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执子之手 与法偕行|《中国法律评论》创刊三周年座谈会

2017-05-18 中法评 中国法律评论

2017年5月14日,《中国法律评论》编辑部在法律出版社六楼屋顶花园举办了“法学期刊的时代使命”研讨会暨《中国法律评论》创刊三周年座谈会。本期推送会议主要内容及《中国法律评论》新一届编委会名单,敬请关注!


按语


我把《中法评》的特色归纳为“四块基石、一个平台”。四块基石就是:思想、学术、实务、策略构建了中法评的立刊四大基石;一个平台就是:《中法评》不仅仅是期刊,还是一个平台;不仅承载思想、学术、实务、策略,还承载活动,积聚思想能量,也积聚人脉能量。中法评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思想交集、学术互鉴、智慧互享、能量聚合的共同平台。

 

我期待《中法评》能够坚持问题导向,清醒保持法治的问题意识 ;弘扬主旋律,有魂不迷失;坚持多样化,保持差异性;关注法治实践,凝聚法律智慧。

 

中法评是幸运的。从创刊调研到首刊开篇,从最初两年的季刊,到第三年双月刊,一路走来,各位专家、各位朋友,非常支持中国法律评论。感谢《中法评》的朋友们,特别是在座的各位,是你们赋予了中法评的“精气神”。


在感谢之余,《中法评》也诚挚地伸出“态度,力度、温度”之手,与各位专家、作者一道,执子之手,与法偕行!


——黄闽

法律出版社社长 · 《中国法律评论》编委会主任






孙志华

法律出版社总编辑,《中国法律评论》主编

刚才在第一阶段悉心聆听了各位嘉宾的精彩演讲和与谈人的深刻与谈,对我们启发很大、受益良多。今天这个会对于我们《中法评》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黄闽社长在开始的时候说的,“汲取办刊智慧,提升《中法评》的担当精神”。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法学期刊的时代使命”,这个题目很大,我想对于任何一家刊物都不敢说它担当得了时代的使命,但我们整个期刊界可以说是担着一个时代的使命。三岁的《中法评》虽尚年幼,但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自然也有着自己的一份担当。

 

第一阶段的时候,我们黄社长已经把《中法评》“思想之库府,策略之枢机”的办刊理念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听完大家第一阶段的演讲以后,我在这里对我们杂志今后需要继续坚持的一些具体的工作思路做几点补充,算是抛砖引玉,一会儿大家还会有更好的建议给到我们,特别欢迎,特别感谢!

 

首先,我用一句现成的话来说,就是《中法评》要坚持“世界视野、中国情怀”。我国近现代法治是“外发型”的,这个毋庸置疑,所以我们通过“引进来”,逐步建立我们的法治体系,用的一套话语体系是西方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刚才许章润教授讲到如何在这个时候真正把它变成我们汉语体系里的一个意义系统,这也是我们法学界、法律界,包括整个实务界所需要做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我们的语境里表达,不再使我们的头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所以我说这里面有一个“中国情怀”,就是我们要考虑它如何中国化,如何切实解决中国问题,这样对于中国的法治未来也好,未来的使命担当也好,更具有建设性。


这里的另外一个角度,我想叫它“世界视野”,因为我们今天必然要在一个全球化的环境下建设中国,我们必须坚持一种中国情怀,但不等于说“闭门造车”,如何交流,如何借鉴,我想大原则就是我们讲的建设性,也就是如何成就我们的法治现实,如何增进人民的福祉。

 

第二,《中法评》要坚持“思想性、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因为你要考虑,法律这个东西单纯的作为工具性的使用的时候,它是很难进入人心的,说白了,它作为一个纯工具的东西,不是安身立命的东西,不能在安稳人心的精神层面解决问题,要形成社会对法律的信仰是很难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一定的形上的思考。


所以,我们《中法评》在文章选择定位方面很重视它的思想性。思想性是对形上的、相对抽象的,包括理念的、原则的等问题的一种深层次的、本源性的追问,我们今年第二期有一篇金观涛先生的《现代民族国家和契约社会》,他讲两种超越视野如何形成的契约社会,这就是一个相对超越的思想性的东西。


而学术性除了符合学术规范,还要考量它这个在整个学术发展递延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实践性就是要看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到底在现实中它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不是象牙塔,在选题和内容的把握上,思想性、学术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是我们这个刊物很明显的一个特点。

 

第三,《中法评》要致力于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个公共话语平台”。我们的作者也好,读者也好,不像其他杂志,刚才讲《中法评》公众号里有接近15万人,这里面是我们理论界、实务界的都有,今天在座的就是理论、立法、司法工作者都有,这就是一个法律共同体的话语平台。


前段时间,我看一位朋友写的一个东西,说大部分时候学界跟实务界对话很难,实务界每天面临着林林总总具体的问题,具体问题处理的时候会考虑大原则多一些,但是学界正相反,每天面临的都是大原则的条条框框,抓住一个具体问题会挖的很深。


两边对话,一边说你这个叫“见森林不见树木”,另一边说你那是“见树木不见森林”,两边都不见面,你不理我、我不理你,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样很难形成一种共同体的声音。


一种更有包容性的共同体的声音,君子和而不同,会更有建设性。刚才大家讲的理性也好,融通也好,我们杂志就是要争取在思想性、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里,把它能够包容进去,把整个广义上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声音都包容进来,让大家看到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去阐释的一个问题。


这是我对今后《中法评》的几点期许,将来这个杂志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希望朋友们,在座的也好,今天不能来到现场的也好,继续关心、爱护、呵护我们这个杂志,给我们出更多的主意,帮助这个杂志成长,以让这个杂志有能力、有力量担当我们的使命的一部分。


谢谢大家!



王青林

《新华文摘》杂志社编审

首先感谢法律出版社以及《中国法律评论》同仁的邀请,自《中国法律评论》创刊以来,我作为《新华文摘》的法学编辑,因工作关系一直和它有联系。《中国法律评论》为我刊的法律栏目提供了很多优质稿源,但《新华文摘》法学栏目篇幅比较少,所以很多稿件不得不忍痛割爱。我代表《新华文摘》法学栏目对《中法评》表示感谢。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关于期刊的改变与不变。


第一,是期刊存在的必要。办期刊,主旨并不是贩卖纸质载体,而是传播思想,所以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新媒体,期刊永远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读者的需求。不同的杂志满足不同的需求,有学习政策的需求,有学术研究的需求,有了解世界的需求,还有平时消遣的需求。《新华文摘》读者层次比较广泛,包括学术界、实务界,所以文摘文章的选择也比较多样。


第三,多种平台传播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信息,尤其是理论信息和学术信息。


第四,坚持传统的期刊功能,让法学期刊成为法学理论传播公共领域的血管,法学实践公共领域的桥梁,法学创新公共领域的基地。


第五,尊重知识产权,主要是针对我们文摘的,我们一直是很尊重的,让付出劳动的作者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和报酬。



沈丽飞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法学栏目编审

《中法评》创刊三年,实现了最初的办刊理念,成为问题意识突出、理论与思想兼具、特色鲜明的高品质法学期刊。中法评选题把握得很好,既不是纯实务的,也不是纯学术的,而是把法治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法治理论研究的选题,对当下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热点事件的回应非常快捷,提出了一些重要问题,也得到很深入的探讨。注重选题策划、关注实务融汇学术、中国问题国际视野,这个特色应该保持下去。选题是金、特色为王”,《中法评》基本具备了一本成功期刊所要具备的这两个要素。未来值得期待和关注! 



车浩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首先是祝贺。祝贺《中国法律评论》创刊三周年,在这样一个体制内刊物和体制外刊物并存,相互之间既有竞争,整体学术环境又有管制的复杂环境下,一个刊物能存活下来三年,从无到有,非常不容易,能办到今天这个程度简直是期刊界的奇迹。今天大家坐在一起,特别是在座各位很多前辈老师的到场发言,本身就是对《中法评》创刊成功最大的一个肯定。


其次是原因。从旁观者的角度,归纳《中法评》成功可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很鲜明的“高大上”特色,不管是客观效果还是办刊者主观定位上,这一点表现很突出。例如,卷首语设置,邀请的嘉宾,对话活动安排,都体现出高端的特点。大气是刊物当中有不同的声音,不为一家站台,格局比较大。所谓上档次,刊物的设计、形式,包括建伟老师的书法和图片,独具文化气息,这是它高大上的特色。


第二,开门办刊、平等待人,对作者非常尊重。我觉得这是其他刊物很罕见的,真正做到刊物和作者之间互动合作,这可能跟出版社习惯传统方式有关。因为出版社编辑与很多作者之间就是合作、相互尊重的关系。


第三,有创业者的精神。从无到有办起来,不拘形式,不管文本刊物,还是网络传播,包括整个编辑团队,都有一种创业者的精神,能深入到一线,很诚恳的待人,跟作者交流,汲取一些建议等。我觉得这也是很少见的。


最后提两点建议。


一是中法评的定位上,应当是面向法学界和实务界当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性读物。法学界当中有学者专家,实务界当中有实务专家,但是专家和知识分子还是不同的。我们很多学术刊物专门办给学者看,有的刊物是专门办给实务工作者看,但他们都不是专门办给知识分子看。


所以,我建议,中法评整体性定位,是给学界和实务界当中有知识分子特征和追求情怀的人来看的。这个定位明确之后,就要甄别不具有这种特色的文章进入,而且这个特色其他刊物办不出来,这是它的比较优势。

 

二是在思想性主导之外,可以适当发表规范化的学术论文。如果要长久扩大影响,进入到学术评价体制当中,但又跟其他法学期刊相区隔,可否设置一个学术论文的专门栏目,类似《光明日报》理论版。这个栏目的文章要按照《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的标准,每期发二三篇就可以了。甚至可以专门邀请名刊当中特别有经验的编辑把关。


其他的栏目继续做思想性、文化性的文章,这样的话,《中法评》整体上保持其思想性主导的特色,不必追求进入C刊或15种之列,但是《中法评》的"论文"栏目是可以进入这个评价体系的,这样也有利于吸引一些年轻作者把最好的学术论文投过来。可能会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简单概括就是:思想控股,学术参股。这个才是真有特色。



侯猛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中法评》为什么办的成功,有两个因素:第一,一般的杂志,不管是偏文化还是偏学术,线上线下活动比较少,很多论文我最多在写文章的时候看,平时不看。但《中法评》线上传播搞的比较好,全文很快上线,线下又搞一系列的对话访谈,凝聚人气,这是这个刊物办的比较成功的地方。


第二,刊物定位与众不同,把法学界跟实务界联系在一起。它是怎样联系呢?作为一个法学研究者,我特别想了解法律实务人现在关心什么议题;反之,法律实务者也会关心你们做法学研究在关心什么议题。《中法评》把彼此互相关心的议题呈现出来,给学术和实务之间建立一个交流渠道。如果把这个交流机制和线上线下的工作做得更好,可以让这个刊物更为成功。


提两点建议。


第一个建议,关于“批评”栏目,有些是针对国外图书的评论,有些不是特别有时效性。学术批评应尽可能针对当下的,或者是书,或者是《中法评》过去一年发的文章,然后让作者来回应,不管是实务的还是学术的,这样会把批评这个栏目做得更好。


第二个建议,关于注释体例,从阅读来讲,是不是尾注更好,字体再小一点,这样从阅读感来讲跟最美期刊更吻合。



徐爱国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法评》的编辑团队不少是从传媒业转过来做期刊的,这就使这个期刊跟其他期刊差异很大。最大的特点是视觉上的,期刊编排得漂漂亮亮;其次是选题新颖前沿,冲击力很强。


希望这个期刊能够保持现状。目前,凡是期刊就想进刊C刊。我倒觉得,如果真进了C刊,期刊可能反而丧失了刊物自身的特点。期刊多样化,是更有利于中国思想发展的。


假如都有同样的办刊宗旨和评价体系,那么所有的法律期刊都会变成《中国法学》和《法学研究》,这倒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可以预料,都是带“中国”字号的,大家喜欢看的,可能是《中国法律评论》,而不是《中国法学》。


不是说《中国法学》不好,它也很好,但我倒是希望多样化一点。《中国法学》高大威猛,《中国法律评论》可以是小鸟依人啊!《中国法律评论》排得漂漂亮亮的,大家看着开开心心。这种风格能够保持下去的话,才是真正的成功。因为一个现代社会应该需要多样性,希望《中国法律评论》在多样性方面为中国法学做出更多的贡献。   



蔡小雪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原审判长

《中法评》办的很不错。


第一,杂志和公众号结合的比较好。公众号文章比较简短,观点鲜明,大家容易接受。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就是六千字,流芳百世,现在很多学术论文越写越长,我希望《中法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第二,把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比较好,尤其针对实践当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理论方式来解决。不要把评价体系看的太重,多发一些切合实践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它上升到理论上来,使更多人来关心它。

我有一点建议。公众号文章最好不要超过4000字,手机阅读还是有很多障碍的,时间长了,人很累,尽量不要刊登长文章。



田文昌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

我一直在呼吁,打破学术期刊评价标准的新八股。我特别反对,一个文章必须得引经据典,否则不能说明我水平高,我说的好不行吗?为什么非得引别人的话?我认为这是新八股!考量一个成果的高低,应该看它本身有没有创见,有没有说服力,这是最关键的。


另外,这种评价标准不仅是限制,还是错误的引导。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引文比正文多,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一上网古今中外全都来了,堆砌文章成为时髦。我强烈呼吁,做学术期刊,要打破新八股,看真本事,看观点,看他有没有创见。



张建伟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原来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的北门有一个修鞋的,我有一次注意到他,一个人走过来的时候,他先注意的是人的鞋,然后往上看这个人。看一个事物从什么地方入手,这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中国法律评论》,我对它的认识最初是从几个编辑开始,知道他们在编期刊,然后跟他们交流,后来才注意到《中国法律评论》。这些编辑特别尽心,特别专业,特别用心,我觉得这是刊物成功的重要条件。


法律出版社这么悠久的出版社办一个刊物,确实体现出它的格局、气度,以及那种品味。比如今天请郭道晖老先生做讲演,我上一次听郭先生讲演还是在最高检,那个发言当时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后来又读郭先生的一些文章和书,都获得很多启迪。还有清华法学院的许章润老师,我觉得他是真正的文人,有一种骨子里的文人气,以砚为田、以笔为剑,这是学者的风格,也是学者应有的努力方向。


作为《中国法律评论》的作者,我对它的感觉,对它的感情,就像宋押司感谢一块粉墙,可以把自己想表达的写到粉墙上,但也可能会惹祸。《中国法律评论》是一个很华丽的粉墙,很漂亮,把一些刊物拿来做比较,如果刊物自己会讲话,他们可能会自惭形秽。《中法评》确实很漂亮,而且它的漂亮不俗艳,是很有品味的漂亮,也有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在上面发表他们的大作。


讲到影响,学者自己要有一种自省,我们的影响是在自己的圈内大家彼此捧场。其实在上位者的眼中,再有影响的学者都是工具化的知识分子,有时候也会被请到上位机关,他听取你的意见,实际上你是在充当一种花瓶。这种影响有一个典型的表现,比如说要推动某一个制度,一定有很多人在写这方面的文章,在谈这个制度,形成所谓共识。


大家写很多文章探讨它,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没有哪一个学者一篇文章就可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推动这个制度。像当年梁启超一篇文章在政坛上有那么大的影响,我们现在的学者其实没有这样的影响力。


另外,法学学术研究虽然现在看起来非常繁荣,著作那么多,论文那么多,但是缺乏一个学术发展的良好机制,即健全的学术批评。现在的学术批评,如果你真批评了,往往变成个人恩怨。现在所谓书评都是书介,在介绍、赞扬这本书,为它打开销路,而不是真正有学术深度的评论。这是现在学术研究当中存在的问题。


今天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评论》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怎么来改进它,我觉得已经干的很好,不需要老去想怎么改它。中华民族可能是全世界最喜欢用这个词的,叫做“改革”,大家都在想改革,实际上把一些连改良都算不上的东西也视为改革。当一个刊物已经做的很好的时候,不一定老去想改它。所以我的建议恰恰是不要擅改,不要乱改。


《中国法律评论》,刚才徐爱国教授的一句话很重要,一直办下去!现在是三周年的座谈会,将来三十年、三百年,真正把它办成“千秋评论”,谁都挡不住!所以我觉得坚持走下去,它就成功了。



董彦斌

《中国法律》原总编辑

我从四个方面说一下。


第一,载体。《中法评》的成功,一半功劳确实应该归于它的微信公众号做得好,看实体的载体和虚拟的载体,未来的趋势一定是都虚拟化,实体的书一定会有介于互联网和现代的纸本之间的替代品。在这个意义上《中法评》虚拟面的成功,代表了这种方向。所以我对《中法评》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把虚拟载体做的更好,因为这样更能着眼于未来。


第二,主体。未来一定是学在民间,思学盛行,但期刊现在还有主管主办制度。所以《中国法律评论》如果享有千秋大计,一定要趁着还有特许经营权的时候把它做成更强的品牌。


第三,主旨。《中法评》自己归纳为两个词:思想,智库。我刚才为中法评写了一段话,是清代王安石所说,叫“天地之气有开必先”,什么事情一旦开始就冲到前头。“思龙则龙降,市骏则骏来”,龙飞在天上,马走在地上,或许我们的思想和智库这两方面可以相当于是龙和骏,这两方面《中法评》可以做的很牛。


第四,气质。《中法评》应该呈现引领作用,而不是凑热闹的气质。引领就是超越。



屠凯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这个刊物给我的印象是四个字,可敬可爱。可敬是非常支持年轻人,而且也探讨特别重要的主题;可爱,除了刊物本身,还有这个刊物的编辑团队,都是我们法学期刊里面颜值最高的,没有之一,非常可爱,我们都很喜欢。


简单谈三点建议。


第一,咱们的杂志确实有可能,而且也应该有这样的志向,办成一个时代的声音。我们的法学不光是一种专业知识,它还是一个挺了不起的公共哲学,涉及到很多重要话题。我讲一个《中法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有一天家里领导下班回家,说她在闺密群里看到车浩老师写的优衣酷的文章,她说你怎么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这件事给我印象最深刻,连她一个不是法学专业的人,也会看我们杂志的文章,也会感兴趣。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努力的话,应该能办成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喜欢看的杂志。如果这个目标达不到,倒是可以具体一点,办成任何法律人都会从头看到尾的杂志。


第二点建议,我们知道很多很好的杂志,比如伦敦书评、经济学人,有很多周边产品,我们的咖啡这么香,日历这么美,我们一定能办成文化产业,我非常相信咱们的团队。


第三,探索数字出版的新路。我们纸质杂志和微信公众号,在发的文章还是有所区别,也许可以探索数字出版的新路。



任清

环球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这个刊物对我有不小的帮助。2015年,外国投资法草案出来后,我很快在互联网上写了一些短文章,本来自己想写了就写了,有一些阅读量和影响力就够了。但在这个刊物的督促下,最后形成了一篇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文章。前两天我在香港开会,就是因为这篇文章,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认为我对外商投资法比较了解,邀请我去发言。所以,这个刊物的确会督促你,把自己一些相对零星的想法系统化。


2015年中伦律师事务所和《中国法律评论》还共同举办“中国国际投资法律论坛”,反响非常好,尤其在实务界。


对于这个刊物下一步怎么办,仅就我个人而言,可能我们现在更关注国内法,尤其是宪政、法理,但对于国际法关注较少。


从宏观上讲,现在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上升期,会面临很多国际法问题。从微观上讲,不论是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争端解决,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在整个法律中,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还是生活中的重要性,都越来越突出。所以我们在选题的时候,可以在国际法或者是国际法和国内法的互动方面再组织一些选题。



闵杰

北京市西城区监察委员会工作人员

《中法评》有着独特鲜明的风格,到今天为止,它是我自费订阅的唯一一本期刊,我很喜欢这本期刊。


杂志名字叫《中国法律评论》,我自己做了一个题解,“中国”和“法律”自不必言,“评”和“论”可以拆开理解。“评”侧重于事实的描述,主要是抽丝剥茧和层层深入,而“论’主要是问题导向,侧重于细致剖析和系统梳理。以新出版的第二期为例,国家监察委制度改革专题,因为这次改革行动跑在理念前面,很多人的理念跟不上,甚至情感不认可理念也跟不上,这个专题梳理了很多问题,特别有启发。


作为普通读者,我喜欢有趣的杂志,能够让大家从头读到尾,随时可以拿起来翻阅都很有收获。这一点中法评做到了,特别是影像版块,那些东西其他杂志我没有看过。


作为实务人士,它贴近我的需求。我之前在检察院反贪局,现在监察委,对于监察委改革也有很多困惑,这本杂志说了很多人想说的话,它的专业性毋庸置疑。


这本杂志的定位,既没有偏向纯理论显得枯燥,也没有偏向纯学术显得科班,这个平衡做的非常好。



曹腾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

我谈三点体会。


第一个体会,这个杂志公法重于私法,宪法、行政法,包括理论法学方面的文章比民商法的比重高。刚才很多老师提到创新,与公法相比,私法领域的创新可能更多,如果我们要想抓住一些新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建议更多地关注私法领域。


第二个体会,理论重于实务,我所理解的实务更偏重于案例或者判解。以前《中法评》曾经有判解栏目,今年可能因为改版,还没有看到这个栏目。我个人更希望多刊登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它对我的吸引力更强。


第三个体会,论文重于评论,我们法学批评文章里,批评性相对少一些,或者说不是很尖锐。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对去年徐爱国教授那篇非常有震撼的文章《中国法理学的死亡》印象非常深刻,这篇文章之后第三期有一个叫《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法理学》,这两篇文章从去年到今年我读了不下三遍,每读一遍都非常震撼。


作为一个离法律已经比较远的人,它能让我这么反复的去读,应该是具有非常非常独特的魅力。如果以后有机会,希望多为我们展现这样的思想碰撞。



马剑银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

这个杂志已经办的很不错,方向性非常好,这个方向千万不要改,“莫离初心”。它不仅仅是学术界的刊物,而且还是传播界的平台,甚至是一个文化产业,已经很好地做到了这三个方面的结合,而一本杂志能够在这三方面都开花结果非常不容易。


但是这个方向坚持的还不够,比如法律界的“锵锵三人行”没有在纸质的媒体上呈现出来,还有一些公众号看到的东西也没有在纸质版里呈现。在下一个阶段,可以把这些公众号和其他方面的活动,在纸质版里面定期以某种方式展现出来,这样的话这几方面可以更好的进行互动。  



熊丙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中法评》有两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是与众不同的办刊风格;二是多元包容的刊发内容。


无论是传播方式,还是表达风格,还是在处理与作者、读者的互动关系问题上,《中法评》都与众不同。在传播方式上,《中法评》率先利用公众号,及时、主动地向广大读者推送内容信息,给不少读者提供了便利和福利。 


我估计不少传统的法学期刊也受到它的影响,好像目前都在以不同的形式采取类似的传播方式。作为一名作者,根据我之前跟编辑部的有限接触,的确感受到,编辑部在以一种相互尊重与合作的方式来沟通与互动。


《中法评》刊文内容呈现多元包容的特点。这个杂志里面,不同口味的读者和作者能找到相应的阅读文章,能获得表达的机会。开会前,我跟侯猛教授聊到一个问题:到底法学研究在多大程度被法官参考和采用?


这可能与我们传统上期刊论文的生产方式和习惯有关系,不少时候没有有意识地去兼顾理论和实务。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文章都要同时兼顾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过,从作者的角度来讲,能够有这样一种写作努力,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和体验。毕竟,法学研究的风格是多元的。


另外,法律出版社作为中国最大的法律出版集团,除了办非常好的《中国法律评论》之外,是不是能在现有期刊资源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在一些更专业的领域做更专业的期刊,解决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学术共同体的成果推出难题。



郑毅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我既是《中法评》的作者,也是法律出版社的作者,我来法律社开会确实觉得非常亲切。


作为一个作者,包括作为一个纸刊作者和公众号文章的作者来看,一个是在话题的选择方面,一个是对于作者本身的硬件资历衡量上面,《中法评》确实做到开放和包容,特别是去年我有一篇文章,不是发在《中法评》纸刊,而是由《中法评》公众号转载,转载完以后我找到很多年没有的学术争论的感觉。


去年在保定开宪法年会的时候,我几乎一晚上没有睡觉,围着手机各种回复,面对很多的批评和讨论,这个确实是久违的一种感觉,所以从侧面可以看出《中法评》公众号的影响力和人们对它的关注度。


关于这个刊物本身的定位,从我自己的理解,作为一个学者既有学术关怀,也要有现实的关怀,但是我们都知道目前这种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或者再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八股文,这样一种形式很难过多的承载特别现实或者特别时效性的关怀,所以我个人来说,我一直想兼顾规范的学术论文和一般的评论。


《中法评》这个刊物放在我手上,我个人的理解,属于“评论以上,论文未满”这样的定位。纵观目前中国法学刊物,不管是学术刊物还是新闻类、生活类刊物,这个特色本身就是独树一帜的,我同意前面几个老师的看法,《中法评》这个特色一定要继续延续下去。


另外一个小的建议,咱们这个刊物本身在传播媒介上,是三位一体的,除了有纸媒、公号,我们还有网站,但是我发现,今天下午讨论里面大多数人更多看的是公号和纸媒,把官网忽视了。


官网有一些手机阅读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个人建议,可以参照其他学术网站比较成熟的做法,给一些《中法评》的资深作者或者学者,在官网上开设专栏,特别针对他们在《中法评》发表的文章有一些后续或者延伸的讨论,这个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自留地,有这样一个平台,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互动,公众号没法承担这个功能,但是电脑上的官网恰恰可以。   



邢斌文

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我是唯一一位到场的博士生,我以学生身份,也是《中法评》作者身份,很荣幸受到邀请。《中法评》见证了我学习的成长,2015年在我博一的时候,《中法评》发表了我第一篇学术论文,这篇学术论文至今为止仍是我的代表作,而且还为我带来很多荣誉,让我感觉到我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是能够被大家所关注的。


《中法评》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对我们年轻学生一视同仁。不只是我,包括人民大学博士生王理万,我们能够《中法评》这么高的平台上发表论文,慷慨给予我们大幅版面,这样大力的支持是其他学术期刊所不能做到或者很少做到的。在这里我更多想说的是感恩,感恩《中法评》见证了我的学习提升,也感恩《中法评》为我提供这么一个平台。


希望《中法评》继续保持对博士生的提携和关注的态度,为我们博士生发表文章提供更好的机会。



宋韬

新媒体运营者

我是现场唯一的90后,作为晚辈,我结合自己三年来新媒体运营经历,谈几点感想。


新媒体环境下,读者的阅读趋势发生了三点变化:第一,从单任务到多任务阅读状态;第二,由被动阅读到互动阅读状态;第三,从标准化信息向个性化、定制化信息转变。基于此,我对《中法评》提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拓展传播形式。以微思客(WeThinker)为例,目前有微信公众号、财新网、考拉FM音频、凤凰云直播视频四个平台。通过多平台推广,可以使传播更有效,增加用户黏性。


第二、建立特约作者群、读者群。搜集、整理作者、读者日常在群里关注、讨论的社会议题,归纳各方观点,作为编前会的拟策划选题素材。


第三、定位问题。刚才各位老师讨论《中国法律评论》是进入C刊还是坚持自己的特色发展?我认为相比专注学术的刊物而言,目前《中法评》的定位,在学术与实务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学者与实务界人士能够有效交流,这样的定位更吸引我。



黄闽

法律出版社社长,《中国法律评论》编委会主任

非常感谢大家,听了很多真知灼见,我想说五句话,概况我们《中法评》未来应当如何走。


第一句话,炽烈之爱心。爱国家、爱民族、爱法律人、爱领导中国操心辛苦的执政党,爱可无敌。


第二句话,执着之担当。为法治担当,作为法律文化人若无担当,世界将会怎样,不执着如何担当?


第三句话,耐心之期待。法治建设本来就是坎坷曲折,黄河九曲十八湾向东入海,大家要有耐心。


第四句话,理性之情怀。理性方能面对纷繁复杂之局面。


第五句话,智慧之运作。智慧方能成大事。


以上五句话与我同事、作者共勉,谢谢大家!   



总结演讲


不一样的成功


张新宝

 《中国法学》主编,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

首先祝贺《中国法律评论》办刊仅三年,但在机制、体制、形式内容上都做出重要创新,交流经验、总结成绩,这样一次盛会对我们整个期刊都是盛事。我代表期刊研究会表示祝贺,也代表《中国法学》杂志社表示祝贺,对于后者来说不仅是祝贺,也表达一种虔诚的心情,这就是来学习和取经。


我谈几点想法。


第一,今天我们这个朋友圈更大、更包容、更有职业共同体的味道。作者多样性和年轻化,是这个刊物很重要的特色;还有读者的广泛性,在《中国法学》没有那么多读者,不会传播这么广,即使用这样或那样的技术手段,也达不到中法评的效果。


第二,中法评我看了很多期,它办出了自己的特色。首先是关注社会问题、热点问题,有时代气息。刚才有读者批评我们《中国法学》,点名道姓,我觉得这点特别好,有意见说在当面。我也感觉我们的杂志,有时候文章难读一点、长一点。


比如说这一期,第一篇文章37000字,我要求编者把它压到30000字,搞了一个星期还没有搞定。所以如何适应今天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把一些观点表达更简洁、鲜明,这是我们理论刊物所面临的挑战,中法评给我们做了榜样。


其次,它在传播手段方面更现代化,更先进。我们也搞了一个网站,也搞了公众号,但是要说死,它也许没有死。要说活,活的不怎么样,关注的人确实不多。中法评从创办的时候就注重网络传播,抓住信息时代数字传播的先机,因此获得很大的成功。


同时这个杂志的颜值高,两年前我们邀请黄闽社长在期刊研究会年会上做过一次演讲,那时候中法评还没有取得像今天这么巨大的成功,黄闽社长说法律出版社是一个大单位,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单位,就是养一个漂亮的闺女也养的起。今天确实养的起,而且也养的很好,大家都很羡慕。


第三,它在机制、体制上面有很多创新。在中国法律界,在法律共同体里面,法律出版社作为为数不多的办刊出版社,在这样的体制下,能够把这个刊物办的这么好,这么灵活,得益于有一些办刊的人过去出版过书,打过市场,知道社会需要什么、读者需要什么,这是很宝贵的财富。


同时他们也有更高的追求目标,不满足于能不能进C刊,评价机制怎么样,引证率有多少,不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关在小笼子里,而是着眼于整个法制的建设、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些特色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为《中国法学》主编,每次看到中法评样刊,都受到好多启发。有一些在跟着学,比如说搞公众号。有一些想学,但是君子和而不同,各自有特色,有自己的办刊方向和目的,不能都搞成一样。把《中国法律评论》办成学报一样的刊物是失败的,但是把《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办成像《中国法律评论》一样恐怕也是不太容易的。我们要各自发挥优势特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刚才大家都有这样那样的祝愿,我也讲四句话:衷心的祝愿《中国法律评论》传播法律理论,推动法治建设,关注热点问题,促进社会公正。谢谢。





贺词掠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