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师》新刊导读 | 总195期(2018年10月)

建筑师 建筑师 The Architect 2024-04-16


者按




建筑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不同起点,不同路径,仅有少数个体才能走上国际舞台,以各自的特点闻名于世。


本期“建筑师访谈”和“人物”两个栏目分别深度解读了两位建筑师——Studio Link-Arc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陆轶辰和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


“史学研究”栏目的3篇文章“20 世纪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发展与陈从周的贡献试探”“建成环境‘前传’——英国建造史研究”和“理性之路,从建造史看传统走向现代”,都是作者从专业研究领域的高视点,分别纵向耙梳和横向统理来分析和呈现各自史学研究领域的脉络和趋势,值得历史研究学者细思品味。


“城市设计研究”栏目中的3篇文章“基于城市空间类型组合的城市设计实践——以兰普尼亚尼的瑞士诺华办公园区和瑞希提街区营建为例”“空间的价值:空间句法的反思 ”“从‘R+P’到轨道紧凑城市——香港铁路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分别从“城市空间”“空间句法”和“轨道交通”的角度深入阐释城市设计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


本期其他栏目还有“纯净的意匠——谷口吉郎的现代建筑之路”“前世与今生:文本中的‘芥子园’”“晚明无锡愚公谷考 ”等多篇好文。



目  录



建筑师访谈

006

陆轶辰: 感应的形式

翁佳


史学研究

015

20 世纪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发展与陈从周的贡献试探

赖德霖

023

建成环境“前传”

—— 英国建造史研究

潘一婷 

[英] 詹姆斯·W·P·坎贝尔

032

理性之路,从建造史看传统走向现代

叶静贤


城市设计研究

038

基于城市空间类型组合的城市设计实践

—— 以兰普尼亚尼的瑞士诺华办公园区和瑞希提街区营建为例

陈瑾羲

049

空间的价值:空间句法的反思

杨滔

055

从“R+P”到轨道紧凑城市

—— 香港铁路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殷子渊


建筑设计研究

061

营造笔记之集结的风景

—— 两塘书院暨金石博物馆设计

汤桦 袁丹龙

066

20 世纪当代建筑地域主义理论的重建与争论

李垣高  李振宇

075

纯净的意匠

—— 谷口吉郎的现代建筑之路

程力真 张路峰


建筑结构研究

083

弗雷·奥托与大跨度柔性结构建筑

张玲玲 杨绍亮

091

变化与应变

—— 体育建筑可变设计发展回顾与展望

梁斌 刘加平


景观园林研究

098

前世与今生:文本中的“芥子园”

史文娟

107

晚明无锡愚公谷考

梁洁 郑炘


人 物

115

超越地平线

—— 安藤忠雄

成潜魏



精彩栏目推荐



建筑师访谈

陆轶辰: 感应的形式

翁佳


陆轶辰是Link Arc建筑师事务所的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同时在清华大学任教。他曾求学于清华大学与耶鲁大学,又辗转过包括弗兰克·盖里 (Frank O.Gehry)、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以及非常建筑在内的多个实验性建筑事务所。在时代浪潮下的求学与工作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工作方法和设计风格。通过实体模型的空间体验,他重塑地景。他通过建筑形式本身,与城市空间对话,并利用建筑或开放或封闭的姿态,进行着空间抵抗。从陆轶辰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图解时代愈发罕见的空间经验知识,或也可称其为“感应”。


 陆轶辰与他的模型


 20世纪80年代,加建前的耶鲁建筑系馆,Rudolph Hall


 陆轶辰在盖里工作室,摄于2009年


 华润集团档案馆



史学研究

20 世纪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发展与陈从周的贡献试探

赖德霖


20 世纪中国园林美学研究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众多学者在法、变、境、情诸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明清以来中国园林美学的不同追求,即本文借用清代诗学理论所归纳的“肌理说”“格调说”“神韵说”和“性灵说”。陈从周以其对生命的热爱,对性灵的追求,在文学、艺术和建筑学诸多领域的精湛学识,对实地和遗存乐此不疲地探访,对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以及对园林营造的躬自实践,在所有这些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他以诗法画理和实践经验“肌理说”,以诗词、戏曲品鉴补“格调说”,在建筑界开园林“意境”品评之先,带动 “神韵说”发展,并通过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园林的生命和情感表达,在中国园林美学的“性灵说”方面独树一帜,从法、变、境到情,揭示了中国园林美学的一个新境界, 并代表了对于“诗意栖居”理想的一种东方式理解和追求。




城市设计研究

空间的价值:空间句法的反思

杨滔


空间句法作为形态学中的一个学派,发展了40 多年,其中遇到了各种挑战。本文根据空间句法最初的研究问题出发,从空间表达、空间计算、空间的主观性以及非空间等方面去辨识并反思空间句法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展望空间句法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即时空生成理论。


▲ 上海北路空间效率、地块大小以及人流分布等(上面一行是现状情况,下面一行则是预测的情况)


从物的世界走向数字的世界并回归到人的体验


空间潜力、价值以及营造之间的关系




建筑设计研究

纯净的意匠

—— 谷口吉郎的现代建筑之路

程力真 张路峰


本文以藤村纪念堂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第一代日本现代建筑师谷口吉郎二战后设计思想的转变,介绍他在20世纪40~60 年代探索的具有“纯净的意匠”的现代建筑之路,认为包括谷口吉郎在内的许多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师,没有走“国际化”的道路,而是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具有人文精神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设计尝试,其成就对中国当下建筑设计的继承与创新有重要的启迪。文章提示对具有人文精神的早期现代主义设计师和作品应加以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东京工业大学水利实验室(1932)

谷口吉郎自宅入口及剖面图(1935)


▲ 藤村纪念堂外观


东京代代木体育馆(1964年)




景观园林研究

前世与今生:文本中的“芥子园”

史文娟


芥子园相关文字,既不同于大量留存于世的访客或园主之“园记”,也不同于计成相对“专业”的《园冶》,而是夹杂着经济考量与现况妥协、具体生活需求进而诉诸技术操作、自我欣赏玩味进而建构审美观念的独特“文本”。借由考察芥子园相关“文本”,略窥芥子园的物质空间构成,并透过李渔极具个人色彩的造园实践接近其园居生活,通过分析这一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的造园理论,思考当下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芥子园


碑文额


徐杨《姑苏繁华图》局部



人 物

超越地平线

—— 安藤忠雄

成潜魏


安藤忠雄是一位如此罕见的建筑师,他将艺术和智慧的敏感性结合在能够生产大小建筑的个体中,他强大的内心与磅礴的视野,无视任何流派、学院与风格,强烈地想要创造出扎根于土地和生活的建筑;他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对工艺的执着将现代主义与日本的传统美学融合在一起;他使用最基本的几何形式,以引入赤裸裸的自然和千变万化的光影为个人创造出一个微观的宇宙。这个宇宙就像一个充满灵气与野性的庇护所,远远地超越了设计概念的抽象性,直抵深藏在生活里最原始的欲望。安藤的建筑总是空间创作和艺术形式的惊喜集合。当穿过他的建筑时,永远无法预知前方,却总是被持续散发着的自我表现的魔力所吸引。这就像他孤独与激烈的人生,永远地充满了浪漫诗意的灵感与革命的力量。


1968年,28岁的安藤和他的事务所


中野本町之家,1976年,伊东丰雄,“日本の家1945年以降の建築と暮らし”展,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


小篠邸,在清水混凝土墙壁上舞蹈的光影, 1981年,安藤忠雄


上海保利剧院模型,“安藤忠雄展 ,挑战”


1986年,芝加哥P4会议,从右起,安藤忠雄、弗兰克 · 盖里、彼得 · 埃森曼、斯坦利 · 泰格曼(Stanley Tigerman)


2016东京奥运会总规划方案,海上的体育馆,安藤忠雄




※ 封面图片:巴黎证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 ,Paris)改造,2018年,安藤忠雄设计   

© 由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独家授权使用



《建筑师》No.195丨2018年10月刊



长按二维码,

快速订购《建筑师》195期杂志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内容统筹:李鸽

微信编辑:柳冉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

(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inaarchitect

淘宝天猫商城: http://zgjzgycbs.tmall.com

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