚才提到的我们就是会故意做一些非常小众的话题,概率这样的话题,读者非常痛苦,我们有大概几万很忠实的读者他们真的每一期都会下,但是下到了之后他不喜欢,一整本都看不懂,就会很痛苦,我们要照顾这些人的感受。
所以当一本书从“我们社区的好多好东西啊,你们快来看吧”的状态变成“我每期都给你呈现一些好东西,你每周都会来下,希望你能喜欢”这样的状态的时候,内容形态也就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编排也发生了变化,这个是《知乎周刊》杂志化的原因。
另外,这跟我们的日报是不是有冲突的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我跟我的同事选内容的时候,不会避开知乎日报选过的内容,我们自己也会每天刷知乎日报,但是我们不会避开它。我们觉得有一两篇稿子重复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日报的场景跟周刊的场景是不一样的,我们面对的用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一样的。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日报它在发内容的时候,对正文本身没有细致加工,但是我们会有一个编辑的过程,无论是改错别字还是重新排版,这样的加工本身也是有价值的,会提升你的阅读体验。
提问:我想问的可能是各位出版的同行特别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就是知乎将来在纸质书方面拓展的计划。如果有拓展计划的话,是一种什么样的合作方式呢?是以单个作者为中心还是以某个类型的内容为中心,知乎自己组织好的内容,然后就围绕这个主题来做一系列的书?
成远:我们确实有这两条线,一条是把知乎某个话题方面的内容做成合集,另一条是把某些作者推荐给出版社。作者在知乎上就能够找到用户群,整个知乎社区都会帮他做推广,我们会替作者考虑地更多。
秦俟全:不好意思,由于时间关系,只有最后一个问题了!
提问:怎么能保证用户愿意持续地去产生高质量的内容呢?我其实看不到你们有哪种激励机制。
成远:社区的这种激励机制其实不希望变成市场上的直接交易,就是“我给钱你写”这种方式,而是一种互惠的、交换知识的过程。
有本书叫《驱动力》,它讲的是当人们用这种行为去贡献的时候,你如果给他金钱的回报,反倒会挫伤他长期的热情,他参考的指标就变了,就变成我拿多少钱我写多少东西,然后拿的钱越多我写的东西越多,但当钱到了一定数量,热情就会减低了,就跟玩金币奖励的游戏是一样的。知乎其实它是希望把这个过程拉长,激励指标回到人本身。
秦俟全:谢谢您刚刚问的这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其实我们看人类社会的出版史,靠写作挣钱的历史其实非常短,高中课本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像知乎一样,免费产生的,大家是有一种表达和分享的欲望,然后才产生这样经典。
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致 谢
特邀主持 秦俟全
场地支持 时差空间
设计支持 刘伟(9527)
摄像 卢淑婵
录音整理 叶心亦
现场签到 默默
现场协助 潘潘 卢玉 龙桂烨
版权信息
做書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做書微信号。
广而告之
来自世界最大、最美妙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珍宝!《自然的历史》整理收集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珍本典藏中最具科学意义、最珍贵稀有、拥有最美丽插图的珍本。几百幅精美绝伦的原始手绘图稿,带给您一场视觉的盛宴,和您一起发现自然之美。
做書,就是做口碑。微信号:ipublishing
回复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关于做書|入行指南|经验之谈|吐槽|转行案例|编辑手记|出版人|沈昌文|张立宪|刘瑞琳|黄明雨|王思迅|汪家明|刘景琳|安德列·西弗林|胡晓东|姜峰|左志坚|设计|原研哉|朱赢椿|聂永真|杨林青|王志弘|佐藤可士和| 书店|诚品|PAGEONE|先锋|彼岸|方所|吴清友|钱晓华|刘苏里|钟芳玲|营销|文案|微信运营|微博运营| 发行|运营管理| 大数据| 数字出版|kindle|豆瓣阅读|拇指阅读| 知乎|众筹出版|互联网|电商|当当|亚马逊| 畅销书案例|出版研究|出版观察|行业数据|书单|书评|招聘|
点击阅读原文或点击头像查看历史消息
投稿、转载或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ipublish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