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乡土实践:访问张雷
作者:
张雷,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可持续乡土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孟宪川,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研究员
本文摘自“当代乡土实践:访问张雷”,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19年2月刊,总第197期P112-117
一、引子
2008年被美国《建筑实录》(Architecture Record)评为设计先锋(Design Vanguard 2008)、2016年荣获第4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实践成就大奖提名的张雷,从2000年开始建筑设计实践,众多作品发表于国内外建筑学刊。自2013年起,他开始乡村实践,在这场转变中,张雷是否延续了他早期的“基本建筑”设计理念?是什么吸引他倾注如此热情到乡土实践当中?如何应对与城市建设环境迥然不同的乡村建造条件?又如何塑造了乡土建筑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当代”特性?
二、乡土实践中的“基本建筑”设计理念
孟宪川(以下简称孟):张雷老师您好,十分感谢您拨冗接受采访。这次采访期望聚焦于您的乡土建筑实践。您提出的“基本建筑”是成就您实践的重要理念,据此,您设计了很多感动人的建筑,所以期望先聊聊您的“基本建筑”。
▲ 混凝土缝之宅2008,张雷“基本建筑“思想代表性作品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IWAN BAAN拍摄
由此我联想到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他于1926年提出的“新建筑五点”(Cinq points d’une architecture nouvelle)是他进行住宅设计的重要理念,然而让“新建筑五点”变成现实的是早于其12年(1914年)提出的“多米诺体系”(Maison Dom-Ino) ——(暗)梁板柱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
▲ 勒 · 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
© http://www.fondationlecorbusier.fr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建筑五点”和“多米诺体系”是一体的。能否请您谈谈在“基本建筑”的设计理念中,对空间与结构相互关系的理解?
张雷(以下简称张):我们不特别希望结构被单独提出来讨论,或者认为建筑是结构造型。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说,更多时候想表达的建筑是一个完整的形态系统,这个形态系统里包含很多要素,结构只是其中一部分。把结构作为一个重要的建筑问题单独讨论,通常是因为建筑变大变高,跨度高度等技术问题依靠建造经验和常识难以解决。“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结构与空间是合一的,材料与建造方式也是直接被表现的,结构被认为是满足空间需求的建造手段,或者说结构就是空间本身。比如我们在传统民居里看到木结构梁架,不会认为这是一个结构造型,而是一栋完整房子的组成部分,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是一个更加自然的过程和结果。
▲ 桐庐先锋云夕图书馆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姚力拍摄
孟:非常赞同。处于技术萌芽时期的“多米诺体系”,是为了挑战古典建筑中限制空间的砌体结构。技术成熟后的“多米诺体系”则具备了融入形式系统的潜力。
张:建筑的理想状态是材料通过合理的建造方式被有效组织,满足人对空间的仪式感和舒适性使用要求,当然建筑与环境具有关联性,人通过建筑能够感知更好的自然和更好的自我,所有这些方面被统一在一个系统之中,在这个系统里,你可以独立分析它的建造要素、气候要素、人文要素等,但它首先是一个各种关系均衡统一的整体。建筑不是结构造型或者是结构优先的结果。结构类型是空间使用方式自然而然的选择,结构可以作为一种空间现象来讨论,对我而言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技术问题。
▲ 南京石塘村互联网会议中心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侯博文拍摄
孟:建筑学所指的结构,对于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来说是易于村民建造的方式,通常不会太难,但常常被建造技术所包裹,显示为一种生活技能。专业所指的结构常常碎片化地存在传统工匠的技艺之中。
张:农村造房子在过去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今天我帮近邻远亲做做小工,以后自家造房子时大家也来帮忙。在传统文化里,造房子是社区形成的生产关系,过程之中充满仪式感。基于世代累积的生活技能形成的建造经验,结构就是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在今天因地制宜的合理性往往被现代建筑学培养的建筑师选择性的忽略,一方面可能是建筑师自己把问题想得过于复杂了,设计成为资源过度消费的工具,另一方面大型项目确实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解决跨度、高度等结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几乎不存在。
三、追寻生活本源的乡土实践
孟:您们的乡土项目不多,但您在乡土实践中投入的精力远超城市项目吧?
张:乡村项目约占十分之一,但我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乡村项目。我们的乡村实践工作并没有太多功利化的想法,是整体设计实践工作的一种平衡。设计就是直面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我们要解决好城市大规模开发和公共性项目所遇到的问题,也要面对乡村接受更加真实而直接的人性和文脉的挑战。乡村实践更接近生活和建筑本源,在城乡平行实践的互动过程之中,建筑学的意义和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全面深刻的认知。乡村实践有助于建立城乡互动的可持续关系,好的关系能让彼此变得更好。
孟:面对城市和乡村不同的实践问题,您在城市实践所用的基本建筑设计理念,是否在乡土实践中继续适用?
张:基本建筑认为设计过程就是合理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在城市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探索了公共性议题,比如郑东新区的高层办公楼项目和规划展览馆,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了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性。
▲ 郑东新区规划展览馆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姚力拍摄
实践就是创造性、批评性地解决问题,基本建筑强调方法的合理性,问题类型的认知远比实际操作的方法重要,我不认为一个解决不了或者解决不好城市问题的建筑师下到乡村就能有效解决乡村问题。乡村问题更加具体、更加细微,更关乎人性,建筑师在城市面对的是甲方,是委托人,在乡村我们将业主视为合作者,城乡不同类型的实践工作我觉得是挺好的平衡。
四、有效组织当地资源的实践策略
孟:乡土建筑其实与城市的地域性完全不同,它们各有秉性,乡土建筑的秉性来自于当地的自然,但是它又通过当地人民的长期积累,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比如材料选择、加工建造技艺。所以,请您分享下在 “莪山实践”的经验,比如当地传统建筑结构是否是您们设计时所遵循的固定选项?
张:当地村民的建造经验和习惯是我们必须尊重的固定选项,木结构、夯土、石作是山里人所拥有的传统建造技能。在云夕深澳里和雷宅我们通过石作来表现在地性,秘境山乡生活新建的二期客房用了夯土;先锋云夕图书馆和云夕戴家山改造中木结构是主体,先锋云夕图书馆我们做了一个重要动作,把整个屋面抬高60cm,在二层木柱中间接一段,就把所有问题解决了。
▲ 桐庐云夕深澳里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姚力拍摄
▲ 桐庐雷宅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姚力拍摄
孟: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当地工匠有提出过反对意见吗?
张:他们觉得这样挺正常的,也不用画详图,一说他们就会做。
孟:您用当地工匠非常熟练的建造技术,抬高屋顶形成周匝高窗。
张:村里老房子二层的层高很低,也没什么窗户,改造成书店后,二层是阅览和会议研讨空间,一个简单的抬高动作完全改变了老房子的属性,熟悉的山居农宅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公共空间,周边的青山绿竹也成为阅读的一部分。
孟:非常厉害的一个动作,看似简单,实际折射出您对当地土墙加木构房屋体系的娴熟理解和对新需求的敏锐解读。
张: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也做了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是在土墙里面又砌了一个房子,土墙是外墙,里面是承重的砖墙,砖墙支撑起改扩建部分的结构。老房子底层的木结构和木楼板仍然保留,老的木楼板被当作新建混凝土楼面的木模板,混凝土楼板上面再铺设木地板满足客房的舒适性要求。
▲ 桐庐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姚力拍摄
孟:洞察问题并寻找单刀直入地解决,是您“基本建筑”的核心。也因此,无论结构的选择还是材料的选择,首先源于对问题的洞察。
张:在乡村我们也会尝试一些非建造性的乡土材料,比如柴垛墙。2016年,我们和电子阅读器Kindle合作在南京先锋书店设计了一处阅读空间“柴门听蝉”,作为国际读书日宣传活动的临时装置,我们为自己设定了不用一钉一铆,所有材料能够被重复使用的设计条件。
▲ 南京先锋书店“柴门听蝉”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
我们从莪山戴家山村老乡家收集了柴火,南大研究生现场搭建,活动结束后所有柴火被运回莪山用在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入口墙面上。
▲ 桐庐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入口墙面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姚力拍摄
另一个例子是扫把墙。第一次上山正好看到村民在晒扫把草,觉得很便宜、很好看就买了下来,后来被扎成扫把做成围栏,围栏用坏了就再和村民定制。
▲ 桐庐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扫把草围栏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姚力拍摄
乡土材料的运用使得项目和当地村民发生了积极的、可持续的关系,村民能够从中获益。正在松阳陈家铺村实施的云夕MO+共享文化项目的公共空间外立面采用了山棕丝编的棕绳,村里十几位大妈一起编棕绳造房子的场景很接地气。
▲ 松阳陈家铺村共享办公度假空间-村民绑棕绳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
孟:松阳陈家铺村先锋平民书局也用了棕绳?
张: 之前完成的先锋陈家铺平民书局用的是麻绳,松阳对古村落风貌的保护力度令人印象深刻,书局在陈家铺村子里我们希望新增加的空间能够尽量弱化,而麻绳立面几乎没有体量感。
▲ 松阳陈家铺村先锋平民书局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侯博文拍摄
▲ 松阳陈家铺村先锋平民书局麻绳立面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侯博文拍摄
麻绳的使用多少是空间策略,而棕绳则是材料地域性的考虑。以前四都乡村民们农闲时候就会采集山棕丝在家搓棕绳,棕绳主要用来做棕绷,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现在棕绷基本不用,棕绳需求量很小,云夕MO+共享文化项目将棕绳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域性要素使用,不仅仅是外墙,室内使用的很多物件也都是专门设计并使用棕绳制作。地方性材料配合传统技艺在新的文脉中被使用和表现是建筑与村民建立可持续关系的桥梁。
▲ 松阳陈家铺村共享办公度假空间-山棕绳立面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
五、“当代”的乡土实践
孟:您们的微信公众号叫做“当代乡土”,所以,“当代”一词对您们的乡土实践非常重要。
张:建筑师下乡,就是要把最新的思想、最合理有效的方法带到乡村。我们一直在思考乡村目前最缺什么,我觉得主要有两点,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好的品位示范。一个好的项目对乡村的积极意义比在城市作用要大得多,在城市即使建设规模很大也都只是一个项目,改变不了社会现实,但在乡村你哪怕做点小事情也会对整个社区、对环境有影响,做得不好破坏力也非常大。正确的价值观首先是可持续性理念,其次是地域性思考,以当代视角找到在地性的解决方法。
孟:您前面提到在乡村,人、建筑、自然是非常微妙紧密的关系,那么当代的介入方式是否需要内敛?
张:雷宅中尝试用3D打印技术制作茶亭,30cm×30cm的构件快递运到现场进行安装,新的思想、新的技术用非常克制的形态、简单的安装方式就能实现。我们最近在上海奉贤南宋村完成的“梦想改造家”抱团养老小住宅,同济大学的李翔宁老师最近去采访,问主人老宋喜欢自己家的房子还是隔壁邻居家琉璃瓦的新房子,老宋说他一直觉得隔壁家的房子好看,对自己家这么简单的设计不太能接受,但是现在观念开始改变,首先是村里的年轻人都说他们家的房子好看,女儿、女婿也特别喜欢,当然室内他是一开始就觉得特别舒服。
▲ 桐庐雷宅3D打印亭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姚力拍摄
▲ 上海奉贤抱团养老小住宅宋宅周边环境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姚力拍摄
抱团养老的小住宅看起来是为老年人设计的,但年轻人喜欢其实特别重要,这样他们就更加愿意经常回来陪伴老人。奉贤宋宅的这样的建筑很可能老宋这样的业主不是一开始就能接受,但他们正在改变,这种改变源于合理的设计带来的好的品味的引导,克制和内敛来自形式服从功能的合理性建筑学常识。
▲ 上海奉贤抱团养老小住宅宋宅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姚力拍摄
孟:乡土建筑的建造与城市项目的建造通常面对不同的技术条件。在乡土实践中,您和当地的工匠如何沟通?和在城市中建造时有什么区别?
张:我们和当地工匠沟通都还比较顺利,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工作方法,知晓并尊重他们顾虑的问题。我们在松阳陈家铺村的共享文化空间项目采用了木结构,观念上,双方在前期充分交流达成一致,建造过程中几乎没有讨论具体的技术细节,比如单坡屋顶的坡度我们希望三分水(坡度30%),但当地工匠从经验出发坚持四分水做法(坡度40%);另外我们希望屋檐出挑要更轻巧,和他们传统做法不一样,于是大家坐下来一起计算坡度、讨论细节,确保雨水倒灌等问题不会发生,让工匠充分了解建筑师的想法,建筑师也尊重他们的现实考虑,施工过程就会比较顺利。
▲ 松阳陈家铺村共享办公度假空间屋顶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
孟:最后想请您对您们的当代乡土实践做点总结和展望?
张:抽象的城乡关系是现实中人与人个体关系的叠加,稳定而持续的关系发生的基础,在于双方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五个人的城乡”多少表达了我们对乡村实践的感悟:雷宅的“主人”小雷在偏僻山村长大,通过自己努力和希望工程资助考上大学、当上公务员;回乡做民宿,成为我们工作室乡村项目的合伙人,再到南大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读研究生,从山村到城市,经过乡村实践的滋养、历练国际化的视野,成为更好的自己,他们过去和未来都是乡村发展的“主人”。先锋书店创始人老钱是典型的“文人”,他们有乡村情怀,乐意为乡村复兴作贡献,建筑师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文人”一起走进深山,成为帮助乡村复兴发展的文化要素。景德镇前程村丙丁柴窑的主人老余是“匠人”,他们希望传统技艺得到更好的展示、更加具有仪式感,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我们的乡村”主题展的丙丁柴窑装置,能够帮助富有工匠精神的老余走向世界。
▲ 景德镇前程村丙丁柴窑艺术馆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
▲ 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丙丁柴窑装置
© 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
上海奉贤抱团养老小住宅的主人老宋最关心的是“家人”,退休后从上海回到家乡,把家里闲置的房子用起来,为在城市打拼的下一代有更加轻松美好的生活。松阳曾经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浙南小城,松阳县委王峻书记推动以文化引领的乡村复兴,走“山区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狠抓古村落保护的同时推动当代建筑和艺术在乡村的在地性发展,曾经的下乡脱贫的贫困乡村开始走向世界。像王峻书记这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有乡土情怀、品味也很高的“大人”,给中国乡村带来了更多积极的改变。“五个人的城乡”是富有启发性的新型城乡关系的缩影,近五年乡村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将成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乡村社会的复杂性,更好地参与乡村复兴实践的新起点。
孟:非常精彩。十分感谢您和大家分享了很有价值的当代乡土实践经验和理念。
(本文节选自“当代乡土实践:访问张雷”,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19年2月刊,总第197期P112-117,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建筑师》No.197丨2019年2月刊
长按二维码
快速订购《建筑师》197期杂志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内容统筹:刘川
实习编辑:郭涵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
(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inaarchitect
淘宝天猫商城: http://zgjzgycbs.tmall.com
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