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新刊导读 | 总207期(2020年10月)
编者按
建筑再利用古来有之,经过19世纪现代保护运动的理论奠基、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引发的改革创新,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涉及建筑学、遗产保护学、人类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当下,欧美国家对环保节能、可持续性和循环经济学的提倡,使得新建建筑活动剧减,关注点逐渐从现代建筑设计转向既存建筑再利用和适应性改造。反观中国当下,也已经到了增量建设大幅度减缓的阶段,基于建设“文化自信”和“留住乡愁”的时代需求,建筑师将面对更多的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问题,而专业教育对此鲜有涉及。基于此,本期“建筑再利用的理论与实践”专栏的学术主持人沈旸、吴美萍,特邀来自国内外高校长期从事建筑再利用研究和实践的学者,从建筑类型、建造技术、建筑策略和室内设计等方向展开研究,介绍相关的学术思考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更好地理解建筑再利用问题和开展相关研究、教学、项目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栏目,以《失落的沉甸一页——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坪石小区规划建设研究》为开篇,梳理和分析了抗战阶段中国后方大学校园在紧急建造方面的独特探索;《一种传统建筑类型的“文明化”:近代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湖南乡村祠堂》一文从“文明化”这个独特视角,分析了湖南乡村西洋风格祠堂建筑的演变规律,探索了这一具有时代性的建筑文化现象背后的设计思想;《柳士英的社会改良理想及其住宅救济主张与实践》分析了柳士英职业生涯中的住宅救济主张及相关实践,揭示了他如何将社会改良作为坚持一生的建筑核心理念;《由〈大唐开元礼〉所见唐代品官住居的堂室格局》一文根据古代文献,对唐代品官住居中“正寝”的室内格局进行了推断,对理解礼制主导下传统空间模式的稳定性及其历史影响有重要意义。
“译文”栏目收录了文章《锻铁音乐——埃里克·萨蒂、勒·柯布西耶与听觉建筑的问题》,这是一篇“通感”性的文章,它通过重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与作曲家埃里克·萨蒂之间曲折的辩论,探讨了“在现代主义装饰艺术当中,音乐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一问题。
“建筑师访谈”栏目发表了《观微而知——刘珩的教学与实践思辨》,对中国当代知名建筑师——南沙原创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刘珩进行了访谈,从求学经历、创作实践、设计教学、学术研究等几方面梳理了其作为建筑师的成长过程。
特别感谢为本期撰文的各位作者,是你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长期耕耘才使本期的精彩呈现成为可能。
目 录
建筑再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004
存续与新生
沈旸 吴美萍
006
1970 年以后欧美建筑再利用的学术发展概览
吴美萍
016
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共同演变策略
[意] 斯特法诺·戴拉·托雷 文 马冬青 译 吴美萍 校
021
改造 / 重塑——再利用的策略
[英] 格雷姆·布鲁克 文 谢冰 苏清商 译 沈旸 校
029
分解建筑:聚集、回忆和整体性的恢复
[英] 莎莉·斯通 文 郎烨程 刘仁皓 译 苏清商 校
036
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从佛兰德斯地区谈起
[比] 比耶·普莱沃茨 文 李玲娇 译 刘仁皓 苏清商 校
043
欧洲教堂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研究:对遗产转型的批判性评价
[比] 高曼士 文 王雨墨 朱柏宁 译
055
拼凑作为一种关联——Advvt 事务所的适应性再利用实践启示
张昕楠 李文爽 孙德龙
063
革新计划:海平面上升背景下可视化技术在沿海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美] 莉莉安妮·黄 文 王雨墨 译
071
中国“20 世纪遗产”保护再利用中的“前策划”与“后评估”:以建筑师介入的视角
蒋楠 沈旸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077
失落的沉甸一页——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坪石校区规划建设研究
汪晓茜 郭瑞
086
一种传统建筑类型的“文明化”:近代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湖南乡村祠堂
李雨薇 柳肃
094
柳士英的社会改良理想及其住宅救济主张与实践
余燚 陈平
104
由《大唐开元礼》所见唐代品官住居的堂室格局
王晖 王璐
译文
111
锻铁音乐——埃里克·萨蒂、勒·柯布西耶与听觉建筑的问题
[美] 詹姆斯·格雷厄姆 文 刘文豹 译
建筑师访谈
127
观微而知——刘珩的教学与实践思辨
罗薇 刘妤妤
精彩栏目推荐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1970 年以后欧美建筑再利用的学术发展概览
吴美萍
文章介绍了1970年代以来西方关于建筑再利用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概况,从建筑学领域和遗产保护领域这两个方面分开阐述了建筑再利用的理论研究,并以米兰理工大学、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为例介绍了关于建筑再利用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及欧盟关于现代主义建筑再利用以及其他高校关于建筑再利用的硕士培训项目,以期为国内更好地理解建筑再利用问题以及将来开展相关研究、教学和项目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改造 / 重塑——再利用的策略
[英] 格雷姆·布鲁克 文 谢冰 苏清商 译 沈旸 校
文章探讨了以建筑再利用为诉求创造室内空间的基本过程。通过阐释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基本内容的三个“情境”(邻近性、居住性和个体性)以及如何运用激活这些情境的策略来解决诸如如何再利用现场发现的物质、在新的环境中建筑如何被使用及这些策略如何承继特定的空间特征等问题。与直截了当的拆除相反,再利用现有空间不仅是一种可持续的方法,而且可以增强过去和现在的连续性与空间和场所的特征和联系。
▲普拉多媒体实验室,马德里普拉多( Prado ),马德里
▲大理石厅,克兰顿公园。火灾对其内部空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Jiaqi Li对每一个房间进行分析并提取其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特征,利用这些特征来组织废墟里及其周边的一些装饰性建筑
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共同演变策略
[意] 斯特法诺·戴拉·托雷 文 马冬青 译 吴美萍 校
既有建筑物的再利用通常被看作对复杂环境和人们使用需求的一种适应性改变,而共同演变则是与达尔文进化论相关的一种生物学概念,指的是两个相关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共同进化。文章主要阐述共同演变模式对遗产保护方面的影响,着重开展对遗产与环境、社会之间关系的探究。由于逐渐意识到历史建筑未来价值的重要性,人们的关注点开始从当下的使用需求转变到保护和改造的长期评估上面,这种态度上的转变一方面探究了建筑遗产保护深层次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再利用能够作为一种更丰富的遗产演变手段而且并不会给历史建筑本身带来负面影响。总而言之,本文的最终目标是阐明开放性遗产保护思维的优越性。
分解建筑:聚集、回忆和整体性的恢复
[英] 莎莉·斯通 文 郎烨程 刘仁皓 译 苏清商 校
建筑是其所处社会形态和文化的缩影,因此,对既存建筑适应性改扩建的认识和手法,也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进化且难免有所反复。文章是关于既有建筑物改造的历史研究,主要关注改造中使用的建筑手法和新老建筑之间更加紧密的内在联系,而非简单的功能或使用上的变化。通过对集体记忆、身份认同、传统、历史和文化等主题的阐释,尝试将改造后的建筑与过去建立联系,最终为既存建筑实现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拉福德旧礼堂,兰开夏郡,英国
▲柏林新博物馆,大卫·齐彭代尔和茱利安·哈罗普建筑事务所, 2009年
▲彼得·卒姆托,科隆柯伦巴艺术博物馆, 2007年
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从佛兰德斯地区谈起
[比] 比耶·普莱沃茨 文 李玲娇 译 刘仁皓 苏清商 校
适应性再利用是当今欧洲建筑界最重要的实践方法之一,向来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欧洲遗产保护界,也逐渐将其关注点从标准严格的保护修缮转向再利用和(适度的)适应性改造。文章从历史角度对适应性再利用这一现象进行定位并介绍当代欧洲的相关政策;通过案例分析,详细描述了佛兰德斯地区目前的相关政策和实践活动;展望了适应性再利用这门学科的未来,以及其他文化现象对它的影响。
▲卡洛·斯卡帕改造后的卡斯特维奇博物馆庭院,1964年
▲哈赛尔特大学法学院的主门厅
▲Het Predikheren项目中的修道院首层
欧洲教堂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研究:对遗产转型的批判性评价
[比] 高曼士 文 王雨墨 朱柏宁 译
欧洲璀璨的建筑遗产,尤其是基督教和天主教教堂建筑,正处在功能逐渐退化甚至彻底消失的危险境地中。那些已经失去其原有用途的教堂建筑,未来将何去何从?谁来决定这些建筑该以何种方式,或被退役,或再利用,又或被拆除?是否还有其他的使用模式?遗产保护会对教堂的再利用产生什么影响?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在与冗余的教会建筑和适应性再利用的经验中学到了什么?文章对教堂建筑的各种不尽相同的适应性再利用方式、不断变化的建筑遗产价值以及可能会在未来发挥作用并能引发中国读者思考的全新决策模式等问题作出回顾性思考。
▲比利时瓦夫尔( Wavre ),巴斯瓦夫尔圣母学院( the Collège Notre-Dame , Basse-Wavre )(前)小堂,建于1913 年,改建后拥有一个图书馆、多个教室以及一个多功能空间,设计单位为 architects AR & A
▲荷兰阿姆斯特丹, Posthoorn 教堂,建于 1860 —1863 年,于 1963 年关闭, 1987 年被改造成办公室以及具有举办展览和音乐会能力的多功能空间,设计者为Van Stigt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 Maastricht ),(前)方济各会修道院教堂( former monastery church of Franciscans ),建于 13 至 14 世纪,现为国家档案馆( State Archives )阅览室
▲意大利威尼斯,圣毛里齐奥教堂( church of San Maurizio ),建于1795—1819 年,目前作为音乐博物馆使用
中国“20 世纪遗产”保护再利用中的“前策划”与“后评估”:以建筑师介入的视角
蒋楠 沈旸
基于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与遗产再利用的现实需求,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正在介入20世纪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工作。以之为视角,文章对其中的“前策划”与“后评估”技术路径作如下探讨:根据建筑设计流程及其决策思维提出遗产再利用项目策划的流程指引,借助使用后评估工具推进再利用设计优化及其评价反馈,并将其紧密衔接建筑遗产价值实现的全过程,以期进一步完善遗产保护利用理念与技术的操作方法与决策系统,探索构建适应中国当下现实的20世纪遗产保护利用闭环流程及其整体机制。
拼凑作为一种关联——Advvt 事务所的适应性再利用实践启示
张昕楠 李文爽 孙德龙
在当代,既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已被视为建筑创作的机遇。而近年来对可持续性的强调,使得大量历史价值不高的一般建筑成为再利用的对象。对于建筑师而言,如何平衡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成为一种挑战。Advvt事务所的再利用实践体现了“拼凑匠”式的思考方式,对复杂现实的精心回应而非美学品质成首要考虑的因素。文章重点从态度、策略和工具层面对Advvt典型的实践项目进行分析,阐述其如何通过“拼凑”实现对项目复杂现实要素的关联。最终结果呈现在美学上的片段性并没有削弱在逻辑上的关联性,且具备经济、功能、环境层面的多重意义。这对当今建筑师在该类项目中如何关联专业与非专业,设计与建造等多重现实要素有一定的启示。
▲Rot-Ellen-Berg 客厅 室内(布莱沃,比 利时,2007—2011年)
▲Advvt 精确描绘室内布局的图纸
▲Advvt 的叠加绘图
▲Les Ballets C de la B 办公楼立面建成效果(左)与建筑绘图(右)的对比(比利时,根特, 2005—2008年)
革新计划:海平面上升背景下可视化技术在沿海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美] 莉莉安妮·黄 文 王雨墨 译
遗产保护和气候变化正在从对立的角度共同作用于当今的建成环境。保护使得过去的状态在未来得以维持,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则相反。当前者试图延迟可能出现的进程时,后者则会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不可逆转的改变。二者在价值观的冲突中必然会发生交汇。文章探讨了沿海遗产保护与海平面上升之间的冲突;在对于建筑遗产自身以及对遗产保护概念的既有认知的基础上,就沿海建筑遗产所面临的困境,论证了对这些建筑物可能会采取的具有先锋性的适应性措施以及再利用方式。本文着重讨论了被海平面上升所威胁的遗产更新的既有保护政策的必要性,以及可视化技术在这一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促使沿海遗产社区提前对此类政策做好准备。
▲“灰绿蓝”方案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涨的水面被引入社区
▲“与水共生”方案中,所有的房子都建在浮力基础上。随着海平面的上涨,房屋也随之上升
▲“垂直结构”方案中,历史社区被重新诠释为具有垂直关系的邻里单元
《建筑师》No.207丨2020年10月刊
长按二维码
快速订购《建筑师》207期杂志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责任编辑:李婧
内容统筹:陈海娇
内容终审:李鸽
微信编辑:李雪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
(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
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