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是如何从编辑手中诞生的01|选题与组稿篇
做書声明:
本系列文章原载作者的个人公众号“寡情的无口叔叔”(ID:jdyyws),经过重新整理编辑,会陆续在做書发布,感兴趣的同学欢迎持续关注。因为作者公号年纪尚轻无原创功能,为了保护文章版权,特征得作者同意,标注原创。
本文的正确使用方法:
下次你和别人提起你是个图书编辑,如果Ta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如果Ta以为你就是挑错字的,把本文甩给Ta。
如果你是个刚入行的图书编辑,不知道你正在做什么,不知道你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把本文甩给自己,谢谢。
这个世界,爱书之人太多了。
有真爱读书的、有附庸文雅的、有藏书满柜一本不看的、也有旧书数筐本本翻烂的……说到底,书是文明社会中,人们爱智倾向的具体体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靠近了书,就感觉自己拥有了智慧,至少具有了某种逼格。于是,一切和书有关的东西都被赋予了一丝高雅的调调。比如,“木书架”和“木勺子”所暗含的文化寓意,就完全不同。
图书编辑,也属于这一类“东西”。
一个正在玩命的编辑(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便在信息时代,这个职业对很多人来说仍然是神秘的。大家听到某人是做书的编辑,通常会礼貌地说一句“好厉害啊!”却根本不知道他到底都在做些什么。网络普及后,“小编”这一最初用来表达自谦的称呼,一定程度拉低了整体编辑的社会地位。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图书编辑依旧是那一小撮在传统文化观念中掌握了某种话语权的神秘存在。
所以一本书是怎样在图书编辑的手中做出来的呢?
“不就是写完了印吗!”无口叔叔被某人粗暴地打断了。
这个说法似乎是没什么问题……但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图书出版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严谨细密的生产流程,这一流程颇具历史感和所谓的匠人使命感,格调满载,目的是确保最终印出来的书是一件接近完美的作品。无论如何都不是“写完了印”这种放肆的描述所能涵盖的。一本书朴素的白纸黑字儿背后,凝结了编辑们无尽的血泪劳动。
本篇说说做书的第一阶段:选题和组稿。后续还有几个阶段,一共四篇。
同行就别看了,科普向的。你们都很专业,要是补充细节的话,很烦。
选题与组稿
01
选题是什么意思?
无口叔叔当年也算是业内少有的能“全技能制霸”的年轻编辑,除了一般的编辑工作,从库房脏活到徒手装订这些编辑之外的行当也是都通,但光弄清楚什么叫“选题”就用了两年。这听起来很夸张,仿佛选题的内涵玄而又玄,深不可测。其实呢,只是因为我蠢。
做一本书,最重要的是内容。
选题是决定一本书内容方向,或判断既有内容是否具备出版价值的阶段;组稿则是根据这个方向生产内容,或翻译既有内容的阶段。
选题方向错了,辛辛苦苦生产的内容卖不动,完蛋了;选题空洞,组稿组不起来,没内容,只能印笔记本,也完蛋了。因此选题阶段往往决定了一本书生死的六七成,这个环节也涵盖了“初次策划”,非常重要。
选题能力则是一个图书策划编辑最重要的能力。
“你的选题能力为零,转岗吧。我不是没给你机会。”
那么一个图书策划编辑要用什么作为自己的选题依据呢?
策划一本要面向市场竞争的图书(区别于策划图书馆里那些不具有市场竞争力但对人类文明非常重要的大部头),要考虑的东西非常之多。比如说:
A,这个选题有没有人做过同类的,相关竞品卖的怎么样,是要做出差异性还是跟风?
B,如果是版权引进,有合适的知名译者档期允许吗?作品符合我国国情吗?
C,当前市场的大环境这类选题是不是主流的,有没有迎合当下热点,如果不是主流是否有其受众,这类受众有多大?
D,这类受众习惯于从什么渠道接触到书,关键是:他们看书吗?
E,他们有自己的意见领袖吗,有几个?这些意见领袖能推荐你的书吗?
F,有没有哪个团体有团购这个书的可能,有哪些媒体对这类选题有兴趣,有哪些渠道擅长推这类选题?
……
当一个图书策划编辑想做一个选题的时候,他必须回首深情凝望自己所拥有的全部资源,并逐一检视哪些资源能为这一选题提供支持,同时不停地琢磨还需要开拓哪些资源。这些资源具体作用的方式要考虑好——这就是“初次策划”的意思。
终于,在熬了三天三夜之后,一切都思考妥当了,策划万全!这个图书编辑感觉万事大吉就差开工了,一旦开工就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印书像印钞一样,就要发财了,就要实现中国梦了!
可是他考虑了那么多,却忘了最关键的一点。
他的领导可能不喜欢这个选题。
02
选题会
前面说了,选题非常重要,责任人要考虑的事情非常之多。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百密一疏可能会酿成大错。为了防止这种风险,就有了选题会制度。
相信我,一个编辑在做一本书的过程中,倘若不可避免要经历两次噩梦般的痛苦,选题会即是其一。
另一次我将之称为“出片前夜”,听起来很浪漫。后续的文章会提到它。
选题会通常一周一次,所有编辑要逐一介绍自己打算做的选题,讲清楚选题依据(上文那些),交由大家讨论其可行性。大家讨论没问题,选题在会上通过,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着手制作。如果没通过,之前基本上算白忙了。
选题会上的无口叔叔(别误会,我不是领导)
这是回避风险的一项机制,但选题被驳回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选题会开始,众人入座。
老大:都到齐了吗?好,现在开会。张三,先从你开始吧,这周有选题么?
张三:没……
老大:(皱眉)连续两周都没有了,得努努力啊,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张三:(嗫嚅)
老大:行吧,下一个,李四?
李四:啊,我这周有个选题,是一本老书,1979年之后就没再版过,是写……(略去若干)的。
老大:(怀疑)这书有人看吗?版权归属查清了吗?
李四:(哼,就知道你来这套,老子早有准备)啊,我之前调查过,这个书的受众是……而且我已经联系上作者的后人了,他们同意授权。
老大:有卖的好的同类吗?
李四:有,比如……(略去若干)。现在这类题材很火,我跟京东的张经理(某采购)聊过,他还挺看好。
老大:这书多少字?
李四:大概六十多万吧……
老大:六十多万?不做不做,这得做多长时间啊!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总钻在故纸堆里。市场变化这么快,等你做出来不一定什么样儿了。还有别的吗?好吧,王二麻子,到你。
王二麻子:我这周有个选题。它是……(略,论证无比细致缜密,考虑周全)。
老大:这书我看行,好啊,能大卖,到时候还可以联系无口叔叔给推荐一下。
王二麻子:嗯。
老大:你兴奋么?
王二麻子:Excuse me?
老大:我是问你兴奋吗!这么好的一个选题,一定能大卖啊!你不兴奋吗?
众人:……老大:张三,你兴奋吗?
张三:兴奋。
老大:李四!
李四:兴奋。
王二麻子:我兴奋。
老大:只有兴奋,充满激情,才能对自己的书有信心!才能卖好!这个书好好做,我很看好!还有其他的吗?好,赵小五(新人,某总局小处长的亲属),你这周有选题吗?额,没关系,这个东西也不是着急的事儿!
(下略)
王二麻子的选题获得了通过,他可以继续操作这个项目了。
(虽说不知不觉就写成吐槽,但选题会真的很重要!)
03
组稿
选题获得通过,下一阶段就是组稿。组稿分两种,一种是根据选题方向组织作者(一人或数人)撰写该方向,一种是根据现有的外文稿件组织译者翻译。
前者比较普遍,主要有四种方式:
一,约稿
约稿是最主要的组稿方式,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编辑根据选题联系擅长该领域的一个或数个作者写书。由国内作者创作面向国内受众的内容,接地气,群众基础好。
编辑:“贾老师,最近经济形势不太好,大家都很关注,您看是不是就这个主题写本书?比如《如何直面美国的阴谋》什么的,稿费从优,十万来字就行,今年之内收稿。”
作者:“正在闹离婚,没空。”
另一种情况是某个作者有一部稿子已经写完或宣告正在写,编辑直接去联系是否可以交给他出版。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著名作家身上,他们创作的内容是各方出版机构争相抢夺的对象。现在网络文学比较发达,很多编辑也会扎在论坛里寻找优秀的作品,联系作者。
编辑:“贾老师,听说您前年宣布动笔创作的《我是一个SB》已经快完稿了?您已经选好合适的出版方了吗?我们社很擅长策划营销这类书,您看能不能交给我们做,版税什么的都好谈!”
作者:“正在闹离婚,没心情谈。明着告诉你吧,你们没戏。”
*注:版税是出版商付给作者的报酬,通常是码洋(单本定价×数量)乘以一个百分比(版税率)得出。
擅长国内选题的编辑通常都有丰富的国内作者资源,约稿经验足,情商高,会聊天,冰雪聪明,八面玲珑……
这说的显然不是寡情的无口叔叔。
二,投稿
投稿和约稿有点像,只不过主动权变了。
作者:“无老师,我是XXX,在XXX任职,之前发表过《XXX》,内容是关于XXX的。我最近写了《XXX2》,附件是《XXX2》的部分内容和写作大纲,您看有没有兴趣出版?”
编辑:“看不出来有什么亮点啊,没什么兴趣,谢了。”
在过去,投稿是选题组稿的一个重要来源,近年来信息泛滥,内容生产过剩,而且投稿的动机也不似过去那般朴素淳厚——有想出名的,有需要评职称的,有要借自己写的东西给自己的公司做广告的等等。不难看出,其中很难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因此现在市面上通过投稿出的书寥寥无几。
三,攒编
寡情的无口叔叔认为,攒(cuan,二声)编目前基本已经沦为最没有社会价值的组稿。这也是唯一需要编辑自己动手写书的组稿方式。
什么是攒编呢?攒编就是编辑想好一个选题方向,不约稿,自己从市面上现有的图书中,甲本摘一段,乙本选一节,丁本搞一章……通通拿过来,稍微改写一下(为了规避版权),重新编排顺序,拟好章节标题,起一个酷炫的名字,出版。俗称“攒书”。
攒书通常都会随便杜撰一个作者出来
过去信息不发达,攒书起到很好的内容整合作用,是有社会价值的。但它并不系统,也不专业。这类选题多了,就容易出现内容雷同的情况,不利于人民群众选择学习、获取新知。它的好处在于节省了出版单位的成本,没有版税,没有稿费,所有工作编辑一人就可以全部承担,因此至今仍是很多小型出版单位的主要组稿方式。
能否分辨攒书,是读书人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这需要经验的积累。
注意不要把攒编和编委会编纂文集搞混,后者的原创性和科学文化价值要大得多,编纂主体一般都是专家。
四,协议出版+回购
这个严格来讲不能算组稿了,勉强算个选题,和投稿有点像。什么意思呢,我花钱,付给你们编辑费用、书号(以后的文章会提到)费用,然后印完之后我自己买(通常以千册为单位)。这和投稿的区别在于,投稿者是指望从出版中获利的,比如金钱、职称要求。协议出版是希望借出版打品牌,或是自娱自乐等,作者在出版这件事上是赔钱的。
老子的打油诗终于变成了铅字儿,这辈子值了!
版权引进
除了以上四种之外,根据现有的外文稿件组织译者翻译组稿,是对应版权引进这种选题方式的。
版权引进是获得国外作者授权,将其所著的图书翻译引进到国内,出简体中文版,你们看到的外国作家的书,只要人活着,或者去世不到50年,都属于这个范畴。相对应的概念叫“版权输出”,就是把中文书往国外卖,前两年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书没少输出。
这一块相对复杂一些。前边说的方式都是围绕国内转,大家都说中文,好沟通。一旦涉及到国外,很多东西就变得相当不可控了,信息也迟缓。
一个出版社想直接对接所有海外出版社拿版权,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专业的代理机构应运而生。比如世界知名的Wylie,Andrew Nurnberg等,定期会整合国外新书动态,发布推荐引进的书目,供编辑选择,国内出版社通过他们和海外出版机构、作者对接,签订版权引进协议。也有些大的教育出版机构如培生、麦格劳希尔等会直接和国内出版机构对接。
Wylie
成功拿到简体中文版权后,就可以着手联络适合该选题的译者,看看谁档期合适,约定交稿时间。
专注版权引进的编辑通常有优秀的外语读写能力,对全球出版界状况有比较深的认识。他们会经常看美国亚马逊,台湾诚品书店等大陆以外地区的图书市场动态,借此完善自己的选题依据。通常他们也会有丰富的译者资源。
写也是别人写,翻译也是别人翻译,你以为编辑安排完这些事之后就轻松了?
呵呵,TOO YOUNG!
04
收稿
收稿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阶段并不严谨,实际上它是组稿阶段的一个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就是把作者写完的稿子、译者翻译完的稿子,收回来。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
相当难了。
一个新人编辑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过于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承诺,而一个新人作(译)者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过于低估自己克服拖延的能力。
实践中几乎没有不拖稿的情况,假如你跟作(译)者达成协议说三个月交稿,之后每天都询问进度,那么你四个月后是有希望成功收稿的。初次合作的作(译)者通常会很诚信,我们都很珍惜这难得的美好时光。
关于催稿的梗实在太多,大众对此已经很了解,我就不多说了。收稿之后嘛,就会真正进入到具有历史感的传统编辑流程了,你们将知道编辑们如何让错误率降到最低,还有那经典的归责制度。虽然现在很多出版单位对流程要求没那么严了,省略了很多环节,但我依旧坚持认为,编辑基本流程是一种变态的美学。
下篇会好好聊聊这些。
做書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图片,查看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