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莎士比亚才是惊悚小说鼻祖?《麦克白》加上性、毒品后简直“18禁”……

纽约时报 做書 2018-11-09


文章来源|《纽约时报》

作者|James Shapiro

翻译 | 魏森垚

© 2018 The New York Times


1937年,詹姆斯·瑟伯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名叫《麦克白谋杀之谜》的文章。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脑洞奇大的故事。


某位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狂热读者,在拿到一本平装版的《麦克白》后,当成侦探故事读起来,即便她很快发现这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但按推理小说的套路解读《麦克白》竟然完全没毛病……



(《麦克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与班柯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路上遇到三个女巫。女巫向麦克白预言:封爵然后变成国王,但无子嗣继承王位,战友班柯将军的儿子会成为国王。麦克白极富野心,加上妻子麦克白夫人的怂恿,他谋杀国王邓肯并当上国王。同时麦克杜夫怀疑麦克白是凶手,便当众提出要找到凶手。但麦克白夫妇早已嫁祸给国王的侍卫。


为防止预言成真,麦克白决定杀掉班柯与他的儿子。班柯牺牲了自己,保证儿子逃脱。女巫再次给麦克白三个预言:一提防麦克杜夫,二森林向南移动时他必败,但第三条说由女人所生的人都不能伤害麦克白。回到城堡麦克白决定血洗麦克杜夫与班柯的家族,此时麦克白因为坐拥权力,已彻底丧失人性,哪怕他的同伙兼妻子发疯而死,他也无任何反应。


惨遭灭门的麦克杜夫投奔前国王的儿子马尔科姆的军队,希望为妻儿报仇。军队以树枝做掩护,看起来就像森林南移。但麦克白相信女巫另一条预言,但凡女人所生的人都不能伤害他,便出城与马尔科姆决斗,结果被削下脑袋。因为马尔科姆是由剖腹产所生,并非自然生产。)


首先,这位女读者破天荒地推翻了几千年来公认的事实,她相信不是麦克白杀了邓肯,因为:“人们最怀疑的凶手,往往是无辜的。”并指出出头号凶手应该是班柯。但很快,班柯也被麦克白杀了。这位女读者对此表示不意外也不失落,因为班柯被杀完全印证了推理小说的逻辑!“你第一次怀疑的凶手,永远是推理小说第二个受害者。非常好!“她说。



以上这个女读者的故事除了荒诞与好笑之外,也隐藏了作者瑟伯非常学术化的结论——莎士比亚的悲剧和侦探小说的结构本质相似,即用侦探小说的套路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会读出更多内容。但瑟伯并不是第一个发现此秘密的人。

在一个多世纪前,有个名叫马斯·德昆西写了一篇名叫《在麦克白的门口敲门》的文章,其中介绍了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对谋杀和悬念的运用非常娴熟,而且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塞耶斯、P.D.詹姆斯等著名的犯罪推理作家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学习到了《麦克白》的套路。由此他推断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可能是推理小说的伟大鼻祖之一。

现在有一位惊悚、悬疑、推理小说的作家Jo Nesbo决定”以身试法”,在人物姓名、性格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将《麦克白》改编成了一部现代推理小说给广大读者感受一下,莎士比亚才是真正的悬疑推理大师(集作者、编剧、导演于一身)。



英文版


作者: Jo Nesbo 
出版社: Hogarth
出版年: 2018-4-10


本书中,麦克白的王朝变成警察局,小说以毒品、枪支与性等暴力做镜面,反射出人性的真面目。这一次,硬汉警督在面对欲望和邪恶时,没有选择坚持正义。


而且这次中国读者终于可以和世界发达国家的读者同步阅读——中文版恰巧刚刚出版👇


中文版

(文末有购买通道)


作者: [挪] Jo Nesbø 尤·奈斯博 
出版社: 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译者: 沈希 


Nesbo认为《麦克白》表面上看发生在阴暗、不安的暴风雨夜晚,但本质上其实发生在人类的偏执思维中,是我们与欲望斗争,本质上这是一部“关于权力斗争的惊悚片”。对于Nesbo来说,改编这部戏剧最难之处在于,这部有着400年历史的悲剧,其中包含很多封建迷信的东西,如巫师、预言或赫卡忒(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中的下界女神),这些神叨叨的戏剧元素,如何安插到现代小说里?

看作者Nesbo如何克服这个重大难题,也成为读这本书的乐趣所在,因为他改得太妙了……




Nesbo所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定下“麦克白新编”发生的时间、地点。最后作者可能懒得想了,就跟原作一样,让故事发生在苏格兰。不过时间不是莎士比亚的11世纪,而是20世纪70年代早期。虽然Nesbo没有挑明是哪个城市,但小说中诸多线索暗示了故事发生在格兰最大的城市哥拉斯哥



现实中的哥拉斯哥可谓是70年代富有传奇性的魔都——一个彻底绝望的城市,充斥着酗酒、环境危害、高自杀率、腐败、帮派战争、失去工业岗位和重大药物滥用上升。选择哥斯拉哥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足以见得Nesbo并不是懒得想,而是有雄雄的创作野心——借莎士比亚的戏剧,重新勾勒出极其锋利的社会形状,并对焦当下乌烟瘴气的政治,以唤起读者共鸣。

但Nesbo的野心也不能太雄,想写出“麦克白新编”,关键在于既能还原莎士比亚的戏剧精髓,同时顾及反映现实世界之残酷并隐射政治,要是很容易就轮不到他来做了。所以如何将莎士比亚笔下的“妖魔鬼怪”与封建迷信放进充斥着毒品、帮派和腐败的公民领导社会的70年代中?这就是Nesbo最妙的地方,他仅借用了“酿造”这个医学用词便实现了。

“酿造”意味着制造能够使人上瘾的药丸。”酿造”一词也让莎士比亚笔下朦胧神秘的女巫世界与现代药物试验室联系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说,麦克白的偏执、幻觉甚至发狂与现代人对药物上瘾后的状态有相似之处。古代人麦克白的神经质或癫狂是莎士比亚创作这部悲剧的核心。Nesbo借用过来,将麦克白和他老婆失心疯似的屠杀,以及在女巫预言下被欲望吞噬理性与良知的癫狂,都换成了现代人“酿造”药物,其实就是毒品,人吸食后的“上瘾”反应。



除了”上瘾”,在Nesbo小说中的帮派斗争,也非常契合《麦克白》在舞台上所呈现出极其凶残和暴力的一面。人在这个不断变化忠诚于谁、争夺不义之财的危险世界中,很容易集结出一大批道德沦丧者们
。Nesbo笔下重新塑造的麦克白同样如此,他一开始是一名优秀的警察,但在这个世界中,他很快渴望往上爬和权利,这种渴望比小说中的药物和酒精更容易上瘾。


但莎士比亚在《麦克白》有个缺陷,他没有很清楚地铺开去讲述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会这样做,或做出这样选择前经历过什么?好比,疯狂冷血地麦克白夫人曾有过一个夭折的孩子?最终让麦克白杀死邓肯的决心,是听了女巫的预言还是麦克白夫人怂恿,这个念头一直就存在于麦克白的潜意识里?作为道德象征的麦克杜夫为什么要抛弃家人,以至除他以外的全家人被屠杀?这些莎士比亚没有交代的细节,背后都藏着非常复杂的原因,并不是好人或坏人的标签就能简单分类的。

再举个例子,当你想到麦克白的童年有一部分时间在孤儿院渡过,似乎就能体谅为何他后来会成为历史著名的暴君;当你看到麦克杜夫在忠诚和欲望之间徘徊时,即便最后他决定抛下家人,虽然残忍但值得同情。Nesbo很擅长用日常细节来塑造人物,放在《麦克白》里应该会变成这样:麦克白残忍杀死的昔日战友班柯,应该喜欢开沃尔沃,而最终杀死麦克白的马尔科姆,应该开雪佛兰牌的肌肉车。(肌肉车一词出现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用于称呼活跃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类搭载大排量V8发动机、具有强劲马力、外形富有肌肉感的美式后驱车。)



除了这些细节,Nesbo加强了对一些小角色的塑造,像恶魔塞伊顿和凯斯内斯。与此同时令人惊讶地削减了麦克白和妻子的戏份,尽管对这魔鬼似的夫妇俩进行十分生动的描写,但Nesbo在描写时缩短了他们的”爱情史”,将情节改成他俩没在一起多久就结婚。这样反而更能解释为何麦克白夫妇俩的关系不太好,电光火石四射。


而且,Nesbo有一处莎士比亚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莎士比亚创作《麦克白》时,恰巧碰上苏格兰国王詹姆被暗杀没多久,所以文化管制要求苏格兰君主被谋杀的戏码不能在舞台上表演,只能通过描述来表现 。所以《麦克白》话剧现场,邓肯和后来篡夺王位的麦克白,这两位国王被杀的情节都发生在舞台之外。而Nesbo的创作则没有这种限制,他可以大肆渲染谋杀时的暴力与刺激,也成为Nesbo小说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对于熟悉《麦克白》情节的读者来说,有一种被补偿的快感与满足。

虽然读懂莎士比亚戏剧,语言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Nesbo对莎士比亚戏剧中原始语言结构的兴趣不大。他更在意潜入故事中,去研究每个人物在面临选择时,道德观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这种视角下,Nesbo提供了一个黑暗但最终充满希望的“麦克白”,在我们当下的艰难世道中非常常见的麦克白——当下民主政体缓慢的发展,已经无法满足这麦克白式的野心家们的欲望。这群野心家们要完成他们的事业,必须寻找一批容易丧失道德的人,然后把他们培育地像狗一样忠诚。所以勇敢者必须联合起来,去打败野心家与走狗们,以免这个已丧失人性、注定走向极端暴力的团体将展开新一轮大屠杀。



-做書经《纽约时报》授权发布,谢绝转载-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纽约时报》文章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现代版《麦克白》”中文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