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师》新刊导读 | 总191期(2018年2月)

建筑师 建筑师 The Architect 2024-04-16

2017“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在2017年11月4日深圳大学演艺中心的颁奖礼后圆满结束。此次竞赛获奖作品和评委们的精彩点评将在本期呈现给广大读者。


本期重点策划栏目为“城市设计”专栏。城市设计学科伴随城市问题产生: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借鉴经验,学科产生,预见趋势……一个学科就在这个循环中在世界各地推演。本期特邀金广君教授从教育的角度切入,通过城市设计学科不同培养模式的比对,基于对中国城市设计若干问题的理解,提出中国城市设计教育的路径选择;胡安·布斯盖兹(Joan Busquets)教授从全尺度的角度阐释和呈现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的城市规划演进和发展历程;同时,邀约青年学者傅舒兰、陈瑾曦、杨震等分别梳理分析了日本、瑞士、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城市设计发展历程。


本期特邀对荷兰建筑素有研究的褚冬竹教授撰文概述荷兰当代建筑的特点,作者将荷兰在21世纪之初誉为“‘超级荷兰’之后”,文中叙述了当地建筑与建筑师在近20 年时间里不断调整变化,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荷兰当代建筑的全景,希望此文可引发我国建筑设计从业人员的深入思考。


本期新辟建筑师执业研究栏目,“脉络与趋势—— 历届UIA 主题诠释”一文通过对历届国际建筑师大会的主题与内容变化为建筑师们的执业发展规划提供部分行业发展和趋势预测的相关内容;“‘建筑师负责制’背景下的中国注册建筑师‘责、权、利’相关问题辨析”一文通过国内现状调研聚焦建筑师行业的规范和管理相关问题,将境外先进做法与国内进行比对研究,形成推进中国注册建筑师“责权利一体化”的几点建议。




目  录



006 /《建筑师》· 2017“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


城市设计与理论研究

024 / 城市设计教育:北美经验解析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 金广君

031 / 巴塞罗那:全尺度的都市规划之路 / Joan Busquets 文  钱丽源 译

042 / 城市设计在日本的接受与发展 / 傅舒兰

047 / 罗西与当代瑞士城市建筑 / 陈瑾羲

058 / 英国城市设计:1980年代至今的概要式回顾 / 杨震  于丹阳

067 / 美国现代城市设计的起源、建立与发展介述 / 王嘉琪  吴越

074 / 地块肌理

—— 土地划分的形态学 / 刘铨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  

081 / “超级”之后

—— 荷兰建筑再观察 / 褚冬竹

090 / 浅议呈现于戈特弗里德·森佩尔《风格》中的“中国建筑” / 焦洋

100 / 英国工业建筑与吉尔斯.G.斯科特的“工业教堂”/ 高巍 赵玫


建筑师执业研究     

105 / 脉络与趋势

—— 历届UIA主题诠释 / 钟志涛  丁建华  孟建民

110 / “建筑师负责制”背景下的中国注册建筑师“责、权、利”相关问题辨析 / 蒋楠


建筑技术与设计方法

116 / “动态封装”

—— 可变建筑表皮系统设计研究 / 冯刚  陈达  苗展堂

124 / 建筑性能模拟软件在绿色建筑设计不同阶段的应用效果比较  / 谢晓欢  贾倍思

131 / 未来设计:基于Ladybug+Honeybee的参数化性能设计方法  / 毕晓健  刘丛红




精彩栏目推荐



城市设计与理论研究

城市设计教育:北美经验解析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金广君


北美城市设计无论在理论、实践还是教育方面对中国城市设计的兴起与发展都影响巨大。本文回顾了北美高校城市设计硕士培养的缘起与现状,以典型的城市设计教育案例为样本,分析了建筑学背景下不同培养模式的现状,并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为例比较分析了新出现的“分散型”培养模式。最后,论文基于对中国城市设计若干问题的理解,提出中国城市设计教育的路径选择。


美国城市设计“筑桥”的不同模式


北美高校城市设计硕士培养计划的四种模式 





巴塞罗那:全尺度的都市规划之路

Joan Busquets 文  钱丽源 译


巴塞罗那是欧洲历史悠久的地中海城市典范,本文以城市文化策略、城市空间维度、城市发展的衍生品、城市的多中心区、老城区转型到老城区的改造和新生的逻辑,从全尺度的视角出发阐释和呈现这座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演进和发展历程。


巴塞罗那地理情况说明, 由海、山和两条河流构成。突出三角洲, 主要的道路轴线和老城区。 


在奥运村, 我们可以看到, 城市系统的设计和干预过程比之前的阶段更为复杂, 但这确保了这些系统的发展和各种城市动机的参与。在这种情况下, 几位国际获奖建筑师被邀请参与总体规划中的不同的建筑和空间的开发。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

“超级”之后

—— 荷兰建筑再观察

褚冬竹


荷兰作为建筑设计及创意产业强国,已形成了长期的世界性影响。这一切与荷兰的自然地理与社会历史有着密切的关联。在21世纪之初荷兰建筑被誉为“超级荷兰”之后,荷兰建筑与建筑师在近20 年时间里不断调整变化,以更为广泛的介入性延展至社会与自然中的多个领域。


自代尔夫特新教堂平台上俯瞰 


“荷兰建筑到底有多现代?”会议与会人员合影(1990)


新加坡Interlace高层公寓



专 栏

脉络与趋势

—— 历届UIA 主题诠释

钟志涛 丁建华 孟建民


全文以26UIA 主题和内在的逻辑关系为主线,思考建筑存在意义的主题脉络,提出了以四个时期关联四个时代主题的方式,即:在时代背景下,思考建筑的发展方向;从城市的视角,思考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紧扣人与自然,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聚焦当下社会热点问题,思考建筑、建筑师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文章系统分析历届UIA 发展脉络与关注趋势,为关注者系统性的了解UIA 主题提供参考,并能够对未来UIA 主题设置依据提供基础素材。


UIA(1948-2017)主题脉络解析





《建筑师》No.191丨2018年2月刊


长按二维码,

快速订购《建筑师》191期杂志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内容统筹:李鸽

微信编辑:柳冉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投稿方式:thearchitect1979@163.com(投稿邮箱)或登录

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进行在线投稿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inaarchitect

官方淘宝:http://shop67348776.taobao.com

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