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愿原力与你同在” | 走进《星球大战的世界》

2018-01-07 中国法律评论


张力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目次

一、为什么选择《星球大战》?

二、如何讲述《星球大战》?

三、《星球大战》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四、《星球大战》究竟意味着什么?

五、多余的话


本期推送图片皆是购书传送门,点图即可入手~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可谓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学者,研究领域不仅横跨宪法学、行政法学、法理学等法学学科,而且还将法学与经济学、心理学、公共政策学乃至行为科学勾连起来。

 

早年,他是美国法学界研究公民共和主义的旗手,后来又成为规制理论研究的先锋,并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人称“规制沙皇”的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OIRA)主任一职。

 

桑斯坦写作速度极快,擅长将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现象串联起来,并放到某个特定的理论解释框架之中。

 

诚然,在有的研究者眼里,这种写作方式不那么“正式”,甚至还显得有些稚气或是“掺水”,但在我看来,这或许正是文艺复兴时代大师级人物写作的特征之一:琐碎中暗藏对人类社会基础性事物的观察,观察时充满对人类根本命运的关切,看似信手拈来的概念术语实际上具有相当坚韧的弹性,并能吸引不同学科研究者的关注。


 

如今,桑斯坦又以一本《星球大战的世界》踏入文化传播与法学、行为科学的交叉领域,以细致入微的考据、鞭辟入里的分析和娓娓道来的笔触,从《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出发,分别讨论了文化传播、宗教与救赎、父母与子女关系、自由意志、助推以及宪法与法律解释话题。

 

为什么选择《星球大战》?

 

法学院教授与《星球大战》电影,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桑斯坦为什么会选择《星球大战》作为写作主题呢?

 

他自己给出的答案是世界上有三类人,分别是热爱《星球大战》、喜欢《星球大战》以及对此没有特别感觉的,他给自己的评价是从喜欢到热爱,尤其是在陪自己的儿子迪克兰重温了乔治·卢卡斯执导的前六部《星球大战》电影后,便正式地从喜欢转入热爱之列。

 

不过,桑斯坦没有说出,或者说在美国语境中不必说出的一点是,《星球大战》可谓是从1970年代末以来美国人的全民记忆。

 


它与《星际迷航》以及《太空堡垒: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一样,都属于“太空歌剧”作品,并吸引了大量观众的追捧。当68一代年轻人的左翼激情(反官僚、反权威)逐渐迷失在1970年代的重重危机当中,当西斯的黑暗阴影重新浮现(比如,桑斯坦转述的卢卡斯对时任总统尼克松的忧虑),人们难免开始思考,作为主体的个人,其活动空间到底在哪里;以及,如何去把握与体验1979年法国人福柯在“生命政治”中所描述的那些“活生生的东西”。

 

借助广袤的宇宙空间和革命公社式的义军联盟,《星球大战》电影无疑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广袤的宇宙总有帝国皇帝、官僚机构及其暴力机器无法完全触及的角落,向往自由的个人则在彼此友爱的义军联盟中能够重拾革命的理想。

 

因此,尽管桑斯坦本人没有在书中挑明,但与《星球大战》电影,尤其是正传三部曲相伴随的文化记忆与社会记忆想必牢牢印刻在其脑海里。

 

因此,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专攻宪法学的助理教授威廉·鲍德(William Baude)对本书的评价未免有些苛刻,他是从纯粹的《星球大战》粉丝角度来评价本书的,认为《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内容质量日趋下滑,比如缺乏新意、忽视时空架构、忽视已经得到影迷认可的衍生作品等,因此仅仅用该系列电影作为讨论对象可能不是一个真粉丝应有的态度。

 

鲍德的观点或许有其道理,但恐怕没有完全把握到桑斯坦写作本书的一个隐秘目的,即通过一个跨越世代的文化作品,再现那些人类社会最为根本的东西。


如何讲述《星球大战》?

 

严格来说,本书对《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评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论”,因为桑斯坦没有把谈论的焦点放在其艺术价值或是对电影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上 49 35866 49 17601 0 0 2702 0 0:00:13 0:00:06 0:00:07 3335。

 

在桑斯坦的写作框架中,《星球大战》系列电影本身不可或缺,但似乎又不那么重要。在相当多的地方,桑斯坦对《星球大战》电影本身的讨论是点到为止的,这令读者在阅读每一个内容群落时,自然而然地会有一种重心后移的感觉。

 

试举一例,当桑斯坦说可以用观察《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方式来看待宪法时,他的重点并不是说这些电影当中有多少宪法学知识,尽管确实有一些内容可以跟宪法问题相关联,比如政体问题,但桑斯坦显然无意做这种“过度解读”。

 

桑斯坦实际上是想通过《星球大战》电影续集的创作逻辑,通过各部电影之间的关联,以及通过卢卡斯与整个系列之间的关系来说明法律解释的方法论,揭示斯卡利亚原旨主义方法论的荒唐,批评史蒂芬·布雷耶目的解释方法的可笑,并随手点出宪法必须是“活的宪法”。

 

或许有人会认为桑斯坦的这一做法只不过出现在其中的一章,而且是其知难而退,即知道不能牵强附会的结果,那么,我们可以再来看看本书关于《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之所以成功的讨论。



在这里,桑斯坦以日本导演黑泽明拍摄《罗生门》的手法提出了三种似乎都很有道理的理论预设:品质、社会相互作用和时机。但细读之下,读者或许会很容易地发现,桑斯坦用旁征博引的方式淡化了《星球大战》的主题,这便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品质、社会相互作用和时机这三种解释方法本身,进而在后文可以看到桑斯坦用这些方法去分析其他问题,比如,用跟社会相互作用相关的信息流瀑、声誉流瀑等机制,去分析同样从《星球大战》故事情节中引申出来的恐怖主义问题。

 

在我看来,这恰是桑斯坦作品的魅力所在,即其讨论的事例可能会过时,但运用的理论方法本身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并且能够不断吸引其他相关研究者的目光。


《星球大战》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任何一部作品,无论是专业还是文艺作品,其主题都可能存在多元化的阐释空间。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便是此意。

 

如前所述,桑斯坦尝试用本书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与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之间架起一道桥梁。


那么,问题便是,桑斯坦眼中的电影主题到底是什么?



五个字:选择的自由。

 

关于选择的自由这个话题,其实任何一个稍微细致一点的读者都可以从书中摘出不下十处论述。

 

比如,阿纳金对黑暗面的选择;比如,卢克对其父亲达斯·维德的拒绝;再比如,是否选择观看《星球大战》电影,等等。包括本书在内,桑斯坦在研究助推理论过程中,所撰写的若干部书籍都涉及自由意志与选择的自由这一话题,看似矛盾的一点是,桑斯坦总是从行为科学角度详细讨论人类在认知乃至意志方面不自由的成因,尤其是天性方面的成因,但却又时刻提醒人们:你们可以自由做出选择。

 

比如,桑斯坦提及阿纳金一直受到黑暗面的诱惑,这种诱惑表面上看来自皇帝帕尔帕廷,实质上是其天性中的愤怒、恐惧乃至对亲人的爱所致,但又不止一次地强调阿纳金与其他人一样,始终是有选择的,即便皇帝帕尔帕廷也明确告诉阿纳金可以自己做出抉择。

 

这便引申出一个有趣的矛盾:


既然天性不可改变,那么,所谓“选择的自由”真的是一种自由吗?


如果换成更为学术一点的表达就是,既然助推势必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认知与意志,那么,桑斯坦一直坚持的“助推能够保全自由”命题是否真的能够成立呢?


抑或只是一种对自由的重新解释(比如,法兰克福意义上的“二阶自由”),甚至仅是一种自由的幻象?


或许,在桑斯坦眼中,“选择的自由”这个话题乃是整个《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元话题”。

 

信念与希望、父子关系、帝制与共和的关系、忠诚与背叛等其他话题都离不开对“选择的自由”之思考,比如,你所持有的信念,对义军联盟事业(或帝国事业)的信念真的是你运用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吗?抑或只是一场流瀑的结果?

 

对于这一问题,桑斯坦只是反复告诉我们,选择的自由始终存在,即便是阿纳金变成邪恶的达斯·维德后,也还能选择自我救赎,但并未告诉我们如何在规制帝国时代的生命政治中,真正实现个人的主体性。


《星球大战》究竟意味着什么?



“愿原力与你同在。”

 

这是《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一句经典台词,也是具有跨文化沟通效果的一句话。一方面,它像是一个暗语,能够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许多人连结起来。

 

桑斯坦说过,曾有俄罗斯高级官员亲口跟他说,《星球大战》电影在俄罗斯也广受喜爱,而且,当你不知道跟初次见面的人聊什么时,聊《星球大战》往往比聊天气更有效。

 

我个人的经验是,在瑞士、美国还有我国的台湾地区,不论是跟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是七八十岁的年长者,提起《星球大战》经常能够得到对方或多或少兴奋的反馈。如果英国人埃德蒙·柏克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感到很欣慰,因为在这当中,人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延续,可以看到不同世代之间强有力的连结纽带。

 

夏虫不可语冰,这将只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不同世代乃至不同地区的人们将有可能被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这句话又像是一种信念,像是政治哲学的一道喻示、一道光。

 

从最早一部电影里欧比旺对卢克说的这句话,到2016年上映的《侠盗一号》中双目失明的英威(Chirrut Imwe)一直念叨的“原力与我同在”,以及剧中对希望(hope)的反复强调,人们或许据此可以联想到哈耶克所说的要“用观念战胜观念”。

 

原力到底是什么?

 

人们众说纷纭。但它与观念的共通之处就是,两者都需要人们的信仰。桑斯坦在2016年12月针对《侠盗一号》的评论文章中说道,这部《星球大战》电影讲述的不是绝地武士的故事,而是一小群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普通人绝望地紧紧握住原力这一信仰,而在那时,邪恶的西斯主宰着银河帝国,导致作为信仰的原力,其力量在消亡。

 

桑斯坦的这番话给我们回过头来看哈耶克的话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人们需要信仰某种观念,唯有如此,人们才有勇气和信念去对抗其对立面。反过来,也唯有如此,这种观念才会慢慢变得强大起来。

 

有鉴于此,在今天这么一个经济不断侵蚀政治,经济计算慢慢取代公民美德的时代,政治的重新政治化或许是《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带给我们的又一项启示。


多余的话


手持光剑的译者(上)与作者(下)


关于本书的翻译,首先,要感谢阎天兄,他联系了原作者,我知道他也是“星战迷”,但后来把翻译的机会让给了同为“星战迷”的我(我没有拿我的光剑威胁他这么做)。

 

其次,要感谢田雷老师和刘海光编辑,感谢他们的信任,惠允我翻译此书。此书是我单独翻译的第二部著作,也是我参与翻译的第三部著作。在当前的学术评价环境中,每一个译者都有一把“吃力不讨好”的辛酸泪,但我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更多感觉到的还是愉悦,因为它让我重温了《星球大战》的前六部电影,并让我在翻译过程中两次潸然落泪(我不会告诉你们是哪两处地方)。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亲,因为我最早观看《星球大战》电影是在1990年前后。许多年之后,面对桑斯坦的这本书,我将会想起,我的父亲在大学语音室备课时,带我见识《星球大战》电影录像带的那个下午。黑色的录像带被推入棱角分明的金属录像机,空气中渐渐有一股塑料胶带被微微加热后的味道,随后,银幕亮起,伴随着激昂的配乐,金色的片头字幕向宇宙尽头延伸……那年,我的父亲刚走上讲台不久,而我,六岁。



所以,桑斯坦在本书中有一句话说错了,以某种奇特甚至魔幻的方式,中国人接触《星球大战》电影要早得多,不过,他有一句话说对了,《星球大战》电影所用力讲述的,同时也是一个父与子的故事。


本文摘自桑斯坦著,张力译《星球大战的世界》译后记。

点图即可入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