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词|牛津辞典2017年度词汇新鲜出炉
当2017年接近尾声,我们回过头看看语言,让语言帮助我们标记曾经去过的地方、走了多远,以及前进的方向。
名词youthquake被定义为“a significant cultural, political, or social change arising from the actions or influence of young people”(年轻人的行动或影响带来的文化、政治或社会的重要变动)。
我们编辑团队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与2016年相比,youthquake一词在2017年的使用量翻了五倍,单词youthquake在今年6月以显著的方式出现,此时正值英国大选震荡中。
9月,单词youthquake出现全年第二次使用高峰,也达到峰值。基于英国大选期间的使用,在新西兰,youthquake被用来讨论年轻人的参政,并在国内大选期间被政客和媒体迅速接纳使用。该词在投票前后的使用量都有增加并且持续保持用量,这稳固了youthquake一词成为一个固定的政治话语的地位。
千禧一代及其小弟妹Z世代,并非youthquake的首代先驱。1965年,由于战后的剧烈变革,美国《时尚》杂志主编戴安娜·弗里兰曾宣布当年为youthquake年。在《时尚》杂志当年1月版的一篇社论中,她写道:“The year's in its youth, the youth in its year. ... More dreamers. More doers. Here. Now. Youthquake 1965.”(青春的一年,青年人的一年……更多梦想家出现,更多实干家出现。就现在,青年震动的1965。)
Casper Grathwohl认为,是时候选择一个我们可以支持的词汇,一个可以一起来授予的年度词汇——一个让我们团结起来的词汇。
2017年牛津年度词汇视频(上、下)
及完整字幕翻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1330tr27cd&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1330drhaut&width=500&height=375&auto=0
牛津辞典2017年度词汇是
——youthquake 青年震动
词汇youthquake被定义为“a significant cultural, political, or social change arising from theactions or influence of young people ”(年轻人的行动或影响带来的文化、政治或社会的重要变动)。
毫无疑问,2017年是全球文化、政治和社会变化震动的一年。千禧一代——经常被中伤为虚荣、懒惰、享有过多的一代——的政治觉醒不仅在2017年引领了某种风气,还弥漫到文字中。
单词youthquake在今年6月以显著的方式出现,此时正值英国大选震荡中。4月18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提出提前大选(snap election),引发了随后7周的激烈政治竞选。英国公众在6月8日投票后,各类新闻标题中大量出现youth voters一词,这种使用的增长出乎意料。
英国的年轻人积极参加反对党工党的活动,使得选民投票率达到25年来的最高值。18—19岁年轻人中有57%首次参与投票,投票者中66%的人支持工党,而多数20—39岁的投票者也支持科尔宾的工党(根据YouGov研究报告)。
政治分析家们全线开始狂热的辩论,争论是否传统的政党忠诚度已经被年龄而不是阶层彻底动摇了,在英国政治中投票意向是否已然成为新的关键因素。所以,尽管婴儿潮一代参与投票达到高峰,相比而言6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人参与投票,尽管工党最终在下院中获得的席位少于保守党,很多评论家宣称,“是年轻人为杰里米·科尔宾漂亮地‘赢下’这一场”,而他们的这种集体行动被称为youthquake。
这场youthquake的余震远远超出英国国界,不仅现身此次英国大选的全球评论中,还提升了人们对年轻人推动政治变革能力的认识。
在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前总统候选人伯尼·桑德斯曾说,他为英国工党领袖能召集年轻人感到“高兴”,还对支持统治阶层的模式表示不满。
在法国总统选举中,左翼候选人(现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右翼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展开对年轻选民的争夺,一些评论家认为,是法国18—24岁的年轻人给了国民阵线在总统竞选中声势空前的动力。
在俄罗斯,年轻人支持着反腐倡廉的律师和活动家亚历克谢·纳瓦尔尼,数次参与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反普京示威活动。
在澳大利亚,前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呼吁同性婚姻平等权利,这促使年轻人参与政治热情激增,国内反对党派就此认为,新一代选民将在未来的选举中带来澳大利亚自己的youthquake。
相比之下,新西兰近期的大选未能出现预期的youthquake,虽然这个词汇本身在国内政治中大量使用,出现在年轻人参与的各种辩论中。
然而,千禧一代及其小弟妹Z世代,并非youthquake的首代先驱。1965年,由于战后的剧烈变革,美国《时尚》杂志主编戴安娜·弗里兰曾宣布当年为youthquake年。在《时尚》杂志当年1月版的一篇社论中,她写道:“青春的一年,青年人的一年……更多梦想家出现,更多实干家出现。就现在,青年震动的1965。”
弗里兰创造了youthquake一词,它基于earthquake的模式,用以描述年轻人主导的时尚和音乐运动,在这些运动中看到婴儿潮一代抛弃父母们的传统价值观。而在2017年,英国是youthquake的运动中心,所谓的“伦敦Look”街头风席卷巴黎、米兰和纽约的高街时尚(high fashion),带来大批量成衣制作。
单词youthquake正在觉醒,正如年轻人的行动也标识出这一点,该词在2017年重新醒过来。当我们的语言反映出我们日益加深的不安时,这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词汇。希望我们两极分化的时代正在创造一批更加开明的选民,他们将在未来发出声音。
有时,牛津选择的年度词汇是因其出现和到来,但有时也因其敲开时代大门,等待被我们引导进来。考虑到我们刚刚历经的一年,现在该是我们团结一致的时候了。再看youthquake,它余波未平。
❀ 点击浏览《英语世界》新刊目录 ❀
长按以下二维码
欢迎关注《英语世界》
微信号:theworldof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