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字实录|理想的书店,书店的理想(之二)

2015-02-13 做書

在各路人马都在为「大限将至」的书店献策支招,全国各地的文青都把「开一家书店」挂在嘴边,无远弗及的政府之手都要伸过来拉一把的时候,我们需要听到风暴眼中心的书店人的声音。他们的理想与坚持、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为延续书店的灯火所做的种种努力。


如果说「做書者说」是让一本书的幕后功臣走到台前,那么「書肆纪」系列活动中亮相的就是一群书籍的温柔传递者。你逛书店时的满眼惊喜、微小触动都是他们在背后默默打理。书与人的相遇、人与人的相遇,都是他们暗中将红线牵起。文化据点在荒凉都市中的遍地开花,都是他们在全力支撑、不弃不离。


有许多老板是以开书店作为自己走入人群,并且试图改变社会主流的一种运动方式,他们以区区个人之力,改变渐渐被各式连锁店填满的街道,改变网络时代方便、快速却趋于片面化、肤浅化的阅读风气,改变大量复制用过即弃的消费习惯,改变保守封闭、懒于反省的社会气氛。


《书店里的影像诗》导演的这番话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赞。我们的系列活动也将从这部台湾纪录片开始,以他山之石引出我们自己的故事。


(微信更新,每篇文章最多只能放3个视频,本期就不放视频了。)


***


王大宝: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库布里克书店的店长兼活动统筹。我和刘松关系很好,所以他邀请我来做这个系列活动的主持。我大学还没有毕业就一直在库布里克一直工作到现在,所以做书店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那我们就先开始看影片吧。


1. 以光写诗的书店——草祭二手書店




这是草祭二手书店。这个片子拍得有一点点意识流,前面片头说它是“以光写诗的书店”,但是其实台湾还有一个以光写诗很出名的书店在猴硐,所以我觉得片子没有拍出草祭书店的style。给大家先介绍一下,这个草祭二手书店在台南,台南有一个孔庙,我想可能跟国子监那个孔庙差不多,供奉孔子,草祭二手书店就在孔庙的对面,所以它其实在一个旅游区里面。


这个书店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刚刚改成了会员制。它的会员制和我们大家平常了解的不一样,你得先成为会员才能进书店。老板自己解释是,因为在旅游区会有很 多很多游客,但是游客不一定逛书店,就只是拿着相机啪啪拍完就走了。其实我们书店也有遇到过,但是他的这个方法更酷,也可以直接地筛选一批客人。他自己说 想要坚持把这个空间留给书,留给真正喜欢阅读的人,也是为了杜绝那种进来晃一下就离开的旅游团。他自己也说拍摄的人和被拍摄的人彼此之间也是需要尊重的, 而不是说你手上握有什么,它就是你的权力。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个体的老板,相对于公司制的会好很多,因为我们不能拒绝客人,最多也只能提示一下,所以我个人还挺羡慕的。他说对于真正逛书店的人,书看到一半,有人拿着相机咔嚓一声或是大声喧哗其实是很大的干扰。


因为一般咖啡馆就是让你坐在里面聊天的。像我的书店,就会把咖啡店和书店区分开,看书的顾客就只让他在书店部分看书,其实也有这样一个想法在里面。我自己的 阅读习惯是我不能随时随地坐下来就能看的,还是比较希望有一个私人的环境,所以草祭这点做的很好,因为普遍意义上的咖啡馆就是让人在里面聊天的。这个房子是一个老房子,老板说也刻意保留了一些原来的结构,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以前的美好。过去的东西并不代表落后,有的时候可能会更严谨。


我刚刚说这个老板姓蔡,所以草祭,草字头加一个祭就是他的姓。这间书店是二手书店,店名是他自己姓名的拆解,就更有个人的风格,本身间个书店回收的书就会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所以他选了这个名字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上一次活动也说了,我们很难在北京街头看到旧书店,我自己就没有见过,可能我老家会多一点,北京我觉得很少,只是那种摆摊的旧货市场会卖旧书,不会像人家一 样特别开一间书店。所以,关于旧书的挑战,第一是没有办法预知书从哪里来,会收到什么样的书,因为你不能把握你进货的方法,比如我们正常进新书,这个出版社可能人文社科多一点,那个可能文学多一点,这个是好把握的,但是旧书不行。所以草祭的这个老板他自己后来开了两个分店,然后用不同分店的空间和地点来区分不同书的种类。以上,就是草祭二手书店的基本情况。


2. 诗人与画家的书店——府城舊冊店




这家店叫府城舊册店,两个老板都姓潘,但不是夫妻。那个老先生,他的太太去世了,后来自己开了一家书店。然后另外的那个阿姨,她去逛这个老先生开的书店的时候,两个人一聊天,一拍即合,就继续合资把这个书店开下去。


我不知道大家刚刚有没有注意到片子里,府城舊册店的招牌下面打了一个很小的星号,叫“台语文学资料馆”,可能速度很快闪过去了。那个小星号的标志就是因为这 间店卖的图书种类中最特别的就是台语文学。而且关于书的分类,书上贴了标签,每一位不同的作家都会有一小块区域,还拿了一个玻璃纸还是塑料把它罩住,可能是怕掉灰,然后它的分类除了用汉字标注之外,还用台语的罗马拼音标注了一遍,所以这样分类的目的我觉得很明显了,就是要推广台语,也就是他们本土语言的写作和阅读。


这家店也是一家旧书店,这位老先生其实已经七十多了,可能看不太出来,可能因为精神很好,看上去不太像七十多的样子。他自己说之所以要开这家书店,是因为年 轻时是一个文艺青年,但没有钱,去逛书店但不卖经常遭白眼,所以他觉得自己以后要开书店就一定要开一个灯光很亮,去看书会给你提供座位,有时跟老板聊得高兴了还会请你喝咖啡的那样一间书店。他自己在采访中也说开二手书店要特别会收书,所以他除了去那种回收站去收书碰运气外,因缘际会还收过图书馆的馆藏,超级酷。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过世的文学家的藏书。并且也会定期在书店里面办“藏书之爱”主题的活动,就是把一帮喜欢收书,真正的藏书家聚到一起来讨论收二手书的门道,或者是技巧。


好了,我们再看下一个。


3. 搜集回忆的书店——舊書鋪子




这家店叫舊書鋪子。不知道大家听这位老板讲话,是不是能感觉到他是一个特别……淡淡的一个人。这家店在花莲,花莲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老板学美术,之前也是做美术行业的。他原来在台北,突然觉得工作好忙,好烦,人很浮躁,想回去花莲隐居。但慢慢的收集书,后来就开了这样一家店,所以我们能看出来他整个人就是这样淡淡的。


最早这位老板先生在回收站当义工,看到那些书直接被打碎做成纸浆觉得好不忍心,后来人家丢书他就捡,慢慢地捡了好多书回来,然后家里空间负荷到不行了,就想 那不如他和他太太两个人开一家店吧。他说自己觉得二手书最有趣的地方是,没有办法预期有一天会遇到什么样的书。旧书这个行业入门门槛很低,你可以很微小, 可以只有一点点书,有一个地方,然后你就可以去做这件事情,反正也是慢慢越做越大的。这间旧书店最特别的地方就是老板会去捡人家丢掉的相册啊,纪念本啊,他很好奇这些东西。据他自己说,就是自己会特别特别想认识这些人,想知道他们之前都是干什么的。就像片子里他说他去查一本相册的主人,发现主人之前是开火车的,就是为了好玩,自己想去查一下,也就是用自己全部的兴趣开了这样一家店。


老板说自己去收旧书,看到一柜子都是文学的书,他可能会猜这个人是不是搞文学的,写作或者是特别特别喜欢看文学类的书,但是这个主人已经过世了,没有办法见面。或者是是这个人要搬离花莲,所以见他第一面也是最后一面,再也不会见到了。所以他觉得这个遗憾也是他做这件事情(回收旧书)的乐趣或者是动力所在。


4. 爱逛书店的书店——午後書房




刚刚开始播放前提示了一下让大家注意贴在外面的海报,贴在外面的海报上面写着四句:不可无书,无书瞽如;不可广集,书多为奴。麻烦小飞往回倒一下,让大家看 看那张海报。那个“瞽”字就是敲鼓的“鼓”下边一个“目”字。我查了一下,这个字的意思是“盲人”。但是我自己认为肯定不是说你不看书就会像个盲人一样, 盲人也有很多有学问的,所以我觉得它是说没有什么见识的人——如果你不读书,就会没有什么见识。但如果你有太多的书呢,就会反过来变成书的奴隶。所以,这 张海报上写的这两句话,就是因为这位老板自己特别喜欢,前两句话教人要看书,教人要买书,后两句话教人要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卖掉,或者要把它清理掉,要定期 地让它循环起来,他认为还挺呼应一家旧书店的两面性,所以把它摘出来用到海报上。补充一下,老板说是在大陆的某一本书上——他不记得名字——看到这句话,特别特别喜欢。后来我查了一下,是谢其章的《搜书记》里写的一个前人藏书家说的两句话。


这个老板本人就特别特别喜欢书,喜欢旧书店,他自己会去逛书店。因为这个书店在台中龙井区,离大学比较近,附近会有一些学生和老师过来买书,所以维持得刚刚 好这个状况。然后这个书店叫午后书房,是因为老板借用林文月有一本散文集叫《午后书房》的名字,再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老板上午可能会跑出去收书,所以 基本都在下午开店,正好暗合他开店的这个状况,所以叫午后书房。他说他自己,刚刚片子里面也看到了,他喜欢去一个书店跟——老板也好店员也好——聊天多过 他逛书店的这个过程。他觉得发现一些书,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人的过程是比开书店更有趣的。


他也——因为他这个书店也是刚刚好维持——如果时间长了,也是会关掉或者维持不下去。但是他说开书店这件事情,再没有用他也要开,因为他上大学时在附近有一家店,他上大学那个年代,台湾一直在反共,反内地或是怎样,但是那个书店却有卖讲一些左派的思想的书,比较独立,他就觉得给了他一些社运启蒙的想法, 所以他觉得自己以后也要开一家书店,能给社会运动出一份力。但是他说现在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开店,没有什么精力去做一些活动,比较遗憾,但是他也会想一些办法去做这样一些发展。


然后,特别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有天他在facebook上发说一整天七八个小时一直在开店,都没有吃饭,结果有一个陌生人开车给他送了外卖过来,他被感动到,他说生活中的这种小感动也是维持他开店的最大最大的动力。


我们先看这四个吧,因为这四个刚好都是二手书店,都是旧书店,个人风格也特别明显。包括刚刚午后书房的老板也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九份的那个乐伯书店。上一期放 了九份乐伯书店,这么多片子里面我自己也是比较喜欢那个书店的,因为短片拍的就是乐伯这个人一整天收书的过程,一个老人家,也六十多岁了,九份那个地方也 是一个旅游区,他要爬很高的山才能到他店里去,每天坐火车去整个台湾收书。所以我觉得这样年纪一个老人这么孤独,去做这样一件事情,不知道是怎么样一个动 力在维持他,我自己觉得应该是“特别特别喜欢,我就是要去做这件事情”类似这样的一种动力。大家有想要去分享一些你在台湾看到的二手书店,其实我们可以聊一下。因为基本上,我自己去搜索后发现,台湾的二手书书业是被大陆的游客一直一直维持,有想要聊下二手书的吗?……不一定,国内的当然也可以。或者你觉得刚刚看的四个片子,老板自己去收书然后拿回来卖,就带有一个特别特别个人的意识,他肯定首先会挑他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店里卖,这是肯定的。所以我也不知道,你去一家书店,如果说个人风格很明显,或者是它可能很专业,专门卖这样一个类型的或者怎样的,你会喜欢吗?


读者:因为我觉得像做二手书这一块,确实是需要我们比较专业地去投入,因为如果是在大陆的话,可能做二手书的资金也不太可能是特别雄厚的,可能也跟台湾那边的差不 多。所以,肯定空间各方面也不是很大,不可能做大了去,其实就是我特别希望有专业的,比如说可能这家书店专门做的是影视方面的,艺术的,那个专做语用,交流,什么样的书本,去找以前的老书,最好是主题性比较明确的。


王大宝:就是新书都OK,希望主题更明确一点儿的意思对吗。那会不会它的受众比较窄,可能维持会更困难呢。


读者:而且我觉得比较感兴趣的,可能是他的书源。因为台湾毕竟是一个小岛嘛,他们收书的范围只是在台湾岛内是吗?


王大宝:应该是,就我们看到的这些应该都是在台湾岛内。另外想提的是之前活动中播放的一家店,叫古今书廊,它会卖教材。我不知道大家的经验里是什么情况,我自己高中 时期,高二升高三的那年,会去跟高三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拿他们的教科书,最宝贝的不是书里的内容 ,应该一届不会差太远,因为大纲都不会改太多,主要宝贝的是他们的笔记。而且可能我爸爸或者他们之前更远一点的那些长辈,他们的教科书就是年纪大的传给小 的。但是呢那家店他的主人说现在教材也不好做,因为改得太厉害了,也是考什么就发什么样的书,所以他现在教材也做不下去,因为没有人会买。但是他又好可惜 教科书,可能用了一次就丢掉了。所以我推测应该还是在全台湾收,或者他会去国外收一些书,有一家绘本书店他会从国外收。


读者:我非常高兴能来这个地方,我觉得很舒服。我觉得是这样,我会开一个,我会有这个想法,但是我不会有针对性怎样,因为这是我个人的书店,我想怎样怎样。


我个人非常喜欢书店,在二手书上,我有在逛。比如在东城有一些很好的二手书店,有一个涵芬楼,它有很多书都是比较旧的。像三里屯有一个老书虫,原版书它会有,但是不卖,那我会去磨那个店。那我今天其实带了一本书,我不知道是不是适合说。就是,我为这本书做了很多努力,很多事情,是宫崎骏写的叫《出发点》,好多年前的书。繁体,台湾版的,是九六年的书,这本书是出版了之后,在北美上的,然后同年呢,在台湾上了,可是国内买不到这个版权。然后,我之前看过他动画片,对他本人很好奇,很想了解,就是他对世界的眼光还有他对孩子这种关爱,非常有意思。


不好意思,我再讲几句话。就有一个动画片叫《红猪》,就讲坏人想去劫小朋友去当人质,他们在飞机上劫到一堆小朋友,然后打战的时期,非常的严峻,还有大炮来 轰什么。然后坏人就说咱们要不要把小朋友都劫上来。就说要,他们都是我们的人质。“15个小朋友会很乱。”“没关系。”然后小朋友上来以来他们就捣乱,问 “这是什么?这是什么?”然后坏人就说:“不要捣乱,我们在打仗。”后来等到红猪来救他们的时候,小朋友就坐在飞机上,就往下跳。说:“不要跳,危险!”小朋友就说:“叔叔别担心,我们都是校游泳队的队员。”他们就很有爱。而且,我本身的工作之前是做欧洲旅游,对一些老的书店就有在逛。会逛一些欧洲的独立书店。宫崎骏的动画片会有一些他对欧洲的见解,我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他懂的很多。所以我在看宫崎骏。这本书解答了我所有的疑问, 因为我有看过三联出过一个宫崎骏的特辑,很烂,我觉得。那所有国内我们看到关于宫崎骏也都很烂。那这本书是宫崎骏自己写的书,基本上买不到,或很少有看到。现在,大陆还没有在上,所以我找了几家出版社,还有关于动漫的一些人,他们联系了宫崎骏的工作室,然后宫崎骏就说他不喜欢来中国,他觉得因为中国政治比较复杂。很抱歉,我后来也有在政府工作,所以我也明白这个意思是怎么样,但他也不喜欢日本。


这本书让我几次,读了很多遍之后哭了好多次,那这只是我众多书的一本书。我觉得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我想看书,我各种书都在逛,我是看畅销书,我买回家一大堆书,我不知道该怎么看书,觉得书好我就去看,然后慢慢地,就是在不断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能喜欢什么样的书,我觉得自己喜欢哲学,噢,原来蒙田是那样一个人,原来尼采是那样的,原来,对自己就越看越深,看出来一条自己的路,就好像有一天,我在买书,我居然买不到这本书了,好像我不一样了。就是我觉得你会追求自由,你会喜欢不管是哪一科,历史,哲学还是艺术,就是慢慢的你自己,这种感觉是无比的自由和自信,和你爱自己和你很爱这个世界。我非常感谢这个活动,不管怎样,没有准备好,但是非常舒服,谢谢。


王大宝:也随时欢迎大家来说自己关于书店的故事,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台湾的纪录片。但是大陆也没有给书店拍纪录片啊,所以大家你其实去逛书店,你可以作为一记录者来跟 在座的所有人来分享你对书店的想法啊。还想要聊一点什么吗?或者我们可以往下看,因为前四个,我做了一个大概的分类啊,前四个是旧书店,之后应该会再放五个,五个都是卖新书的,然后个人风格也很明显,就是刚刚那个朋友讲的。


小飞:二手书店,我可以讲一下。二手书店,我可以分享一些北京。刚才说的涵芬楼还有三联,那几个算大书店。北京有好多牛逼的二手书店,推荐给大家。跟刚刚那位顾客说的一样。北京大部分书店,包括单向街,卖的都是一些新书和畅销书。但是,那些老书,对于你们来说都是新书。


王大宝:书未读即新,没读过的都是新书。


小飞:而且以前老书设计的真漂亮,就是版权有点问题。这个说多了,先给大家推荐,就是北师那边有很多,北师大,铁狮子坟那边有很多特别好的书店。有一家叫盛世情, 然后这家书店,它有一个小小的地下室,好像是外面现在改成老板女儿开的文具店,你走进去,就会看到地下室,地下室里面卖很多旧书,你们可以去里面看。在铁 狮子坟下车往北走。然后继续往北走,然后你们过个天桥,和北师大在同一条路上,会发现一家我觉得比盛世情要好的,牛逼的叫野草书店。之前它在网上发过说要 关门,然后我前一个月过去看还在,为什么呢,因为它那个书店是L形,L的那个小腿本来还有些书架,后来用一个布连起来了,说明,我猜的,老板应该是把他租 的房子出租了,继续开野草,把这个小L改造成自己睡的地方,然后野草书店,它也卖一些?现在好像不卖了。会去淘到很多很棒的旧书,我前段时间在那淘到一套 马雅可夫诗集,然后评价特别牛逼。野草也特别牛逼,然后你们继续往北走,走到一个小胡同,插进去,就会走到北师大的北门,然后就会走到北师大的一家二手书 店叫墨香,那个是我在北师大最喜欢的一家二手书店。一个老爷爷和老奶奶,我一般叫老阿姨,不敢叫老奶奶,会生气。但是那家书店已经关掉了。但是比较好的是,它关掉之后,去年在北师大里重新开了。你们进到北师大以后,找到北师大的教学楼,或者你们问一下,北师大对他们有资助,虽然它现在可能不叫墨香,改成叫什么北师大学生老师教育基地,在宿舍的地下,然后变的更大,然后那边有很牛逼的二手书,你们可以去看。


然后就是北大,有一家豆瓣书店,豆瓣书店,你们都知道,卖五折书,然后豆瓣二手书的特点就是,有很多很新的,也是五折,他们有门儿。你们可以查一下,跟单向街一样,原来也很风光过,有很多分店,现在变成一小店。然后北大再坐一辆公交车,到了清华西门,清华西门再往那边走,也有一个小巷子,小巷子里面有一个叫蓝羊咖啡,那本来是个咖啡馆,现在已经换人了。原来除了墨香,蓝洋咖啡隔壁,就是它那个里面有一个书店,应该叫蓝羊书店吧,也是一家特别牛逼的二手书店,关了。但是没事,旁边有一家一般喜欢的,叫潮流,潮流书店,也是一家特别牛逼的二手书店。我就知道这两个地方。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那边看一看,找一找。


王大宝:对,二手书店真的是凭借爱好在支持。所以,这个其实和看新书不太一样的,所以真的要支持一下二手书店。所以,大家多去二手书店,去书店,要有那种唐僧的心理, 就是那种见一个庙就要拜一下。到二手书店,你可以去那边买买书。你们有好的二手书店,到时候可以分享在做書上面,做一个北京自己的二手书店地图。而且这个 真的要靠大家的努力。因为二手书店时候就藏在某某地方的地下,或者小巷子里,这个真的要了解的人才找得到。所以真的要靠大家来,就是你传给我,我传给他这样来收集信息。因为我不是北京人,我想要逛二手书店,我不知道去哪里逛。我们店门口,就是当代MOMA外面会摆摊子,大爷大妈卖一些我觉得是垃圾的二手物 品,但是也会有一些特别特别好的画册什么的,之前我发现过黑泽明,中午吃过饭出来想买结果没有了。所以还是要大家去发现,去分享。


我自己把放映分了三个部分,刚刚看过的是“旧书店”,接下来放的是“普通书店不普通”,有五个片子,最后一部分叫“不是书店”,所以请大家先看继续看。


5. 阅读旅行的书店——Zeelandia Travel_Books(旅人書房)




Zeelandia是17世纪荷兰人在安平城建的一个小城,安平城在台南,翻译成汉语叫“热兰遮城”。

这间店在台北一个老公寓楼的二楼,用台湾曾经用过的名字来作为书店名字,就说明这是一个跟旅行相关的书店。这位店主也很喜欢旅行,她在片子里讲了自己去了很多地方。


另外书店的分类也很有趣,比如刚刚我们看到的“火车迷”,“亲子旅行”,“用舌头来书写游记”……我觉得很个性,很美,很细腻,又特殊又有新意。

这家书店还有一个特点:租借旅行指南。租借旅行指南这件事需要前期投资,首先要购买一整套的旅行指南,另外定时还要更新,但这些都是她愿意,想做的,给旅行的人提供可以参考的书。

书店还定期举行旅行的活动,也是想让书店丰富,除此之外和旅行有关的历史人文,这些跟旅行有关的书也都有,这就是一个阅读旅游的书店。


下面来看下一个,我很喜欢的。


6. 传唱民谣的书店——春成書店




这间春成书店在恒春,不知道大家对恒春这个地方熟不熟,《海角七号》的拍摄地就是在恒春。恒春在台湾屏东最南部的尾巴的地方。这个春成书店是恒春唯一的一家书店。


曾有人说这家书店如果纯粹只考虑盈利的话,根本不应该存在,也就是说这家书店根本不盈利。但是书店老板说,使命感让他一定要在恒春开家书店,恒春一定要有家 书店。而且老板很关注恒春民谣,《海角七号》里面茂伯弹的琴就是跟他借的。他觉得一定要留住传统文化的东西。他在开门口了一家音乐教室,和华老师可能在一 起做一些教学。老板自己也说,也是使命感让他坚持来做这些事情,因为没有人来做。看过《海角七号》这个电影都知道,电影里面的男主人公不愿意回恒春,年轻人不愿意回老城,觉得恒春很无聊,没有台北好玩繁华,所以恒春就是这样一个老老慢慢的城市。而这位老板是因为妈妈生病了,要照顾妈妈,所以他就回来了。回来之后做些什么呢,他之前也说了,就想要不就开一间书店吧,反正恒春也没有书店,还把自己家杂货铺的老招牌放到书店里去。他自己还说,恒春之前没有什么名气,后来因为电影,来他的书店游客就多了好多,但是他的想法是,你只来拍照也都没关系,只要你能来,就特别让他开心。于是就回到之前别人评论他,如果光从 经济上考虑,这个店根本不应该存在。


另外我觉得无论什么样的书店都承担了一个文化继承和传播的角色。


7. 时光倒流的书店——Bookstore 1920s




这家店叫1920书店,在大稻埕,大稻埕是日据时期台湾特别繁华的一个贸易港口。因为是贸易港口,所以这个地方的文化启蒙很早,所以这个地方在台湾文化历史 上是很重要的存在。所以这位姓周的老板在这样一个地方开了这样一家店意义也很特别,他是当地社运圈里很有名的一个人,他觉得大稻埕代表的当时的台湾迈向现 代化的一个历程。那个年代精神的是一个标志,包括书店前面的红色小旗子,旗子上的小艺埕是他们的一个系列活动的名字。用红色的小旗子还有他们店的标志是来 代表着无政府主义,有一种激进热血的情绪在里面。所以这个店里面1920那个年代是一个特别好的年代,春天的感觉,所以他选了这样的一个名字,这样的一个 年代。视频里戴眼镜的男生也说,他们选书会特别关注1920这个时期以及跟大稻埕相关的书。也就是说,1920不仅仅是一个年代,它有各种思想,立场,或 者是艺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所以只要是跟这个年代相关的都会给放到这个书店里。


1920在大稻埕这个地方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有一个叫蒋渭水的人在大稻埕开了一个卖先进书籍的书店,他跟现在的1920书店也有一个时空对话的感觉。在 1921年10月17号,同一个人成立了台湾文化协会,所以这个时间点在大稻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小艺埕是一个系列活动。每一年的10月17号都会有 一个变装游行。大家都打扮成那个年代的人,会放一些电影,有一些讨论,所以我觉得很有意义。


来看下一个。


8. 属于我们(woman)的书店——女書店




这个片子拍了很多留言本。这家店在94年就开了这些留言本是店里的镇店之宝。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家书店。


台湾在80年代妇女运动开始兴起,就有好多关心妇女的个人和团体。所以这家书店由妇女运动的领袖和关心女性议题的学者一起创立。两年之后又搞了一个出版的机 构,叫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一些相关研究的书。这家书店是台湾第一家分类性别研究的,可能别家也不会把性别研究单拿出来做分类吧。


女性的权益,单单是靠妇女运动的争取是并不足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要靠文化教育科学的领域,然后是从小培养个人对性别的敏感度,从女性主义的书籍到女性 作家,女性执笔就是一种力量的展示,所以他们通过出版物,通过性别的议题可以引起更多人的讨论,也可以重新建造女性的历史,看见各个领域都有女性典范,以 及从小对日常生活中不平等的性别处境要勇于发出声音。这大概是这个书店的宗旨。


这家书店还会做一些妇女社会运动,或者一些青年团体通过这家书店这样一个媒介来做信息的交换,观点的交换。女书店的老板说书店是一个不分男女老少,不管生命 历程和性别倾向,可以自由输入的友善的空间,你可以选择读书阅读,也可以参加多种活动讨论议题或来分享女性的故事,她们的喜悦。


这家书店的发起人后来运行的出版的机构,除了会出学者相关论文研究的论文集,也有可能会把社团运动的历程以书的形式做出来。他们其实是在做很多跟女权相关的事情。


女书店的“女书”二字,是女性之间交流的专门文字,另外书店的“书”谐音抒发的“抒”,也是希望女性或者为女性发声。


9. 串联社会运动的书店——洪雅書房




刚刚那只猫叫“八百”,因为当初老板救助他花了八百块医药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片子里有一个远景拍的是洪雅的外观,在大门上有一副对联:“一店里不合时宜,满柜子尽是前瞻”,这副对联已经表明了洪雅书房的一个重要的存在意义,就是社会运动据点。


洪雅书房应该是台湾与社运关系最密切的书店了,大大小小的社运他都会涉猎,讨论、参与,甚至发起。老板说这是因为在他上学的时期遇到一个关于台湾史地与政治 文化的地下图书室,被启蒙的他从此踏上了社运的道路。而书店,是他认为介于图书室和民间社团之间的形式,并且,老板还以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为鼓励和支持自己 的标杆,因为城市之光书店曾经经历过低谷到再次繁荣的坎坷历程。


而且这间店是没有员工的哦,所有来帮忙的都是义工。店里面的墙上到处都贴了社会运动的slogen,我特别注意了一下有一张贴纸上面写着“马上停止农地征 收”。书店里做关于农地征收的社运活动,其实是以文化为主体看见农业的状况,农业里面也是有文化的但是经常被忽略,但关心社运的人到最后要处理的问题也还 是粮食问题、土地问题、农业问题。并且呢老板也说,许多社运主题都可以跟台湾文化发生关系,也因此想破除专一,以跨领域的方式将各种想法联结,做一个媒 介。


关于这家书店为什么叫“洪雅”呢,也是有故事在里面的。日治时代,有位人类学家叫移川子之藏,将今天台湾的云林、嘉义、盐水一带的少数名族平埔族成为洪雅 族。因为老板是云林人,在嘉义开了一家书店,也是想用一个兼具移民、原住民和族群话题作为店名。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书店里常设一个叫做“平埔族文化”的分 类专柜。大家还记得前面说的那家招牌下面的星号写着“台语文学资料馆”的书店吗?府城旧册店。府城旧册店的老板先生也是平埔族哦。


又回到之前片头老板说的那段话,他希望进到洪雅的人能变成洪雅期待的人:反骨、关心社运、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5 间书店都已经说完了。我觉得大家可以谈下自己关于书店的想法。我认为书店应该投身于社会运动,不是狭义的抗争,可以用更平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比如之前我们店里做了一个贾樟柯拍的《人在霾途》,关于雾霾的活动。接这个活动是因为我自己觉得大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慢慢对这个雾霾事情麻木了,我觉得很多应该关注的事情只有不断地变成话题才能被人关注到。


做出版的朋友,你们会想做自己想要做的书,通过书来发声,那么书店呢?书店是你们首先选择让这个书发声的媒介吗?还是网上的书店?我不知道,有做出版社的朋友吗?


(报名表中)有一个逛了很多书店的姑娘,是LonelyPlanet的编辑,没有来。但是她在反馈里写了好多,我给大家读一下。

她说她最喜欢的是京都惠文社一乘寺店。书店在京都并不繁华的巷子里,有很多人都是搭便车来到这里,都是特地为它而来,因此在车站都会看到这家书店的指路牌比 站牌还要大,店内重要的选书标准之一是店员推荐,因此也许在这家书店里都找不到十大排行榜的热销新书,这让很多值得被重新发现的书得以新生。我认为当今在 多数书店变动求生存的现状下,书店是为数不多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并在安静中改变一些人选书的标准。她真的去过好多书店,包括国外的,日本和台湾的很多书店。


读者:刚才我看到恒春的那个书店,我自己蛮有感触的。因为台湾我去了几次,但是书店没有去过太多。恒春这个地方大家可能不太熟,但是大家都有应该听过垦丁。垦丁是台湾最南端的地方,相当于三亚,恒春跟垦丁挨着,特别近,大概相当于从北京2环到通州的距离。恒春这个地方特别小,就跟我们想象的小镇都不一样,到了 晚上,大街上没有人,满大街都是狗狗,所以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地方办一个书店,还是一个很有品位的书店,我觉得并不容易。像刚才那个人所讲,在大城市办书店 可能会有压力,经济上面的压力之类的,但是在小地方办书店压力是更大 的,可能受众都是问题,所以能够坚持下来还是很不容易的。


还有1920那个书店,是在离旺街。我觉得北京现在都没这样的地方了,这是一个做南北货的地方,买干果,年货的地方。里面还有中药铺子之类的地方,它是在台 北的西边,台北是新区,,商业比较发达的地方都是在东边,西边是老城区,以前还是蛮衰落的,很多老房子都很破败,后来通过做文创慢慢做起来,有点像798,有一些建筑算不上古迹,会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让它焕发出生机,让这些建筑能够保存下来,1920也应该是在文化区里做这样的书店,还是蛮有台湾的特色。


王大宝:有人可以给大家说说台湾书店好在哪里,可以聊诚品。我在逛香港诚品的时候就很不想出来(笑)。原本这一期我想讲书店作为什么角色存在,买书的地方?还是一个作为平台让人沟通的地方?书店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所以我特别挑了这些关注社会运动的书店,会关注社会事件,会去做一些事情保持话题的热度,聚集人来做一些传播和讨论,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书店应该做这种事情。


大家都有什么想说的?就是书店存在的角色。小飞讲讲被检查的活动。小飞之前联系我说大悦城那边不让做一个活动,问我在库布里克可不可以做。


小飞:大家好像因为这件事变得很严肃。在北京做活动,就是这样刚才的问题是一个书店对于社会运动有没有影响。一个书店的存在,并不像台湾这些书店直接是她们的一个阵地,来宣传他的思想观点。国内的书店就是一个空间,但有一个很不同的,我们会做我们觉得好的活动。


我觉得比较好的就是,你因为某一次因缘巧合,你来到了单向街书店,来到了某个书店,听到了某个嘉宾的一句话,在你的心里引发了一场革命,像一场爱情来到你的身边,像一场革命一般,让一个人的生活发生一点一点改变,一点一点的变成了新的人。


王大宝:我之前做过一个贾樟柯的活动,就接到了派出所的电话,问了很多。单向街会比我们更敏感点,因为我们做了很多次贾樟柯的活动,就只有这次接到了电话。他是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的?他是怎么知道我的这个活动?我以后要怎么办,如果还想做这些活动的话。


小飞:就是我第一次去派出所的时候,被问身份证号?住在哪?我说我住在石棱厂。哪一栋?不要耍花招!反正就是他那个北京话,哪一栋儿?当时挺紧张。后来去得久了, 七栋,八栋,九栋我都住过。哈哈,反正就那样,技术活动。今天下午一场活动是杨浪老师讲一九六六,就是法国的一个女孩,说是外交官,其实不是,因为她那个 时候她没考上大学。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其实就跟中国现在驻中非,那种没人愿意去的。然后她就应聘过来,拍了一些照片。当时她给大家看的照片是是一九六七年,中国当在文革的时候,去火烧英国代办处,然后她就说了一些话我觉得挺好的。她说你们现在不会有人记得,不会有人去提这个事,但是我们看《逃离德黑兰》,会震惊七九年的时候伊朗包围美国大使馆,然后把大使关了四百多天。你们会嘲笑朝鲜,她说你们不要嘲笑,其实我们都是黑色幽默的国家,都一样是困难国家。太沉重了,我们接着看吧。


王大宝:最后我们看一个是我觉得不是书店的书店。


10.沈積時間的書店——書店喫茶一二三亭




王大宝:这家书店我说它不是书店是因为它真的不是书店。不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书店,这个书店名字叫書店喫茶一二三亭,那个一个口一个契字也读kai,其实它是“吃”字的一个化写。这家店的角色应该是倒过来读,一二三亭,喫茶,书店。所以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书店的位置在高雄,是日据时期一个繁华的港口,店的风格是 京都风,比如门帘的款式,大门右侧墙上有一张放大的抠掉了中间一个人的日本老照片。其实这家店的主人是在一个抢救老房子的社会运动中成功把这一片区域都保留下来,这间房子因为当时空着,没有人住,他就决定自己承租,开这样一间店。然后呢,他自己想着把这个空间还是恢复到原来日据时期原本的样貌,包括里面木制的横梁,摆钟也是日本的,钟上一个土,应该是土曜日的意思,所以都是原本的日式风格。一二三亭是一种高级的有艺伎表演的料店,就是吃饭的地方,所 以这间店的一个最基础的功能是会卖吃的东西,喫茶就是喝茶的地方,书店是它最后最小的一个功能。老板在店里放了一些旧书,自己的书,但是仅供阅读,只有一张特定的桌子上特定的区域里的几本新书可以卖,所以这就是这家店的功能,也就是店名的解释。我觉得这家店更有点博物馆的感觉,或者说这个空间是历史空间, 因为主人刻意营造旧时氛围,可能也是希望,传达老旧的建筑并不和城市发展有太大的冲突。这是最后一个,不是书店。


读者:我想分享一个书店,是我想象中的书店。我以后会开那样一个书店。我觉得书店应该欢乐一点,可能有的时候给我思想启蒙,有时候讲历史比较沉重,可能年轻人不太 喜欢。我想给理科生和科学界的人开一个书店,首先有一个动漫角是宅男的一角,全世界各地的动漫的作品,原版的,是可以随便看的。然后同时有各种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然后请的店员都是大学生这种,有一些专业领域上有过研究的人,对一些书,能够分类分的很好,就是这样人在找书的时候能够进行类比阅 读和批判性阅读,就是书读的更深一些。然后做一个小朋友的角,乐高的角,就是有一些欢乐的,科学的东西在里面,这样的书店很有意思。


读者:我是在出版社工作。我去的书店并不是太多。我觉得北京的书店现在整体还都是,我从一个出版的角度,我个人的建议就是选书近十年的书少选。我觉得十年前出版的 书还是蛮不错的,这十年政府一保护以后,书是挺差的,我自己深刻地体验,尤其是这几年的书,越来越差。我觉得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我觉得出版社就是不太关 注实体书店的意见和声音,但是,网店把书看成一个书是必须要卖的,但是又挣不了多少钱的一个事情,比如说当当,我觉得当当的存在就是中国出版界和书店的一 个耻辱,就是它根本不会在意,我不知道这有没有当当的朋友,有我也会这么说,它根本不在意你的书,因为我在媒体呆了十几年,来到出版业两三年,我觉得现在 真的就是书店的一个机会。大家看一下现在的书评,比方说我不知道这有没有《新京报》的朋友,我觉得《新京报》的书评周刊也做了那么长的时间,但是上面有几 篇书评是真正的书评人把书看完了写的。真的,因为这个我做过媒体行业,我太了解了那些书评都是怎么写的。所以我就觉得,又比如说在网店,比方说我们看美国 亚马逊的网站上读者的评论有多么高的水平,再看看我们的网站上又是什么样的水平,写的最认真的一般都是包装到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就是一本书到底怎样,你无从知道,你不用看书的那些包装腰封,反正你在当当亚马逊上也看的到,所以那些书评周刊几乎都是没有认真看。我以前认识一个,那个人把他的书商捧的,那人我不说,但是我去他办公室,我一开始也挺震惊,震惊他看了那么多书,每一本都是外版书。后来我翻了几本,发现每一本都在前言那划了几 道,后面就没再划,他的书几首都是这样的。这人现在还挺红的,到处都在说某个领域的书他是专家,我觉得基本就是这样,所以书店真正地能不能告诉大家,应该看什么书,然后真正地告诉大家,选书的话,每一本你选的书,应该都是你觉得有价值的,我自己觉得书店现在做不到这一点。


本身我自己也想开书店,我工作本业是出电子书的,但是我自己想开书店,比方我想开思想类的书店,因为万圣的黄金时代已经过了,比方说以前,七八年前,我去万圣买书,就像去超市买牛奶一样,基本是上哗啦啦,现在万圣里选书基本是上市面上看的到的书,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问题。我觉得思想类的书特别值的做,为什么 是这样的,因为,我想起来一个例子,我看到大家都在拿蔡元培和袁部长比较,微信朋友圈里都在比较,我看到这个,就觉得思想类的书的必要。因为大家可能不了 解,就是说,蔡元培和袁部长基实是一个序列。我们曾经说中国的大学里有一些很棒的学校,比方说燕京大学,这些都是教会大学,那把这些教会大学,让它们关门然后收归国有的是谁呢,就是那位蔡部长。那位蔡部长和袁部长其实是一样,蔡部长就代表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只接受了所谓西方的激进思想,开明思想,社会运动 思和法国启蒙思想这种东西。其实蔡部长和袁部长是一类人,思想谱系上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思想上错过了很多很大,所以我觉得从思想书店的角度来,这是我个人喜欢,我觉得现在的书店还真没有到那个份儿上。现在确实做阅读的都整天想着找投资人投钱,确实进入了一个更加平庸的单调的时代,但是我觉得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书店能够发出一点声音,告诉大家这本书到底好在哪里。我觉得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时候。


王大宝:因为当时我和刘松我们在聊做书店的这个事情的时候,我自己都发微博说感觉没有人会关注书店除了做书店的。就是说你作为一个读者,好的书你能看到,作为出版社真的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书,之后,出了书店自己没有人会去考虑书店到底会怎么样发展。所以我真的挺想知道,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的你们到底怎么看待书店,你们对它的期待也好,或者是刚刚讲的,也有批判,但我是真的想要了解这个问题。


但是我不知道大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想法,是觉得自己以后想开一家书店,还是自己想想要听听看台湾书店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也好,我不知道。因为我真的不知道,包括说书店应该卖什么样的书,我们之前也有聊过到底应该卖什么样的书。但是我觉得大家容易被误导,用“误导”可能也不太正确,但就是大家接收信息的途径或者传达信息的那个人他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我了解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去选最好的书。比方说我只能看到今天某某推荐了这本书,明天谁谁推荐了那个书,那我就去 看看它到底好不好。包括我自己店里面会有一整面墙都是诗。我本人觉得诗是非常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读的,是先有诗后有文学的。包括我们书店会常常推荐一 些诗,比如说我们的微博会发#午夜读诗#,是我在发。但是你说这样的事情会有多少人看到,我觉得能看到的人也挺少。我不知道大家更关心的是什么。


读者:我不是做书的,我是做书店的。但是,其实我本人比较喜欢书店。所以你刚才说的,我来这儿的目的其实更关心书店的经营状况和生存。因为我有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开了一个书店,那个书店也卖书,但是可能更多的是阅读空间,也有影像资料。而且刚开的时候,他本身做杂志。刚开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怎么持续下去,我就跟他聊,我就说你这个空间不做活动的时候可以作为场地租出去,当时他就不太开心,他说他用他其它的收入来支持书店,但是我觉得他为这个书店做的牺牲很难得很有意义,但是我还是希望这个书店本身能自己很顺畅运营下去,才能在这个城市很长地做下去,这个是我关心的。


王大宝:对,当然了。但是现在书店本身的运营状况并不是那么健康的正常的循环机制:去书店买书,去书店获得书的资讯。但现在网络太发达,这些资讯并不一定要去书店才能获得。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好,存在肯定是有它的意义,不能用个人的标准去评价。


小飞:但是她批评的就是标准下调了。要不,我有一个特别不靠谱的想法。其实在座的各位你们家里有书就可以开一个书店。其实在我住的隔断房就有一个,膀胱书店。我做着个人书店的店员,做着个人书店。你就进你自己喜欢的书,然后书店不是说它,之前有一个书店说它书只陈列一百本,然后一个月之后把这一百本换掉。就是,个人观点,因为我肯定不是去经营的,经营的就不要问我了。就是膀胱书店,只对我的朋友。可能隔断房只有十五、六平方,一般每次只能来两个人, 但是他来两个人可能就知道最近我在看什么书,就送走。就是书不能多,北京书多你搬家就毁坏掉了。所以这个,书店最重要的,不是,我想回答刚才那个老师的问题,就是关于书评的问题。就是前段时间有几个老师在我那做活动,他说别说我们看书评,就是读者看书评,作者都不看书评。就想到当年余华,余华当年,有一个叫张新颖,刚出了个新书,写的沈从文的前半生。就是当年余华年轻的时候,张新颖写过一篇余华的书评,余华把张新颖的书评贴在床头。原来作者都是那样对待书评的。现在大家,但是我觉得重要的,你肯定有你想要表达的东西,书店重要的就是想分享东西,这个是特别好的,特别牛逼的。所以,要是包括经营包括养,养这么小确实挺难。


其实做起来也挺简单的,就是你把自己搞个书店,朋友来了,也让他们消费,慢慢的也会愿意消费。当然拿书拿的多。但是我那好多东西,你看了之后,你在其它地方拿不到。比如刚才的那个朋友,我跟你推荐烟囱的漫画,烟囱有一本书,你肯定市面上买不到,都是自印的,你只能到网店去买,是八十块,淘宝上可能贵一点,但是那是一本很好的漫画,就尺度比较大。还有一个就是日本出的那什么六十周年,然后日本有很多同志漫画,或者是,都挺好。而且,在我的书店,你可以自己给书 柜命名,比如我喜欢南京作家,所以整个书柜就藏一些,最喜欢的是杜文涛,肯定是藏一些那种。我是不太喜欢大书店,我最喜欢小书店,小到什么程度,昨天还是 前天我去一个展示,音乐人做的,他做了一个演出叫六九就在南锣鼓巷的北平咖啡旁边,但是他更神奇的是他在那个一定桥,不在那个两边,就是他本来自己的住地,十平方,七八平方,然后他是一个设计师,设计东西。那边就像他自己的工作室一样,摆的乱七八槽,但是你要是味道对的话,你一定能淘到你要的东西。他有时候也会自印一些。但是你要说版权这个问题,不道德,这个不重要。但是我觉得你拿过这个东西,它影响过你,然后你再分享给别人,这个特别牛逼。


王大宝:如果我要开,我也能开,但是我肯定舍不得卖。


小飞:你慢慢会卖的,因为你书越来越多,但是我一般跟朋友就,你像我昨天淘的那些好碟,包括淘到那些吴昊昊的电影,批判电影学院,当时看到就想,我肯定要要留着,但是老搬家,老帮别人搬家,你知道,书是一个特别操劳的。知识的力量在搬家的时候感受到了。有的时候你不会再看,其实就是一个摆设。我一般就是书特别好,朋友就说你这个书特别好,我就说给我半年,热恋期过了,你买走或我送给你。


王大宝:我还没有到那个程度。就是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带走。书是绝对不能丢的,可能我会打包一些寄回老家。但是我会舍不得,真的好舍不得,比方说我爸会打电话说,“你的书还要不要,不要我给你卖了”“别……”这样一个情况。就我们刚刚看的这些片子,包括我们说的那些旧书店,你去收书,肯定是收喜欢的书然后拿回来卖。所以我我自己作为一个读者,可能我不会特别去关心这家店到底开不开得下去,我觉得这个不是我该关心的事情,我该关心的是我能每天看到它一次就放点心, 我会在一个月买一本或者怎么样,可以有一个计划。我自己店里卖的书,特别是诗,然后有人买走,我就“唉呀是我好喜欢的……”,是有感情的,但是还是要卖。我觉得你到一个书店,可以在那聊聊天,能得到的更多。因为人是比书更……因为人是有大脑的呀,就是会遇到不一样的人,对书的品味不一样。就是我可能比你读的多一点,你比较信任我给你推荐书。我觉得这个超级好,就是那个地方哪怕是你从未涉猎过的——喜不喜欢不一定——但是肯定不会差。然后就是,我们进书,进来一批,店员先瓜分掉。我们的店员也好爱买书。


小飞:不知道在坐的大家以后会不会在北京长生活下去。可能之后你们会回到自己的城市,然后我觉得回到一个城市你就可以把你在隔断房的书店再开出来,因为我觉得一个城市对一个书店太重要了。恒春那个书店,包括,如果说你去南京,不想说先锋,先锋太大了。因为有一个什么好呢,如果你真爱书的话,你到了南京,如果他真爱南京,他肯定会给你介绍南京的作家,你到了合肥,给你介绍合肥的作家,你到了北京,肯定北京的作家。但是有一些地方的作家,包括民谣什么的。就是你到了家乡,你再找一片自己,那个真的很重要。就像我回一家乡,我觉得家乡应该有一个书店不应该是新华书店,不应该是单向街书店,就应该是你的。你一定要知道你家乡的事,因为现在大家,一样都是网络接解,忽然想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王大宝:就该是这样的。比如我回合肥,就会去保罗的口袋。在知道这家店之前,我会觉得合肥看书的人可能不多吧。但之后固有印象会被打破的,其实安徽超级多文艺青年。真的,他做的一些就是收集安徽的所有事,超级酷。有一些当地的书店真的是会做一些这样的事。像我自己做书店,会觉得这种情结在,到一个地方,就一定要 去一下当地的书店,哪怕去买杯咖啡,买个饰品也好,感觉真的是不一样的。


小飞:你要去跟他们套近乎。我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个网络书店,就是联邦走马。他们那边的书,会出些很屎尿屁的东西。除了联邦走马,你如果喜欢学术类的独立书籍,推荐泼先生,副本制作。你可以去搜网上独立书店。还有想说的吗?


读者:我想说两句,其实我非常喜欢库布里克书店。有时间的时候就去,就是苦于你们的咖啡座实在是太少,每次都是站在那里看很久。我想说,你们刚才说的特别好,我很 少参加这样的活动,今天也是机缘巧合。听到你们分享的一些好书,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非常爱书。我觉得能去书店找书的人肯定都是爱书的,但是什么是好书。我觉 得这一点,很多时候吧,人去找书一是去找自己想看的,我喜欢哪一类;再有就是,肯定有一些书是大家公认的好书,肯定有这样的书,这样的书应该是被推广。我 觉得书店应该给有多一些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就是告诉你哪些书是好的,多给大家一些指引。像你们刚才说的多跟店员聊一下,我觉得特别好,因为之前没有这种 机会和想法。


王大宝:我十分期待跟人聊天。因为我们做书店,会接触一些这方面的朋友,但可能你这个个体不从事这个行业,不一定能认识这样的朋友。


读者:我也觉得朋友之间的互相推荐我也觉得特别好。可能从中我再去发现另外一些书。我又再去推荐给别人。但是我们之前的推荐和你们朋友之间的推荐,怎么带给其它爱 书的人。但是我不做书店,我们个体可以这样传播,但是你们书店怎么把你们之间好书的传播带给我们,带给我们这些走进你们书店的人。


王大宝:我们会定期做店员推荐,会要求同事写“你为什么会推荐这本书”。第一我觉得你要去找店员聊天可能会影响他的工作,再一个,比如我们第一次见面,我不了解你,我可能会保守一些。像我工作时间很长了,我的工作时间和书店年龄差不多大,所以基本上有一些熟客我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类型。而且他会跟我讲他喜欢什么,我会 以这个为基础作推荐,所以除此之外,一定要做一些店员推荐。而且我个人非常排斥排行榜,我觉得这个东西太傻了。


小飞:我比较自私,我们可以朋友之间互相推荐。你们书店会这样,我们书店从来不这样。我们是使命感和道德感特别差的人。只要能影响到气味相投的人就好了。在我们这顾客不是上帝,你会挑书店,我们也会挑顾客。


王大宝:不不,尽量不要挑顾客,基本上我们会做一些推荐。但以一个书店的角度来做推荐,会有声音说你们是不是收了广告费。以书店的角色去做这样的事情,真的会比较难。但你作为一个读者,了解信任这家书店,就会知道真的很好。


读者:其实你们说的也挺多。这样我们还是小范围的气味相投的人互相聊天。


王大宝:对,真的是慢慢影响。我觉得差不多了。大家能这样聊下天挺好的。我是希望大家参加这个活动有连续性的。我会准备一些不一样的点放到这个里面,比如说我刚刚想聊 社会运动,但是没有人理我。然后我也想要说下书店工作人员。我来去那么多同事,他们也有故事,我也想跟大家讲。包括面试店员,是去碰的。可能这个会放到下 期讲。多跟店员聊天,可以去看店员在柜台里看什么书,肯定不会差的。


那么今天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致谢

特邀主持 王大宝 小飞

场地支持 单向空间花家地店

现场协助 默默 潘潘

录音整理 圆脸 罗畅

摄影 卢淑婵

海报设计 刘伟(9527)


文字为做書活动整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做書关于书的一切。

微信号:ipublishing 微博:@做書

联系邮件:ipublishing@qq.com


回复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关 于做書|入行指南|经验之谈|吐槽|转行案例|编辑手记|出版人|沈昌文|张立宪|刘瑞琳|黄明雨|王思迅|汪家明|刘景琳|安德列·西弗林|胡晓东|姜 峰|左志坚|设计|原研哉|朱赢椿|聂永真|杨林青|王志弘|佐藤可士和| 书店|诚品|PAGEONE|先锋|彼岸|方所|吴清友|钱晓华|刘苏里|钟芳玲|营销|文案|微信运营|微博运营| 发行|运营管理| 大数据| 数字出版|kindle|豆瓣阅读|拇指阅读| 知乎|众筹出版|互联网|电商|当当|亚马逊| 畅销书案例|出版研究|出版观察|行业数据|书单|书评|招聘|


点击阅读《文字实录|理想的书店,书店的理想(之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