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周年特典|哈利·波特与神奇的“盗版”在哪里

2017-07-04 狒狒 做書

做書:

英国当地时间2017年6月26日,是《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在英国出版20周年的纪念日,全世界各地的哈迷都参与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以此纪念这个陪伴了我们整个中二病时期的小巫师。


今天做書整理了这20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克隆”哈利·波特出版物,它们当中有混淆视听纯属恶意的假冒图书,有来自哈迷们热情的同人创作,还有犀利作者的恶搞之作……它们侵扰着原作的版权边界,却也不断强化着读者对IP的依赖。 它们或许曾经欺骗了天真的我们,但也确实和罗琳的七本正版书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超级IP之下的出版生态圈。


2002年,《哈利·波特和凤凰社》中文版还未上市,已经撸过前四部无数次的我饥渴难耐,疯狂地奔走在大小书摊之间,寻找第五部的英文书,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遇到了这本书——



虽然天真的我对它画风稚嫩的封面和怪异的名称有些怀疑…… 虽然我知道哈利·波特在第五部应该是和“凤凰社”在一起…… 可那时候根本已经走火入魔了,我管哈利·波特是和谁在一起呢,只要有哈利·波特就行!


但是读了一小段,就发现内容根本和前面接不上,没错,就是骗我这种白痴的假书!


生气地把书丢到一边之后,这件小事很快随着第五部的上市而渐渐隐没在我的记忆里,我也再没有看过这本书的内容。后来自己真的做了出版,我也曾经想过到底是谁脑洞大开地写了这本可笑的书呢,不过始终没有深究。直到这次要写这篇文章,我才发现,这本我一直以为是三线小城市才会流窜的盗版书,当年甚至惊动了BBC。


▲ BBC专门报道了这本中国盗版书


Wiki百科上甚至还建有一个专门的词条


而最让我惊讶的是,这本伪书的内容并不是某个幕后黑手写的,而是来自《霍比特人》!


《哈利·波特与豹走龙》故事内容大部分为英国作家J.R.R.托尔金著名小说系列《魔戒》三部曲前传《霍比特人》的翻译[2],其中人物名字大部分被改为《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人物,整本书只有第一章(魔法雨把哈利·波特变成了霍比特人)和最后几段(哈利恢复原形)为原著。


——维基百科 “哈利·波特与豹走龙” 词条


简直太聪明了啊!不但省时省力,而且从某种程度上确保了这本书的内容依然“可看”,我不禁佩服起这个盗版商人的创新能力以及他丰富的阅读量了。


事实上,这个“哈利·波特与神奇生物”系列,还有好几本!


不过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同人文(就是国内作者自己杜撰的故事,只不过沿用了原作的人物角色)。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些匪夷所思的剧情设计(介绍均引用自豆瓣词条)……


01 哈利·波特与避水珠

封面做得也太认真了吧!!


深海魔龙夺走了赫敏,哈利·波特在麻瓜们率领下找到避水珠,潜入深海,恶斗魔龙,智救赫敏,乘着飞天扫把在空中干起H的事情,迈向了自由的天地……


这本书,应该是有望成为哈利·波特版的《五十度灰》的……


02 哈利·波特与瓷娃娃


哈利得知神秘人将到中国去寻找自己的东方克星厣道魔来对付自己,并且危害整个西方魔法世界,非常担心。哈利决定到中国去寻找能够克制厣倒魔的中国瓷娃娃,在远洋客轮上,哈利结识了中国杂技团的龙龙和星星,并且成了好朋友。


船到中国,在中国杂技团驻地,哈利和龙龙、星星相聚在一起。这时,神秘人也悄然来到杂技团外,原来杂技团里一直欺负星星的淘气泡便是哈利的东方克星赝道魔,伏地魔杀死了淘气泡的母亲大菠菜,将淘气泡收为弟子,传授他黑魔术,使淘气炮变成了厣道魔……


作者给角色起名字的时候能再走心一点吗!


03 哈利·波特与叶利雅


叶利雅是一个年轻漂亮的中国女孩,在一个烦闷的夏季,她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英国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原来这是因为哈利·波特在和伏地魔的正面交锋中使用了一个非常冒险的方法,他们欲用转移咒把伏地魔的魔杖夺走,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居然成功了,但发生了一个意外,双方的力量在抗衡的过程中失去了控制,魔杖超越了魔法世界,被转移到了叶利雅的身体里……


叶利雅就这样从一个普通麻瓜被卷入到了奇幻的魔法世界中,她的生命从此开始了无法想象的经历,更让人惊奇的是,原来魔法界有一个国际组织,在中国,同样也有一个和霍格沃茨那样的魔法学校……


本书构思奇特,想象丰富,令人一走入其中,就无法轻易脱离。


几乎都是这样,每个阅读本书的人开始只是好奇地翻翻,然后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结果是一口气就把它看完……


……认真给这本书写简介的那位编辑,你现在在哪儿?


04 哈利·波特与大漏斗


哈利·波特在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学习了六年之后,成了一名见习巫师,被分配在霍尼顿分校任教。


暑假开始了,他在姨妈家渡过了痛苦的假期,因为肥猪表哥达力认识了一位肚皮舞娘,因此他不得不忍受被弗农一家排斥的痛苦。正当他准备到霍尼顿分校报到时,蝙蝠虫小怪物哈吉前来发出警告:如果哈利到霍尼顿任教,将会大祸临头。


但哈利义无反顾地到了霍尼顿魔法分校,新来的同事赫本教授倚老卖老,让他痛苦的想发呕,而游荡在女厕所里的老死鬼“悲伤的路姨”搅得他不得安宁。好朋友赫敏的妹妹生邦吉的挑逗目光常令他脸红心跳,而男学生的“相片”的狂热跟踪又经常让他哭笑不得。


但是,在这些与年轻人息息相关的生活细节背后,灾难的序幕刚掀开一角,正如蝙蝠虫哈吉所预言的,哈利遭受了重重磨难,经历了种种危险,许多千年之谜又使他煞费苦心,更糟糕的是,他的许多学生接二连三地变成了木板凳


哈利感到害怕与惶恐,不知道这一切是不是品德败坏的学生伊利·圣尼茨精心策划的闹剧?还是老恩人海格因为忠厚善良而无心铸成大错,甚至,精神不灭的伏地魔的魔影也来蠢蠢欲动,似有更大的阴谋在针对他而来。这一切,是否与传说中的神秘大漏斗有关?哈利决心一查到底……


这个简介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也很想知道,这一切是否与传说中的神秘大漏斗有关!


06 哈利·波特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这本书大概是所有同人里最特别的一本了,根据外媒的报道和这本书的简介,这本书忠实地沿用了罗琳阿姨原有的设定和故事脉络,只不过变成了第一人称叙事,全文都是“我”的视角。不知道是编辑还是作者本人的主意,这本书还很细心地为书里的内容配上了插图…… 包括入学通知书的图片、魔法物品甚至魔法生物!



我一直以为这种蹭知名IP热度自己发横财的出版方针是国内出版圈的特色,但是查过资料之后就发现,Harry Potter这样的巨型IP,人们对他的喜爱是没有国界的!!只不过比起国内无下限地挂着原作者的名字试图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国外的作品大部分采用了搞笑的“戏仿”方式。


比如这本被引进过中文版的《啥利·波特》(Barry Trotter)系列


01

《啥利·波特》

(Barry Trotter)



没错,那个字没错,就是“啥利”…… 它的英文原版做得相当出色!尽管对这书的评价呈现了相当极端的两极化评论,它还是出了续集,一共出了三本。如果你只能选一个哈利·波特的克隆人,这套书一定是首选之作。



《啥利·波特》三部曲的作者是著名的美国专栏作家迈克尔·葛伯(Michael Gerber),以写笑话和讽刺文章见长,经常为《纽约客》、《华尔街日报》、《花花公子》等著名报刊撰稿,算得上是一位相当有文字功底的“知名作者”呢。


这个系列的第一部叫《啥利·波特与不知羞耻的模仿》(Barry Trotter and the Shameless Parody),故事背景构架在一个非常“现实”的魔法社会之上:


啥利已经22岁了,可是仍然无法从学校毕业,因为霍格沃什魔法学院(Hogwash)一心指望着他留在学校能够打造名校风范提高学费标准,而啥利发现他的故事被一个名叫“J.G.罗琳”的人写成了小说还被拍成了电影,因为不想被脑残影迷打扰,他找来了学生时代的好友隆恩(Lon Measly)和厄敏(Ermine Cringer)决定阻止电影的上映……


伏地魔在这本书里化身为伏路魔(Terry Valumart),是某跨国集团公司的总裁,也是《啥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出版人,作为最大的反派角色,他的邪恶目的是让读过小说的孩子们都丧失想象力!(天哪,真是太有想象力了……)


而表面上风光无限的J.G.罗琳,不过是一个被伏路魔关押在奇幻书局(对应了阿兹卡班)里日夜写作的可怜作者,如果不能按时交稿,就会被奇幻书局的看守施以残酷的刑罚!(真是让所有苦苦挣扎在催稿第一线的编辑都心生向往啊……)


书上市之后很快就推出了续集《啥利·波特与多余的结局》(Barry Trotter and the Unnecessary Sequel),内容就和它的书名一样,在这本书里巫师的世界已经和人类的世界相互融合,啥利38岁时和厄敏结了婚,他们的家庭并不幸福,生了一个讨厌魔法的儿子和一个魔法失控的女儿……


最后一部于2004年上市,比哈利·波特的第七部完成还要早两年,可是迈克尔已经展示了他完全不输给特里劳妮教授的惊人预言能力——啥利·波特的第三部名为《Barry Trotter and the Dead Horse》,而哈利·波特的最后一部名为《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 Hallows》。


02

《亨利·波提》

(Henry Potty)



这套书的内容就像它的封面一样随意洒脱,故事讲述了寄居在叔叔家的可怜男孩亨利·波提,收到了加州“鸡脚学院”(Chickenfeet)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他来到鸡脚学院,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Gizzard(砂囊,指禽鸟类的胃,好想知道他们上课都学些什么)…… 在这本书里也有一种类似魁地奇的体育运动,它的特点是骑着长翅膀的飞猪比赛抓鱼……好吧,我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03

《波利·哈特》

(Porri Gatter)



白俄罗斯作家安德烈创作了“蒸汽朋克”版的哈利·波特,在这本书里,波利·哈特不再骑扫帚而是改骑摩托车,扔掉了手中的魔杖操起了榴弹发射器,录取他的学校不再研习魔法而是一所科!技!大!学!这套书里的猫头鹰、老鼠以及其它所有魔法元素,全部都是机械的!


04

《哈利·普特》

(Harry Putter)



《哈利·普特》的创作者多内尔来自一个不折不扣的哈迷之家,他和他的太太以及三个孩子全都是哈迷,所以他写这个故事的最初目的也非常简单,就是给自己的孩子看。


第七部没上市之前,曾经流行过一个“哈利·波特第七部抢先看”的病毒邮件,中毒之后,你的IE就会自动链接到《哈利·普特与奶酪屋》的亚马逊网页上。这……真的不是出版社搞出来的营销方法吗!?


05

《赫瑞·科克》

(Heri Kokler)



这套书来自匈牙利的一位作者,为了达到细致的模仿效果,他甚至给自己起了一个叫K.B.Rottring 的笔名。没查到这套书的内容具体是什么,不过从已知的资料上看,这位作者在不断地模仿创作之中竟然摆脱了原作的束缚,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深受匈牙利儿童读者的喜爱,就这样一口气写了11本书。真是可喜可贺,可口可乐……



06

《塔妮亚·格勒特》

(Tanya Grotter)



在这个系列里,主角塔妮亚·格勒特被设定成一个女孩,她头上有一颗神秘的痣而不是伤疤,她骑着更舒适坐姿更优雅的大提琴而不是考验屁股抗摩擦能力的扫帚,除此之外,其它的世界观构成几乎和哈利·波特一样。尽管作者声称他在书中融入了大量的俄罗斯童话元素甚至普希金的作品,并不是抄袭,只是“戏仿”,但是2003年这部小说还是被罗琳以抄袭之名告上法庭,并在这场魔法大乱斗中彻底败给了哈利。


第一本的抄袭风波之后,作者很快就放弃了模仿,开始了全然不同的故事方向,陆陆续续写了12部,他的作者德米特里·叶梅茨也因为这个系列成为俄罗斯炙手可热的儿童文学作家。



2008年,俄罗斯游戏公司Akella还出品了这个题材的游戏——《塔妮亚·格勒特与消失的楼层》,足见它在俄罗斯的受欢迎程度。




这么多年来,对于知名IP的“戏仿与致敬”就像是一种天然的IP副产品一样伴随左右,不管是像《惊声尖笑》这样的戏仿致敬合集,还是《Bored of the Ring》这样专职恶搞指环王的图书,亦或是像《傲慢与偏见与僵尸》这样严肃的改写(??),它们侵扰着原作的版权边界,却也不断强化着读者对IP的依赖。


尽管我们很清楚这些都是IP经济牵引下的吸金之作,但至少在现有的对比之下,我们看得出外国出版方和外国作者在处理哈利·波特的克隆版本时还是良心很多。


文中提到的《啥利·波特》和一些蹭IP热点的成功者如《五十度灰》(《暮光之城》同人文,经过出版商的包装成为超级畅销书)、《星际迷航:红衫》(讽刺恶搞《星际迷航》系列电影的科幻小说,几乎包揽了当年全部的科幻奖项)一样,它们不仅仅以仿作的身份依托原作而存在,更是通过完善作品自己的内在逻辑,独立成为一个真实的宇宙。


如果国内的出版方已经从各式各样的冒牌货身上赚了不少钱了,那也应该像《赫瑞·科克》、《塔妮亚·格勒特》的作者一样,考虑一下停下模仿,来一次真正的创作了。


毕竟,20年过去了,豹走龙、黄金甲、避水珠、瓷娃娃和大漏斗这些好朋友们都已经神秘地失踪了不是。


参考资料:

http://www.11points.com/Books/11_Amazing_Fake_%27Harry_Potter%27_Books_Written_In_Chin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gal_disputes_over_the_Harry_Potter_series

http://news.bbc.co.uk/2/hi/entertainment/2092661.stm

https://www.slideshare.net/SaphireLi/modern-russian-writersdmitry-yemets-and-his-tanya-grotter

“哈利·波特:模仿者与被模仿者之间”,《印象》杂志,2007年8月号



做書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图片,阅读近期文章👇


点击阅读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