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月圆时,紫禁夜,岁月辉映了你的责任和担当|一份报告敬一座城

金蜜蜂特别行动组 金蜜蜂
2024-10-14





元宵节恰逢瑞雪

灯光秀首度开启

满帝都月色辉映

一切尽在——

紫禁城上元之夜

 

己亥年正月十五和十六,故宫博物院成立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紫禁城上元之夜”。


哪里亮起?


太和门广场、午门城楼、东城墙、神武门等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还有近千米长的布满红灯笼的城墙、投影于屋顶的《千里江山图卷》……这样的故宫,你从未见过!


谁来目睹?


采取实名制免费预约方式,门票已经“秒光”。


我们还专门邀请了驻华使节、劳动模范、北京榜样、快递小哥、环卫工人、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公安干警等各界相关方代表,展现北京包容、厚德的城市精神。




(组稿人:谭幸欣)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寄托着人民群众“回家过年”的美好期盼。不论古代抑或今天,不论宫廷还是民间,辞旧迎新都是中国人过年永恒的主题。为了迎接己亥年春节,故宫博物院首次推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最大限度还原清代皇宫辞旧迎新过大年的场景,以最大的诚意为公众送来福气,体验一次史无前例的“穿越”。


(组稿人:于翔海)


仿佛是一种约定,又是恰逢新春伊始,一场心心念念的雪姗姗来迟,北京的天空洋洋洒洒地飘起了雪花。当白雪飘过金瓦红墙,紫禁城里更显静谧祥和,慢慢听这雪落下的声音,仿佛听见了这座城下一个百年轮回的故事。


一场故宫雪,惊艳了北京城。



(组稿人:于翔海)


一幅已有250年寿命的古画,没有落款,没有画面内容介绍,也没有确切创作时间,在此之前,它从来没有与公众见过面。甚至连它的名字,在修复时也还没有定下来。


经过故宫专家考证,它画的是乾隆皇帝给崇庆皇太后过80大寿时的实景。原本非常的残破的古画,在“文物医生”的妙手中恢复昔日的绚丽。


这是红极一时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场景。


院长单霁翔说:“文物得不到保护的时候,它们是没有尊严的。”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世界上收藏中国文化藏品最多的宝库。”然而现实是70%的区域竖起了“非开放区,观众止步”的牌子,90%的藏品都沉睡在库房里;80%的观众走马观花。


保护从清点“家当”开始。


故宫到底有多少间建筑?有多少件藏品?


答案是1200座建筑,9371间古建,藏有1862690件文物(2016年底数据)。


在单霁翔院长上任前,鲜有人能将其数得一清二楚。这是他带着助理花了5个月时间,磨坏了20多双鞋,走遍故宫每一个角落盘点出来的。


南城墙根两尊1500岁的古佛雕,几十年来无人问津;库房里蓬头垢面的兵马俑……


文物不是尘封的古董。故宫博物院下定决心,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年之时,收藏的1862690万件文物每一件都必须光彩照人。


这个决定不仅可以让游客大饱眼福,欣赏到更多的绝世珍宝,也体现了故宫“共同保护文物”的理念。


“让每个人获得文物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只有当人们共同保护、共同呵护,沟通守护,共同监督,它才最安全。”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组稿人:李思楚)


作为世界一流博物馆和全球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为了更大程度地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群体中传递故宫文化,故宫博物馆在传统的展览形式上,辅以图书影像出版、宣传教育活动、观众体验互动、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直观细致地表达实物展览所无法传递的内容,生动有趣地实现观众与藏品之间的亲密互动,更好地面向观众实现文化的互通与传递。


原状陈列,传递文化内涵

原状陈列力求恢复历史原貌,向世人形象地展示宫廷文化。但陈列再好,参观效果差一样达不到更好的文化传递效果。为了提升观众体验,故宫启动了储秀宫的照明系统,通过40余盏冷光源点亮了东西六宫中的第一座宫殿,观众透过窗户,可清晰观赏宫殿内慈禧太后五十大寿时期的原状陈列展,大大提升了参观感受。


常设专馆,传递文化价值

目前,故宫博物馆的专馆已经达到12个,分别是数字馆、青铜器馆、古建馆、钟表馆、书画馆、珍宝馆、陶瓷管、戏曲馆、雕塑馆、家具馆、武备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这些专馆珍宝荟萃,各具特色,除了钟表馆和珍宝馆,其他一些容易被观众忽略的专馆也都藏满了奇珍异宝,武备馆陈列了皇帝御用武器装备,件件镶金嵌玉奢华无比;雕塑馆陈列的陶俑、画像砖石、佛像等,精品叠出,都是文化价值传递不可或缺的收藏。


乾隆皇帝御用马鞍(图片来源于网络)


专题展览,传递文化活力

故宫博物馆以传播文化、传承文明为主旨的展览越来越多,受众评价越来越高,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庆祝建院九十周年之际,故宫举办了中国博物馆史上最火展览“石渠宝笈特展”,“沉睡”多年首现“真身”的《清明上河图》更是引发了观众的极大热情;2019年春节“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的展览向游客们发出了一份满满“年味儿”的邀请;元宵节首开夜场,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也在古城墙上闪耀展示,让这个“最大的四合院”亮了起来。


赴外展览,传递文化自信

随着故宫与全球各国及地区间相互交流的不断加强,赴外展览数量的递增、展览种类丰富,也是故宫博物院展览多元化的有力体现。从2012 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先后赴日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德国、希腊、智利、卡塔尔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举办过“紫垣撷珍”“朱艳增华”“镜花水月”“盛世繁华”等多个以建筑、书法、绘画、陶瓷、玉石、服饰、生活用具、装饰漆器、花器、清宫科技等为主题元素的展览,内容更加多元、形式更加多样,全方位展示了清代宫廷的衣食住行、起居生活和艺术等各个领域,生动鲜活、美轮美奂。这些赴外展览,无一不是传承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完美结合。


(组稿人:崔娟)


作为一个接待量达到超饱和状态的景区,能够满足观众基本需求、不出事故已是不容易的一件事。但在这种情况下,故宫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每一位观众提供优质服务,让观众有尊严的参观。


从60+分钟到15分钟,顺心进入

过去,观众进入故宫之前有很长的准备阶段,售票、检票、安检、存包等都集中在午门区域,挤作一团,观众需要花一个多小时才能进入故宫。现在,故宫采取多种措施,使得观众能够顺心进入。


坚定限流,每天只接待8万观众:从2002年到2013年,故宫每年的观众数量从700万猛增到1600万。为了观众安全,故宫下决心限流。真正实施限流之前,故宫做了一年半的宣传工作,采取了各种措施削峰填谷。2015年6月13日,故宫宣布“每天只接待8万观众”。


“每日8万人的限流并不是要限制观众参观故宫,而是尽全力维护观众参观的安全性、有序性、舒适性,通过限流让观众有序参观并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博物馆服务,这也是博物院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单霁翔


“全网售票”,排长队买票的场面彻底消失:为观众提供舒适、安全的参观体验环境,有效防范踩踏事故发生为根本目标,故宫以取消现场售票、全部网络购票、实名制购票、分时段控制观众流量为基本手段,实现全网络售票。2017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迈入“全网售票”时代,故宫博物院门口排长队买票的场面彻底消失。



三门全开,缩短入宫时间: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有五个门洞,但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在古代,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2013年以前,午门中间的门洞专为接待贵宾车队所用,因此经常看到一种现象:时常紧闭,而两侧的门洞则每天排满了观众。为了改善这种“不合理现象”故宫在2013年初发布公告:故宫开放区内不允许机动车再驶入。


改善前


改善后


从历史走向现代,贴心爱护

故宫,日均游客上万。为给带婴幼儿参观的游客提供一个洁净舒适的哺乳、护理与休息场所,2018年9月,故宫首次开设母婴护理室,为妈妈们提供更贴心服务。



历史中的现代:母婴护理室位于故宫中路乾清门广场西侧的隆宗门内,军机处南侧。设有3个独立哺乳室、母婴卫生间及一系列护理设施,包括专业带安全扣的婴幼儿护理台、45℃恒温温奶器、冷热水洗手池、婴幼儿湿巾、婴幼儿座椅等,论现代化程度,在国内的母婴室硬件设施方面树立了一道标杆。


现代中的历史:在护理室的装饰装修方面,特别以“祥瑞降临”为主题针对儿童设计研发了一系列吉祥瑞兽的卡通形象,均源自紫禁城中常见的文物陈设,准确地传达了故宫的祥瑞文化。


在护理室南侧,则设置了儿童滑梯、桌椅等设施,可供小朋友们玩耍、休憩。


从1:1到1:2.6,精心完善

随着近年来参观人数逐年攀升,暑期及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经常出现厕所排队现象,女性观众排队现象尤为严重,故宫逐步对开放区域的卫生间进行改造提升,努力为观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如厕环境。


调研分析:故宫做了一份10道题的问卷,洁具质量、隔板和门的配置,甚至厕所内的文化氛围都被列入问卷。经实地调研,得出数据:女士洗手间厕位数量应是男士洗手间的2.6倍以上。


临时调整:针对调研数据,故宫在旺季时候,会临时调整男女洗手间比例,缩短游客排队时间,同时还配备一部分临时洗手间。


改造升级:2019年,故宫首先以御花园西卫生间和紫禁书院东卫生间为试点进行设计改造,具体围绕参观高峰期女性观众排队长、厕所异味大、设备能耗高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造。


已升级改造完成的紫禁书院东卫生间


紫禁书院东卫生间内的第三空间(无性别卫生间)


(组稿人:郭红)


一个是拥有600年历史积淀的国之瑰宝;一个是拥有60年造车经验的国之重器;一个是中华文化自信的符号;一个是情怀满满的品牌。2019年1月29日,故宫博物院与中国一汽红旗品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秉承“传承与创新”的宗旨,融合东方美学与现代创新,共同打造中国品牌IP,从文化、公益、教育等多个层面传承和推广中国文化,弘扬文化自信。



在与红旗合作的热议背后,是故宫不断拓展与各品牌合作方向的努力。不管是故宫博物院本身,还是其衍生产业故宫文化珠宝、故宫书店、故宫文化都大受品牌们欢迎,不管是与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稻香村、谷歌、腾讯、百雀羚、搜狗、时尚芭莎、中央电视台、必胜客、kindle等等,故宫希望成为玩“跨界”的高手。何以成为品牌“合作”新宠?这背后,除了故宫自身所带来的超级大IP效应,故宫管理经营思维上的转变也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


在消费方式、消费结构飞速变化的当下,如何保留历史传承的同时融入创新元素一直是故宫努力的方向。而合作与开放正是故宫实现成功“转身”的两大利器。新时代里,故宫摒弃了“拿出的文物越少越安全,开放的区域越少越安全”的固有理念,以社会效益为首要考虑因素,与时尚界和电子界、汽车界的各种联名合作,让故宫越来越时尚,越来越走进大众。



• 与央视合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


• 和腾讯合作成立“故宫博物院—腾讯集团联合创新实验室”,开放经典的IP形象和传统文化内容,共同探索先进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展示领域的应用范式,打造“没有围墙的故宫”。


• 同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签署公益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将通过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对故宫博物院进行资助,开展公益战略合作,如对年久失修的景福宫深入展开“研究性修复”,以期恢复历史原貌,早日面向公众开放。


• 工行联合故宫推广“紫禁城里过大年”主题活动。作为独家联合推广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将推出故宫元素的信用卡、借记卡、贵金属、节庆主题存单等特色产品,通过网上银行、网点等线上线下渠道大力传播故宫文化。


(组稿人:胡文娟)


“让文物活起来,要探索将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实现创新性发展。”——单霁翔


文创产品让故宫秀起来

2014年8月1日,“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一篇叫做《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文章用动态图的形式,展现了“一个自信坦然,还带着一点幽默”的雍正,并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从此让故宫“萌萌哒”的形象深入人心。



@故宫淘宝 更是先后晒出多批“非典型雕塑文物”照!隔空喊话一起摇摆;印象中严肃的历史人物,雍正帝、崇祯帝等集体卖萌;朱由检的身份证,住址一栏任性地写着“北京紫禁城想住哪就住哪”……有网友毫不客气地称:一个“有毒”的故宫,带着一群“有毒”的设计师,让广大网友深深“中(喜)毒(欢)”!



其中一些更成为国礼送给外宾,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018年12月11日,故宫推出了涵盖口红、眼影、腮红、高光在内的12款彩妆产品,从颜色调配到设计灵感,全部取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藏文物。产品一经推出,即成爆品,其中“仙鹤口红”上架一小时卖出3000管。



故宫推出的日历、丝巾、水果叉、“宫藏·醇享”纯牛奶、“贺岁瓶”饮用水等一系列文创产品也颇受欢迎。


传统文化不再只是一成不变的古董,而是与现代时尚紧密融合,创造新的潮流与审美风格,走入更多人的生活。截至2016年年底,故宫已经研发了9170种文创产品、上百个产品系列。网购平台上,主营故宫文化创意产品、以“来自故宫的礼物”为宣传语的淘宝店铺,已拥有103万粉丝。2017年,故宫文创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5亿元。传播故宫文化的同时,也为我国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气息。


数字故宫让历史活起来

除了具体的产品,故宫还利用虚拟现实体验、数字化微信平台、“每日故宫”等多款APP,打造“数字故宫”,用科技的方式把历史具体化,让人们回到过往。


2018年,以养心殿修缮为契机,故宫博物院策划了数字技术展,一台主机一个触摸屏,搭起观展环境,运用AI、VR等多种数字技术,观众可逼真体验“召见大臣”“朱批奏折”、穿龙袍、品御膳,过足“皇帝瘾”。



在《韩熙载夜宴图》APP上,人们可以更详细地了解这幅画的艺术造诣、时代背景和人物角色,在里面可以听到模拟的当年琴声,欣赏当年的舞姿。


下载“每日故宫”App,用户每天可以收获一套珍贵文物的图文介绍。


故宫还建了数字博物馆,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地图来了解故宫1200栋古建筑,9371间房屋的信息;通过数字长卷更好、更详细地看到故宫藏卷;通过虚拟现实进入养心殿、三希堂和太和殿。


己亥年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宫里过大年”数字沉浸体验展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一幕幕保留在书画和器物中的祥瑞与美好期许,在创新中一一苏醒……


截至2018年6月,故宫博物院有官方网站、微博、微信;9款APP总下载量超过600万次,每款APP都是当月、当季、当年苹果商店免费教育类的最佳APP,甚至还获得过德国著名的红点IF设计奖。


传统历史文化通过创新的数字化方式得到了弘扬与传承,并渐趋成为一种时尚。


“我们希望故宫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博物馆,也不再是一个跟大家距离遥远的皇宫遗址,故宫博物院能把故宫文化带入到每一个公众的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中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故宫元素随处可见,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


(组稿人:李艳芳)


编写说明

作为一家机构,对其运营给利益相关方带来的影响进行管理,就是这家机构的社会责任。


故宫博物院首份社会责任报告,由金蜜蜂(CSR专业机构)自愿义务编写,旨在厘清故宫博物院的影响和责任,进一步弘扬紫禁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社会价值。


作为以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为责任的公共服务机构,作为一份公众关注和喜爱的文化遗产,《故宫博物院社会责任报告》灵活和创新地应用了有关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指南和标准,更加突出了故宫博物院的“保护、传递、服务、合作、创新”的责任担当。


需要说明的是:《故宫博物院社会责任报告》是“迷趣知识版”,编者希望以短小、有趣、富有知识性的内容,再一次系统对故宫博物院的内涵进行传递。


在故宫博物院担当起社会责任的同时,编者还希望,这本报告能够影响到更多人,了解到每个人、每个机构都有其社会责任,都应该担当起自身的社会责任。这样,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故宫博物院社会责任报告》所有信息来自于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公众号以及部分媒体的报道。因时间仓促,如有不妥及侵权之处,敬请留言。


——编者

(金蜜蜂特别行动组)



   ▼金蜜蜂微店全新升级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金蜜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