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方一片打假声, 北方学生爱环境 | 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调查六大发现

文|润土 蔷薇 金蜜蜂
2024-10-14

文|润土 蔷薇

编辑:蔷薇

来源:WTO经济导刊


 

最具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长什么样?


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如果把对象换为最具责任感的企业,相信答案会变得简单得多。例如可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社会责任管理,也可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沟通和社会责任传播。


前两项源于企业的内部治理,后两项则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外部评价。而一些更为详尽、细致的社会责任标准和评价指南更是让那些社会责任先锋企业“很容易就被认出来”。


许多人因此想到那些在校被评为先进和标兵的学生,比如品学兼优、乐于助人这些特质是否也适合放在那些最具责任感的大学生身上。但依此得到的答案似乎也并不完全是我们想要的。


于是,尝试着寻找最具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以及调查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选择,就成为了我们发起《中国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现状调查问卷》的初衷。


而在长达半年的问卷推送和统计中,我们得到的反馈也是积极且备受鼓舞的。在此感谢对我们此次策划予以支持的高校师生,以及来自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65所高等院校的670名大学生。这其中既包括了来自北京地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也包括了来自上海市的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省的四川大学、广东省的中山大学、台湾地区的逢甲大学


一份份问卷、一个个答案的背后,恰是大学精神之于社会责任的初心和发现,也是创新之于可持续发展的回归和反哺。

 

大学生手机控更易于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发现一


尽管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出乎意料的是,很多大学生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却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对企业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也都能识别出一些关键议题。


具体而言,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来看,85.3%参与问卷填写的大学生均表示听说过且有所了解;而电视网络等媒体成为了他们了解社会责任最主要的渠道,这一比例也占到了近8成,这也凸显出了新媒体在高校中巨大的传播优势。


聪明的企业对此当然也早有觉察。


而这些新媒体、新工具和新载体的出现,同时也在的改变着企业的表达方式和沟通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借助微信公号、H5报告、甚至网络直播等方式,一方面塑造更加及时、更加透明、更加好玩、更有亲和力的传播,另一方面也能适时的实现与消费者、社会公众等相关方的在线互动,而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也能同时参与到企业决策行为的监督中去,并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渠道,而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和会议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即将保研上海交通大学的小安同学告诉记者,对于企业的一些社会责任活动,很多同学都和她一样,已经不只满足于看一眼就算了,感兴趣的话题还会主动参与互动,留言讨论。


9成大学生认为慈善公益企业社会责任发现二

在ISO 26000发布之前,社会责任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也都有自己的理解。而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到哪些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解释时,“在出现环境、产品质量等问题后第一时间主动担责”的选项获得了超过43.8%的选票。


不过,让企业可能感到些许失落的是,与“主动担责”成为大学生心中企业的首要责任相对应,企业的公益慈善行为在大学生群体里“稍显失宠”,仅有9%的大学生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开展慈善捐助


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意外。公益慈善活动曾一度被认为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流,尽管此后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公益慈善被认为是企业履责较为肤浅的层次而并不被推崇和鼓励,但这次调查问卷呈现出的大学生态度,相信对企业一定也会有所触动。

南方学生关心产品,北方学生关注环境发现三


如果说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出现了一些意外的发现,那么对于“认可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这个选项呈现出的南北差异,则颇值得玩味。南方的大学生更看重什么样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学习生活在北方的大学生更看重的又是什么?


从我们统计到的结果来看,在位于北方高校求学的大学生更看重的是以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而南方高校的大学生选择的则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


反映在问卷上,当被问到比较认可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时,选择“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占到了48.9%,而选择“加强技术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占到了37.6%,而选择定期为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为灾区捐款一共才占到了13.5%


尽管大学生对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和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的呼声大致相当,但在地域上却呈现出南北分明的情况,在选择“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卷中,地处北方的高校大学生占到了近8成,而与此相对应,在选择“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的问卷中,地处南方的大学生却成为主力,也占到了近7成的比例。


这是不是也在侧面证明了我们目前无法回避的这样一个现实——


北方地区近年来大气污染形势愈加严峻因而要求企业节能减排呼声较高,而南方地区则因为服装、电子产品等产业由此容易滋生产品质量和服务等问题。


高校社会责任课,企业家精神受冷落

发现四


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开始走进高校,企业社会责任的案例开始走进课堂,在部分高校企业社会责任甚至开始走进了大学的课程表,承担“培育负责任的商业领袖”的使命。


而这种趋势在我们此次的调查问卷中同样得到了印证:明确表示会主动选修社会责任课程的占到了59.2%,“不感兴趣,不会选”的仅占到了参与问卷填写大学生总数的7.4%。


如果选修企业社会责任课程,这些大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会是什么?从统计结果来看,“具有可持续发展愿景和使命的品牌故事”和“兼具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成为大学生们的最爱


而今年成为热度话题的企业家精神和人物故事,则得票相对较低。对于那些隔三差五就跑大学谈情怀、捐巨款搞科研的企业家们,如果得知这个结果,想必也会哑然失笑。


8成大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和社会责任有联系发现五


来自高校的创新理念和责任意识,能够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反过来看,对于大学生而言,有关社会责任的学科知识和价值理念不仅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中成为更加负责任的人”,同时还能完善大学课程体系和自身的知识体系。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认为所学专业和企业社会责任存在联系的也占到了参与问卷填写大学生总数的近8成。这其中,认为“关系很大”的占到了31.34%,认为“有一定关系”的占到了43.3%。


要做到“在生活中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不仅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也取决于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当代大学生是很多社会消费的助力,不久之后也将走向职场、走向社会,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未来这个社会的模样。


100%大学生愿为负责任产品支付稍高价格发现六


尽管社会上近两年大学生身上被添加了很多负面的标签,比如缺乏团队合作能力,不太善于分享,普遍胸无大志等,但从参与填写调查问卷的大学生来看,几乎所有人都“愿意支付稍高的价格,鼓励更加绿色和更加负责任的产品”


这其中,选择“坚持绿色和可持续消费”的占到了41.1%,而选择“经济情况允许条件下一定支持”的则占到了58.9%。


与此同时,在关乎到自身职业生涯的选择问题上,也有超过4成的大学生愿意从事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从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超过8成参与填写调查问卷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与或加入到一些企业的社会责任志愿活动”,另有10.5%的大学生表示“当前学习压力大,毕业了再参加”。


由于所处时代、生长环境、以及教育差别等情况,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显然现在正年轻的大学生们也正用他们认可的理念和实际的行动在改变和定义着这个世界的未来。


 “我们今天的生存环境,是父辈选择的投资模式的结果,而今天我们选择的投资模式,将决定世界明天的模样。”社会责任投资的先驱者多米尼曾如是说。


而今来看,对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何尝不是如此。因为无论是企业负责任的战略运营,无论是商业可持续的创新力量,还是对美好生活的社会期望,都正在这群青年人的内心里默默发芽,在高校这片沃土中慢慢成长。

版权声明

文章所涉数据和观点版权,以及解释权均归《WTO经济导刊》杂志社所有,查看更全面的调查结论请查看《WTO经济导刊》2018年第3期封面文章,转发及引用请联系我们,否则我们将视为侵权,并采取相应法律手段。

2018《WTO经济导刊》火热征订中ing

点击【阅读原文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金蜜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