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出版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2016-08-30 中霖 做書


   

三年前的一天,我刚从日本访问回来,约著名的装帧设计师陆智昌老师聊天。记得,那天见面是在东方新天地里面的某家茶餐厅,阿智(陆老师习惯别人这么称呼他)看上去又像是加了一个夜班,略带倦容。我和阿智说:“我觉得中国出版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到来。”阿智看着我,神情有点古怪,低声说:“我也这么认为!不过我不敢和周围的朋友说,怕别人说我精神有问题。”

    

一晃三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出版的新局面正徐徐地拉开帷幕

   

一个月前,在机场买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被颠覆的文明》,副标题叫做《我们怎么落到这一步》。作者是一位曾旅居法国多年的女作家,她做过许多国际影展的评委。她说自己在西方生活那么长时间,突然有一天醒悟过来:原来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审美权、历史的解释权,以及精神世界的道义权,完全在跟着西方人走。不合乎他们口味的,再好的中国人的作品也会冷落在一旁,那些得国际电影节大奖和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的作品,无一不是在表现中国人的丑陋。

    

这位柔弱的女作家说了一句硬话:近代“西学东渐”以来,我们一直在向西方学习,我们在向往西方文明的同时,对西方人潜藏的另一套游戏规则,我们毫无所知。那些学富五车、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譬如胡适,譬如钱钟书,在这个问题上,恐怕连门都没摸着。

    

这位作家是清醒的,尽管她对未来有许多担忧。我想,她之所以清醒,是因为对西方社会有足够的洞察;她之所以担忧,是因为对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将要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缺乏足够的认识。

    

8月3日,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网站有一篇署名文章,文中写道:

    

“……苏联解体使西方的胜利主义高涨。美国人欢迎‘历史的终结’,认为所有国家都会迅速采纳我们这样的政治经济体制。随着世界宁静下来将会出现‘和平红利’。人们将更加富裕成功,国家将彼此合作。一切都将充满感激地服从美国意志。这些都是错觉。世界恰好朝相反方向发展,走向部落主义和冲突。我们正在为严重误判付出代价。

    

“……冷战的意识形态冲突如此激烈,以至于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以为世界将回归和平。事实上,冷战只是一种暂时现象,掩盖了长达数世纪的政治、社会、文化和宗教冲突。早在共产主义发明之前就开始塑造世界的民族主义和部落主义不仅没有消散,反而重新出现。”

   

译者给这篇文章重取了一个标题,叫做《美欧精英误导是世界动荡之源》。

    

的确,近两百多年来越来越自信的西方人,用科技和资本,以及他们标榜的“普世价值”,把整个世界带入所谓的“全球化”。可是,突然他们发现,关于种族冲突、民族冲突、宗教冲突的问题,他们的“普世价值”无能为力,他们的文化从来就没有很好地解决过这些问题。

    

余东海先生近日给秋风先生新作《〈论语〉大义浅说》写的书评里,非常深刻地指出:


“中学统括诸子百家,以儒佛道为主流,儒学又是主流之主流;西学包罗各种主义,以神本主义(神学)和人本主义(自由主义)为两大主流。作者与我一样,是从自由主义转向儒家的,对自由主义的优缺点的领会特别深刻。同时他对神学的弊端也洞若观火。作者在《学而篇》第一章谈论学习之义时顺便提及耶教,寥寥数语,揭示了儒学与神学的本质区别。作者说:‘故孔子之学实为自学,自主学习而成自立之人。此大不同于神教。其常谓人有“原罪”或在“无明”中,无以自明,唯有信神可以得救,所谓信者,绝对服从也。’

   

“人性有本习之分,本性至善,习性易恶。神学只识习性无明,误认习性为本性,故有原罪之说,故不相信人类有自明的能力,更不知道本性之无量光明。唯我中道圣人,深证本性,深知自身拥有突破无明的大能,致良知明明德都是自明功夫,儒学就是自明之学。”

    

中国文化的本质就是肯定每个人“自明”的本性。这个本性是天赋的,人人都有,无须外求。欧洲人经过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饱受“神本主义”之苦,故高举“人本主义”,这个苦难的心路历程值得同情和理解。“以人为本”不错,但不够充分,“人道”上面有“天道”,“人道”须听从“天道”的指引。——这不同于迷信。在中国文化的脉络里,肯定天的心活在人的心头,听从天道的指引,实质是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

    

“天”是无言的。那些所谓“神说的话”,都是人在借用神的名义发言。所有的人都是上天的孩子,不论是黄皮肤、黑皮肤,还是白皮肤。人类社会是多元的,但从来就是一体。上天不愿看到祂的孩子无休止地争执、相互敌视和仇杀。尽管祂看到人世间的种种惨剧,祂的心很痛,但祂还是保持了缄默,祂把主动性让给了人类。祂等着祂的孩子回头认祂,学习祂“让”的精神。

    

大的,让小的。这是中国人的精神。学大,就是配天,做上天好的孩子。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人格典范。尧把天下让给了舜,故《尚书》里赞誉道:“惟天惟大,惟尧则之。”

    

古公亶父(也称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也称泰伯)、虞仲和季历。太王意欲立小儿子季历为王,于是长子太伯带着二弟远走他乡,到了南方部族荆蛮人居住的地方,自称句吴。吴越之地便尊泰伯为其先祖,而季历也很了不起,他有一个著名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对此,孔子赞叹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类似的故事发生在商末孤竹国。孤竹国国王有三个儿子,长子伯夷,次子亚凭,老三叔齐。孤竹君想立三子叔齐为继承人。等到老国君一死,叔齐让哥哥伯夷继承王位。伯夷以父命为尊,就跑了,而叔齐亦不肯为王,也跑了。

    

让,是礼的核心精神,配天之德。中国文化是主张礼让的文化,因此,无论经历了多少艰难坎坷,仍然活着,成就了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文化共同体,他的名字叫做“中国人”。

    

如果对这个古老而时新的文化充分认肯,站在这个文化的脉络,也就是站在天下之中的立场,重新来打量这个世界,难道不是许多领域的书都要重写么?

    

我本人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二十三年了,过去七年又有一个新的身份——小学教师。随着自己的内在逐渐成熟,尤其是看到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我越发对这个世界充满信心。人们要想化解冲突,突破所有意识形态的局限,都必须回到整体的立场。这就是中道——用整体关照局部。中道,才是走得通的大道。中国的出版,其实背后是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文化重建事业,正在迎来一个大的开始。因此,我和公司的同事说,你们要招聘新人,可用孟子的这句话来作为标题:

    

“闻伯夷之风者,懦夫有立志。”

     

立品需要的是这样的同路人。


 

                                                              中霖  合十

                                                    2016年8月25日于辛庄师范

 

作者简介:

北京立品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辛庄师范创办人。七年前,曾牵头创办北京的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并担任主班老师。目前,已脱离华德福体系,着手创办一所将书院传统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新教育实验学校,并继续在一线担任教学工作。


经作者授权发布


点击下列 蓝色文字 查看精选内容

入行指南如何制定读书计划投稿说明编辑生活范文编辑手记范文诗歌出版|从想法到成书书店范文电子书kindle豆瓣阅读知乎离线独立出版刘瑞琳李昕谈页边距沈昌文范用汪家明姜峰原研哉朱赢椿聂永真杨林青王志弘诚品PAGEONE钱晓华方所万圣书园理想国再谈编辑再谈电子书再谈读书我在单向街书店的日子2015中国最美的书书单Goodreads2015书单2015年《纽约客》年度书单那些在豆瓣上消失的书关于书籍设计的一些网站


点击阅读往期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